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頁
沒他縱容放任,皇后壓根兒就離不開後宮那一畝三分地,更遑論插手天下女子開蒙之事。
再說這時間選的也巧極了,內有已經立住的太子,還生得天資聰穎,下頭還有作為大齊祥瑞的龍鳳雙胎,皇后的位子穩之又穩,外頭永嘉帝登基四年有餘,大刀闊斧改革,將太上皇在位時期留下的種種弊病一一革除,兢兢業業頒下種種政令,深得百姓愛戴,民心徹底歸攏,堪稱永嘉帝即位以來皇權威望與民心最盛之時,皇后若要做什麼,只要有他支持,那真是一做一個準。
老頭子們也不瞎,看明白後,皇后一做一個不吱聲。
倒還有些封建思想深入骨髓的年輕文人不忿皇后「不守婦道」,筆桿子勤耕不輟,想要抨擊內涵,卻無一不敗在子行先生及其擁躉的犀利言辭之下。
而朝堂中的則另闢蹊徑,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後宮空虛話題再度被提起。
他們由衷覺得皇后之所以這麼閒,完全是永嘉帝不作為。
但凡他跟太上皇似的後宮三千,皇后也不至於無所事事到管了天下女子的閒事。
所以他們打定主意,說什麼也得給後宮塞進去點人,好叫皇后專注宮斗,別再給他們添堵。
結果當然是沒結果的。
——也不算,永嘉帝大概以為愛卿們在鬧脾氣,面上一副拿你們沒辦法的縱容模樣,手下極其利落的將上書房升級成了皇家男子學院,由他擔任院長,同女子學院一樣允平民入學,但要考察學識德行,每年名額也有限制。
在朝臣們懵逼的眼神下,他慈和言道知曉愛卿們不忿皇后偏心女子,故而朕願滿足愛卿,開辦男子學院,與皇后分庭抗禮。
目瞪口呆的朝臣們:……去他娘的分庭抗禮!
你那是偏心愛卿麼?
分明就是偏心皇后!
還皇家男子學院?
前陣子才興起什麼「情侶裝」「情侶杯」的小玩意兒,你就趕潮流的跟你最愛的皇后來了個情侶書院?!
別以為百官都是傻子!
被永嘉帝此舉氣得險些翹辮子的朝臣們自然不肯罷休,雖不敢直言指責皇帝,但含沙射影不少,小動作更不少。
永嘉帝倒沒斥責他們,反而覺得愛卿們五十步笑百步,指責皇后太閒的同時卻對自己沒點數,所以給他們派了不少活兒干,以至於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群人甚至連進後院的時間都擠不出來,子嗣出生率直線下降。
他們的後院自是不乾的,還頗有些怨聲載道之意,於是早就盯上他們的上書房豆丁團果斷趁機偷家。
男人忙得腳不沾地,女人們總要自己找點事做的不是?勾心鬥角多沒意思,這招早過時了,沒見後宮都不搞這套了?身處皇城腳下,可一定要跟得上大眾變化啊!
於是善恩堂便多了不少命婦女眷,還切切實實為百姓們做了不少實事。
等這群人驀然回首,終於發現家沒了的時候,他們的後院已經在民間有了不小的善名,還個個以皇后馬首是瞻,開口皇后閉口百姓,博得朝野皆贊,百姓維護。
男人們憋屈不已,眼見著帝後就要跟脫韁野馬一樣不受控制,只能找太上皇做主,無奈沉迷吸崽的太上皇連見都不樂意見他們。
愛卿是什麼?有小皇孫小孫女乖巧可愛討人喜歡麼?
太上皇忙得很呢,可沒空搭理不相干的人。
愛卿們咬碎銀牙,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
自此,皇家女子書院徹底立足於世,在經過幾屆學生後,上至皇室官宦,下至平民百姓,皆以進入皇家女子書院為榮。
無他,皇家女子學院由皇后擔任院長,對家世優越者從無偏頗,對家境貧困者幫扶力度也極大,深得民心,且入學標準極嚴,從學識到品行皆在考察範圍內,學院每旬都有皇后手下女官巡查,凡偷奸耍滑品行不端者,即刻逐出學院。
部分男人們雖依舊對皇家女子學院抱有偏見,甚至背後詬病,卻詭異的認同被逐出學院之人品行不端的事實,所以一旦被逐出學院,無論官宦還是平民,無不恥於與之為伍。
由此便更拔高了皇家女子學院的威望。
皇后深諳溫水煮青蛙之精髓,在皇家女子學院立住後,便往外地開辦起來,由於學院宣傳到位,深入人心,地方甚至比京城接受度與嚮往度都高,所以學院開辦極其順利。
皇家男子學院乘了這股東風,默默跟在後頭開辦。
上頭風動,下頭隨之,民間因此盛行起了一股讀書風氣,無論男女皆以識文斷字為榮。
因為有永嘉帝這幾年的種種改革打底,本就富裕的國庫更加充裕,因此便更有底氣以一應政策扶持,百姓識字不再是夢。
皇家男子學院的存在也的確幫了不少天資不錯卻囿於家境貧困的學子,他們直接受惠於永嘉帝,科舉入仕後成了真正的天子門生,也是新一批堅定不二的保皇黨,比之從前迂腐古板的保皇黨多了幾分靈活,身上更有著年輕人的意氣風發與敢想敢幹,難得的是永嘉帝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會與他對著幹說於禮不合,只會接下皇命,堅決貫徹並且落實,是永嘉帝最鍾意的愛卿風格。
因為這批堅定唯皇命是從的保皇黨,永嘉帝的皇權乃至威望都變得更高,種種在世人眼中「挑戰禮教」的政令下達也更容易了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再說這時間選的也巧極了,內有已經立住的太子,還生得天資聰穎,下頭還有作為大齊祥瑞的龍鳳雙胎,皇后的位子穩之又穩,外頭永嘉帝登基四年有餘,大刀闊斧改革,將太上皇在位時期留下的種種弊病一一革除,兢兢業業頒下種種政令,深得百姓愛戴,民心徹底歸攏,堪稱永嘉帝即位以來皇權威望與民心最盛之時,皇后若要做什麼,只要有他支持,那真是一做一個準。
老頭子們也不瞎,看明白後,皇后一做一個不吱聲。
倒還有些封建思想深入骨髓的年輕文人不忿皇后「不守婦道」,筆桿子勤耕不輟,想要抨擊內涵,卻無一不敗在子行先生及其擁躉的犀利言辭之下。
而朝堂中的則另闢蹊徑,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後宮空虛話題再度被提起。
他們由衷覺得皇后之所以這麼閒,完全是永嘉帝不作為。
但凡他跟太上皇似的後宮三千,皇后也不至於無所事事到管了天下女子的閒事。
所以他們打定主意,說什麼也得給後宮塞進去點人,好叫皇后專注宮斗,別再給他們添堵。
結果當然是沒結果的。
——也不算,永嘉帝大概以為愛卿們在鬧脾氣,面上一副拿你們沒辦法的縱容模樣,手下極其利落的將上書房升級成了皇家男子學院,由他擔任院長,同女子學院一樣允平民入學,但要考察學識德行,每年名額也有限制。
在朝臣們懵逼的眼神下,他慈和言道知曉愛卿們不忿皇后偏心女子,故而朕願滿足愛卿,開辦男子學院,與皇后分庭抗禮。
目瞪口呆的朝臣們:……去他娘的分庭抗禮!
你那是偏心愛卿麼?
分明就是偏心皇后!
還皇家男子學院?
前陣子才興起什麼「情侶裝」「情侶杯」的小玩意兒,你就趕潮流的跟你最愛的皇后來了個情侶書院?!
別以為百官都是傻子!
被永嘉帝此舉氣得險些翹辮子的朝臣們自然不肯罷休,雖不敢直言指責皇帝,但含沙射影不少,小動作更不少。
永嘉帝倒沒斥責他們,反而覺得愛卿們五十步笑百步,指責皇后太閒的同時卻對自己沒點數,所以給他們派了不少活兒干,以至於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群人甚至連進後院的時間都擠不出來,子嗣出生率直線下降。
他們的後院自是不乾的,還頗有些怨聲載道之意,於是早就盯上他們的上書房豆丁團果斷趁機偷家。
男人忙得腳不沾地,女人們總要自己找點事做的不是?勾心鬥角多沒意思,這招早過時了,沒見後宮都不搞這套了?身處皇城腳下,可一定要跟得上大眾變化啊!
於是善恩堂便多了不少命婦女眷,還切切實實為百姓們做了不少實事。
等這群人驀然回首,終於發現家沒了的時候,他們的後院已經在民間有了不小的善名,還個個以皇后馬首是瞻,開口皇后閉口百姓,博得朝野皆贊,百姓維護。
男人們憋屈不已,眼見著帝後就要跟脫韁野馬一樣不受控制,只能找太上皇做主,無奈沉迷吸崽的太上皇連見都不樂意見他們。
愛卿是什麼?有小皇孫小孫女乖巧可愛討人喜歡麼?
太上皇忙得很呢,可沒空搭理不相干的人。
愛卿們咬碎銀牙,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
自此,皇家女子書院徹底立足於世,在經過幾屆學生後,上至皇室官宦,下至平民百姓,皆以進入皇家女子書院為榮。
無他,皇家女子學院由皇后擔任院長,對家世優越者從無偏頗,對家境貧困者幫扶力度也極大,深得民心,且入學標準極嚴,從學識到品行皆在考察範圍內,學院每旬都有皇后手下女官巡查,凡偷奸耍滑品行不端者,即刻逐出學院。
部分男人們雖依舊對皇家女子學院抱有偏見,甚至背後詬病,卻詭異的認同被逐出學院之人品行不端的事實,所以一旦被逐出學院,無論官宦還是平民,無不恥於與之為伍。
由此便更拔高了皇家女子學院的威望。
皇后深諳溫水煮青蛙之精髓,在皇家女子學院立住後,便往外地開辦起來,由於學院宣傳到位,深入人心,地方甚至比京城接受度與嚮往度都高,所以學院開辦極其順利。
皇家男子學院乘了這股東風,默默跟在後頭開辦。
上頭風動,下頭隨之,民間因此盛行起了一股讀書風氣,無論男女皆以識文斷字為榮。
因為有永嘉帝這幾年的種種改革打底,本就富裕的國庫更加充裕,因此便更有底氣以一應政策扶持,百姓識字不再是夢。
皇家男子學院的存在也的確幫了不少天資不錯卻囿於家境貧困的學子,他們直接受惠於永嘉帝,科舉入仕後成了真正的天子門生,也是新一批堅定不二的保皇黨,比之從前迂腐古板的保皇黨多了幾分靈活,身上更有著年輕人的意氣風發與敢想敢幹,難得的是永嘉帝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會與他對著幹說於禮不合,只會接下皇命,堅決貫徹並且落實,是永嘉帝最鍾意的愛卿風格。
因為這批堅定唯皇命是從的保皇黨,永嘉帝的皇權乃至威望都變得更高,種種在世人眼中「挑戰禮教」的政令下達也更容易了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