第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柏辛樹溫和地說:“我想愛。所以,我可以愛你嗎?”

  左佑佑低下頭,心中竊笑。

  嘴上卻毫不示弱:“我需要考慮。”

  飛機開始滑翔、起飛。陽光打在左佑佑表情傲嬌的小臉上。

  她的頭髮長了些,軟軟地搭在肩膀兩邊。

  柏辛樹按捺住想摸一摸她毛茸茸發梢的衝動,忐忑地問:“要考慮多久呢?”

  左佑佑看向舷窗外的朝陽與雲海,噙著笑:“看心情。”

  看心情?

  柏辛樹咂摸半天,突然福至心靈,伸出手,試探著摸了摸左佑佑的頭。

  左佑佑沒有回頭,但也沒有躲開。

  耳朵倒是紅了。

  柏辛樹的笑容越來越大。

  他拽出一支筆,打開軟皮本子。

  上面記錄著朴教授告訴他的,愛的表達。

  1.誇讚她√

  2.了解她的喜好√

  3.用實際行動支持她√

  柏辛樹的筆尖停在“4.在進行人生抉擇的時刻堅定選擇她”。

  認真地打了個√。

  (全文完)

  ————————————————————————————————————

  作者的後記

  “又一個才華橫溢的大好青年,把自己未來漫長的美好人生,斷送在了即將落幕的夕陽產業中。”

  這是陳昭在左佑佑入行後說的第一句話,也是我本人入行的時候,現實生活中的“陳昭”嘲諷我(順便自嘲)的話。

  後來,我問“陳昭”,可不可以把你寫進書里?

  “陳昭”欣然答應,並強烈要求把他名字中的“日”保留下來。

  這是一種態度。

  一、史學就是人學

  責編薯條第一次和我提“古籍”這個題材的時候,我內心是拒絕的。

  因為古籍的現狀並不需要我多說。

  話題是嚴肅的,內核是堅硬的,前景是沉重的。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本人做了1000本史料,堆放在倉庫里,只賣出去2本,還是賣給相關專業的博士生。

  對,甚至我還加了他倆的微信(小說里也有這一段)。

  小說中,柏辛樹的困惑其實也是我的困惑,柏辛樹會被殘酷的歷史擦傷,我也會。

  精神翱翔於萬丈高空,肉體貼地摩擦摩擦。

  接觸真實史料的時候,這種困惑與擦傷往往難以避免。歷史毫不掩飾的一面多少有些猙獰,歷史人物的面紗摘掉以後也比較打擊感情。

  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儘管歷史的沉重不可逆轉,但總有人有勇氣做時代的逆行者,做一些當時法理與倫理所“不倡導”的事,反而守護了人類的重要遺產。

  我們要怎樣去解釋這樣的勇氣?道德嗎?顯然不是。

  放在時間的維度中,可能這樣做在某幾十年是不道德的,可在下幾十年又變成了道德。道德是流動變化的。

  尤其,近代百年是思想大變革的時代,法理與倫理在這百年間經歷了無數急轉彎。這是思想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百年,也是我截取這段史料的初衷。

  所以,我安排左佑佑與卡勒布博士開展了數場針對道德倫理的對話。

  我們討論倫理與法理的時候,本質上在討論社會規則。可放在變革百年中,社會規則的反覆急轉,顯然把人拋向無所適從的境地。

  時代的激盪、生存的困境對人產生了一種人性上的拷問。

  在這個維度上,“真實”就變得搖搖欲墜了。

  由此,產生了裂隙:規則是既定的,可“人”是活生生的。由此引發的衝突,不僅僅是人與命運的衝突,更多的,是社會規則破碎、無法支撐、約束人的行為的時候,人必須面對自己的內心,在混亂的年代將內心放大,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

  人遵從自己內心的驅使,在古希臘,有一個重要的詞叫“Eros”,愛若思,愛欲。

  這個詞顯然有點厚重。

  於是我簡單定義為“偏愛”。

  所以在這個巨變的百年,因為“偏愛”,書中的每個人都可以同時做出“合理”與“不合理”的舉動,

  所以,我讓柏辛樹反覆告訴左佑佑,史學就是人學。人所有的,好的壞的,高尚的溫暖的,殘酷的卑劣的,歷史都有。

  拉長到幾千年的時光中,沒有什麼永恆的、至高無上的真理。無論法理還是倫理,都是不斷流動與變化的,顯然不能作為支撐這個題材的錨點。

  那什麼是不變的呢?是人。

  所以,最後我決定把這個題材落在“人”上,或者更精準,落在“偏愛”上。

  史學就是人學,而是人就有偏愛。

  二、關於黑色幽默與荒誕

  因為“古籍”這個題材比較“沉”,所以我希望用輕盈到近乎荒誕的方式,來解構掉這種“沉”。

  市面上,認認真真介紹傳統文化的優質內容並不少,但大多比較“沉”。

  問題是難以解決的,無論是歷史遺留問題還是結構性問題。情懷如此沉重,看到最後,總是沉甸甸地壓在我的心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