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徽元年十一月冬至,灞橋水邊。

  鄭郁和程行禮還有一干文臣送袁紘靈柩出京,袁亭宜經過父死之傷後,整個人毫無生氣,就算他心念許久的程行禮回來,與他相談也怏怏不樂,幾次抱著程行禮哭。

  鄭郁聽嚴子善說曷日勒離開長安,他想有這些緣故,言詞上就更加謹慎,實在害怕再次刺激到他。

  袁亭宜沉默著一言不發與二位兄長及侄孫對眾人一拜,後翻身上馬扶父棺葬蜀地。

  灞橋風雪,鄭郁望著遠去的白影,嘆道:「蜀南道,難於上青天。此一別不知何時見。」

  「這不是要緊的,最要緊的是丁憂期滿,他還願不願意回長安?」程行禮說。

  哀莫大於心死,一個人一旦對一個地方無半分留戀就再也不願回來。

  出灞橋後,袁亭宜駐馬回頭看了眼巍峨的長安城牆,他覺得好像自己在期待什麼。

  袁家大郎御馬靠過來,遲疑道:「怎麼了三郎?」

  袁亭宜收回視線,笑了下:「沒什麼,大哥,我們走吧。」

  灞橋山丘上的曲亭里,林懷治看著白色車隊離開長安,輕嘆一聲:「你真要走嗎?父是父,子是子。這些年,我信你同連慈一般。」

  曷日勒還是背著那柄長筒,一把刀。他說:「我知道陛下心是好的,可朝中恨他的臣子還在。則直走了,我也不必留在長安城。」

  「那還會回來嗎?」林懷治說。

  曷日勒搖頭:「不知道,陛下憐惜我,不妨多照顧我弟妹。」

  林懷治說:「我已置好宅院派護衛好生奉養你的弟弟,至於你的妹妹們,夫婿貶官但都不是蠻荒之地。」

  曷日勒拱手道:「臣叩謝陛下。」

  時間恍惚,年輕的帝王遠眺萬里山河,說:「前兩日,額爾達上書給我,說明年春天他就要帶宜陽公主回塞外,還讓我將你一起還給他。跑馬天地,你要真想再見袁二十一,不妨建一番事業,曷日勒。」

  曷日勒與帝王看向遠山,道:「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林懷治沉思片刻後,笑著說:「早去早回,希望春日你能趕上宜陽公主腳程。」

  風卷山亭,只有帝王身影。

  「郎君還不回家,是在等誰?」

  調侃聲起,林懷治笑意染眼底,緩緩道:「等我的心上人。」

  鄭郁走到林懷治身邊,朝他問:「他在哪兒?」

  「在我心裡,此刻就在我身邊。」林懷治牽起鄭郁的手,認真地說。

  「陛下,鄭尚書,戶部孫尚書說劉千甫抄沒的家產他一人算不過來,現想請鄭尚書回去幫一下。」

  才從賀蘭山趕回來沒多久的蕭寬擔起傳話職責,打破這份吏部尚書和皇帝的寧靜。

  被攪了興致的林懷治側頭看去,疑道:「程侍郎呢?」

  問的是前不久升任戶部侍郎的程行禮,蕭寬回道:「被才回京的北陽世子帶回王府了。」

  林懷治想鄭岸怎麼一回京就搶人!

  可他一看鄭郁臉含笑意,便忘卻愁事,說:「那友思的風寒好些了嗎?」

  鄭郁邊帶林懷治出山亭,邊說:「來信說好了,要不是友思病了,知文放心不下,也不會留大哥在永州照顧他。」

  林懷治說:「今日回家看看,不過你哥不會為難我吧?」

  「你是皇帝,他怎麼敢?」鄭郁一時哭笑不得。

  林懷治悠悠道:「那為何我總覺他對我有敵意?」

  鄭郁腹誹還不是因為他看人准,你哄走了他的親弟弟。

  但鄭郁想了想,哄騙道:「或許是陛下的容貌讓他嫉妒了,再有我這個善解人意,精古史詩文的人在,他別提有多嫉妒。」

  「可初見那天,你罵我來著,全然不像現在。」林懷治笑著說。

  鄭郁說:「誰讓你走路沒長眼,一下撞我身上了。」

  「是你撞我心裡去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全文完——

  --------------------

  至此正文完結,感謝這期間一直陪伴我鼓勵我的小讀者,超級愛你們,雖然你們都在潛水,但還是很愛你們,許多次寫不下去就會看評論,看到大家的評論我就充滿信心擼起袖子劈里啪啦開始寫。

  其實這是我人寫的第一篇文,我沒有想它能寫這麼長。從23年十月份開始動筆到6月份完結,其中的過程還是比較痛苦。

  開文時我想的是最多四十萬字寫完,然而動筆起來就不是這樣了。

  敲下正文完三個字時,真的很激動。我更多的像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看鄭郁和林懷治經歷完他們的前二十四年。

  從相識到相熟再到相戀,這其中的波瀾起伏,苦澀情仇都讓我在很多時候大哭。

  這篇文有許多漏洞和不足的地方,且由於我的智商不是經常存在,導致這本書前期有點小困難。我也會嘗試修文,如果我能修動的話。

  這是我第一次用文字創造出的人,或許很多年後我都會後悔自己沒有用更好的語言和情節去展開他們的故事而愧疚,但目前這已經是我這個菜雞能寫好的全部了。

  以後的文章我會努力改進,希望能掌控好節奏和劇情。

  真的很高興和大家相遇,希望我們在程行禮的故事裡可以繼續遇見,謝謝一直支持我的小讀者們,愛你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