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頁
趙恆就湊上去,指著自己胸口的一團水漬說:「奶奶,你看,平夏在我身上尿的!」
老太妃笑眯眯湊到孫子胸口聞了聞,道:「好啊,這是你媳婦有孕之兆呀。」
柳五姨好容易才露個笑臉給趙恆,問他:「成親也有一年了吧?你的妻妾們可與你添孩兒了?」
趙恆搖搖頭,道:「不曾。潘氏身體不大好。」
「你既然曉得她身體不大好,休要惹她生氣。」柳五姨啐他,「你的姬妾也不少,別看著平夏眼熱,也生一個孩兒給你祖母解解悶。」
「哎,回去就生,明天就給五姨抱來。」趙恆又扭頭看英華,「生了女兒給平夏做兒媳婦,要不要?」
「長得醜的我不要。」英華把孩子抱回去,笑道:「我們不娶醜媳婦兒。」
「哎,就你們家李知遠那張像,他兒子也俊不了。」趙恆跳腳,「我生的多好看,我的妻妾,個頂個的漂亮,能養出醜姑娘?你們家平夏要長的丑,我還不要他做女婿呢。」
這兩孩子又跟小時候似的鬥嘴,老太妃笑的嘴都合不攏。五姨瞧著他們兩個,滿意的嘆口氣,道:「恆兒,給你爹寫信,馬上把我兩個外甥女婿給我弄回來。不然以後你別想進這個門!」
老太妃忙忙的就催:「小英華,拿套筆墨來。恆兒,你快給官家寫信,叫他把那兩個女婿弄回來,還有,把他自己也給我弄回來。就說我說的,他要是不回來陪我過端午節,我就……我就……上他丈母娘家哭去。」
「奶奶,端午節已經過了,春節成不成?」趙恆對老太妃非常有耐心,好聲好氣勸說:「還有,我舅舅和外祖母還沒有搬來臨安。要不然,咱們去皇城門口哭去?說你兒子不來家陪你過節?」
「皇城門口,不大好吧。」老太妃看向柳五姨:「會不會丟官家的臉?」
「不會。」柳五姨捂著胸口樂道:「官家回來了,大臣們都能回來過節了,文武百官只有感謝你的。」
「那好,就這樣寫。官家從小老實,不禁嚇,一嚇他就聽話了。就說我說的,叫官家帶大臣們回來過春節。打完了西夏還有後金,收拾完了後金還有南詔,做兒子的陪老太太過個節,吃個飯再回去打仗,天經地義!」老太妃很是得意的指使孫子去寫撒潑信。「再寫上,我就在你五姨這裡長住,等他來接。他不來我就去皇城門口哭去。」
可想而知,官家收到這封家書何等為難,憋的足足兩宿沒睡好覺,把楊元帥喊來,與他看家書,問他:「春節能回家嗎?」
「不打後金?」楊元帥盼打仗盼多少年了,不捨得。
「過完節再打。」官家指著家書上的指示給元帥看。
「那南詔呢?」楊元帥眼尖,瞄到了南詔兩個字,覺得可以確定一下,打完南詔他解甲歸田正好嘛。
「打完後金,接著回家過節,掙錢,再打南詔。」官家美滋滋摸鬍子,「順便把交趾什麼的一塊摟了。」
八月,西夏大敗,九月,西夏國主獻玉璽。十月,官家凱旋歸國,分西夏為六州。十一月底,官家帶著十幾騎先行,風塵僕僕奔回臨安,都沒直接回皇城,直接就上柳五娘家接老太妃去了。
李知遠和梅四郎兩個被官家提著,一路飛載,到了柳五姨家門口,官家踹他們一人一腳,道:「你們也回去跟你們的媳婦團聚去。」
官家這等不拿他們當外人,梅四郎都驚呆了。李知遠心裡有數,拉著姐夫出來,看柳五姨院子裡有幾匹備好鞍的馬,直接就衝過去了。那幾個僕人中有一位認得李知遠,立刻就把韁繩交出來,一邊扶他們上馬,一邊就狗腿的叫開門。梅四郎上了馬又下來,道:「我家不就在隔壁嘛,我走回去就是。」
李知遠跟受了驚的兔子似的躥出去,頭也不回的奔鎮上去了。走到路口,一邊是通向柳家的大道,一邊是通向李家的大道,李知遠都不帶猶豫的,直接就拐向柳家。
英華看完了帳,正逗平夏吃果子,突然外頭一陣吵嚷,小海棠出去馬上回頭,喊:「二小姐,二姑爺回來了!」
李知遠帶著一身的汗氣奔進帳房,邁過門檻止步,理理帽子和衣裳,微笑道:「夫人,我回來了。回來的有些匆忙,沒給你捎點什麼。」
英華看著他笑,眼睛亮晶晶的,指著他教兒子,:「這是你爹,喊爹。」
平夏清脆的喊了一聲爹。李知遠大樂,把兒子抱起來,道:「真沉。」把兒子拋起來耍。平安被逗得咯咯笑。英華抱著胳膊笑道:「餓不餓?」
「餓,有紅燒肉來一碗。」李知遠一本正經。
英華扭過頭微笑。只有平夏拍手,歡呼:「吃紅燒肉,吃紅燒肉,爹爹愛吃紅燒肉。」
作者有話要說::)撒花。本來想分兩章的,後來想想,不分啦。
新書準備中,我再改一改開頭。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老太妃笑眯眯湊到孫子胸口聞了聞,道:「好啊,這是你媳婦有孕之兆呀。」
柳五姨好容易才露個笑臉給趙恆,問他:「成親也有一年了吧?你的妻妾們可與你添孩兒了?」
趙恆搖搖頭,道:「不曾。潘氏身體不大好。」
「你既然曉得她身體不大好,休要惹她生氣。」柳五姨啐他,「你的姬妾也不少,別看著平夏眼熱,也生一個孩兒給你祖母解解悶。」
「哎,回去就生,明天就給五姨抱來。」趙恆又扭頭看英華,「生了女兒給平夏做兒媳婦,要不要?」
「長得醜的我不要。」英華把孩子抱回去,笑道:「我們不娶醜媳婦兒。」
「哎,就你們家李知遠那張像,他兒子也俊不了。」趙恆跳腳,「我生的多好看,我的妻妾,個頂個的漂亮,能養出醜姑娘?你們家平夏要長的丑,我還不要他做女婿呢。」
這兩孩子又跟小時候似的鬥嘴,老太妃笑的嘴都合不攏。五姨瞧著他們兩個,滿意的嘆口氣,道:「恆兒,給你爹寫信,馬上把我兩個外甥女婿給我弄回來。不然以後你別想進這個門!」
老太妃忙忙的就催:「小英華,拿套筆墨來。恆兒,你快給官家寫信,叫他把那兩個女婿弄回來,還有,把他自己也給我弄回來。就說我說的,他要是不回來陪我過端午節,我就……我就……上他丈母娘家哭去。」
「奶奶,端午節已經過了,春節成不成?」趙恆對老太妃非常有耐心,好聲好氣勸說:「還有,我舅舅和外祖母還沒有搬來臨安。要不然,咱們去皇城門口哭去?說你兒子不來家陪你過節?」
「皇城門口,不大好吧。」老太妃看向柳五姨:「會不會丟官家的臉?」
「不會。」柳五姨捂著胸口樂道:「官家回來了,大臣們都能回來過節了,文武百官只有感謝你的。」
「那好,就這樣寫。官家從小老實,不禁嚇,一嚇他就聽話了。就說我說的,叫官家帶大臣們回來過春節。打完了西夏還有後金,收拾完了後金還有南詔,做兒子的陪老太太過個節,吃個飯再回去打仗,天經地義!」老太妃很是得意的指使孫子去寫撒潑信。「再寫上,我就在你五姨這裡長住,等他來接。他不來我就去皇城門口哭去。」
可想而知,官家收到這封家書何等為難,憋的足足兩宿沒睡好覺,把楊元帥喊來,與他看家書,問他:「春節能回家嗎?」
「不打後金?」楊元帥盼打仗盼多少年了,不捨得。
「過完節再打。」官家指著家書上的指示給元帥看。
「那南詔呢?」楊元帥眼尖,瞄到了南詔兩個字,覺得可以確定一下,打完南詔他解甲歸田正好嘛。
「打完後金,接著回家過節,掙錢,再打南詔。」官家美滋滋摸鬍子,「順便把交趾什麼的一塊摟了。」
八月,西夏大敗,九月,西夏國主獻玉璽。十月,官家凱旋歸國,分西夏為六州。十一月底,官家帶著十幾騎先行,風塵僕僕奔回臨安,都沒直接回皇城,直接就上柳五娘家接老太妃去了。
李知遠和梅四郎兩個被官家提著,一路飛載,到了柳五姨家門口,官家踹他們一人一腳,道:「你們也回去跟你們的媳婦團聚去。」
官家這等不拿他們當外人,梅四郎都驚呆了。李知遠心裡有數,拉著姐夫出來,看柳五姨院子裡有幾匹備好鞍的馬,直接就衝過去了。那幾個僕人中有一位認得李知遠,立刻就把韁繩交出來,一邊扶他們上馬,一邊就狗腿的叫開門。梅四郎上了馬又下來,道:「我家不就在隔壁嘛,我走回去就是。」
李知遠跟受了驚的兔子似的躥出去,頭也不回的奔鎮上去了。走到路口,一邊是通向柳家的大道,一邊是通向李家的大道,李知遠都不帶猶豫的,直接就拐向柳家。
英華看完了帳,正逗平夏吃果子,突然外頭一陣吵嚷,小海棠出去馬上回頭,喊:「二小姐,二姑爺回來了!」
李知遠帶著一身的汗氣奔進帳房,邁過門檻止步,理理帽子和衣裳,微笑道:「夫人,我回來了。回來的有些匆忙,沒給你捎點什麼。」
英華看著他笑,眼睛亮晶晶的,指著他教兒子,:「這是你爹,喊爹。」
平夏清脆的喊了一聲爹。李知遠大樂,把兒子抱起來,道:「真沉。」把兒子拋起來耍。平安被逗得咯咯笑。英華抱著胳膊笑道:「餓不餓?」
「餓,有紅燒肉來一碗。」李知遠一本正經。
英華扭過頭微笑。只有平夏拍手,歡呼:「吃紅燒肉,吃紅燒肉,爹爹愛吃紅燒肉。」
作者有話要說::)撒花。本來想分兩章的,後來想想,不分啦。
新書準備中,我再改一改開頭。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