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從越嶲退回來的官兵們嚇得氣也不敢喘,解去鎧甲的薛厚卻別有一種儒雅和藹的態度。見皇甫佶不顧眾人的目光,公然行了這樣一個鄭重其事的大禮,薛厚把那群七嘴八舌的武將們撇下了,用一種欣賞、得意的目光打量著皇甫佶,忽而搖頭笑道:「厚此薄彼,不好,不好。」
皇甫達奚倒很大度,「先公後私,應該的。」見皇甫佶剛起身,又要對自己下拜,他一句話把皇甫佶攔住了,「自家人,榻邊可以跪,這裡就不必了。」
薛厚道:「皇甫相公以為,我沒把六郎當親子侄看嗎?」
皇甫達奚笑呵呵,「那是皇甫家的福氣。」
皇甫佶當做沒聽到,仍舊畢恭畢敬地跟皇甫達奚也拜了拜,趁勢眼尾一瞥,見薛厚穿的絹靴綾袴,只把一隻柔軟的小馬鞭來回甩著,根本就是一副家常打扮,連身後隨扈的漢兵都不是熟悉的面孔,大約也不是從隴右來的。
他握著刀起身,面色已經如常了。
儘管距離戎、嶲兩州不過咫尺之遙,但薛厚的到來讓姚州兵民吃了定心丸,城裡一片的安然祥和。湛湛藍天下,柳絮兒漫漫地飛舞,兩個在文臣武將里執牛耳的人,肩並肩,在這邊陲的山城裡走著。因為蜀王領姚州都督,那空置的都督府也修成了禁中殿閣的樣式,很恢宏。
皇甫達奚提醒薛厚,「顎公預備什麼時候派兵南下?」
薛厚背著手,在都督府外站住腳,欣賞了一會那飛翹的檐角,用一種閒話家常的語氣說:「等殿下的婚禮過了也好,不要衝撞了喜氣。」
雖然是借著送親的由頭來劍川,皇甫達奚的臉上卻不見多少喜色。他含蓄地說:「顎公本來就有軍令在身,就算蜀王,也不宜因私廢公呀。」
薛厚揶揄道:「皇甫相公,你枉為殿下的泰山,難道不明白他的心思嗎?」
皇甫達奚遲滯了片刻,「哦?」
「蠻軍連奪數城,氣勢正盛,況且這個時節,滇地草深林密,毒瘴終日不散,咱們何必貿然南下?你看這姚州城修得堅固,不如安心坐著,大家都喝一杯殿下的喜酒,再整兵迎敵?」他轉頭問身後的皇甫佶,「六郎和殿下從小就要好,你明白殿下的心思?「
皇甫佶沉吟道:「殿下叫我們從越嶲退兵,是為了引爨軍主力深入中原,四方合圍,再分兵突襲拓東、太和兩城。「
「是條妙計。」薛厚笑著看了一眼皇甫達奚,「相公,六郎被我調教得還不壞吧?「
「承情!」皇甫達奚訕訕地搖頭,「你們這些行兵列陣的事情,我可不懂。」
兩人分開後,皇甫佶自然要跟皇甫達奚回行館。屏退眾人後,父子說話就隨意多了,拿了一甌茶,要吃不吃,皇甫達奚望著皇甫佶換去戎服,淨面擦汗,他的臉色嚴肅了,重重地放下瓷甌,「你這就回老翁城去吧。」
皇甫佶淨面的動作一停,背對著皇甫達奚,說:「我跟父親在姚州。」
皇甫達奚嗤笑了一聲,「是跟我,還是跟鄂國公?」
「我要在姚州等烏爨人。」皇甫佶放下袖子,抬手抓起案頭的佩刀,要往外走。
「站住!」皇甫達奚低喝一聲,剛才薛厚一句看似無意的話,讓他心都提起來了,恨不得給皇甫佶一腳,讓他立馬滾出姚州。「你的膽子莫非比天還大?」皇甫達奚直問到皇甫佶臉上,「敢往蜀王的身邊安插眼線?事情已經敗露了!你還不趕緊走?」
皇甫佶一怔,鎮定地反問:「蜀王身邊有眼線?」
他那樣子不像是假裝的。皇甫達奚繃緊了面孔,「不許多問。你趕快走吧!」他沖皇甫佶不耐煩地搖了搖手。
第78章 奼女妝成(二十)
皇甫佶踏進門檻,看見薛厚在窗下寫佛經。 他的字也是練過的,寫得圓融渾厚,不像舞刀弄槍的人。聽到動靜,薛厚先看一眼剛進門接過來的茶,裊裊的熱氣還沒散——看來皇甫父子倆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把筆放下了,他轉過來對皇甫佶滿意地說:「你這一年多,很好。」 皇甫佶斟酌著,「我來,跟鄂公辭行。」 「哦?」薛厚有些意外,「回京都,還是老翁城?」 想到那慵懶閒適的京都,皇甫佶說:「老翁城。」 「也好。京都,不太平。」 兩人陷入沉默。薛厚不緊不慢地把一頁佛經抄完,見來辭行的人還在案邊,心事重重地望著外頭的晴光,一向爽朗瀟灑的少年人,眉宇里也多了絲愁緒。劍川比起隴右,少風沙,多霧氣,養得人皮肉也光潔了。夜裡沒有喧囂的鎧甲馬蹄聲,反倒讓薛厚睡得不踏實。 「家裡還沒定親?」薛厚突然漫無邊際地問道。 皇甫佶很詫異,「沒有。」 「這樣的人才,為何遲遲不成家?」薛厚笑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皇甫佶敷衍地說: 「婚姻之事,全聽父母之命。」 「依皇甫相公的心思,恐怕不尚一位公主,他都不會甘心。」薛厚意味深長,「不過,做薛家的女婿,也不見得比做皇帝家的女婿差呀。」 皇甫佶顯然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盤桓,他直截了當地開口了,「小小一個烏爨,陛下為什麼要把鄂公召來劍川?殺雞也用不著牛刀!」 薛厚倒不像皇甫佶那樣憤慨。把烏黑的念珠盤在手腕上,他舒展著袖子起身,「劍川、隴右,不都是王土?殺雞,殺牛,都是為陛下盡忠,總比刀子藏在寶奩里生鏽得強。」他轉過深沉的眼,看皇甫佶,「你是習武的人,一把太鋒利的刀子,要是使得不好,會傷到手的。」 話說得夠透了。皇甫吉留意著窗外的動靜,聲音壓低了,「陛下命鄂公平叛,卻不調遣隴右軍。朝廷南征催得急,咱們跟劍川軍不熟,兵營里忠奸難辨,刀槍無眼,萬一一個不慎……」 「萬一一個不慎,馬失前蹄,興許我就從蒼山的半山腰摔死了。」薛厚點著頭微笑,「那是我辜負了陛下的重託,死有餘辜。」案頭擺的是蜀王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甫達奚倒很大度,「先公後私,應該的。」見皇甫佶剛起身,又要對自己下拜,他一句話把皇甫佶攔住了,「自家人,榻邊可以跪,這裡就不必了。」
薛厚道:「皇甫相公以為,我沒把六郎當親子侄看嗎?」
皇甫達奚笑呵呵,「那是皇甫家的福氣。」
皇甫佶當做沒聽到,仍舊畢恭畢敬地跟皇甫達奚也拜了拜,趁勢眼尾一瞥,見薛厚穿的絹靴綾袴,只把一隻柔軟的小馬鞭來回甩著,根本就是一副家常打扮,連身後隨扈的漢兵都不是熟悉的面孔,大約也不是從隴右來的。
他握著刀起身,面色已經如常了。
儘管距離戎、嶲兩州不過咫尺之遙,但薛厚的到來讓姚州兵民吃了定心丸,城裡一片的安然祥和。湛湛藍天下,柳絮兒漫漫地飛舞,兩個在文臣武將里執牛耳的人,肩並肩,在這邊陲的山城裡走著。因為蜀王領姚州都督,那空置的都督府也修成了禁中殿閣的樣式,很恢宏。
皇甫達奚提醒薛厚,「顎公預備什麼時候派兵南下?」
薛厚背著手,在都督府外站住腳,欣賞了一會那飛翹的檐角,用一種閒話家常的語氣說:「等殿下的婚禮過了也好,不要衝撞了喜氣。」
雖然是借著送親的由頭來劍川,皇甫達奚的臉上卻不見多少喜色。他含蓄地說:「顎公本來就有軍令在身,就算蜀王,也不宜因私廢公呀。」
薛厚揶揄道:「皇甫相公,你枉為殿下的泰山,難道不明白他的心思嗎?」
皇甫達奚遲滯了片刻,「哦?」
「蠻軍連奪數城,氣勢正盛,況且這個時節,滇地草深林密,毒瘴終日不散,咱們何必貿然南下?你看這姚州城修得堅固,不如安心坐著,大家都喝一杯殿下的喜酒,再整兵迎敵?」他轉頭問身後的皇甫佶,「六郎和殿下從小就要好,你明白殿下的心思?「
皇甫佶沉吟道:「殿下叫我們從越嶲退兵,是為了引爨軍主力深入中原,四方合圍,再分兵突襲拓東、太和兩城。「
「是條妙計。」薛厚笑著看了一眼皇甫達奚,「相公,六郎被我調教得還不壞吧?「
「承情!」皇甫達奚訕訕地搖頭,「你們這些行兵列陣的事情,我可不懂。」
兩人分開後,皇甫佶自然要跟皇甫達奚回行館。屏退眾人後,父子說話就隨意多了,拿了一甌茶,要吃不吃,皇甫達奚望著皇甫佶換去戎服,淨面擦汗,他的臉色嚴肅了,重重地放下瓷甌,「你這就回老翁城去吧。」
皇甫佶淨面的動作一停,背對著皇甫達奚,說:「我跟父親在姚州。」
皇甫達奚嗤笑了一聲,「是跟我,還是跟鄂國公?」
「我要在姚州等烏爨人。」皇甫佶放下袖子,抬手抓起案頭的佩刀,要往外走。
「站住!」皇甫達奚低喝一聲,剛才薛厚一句看似無意的話,讓他心都提起來了,恨不得給皇甫佶一腳,讓他立馬滾出姚州。「你的膽子莫非比天還大?」皇甫達奚直問到皇甫佶臉上,「敢往蜀王的身邊安插眼線?事情已經敗露了!你還不趕緊走?」
皇甫佶一怔,鎮定地反問:「蜀王身邊有眼線?」
他那樣子不像是假裝的。皇甫達奚繃緊了面孔,「不許多問。你趕快走吧!」他沖皇甫佶不耐煩地搖了搖手。
第78章 奼女妝成(二十)
皇甫佶踏進門檻,看見薛厚在窗下寫佛經。 他的字也是練過的,寫得圓融渾厚,不像舞刀弄槍的人。聽到動靜,薛厚先看一眼剛進門接過來的茶,裊裊的熱氣還沒散——看來皇甫父子倆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把筆放下了,他轉過來對皇甫佶滿意地說:「你這一年多,很好。」 皇甫佶斟酌著,「我來,跟鄂公辭行。」 「哦?」薛厚有些意外,「回京都,還是老翁城?」 想到那慵懶閒適的京都,皇甫佶說:「老翁城。」 「也好。京都,不太平。」 兩人陷入沉默。薛厚不緊不慢地把一頁佛經抄完,見來辭行的人還在案邊,心事重重地望著外頭的晴光,一向爽朗瀟灑的少年人,眉宇里也多了絲愁緒。劍川比起隴右,少風沙,多霧氣,養得人皮肉也光潔了。夜裡沒有喧囂的鎧甲馬蹄聲,反倒讓薛厚睡得不踏實。 「家裡還沒定親?」薛厚突然漫無邊際地問道。 皇甫佶很詫異,「沒有。」 「這樣的人才,為何遲遲不成家?」薛厚笑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皇甫佶敷衍地說: 「婚姻之事,全聽父母之命。」 「依皇甫相公的心思,恐怕不尚一位公主,他都不會甘心。」薛厚意味深長,「不過,做薛家的女婿,也不見得比做皇帝家的女婿差呀。」 皇甫佶顯然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盤桓,他直截了當地開口了,「小小一個烏爨,陛下為什麼要把鄂公召來劍川?殺雞也用不著牛刀!」 薛厚倒不像皇甫佶那樣憤慨。把烏黑的念珠盤在手腕上,他舒展著袖子起身,「劍川、隴右,不都是王土?殺雞,殺牛,都是為陛下盡忠,總比刀子藏在寶奩里生鏽得強。」他轉過深沉的眼,看皇甫佶,「你是習武的人,一把太鋒利的刀子,要是使得不好,會傷到手的。」 話說得夠透了。皇甫吉留意著窗外的動靜,聲音壓低了,「陛下命鄂公平叛,卻不調遣隴右軍。朝廷南征催得急,咱們跟劍川軍不熟,兵營里忠奸難辨,刀槍無眼,萬一一個不慎……」 「萬一一個不慎,馬失前蹄,興許我就從蒼山的半山腰摔死了。」薛厚點著頭微笑,「那是我辜負了陛下的重託,死有餘辜。」案頭擺的是蜀王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