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除了這三百人,狄霄又多留了五百族兵,所帶護衛基本全留在了這裡,且因為他不在,族兵巡邏的人次和頻率更是加了數倍。
從狄霄離開那天起,無論明窈什麼時候出門,眼前巡邏的族兵就沒斷過。
明窈留下了,卻也沒完全閒下來。
想到中北部糧種的缺陷,她令人開了兩塊地,趁雪停時簡單翻了翻,等來年天暖了,也好在這邊試試改良種。
且周圍幾旗的人不知從哪得了風聲,知曉王后和小公主在族裡,接連派了姑娘阿嬤來,姑娘們是陪王后說話的,阿嬤們就是為了照顧照顧小公主。
等這些人見識了王后的和善,附近幾旗來的人更多了。
之後再來,就多是有事要找明窈請教的,在族裡多少管些事情,又或者是長老們的親眷,專程為了族裡的事來。
春耕未開始,關於農事上的請教少些。
但族人們近幾年感受到了冬菜等的好,聽說王城的氈帳旁都有屬於自家的小田,種些時蔬瓜果尤其方便,他們便也想學一學。
明窈說:「這還要看長老們的意思,而且族裡的氈帳是早早搭好的,要是兩座氈帳間留有空地還好,要是緊緊挨著,大概就沒辦法了。」
「不過大家家裡都是分了田的,不妨在耕田裡圈出一小塊地來,蔬果這些,如果只是供應自家吃食,也用不了多少地。」
涉及到耕田,就不是三五人能決定的了,還要回去從長計議。
幾人跟明窈道了謝,臨走時還得了幾冊農經,這幾冊農經都是講蔬果種植的,還有好些草原人沒聽過的蔬菜水果,等族裡的商隊出去走商,可以托他們帶些種子,再試驗能不能種出來。
說起商隊,前來拜見的人里也不乏商隊隊長。
北部草原的商隊一直只在北邊活動,他們倒也想過往南走一走,可太靠南了,就聽不懂百姓說話,談話都成了問題,談何交易。
明窈拍拍腦袋:「是我把這事給忘了。」
「我記得各旗族內是有辦學堂的吧?」
商隊隊長點頭:「辦了,不過只有家裡小孩有時間去學,大人們要不忙著種田,要不要去打獵,哪能跟孩子們似的,有時間去學東西。」
明窈不贊同地提出:「磨刀不誤砍柴工,你也說了,往南都聽不懂百姓說話,可你們要是騰出時間,去學堂學上個一年半載呢?」
「我之前同各位長老就說過,學堂所學,是以大瑜話和大瑜文字為主的,說大越話的人雖也不少,可大越畢竟是過去式,大瑜話早晚會成為主流。」
明窈又問:「我記著北邊的商隊主要還是在做皮毛生意?」
「對。」商隊隊長面上添了幾分難色,「皮毛生意前些年還好,可這幾年的利潤越來越低了,尤其是風錦關的絹紗布匹流過來,外面的百姓有了更多選擇。」
明窈也有了解,沉吟片刻:「皮毛生意可以繼續,但不該作為全部,不然這樣吧,過段時間王城的商隊會往北邊來,你們要是有時間,不妨跟著商隊走一趟,從北到南都看看,看有沒有什麼啟發。」
草原商行只在南邊有商鋪,饒是如此,不少人也聽過草原商隊的名號,尤其是他們那雜且精的商品,叫多少商隊羨慕。
商隊隊長聞言大喜:「有時間有時間,只要王后不介意,我們隨時能去!」
「那行。」明窈笑說,「你們回去跟家裡商量好,一趟走商的時間不短,萬一不方便,也不要勉強,以後還有機會。」
商隊的事說完了,還有學堂的先生。
先生也是頭一次接觸大瑜話,邊學邊教,大瑜話講的不算好,也怕教錯了,情明窈派了幾個族兵,去族裡照應一段時間。
還有些消息靈通的,聽說草原和大瑜簽了合約,尋思著能不能去大瑜,特意來詢問王后的意見。
對此,明窈說:「且看你是想做什麼了。」
「要是想科舉做官,那可要好好規劃一番,要是想做點小生意,不妨跟著族裡的商隊走,要是單純想走走看看,只要帶足銀兩就好了。」
「許多邊城都有鏢局,到時雇上三五人,安全也無需擔憂了。」
無論對方是想做什麼,明窈都給出了建議,卻也沒探究人家的隱私,說完就送人離開了。
再加上旁的零零碎碎,一連兩個月,拜見的人就沒停過。
還好小珍珠兒聽話,只要娘親在身邊,干眨眼都能眨一上午,瞪累了就睡覺,一點不耽誤大人談事。
這些前來拜見的人也不怕大雪,哪怕積雪能沒過腳腕去,也不消他們拜見的熱情。
明窈怕他們雪天趕路出事,但凡是不著急的,也就把人留下了,好在族裡空閒的氈帳還有些,再安排一二百人不成問題。
不知不覺中,東南聚居地的人越來越多,除了族兵,也漸漸有了族人生活的足跡,煙火氣越發濃郁。
這天晌午,明窈抱著小珍珠兒出去曬太陽。
才出氈帳,她就聽見有族人在喊:「他姑來家裡吃,我燉了小羊排,還有白面饅頭,快別開火了,一起吃!」
很快,便聽人回應:「好勒,這就來!」
只阿姑去吃飯也沒真空著手,大早才蒸的肉包子帶上,再抓上一把白米。
白米在南邊流行,可在北部草原還算是個稀罕玩意兒,少有人家捨得蒸白米飯,煮上一碗米粥,就是難得的佳肴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從狄霄離開那天起,無論明窈什麼時候出門,眼前巡邏的族兵就沒斷過。
明窈留下了,卻也沒完全閒下來。
想到中北部糧種的缺陷,她令人開了兩塊地,趁雪停時簡單翻了翻,等來年天暖了,也好在這邊試試改良種。
且周圍幾旗的人不知從哪得了風聲,知曉王后和小公主在族裡,接連派了姑娘阿嬤來,姑娘們是陪王后說話的,阿嬤們就是為了照顧照顧小公主。
等這些人見識了王后的和善,附近幾旗來的人更多了。
之後再來,就多是有事要找明窈請教的,在族裡多少管些事情,又或者是長老們的親眷,專程為了族裡的事來。
春耕未開始,關於農事上的請教少些。
但族人們近幾年感受到了冬菜等的好,聽說王城的氈帳旁都有屬於自家的小田,種些時蔬瓜果尤其方便,他們便也想學一學。
明窈說:「這還要看長老們的意思,而且族裡的氈帳是早早搭好的,要是兩座氈帳間留有空地還好,要是緊緊挨著,大概就沒辦法了。」
「不過大家家裡都是分了田的,不妨在耕田裡圈出一小塊地來,蔬果這些,如果只是供應自家吃食,也用不了多少地。」
涉及到耕田,就不是三五人能決定的了,還要回去從長計議。
幾人跟明窈道了謝,臨走時還得了幾冊農經,這幾冊農經都是講蔬果種植的,還有好些草原人沒聽過的蔬菜水果,等族裡的商隊出去走商,可以托他們帶些種子,再試驗能不能種出來。
說起商隊,前來拜見的人里也不乏商隊隊長。
北部草原的商隊一直只在北邊活動,他們倒也想過往南走一走,可太靠南了,就聽不懂百姓說話,談話都成了問題,談何交易。
明窈拍拍腦袋:「是我把這事給忘了。」
「我記得各旗族內是有辦學堂的吧?」
商隊隊長點頭:「辦了,不過只有家裡小孩有時間去學,大人們要不忙著種田,要不要去打獵,哪能跟孩子們似的,有時間去學東西。」
明窈不贊同地提出:「磨刀不誤砍柴工,你也說了,往南都聽不懂百姓說話,可你們要是騰出時間,去學堂學上個一年半載呢?」
「我之前同各位長老就說過,學堂所學,是以大瑜話和大瑜文字為主的,說大越話的人雖也不少,可大越畢竟是過去式,大瑜話早晚會成為主流。」
明窈又問:「我記著北邊的商隊主要還是在做皮毛生意?」
「對。」商隊隊長面上添了幾分難色,「皮毛生意前些年還好,可這幾年的利潤越來越低了,尤其是風錦關的絹紗布匹流過來,外面的百姓有了更多選擇。」
明窈也有了解,沉吟片刻:「皮毛生意可以繼續,但不該作為全部,不然這樣吧,過段時間王城的商隊會往北邊來,你們要是有時間,不妨跟著商隊走一趟,從北到南都看看,看有沒有什麼啟發。」
草原商行只在南邊有商鋪,饒是如此,不少人也聽過草原商隊的名號,尤其是他們那雜且精的商品,叫多少商隊羨慕。
商隊隊長聞言大喜:「有時間有時間,只要王后不介意,我們隨時能去!」
「那行。」明窈笑說,「你們回去跟家裡商量好,一趟走商的時間不短,萬一不方便,也不要勉強,以後還有機會。」
商隊的事說完了,還有學堂的先生。
先生也是頭一次接觸大瑜話,邊學邊教,大瑜話講的不算好,也怕教錯了,情明窈派了幾個族兵,去族裡照應一段時間。
還有些消息靈通的,聽說草原和大瑜簽了合約,尋思著能不能去大瑜,特意來詢問王后的意見。
對此,明窈說:「且看你是想做什麼了。」
「要是想科舉做官,那可要好好規劃一番,要是想做點小生意,不妨跟著族裡的商隊走,要是單純想走走看看,只要帶足銀兩就好了。」
「許多邊城都有鏢局,到時雇上三五人,安全也無需擔憂了。」
無論對方是想做什麼,明窈都給出了建議,卻也沒探究人家的隱私,說完就送人離開了。
再加上旁的零零碎碎,一連兩個月,拜見的人就沒停過。
還好小珍珠兒聽話,只要娘親在身邊,干眨眼都能眨一上午,瞪累了就睡覺,一點不耽誤大人談事。
這些前來拜見的人也不怕大雪,哪怕積雪能沒過腳腕去,也不消他們拜見的熱情。
明窈怕他們雪天趕路出事,但凡是不著急的,也就把人留下了,好在族裡空閒的氈帳還有些,再安排一二百人不成問題。
不知不覺中,東南聚居地的人越來越多,除了族兵,也漸漸有了族人生活的足跡,煙火氣越發濃郁。
這天晌午,明窈抱著小珍珠兒出去曬太陽。
才出氈帳,她就聽見有族人在喊:「他姑來家裡吃,我燉了小羊排,還有白面饅頭,快別開火了,一起吃!」
很快,便聽人回應:「好勒,這就來!」
只阿姑去吃飯也沒真空著手,大早才蒸的肉包子帶上,再抓上一把白米。
白米在南邊流行,可在北部草原還算是個稀罕玩意兒,少有人家捨得蒸白米飯,煮上一碗米粥,就是難得的佳肴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