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頁
李大人動作比英華更快,這邊李知遠說要給人捎家書,他立刻就派出去幾十個管家去給人家送口信,叫人家家裡人趕著寫家信,有什麼東西要捎就是管家專人帶回來。這邊馬上打點李知遠的馬車,挑選隨從。李知遠天亮在英華腳邊睡了一小會兒,第二天早晨起來,親親媳婦,親親孩子,他就悄悄的帶著二十來人兩三輛馬車出門,繞到梅家接梅四郎。梅四郎卻是一個人來的。十九郎想跟著去,被梅大人攔下來了。瑤華騎著馬送他們幾十里地,一路哭著回來,到五柳鎮邊上才把眼淚擦乾淨回家去。
英華才出月子,京城就傳來消息,西夏刺客混入趙元佑的府邸,刺殺趙元佑不成,挾持王妃和小世子逃往西夏。大長公主帶著兵一直追到邊界,母子兩雖然搶回來了,但是王妃和小世子都被拷打過,落下殘疾。大長公主回京之後直接闖了朝會,要官家派兵打西夏。官家發狠要為孫子討回公道,親征西夏,大長公主為先鋒,立趙恆為太子監國。
還沒等大家緩過勁來,徵兵收糧的告示就貼出來了。新京城這邊,每日都有文臣武將們的家眷搬來,每天都能在送別的長亭聽到哭聲,男人們把家眷送到新京城來,又行色匆匆回北方去了。
七月,大長公主冒進,大敗。八月,楊二郎領兵長驅直入西夏。九月,天波府楊元帥夫人募集軍費購買糧草。柳五姨把半個柳家倉作價賣把滄州商人,得銀二十萬在杭州收購棉服和草藥。
十一月,楊八郎要押送糧草去前線,走時特地到李家來,和英華說:「此去若是戰事順利,明年必歸,若是……你看顧著芳歌些兒,她已是有孕了,生男生女我都喜歡的。得空我就寫信回來。」
英華一一答應,八郎走到門口又回頭,突然道:「妹妹,李大哥和梅姐夫去了西夏。我會把他們找回來的。」
英華驚呆了,看著八郎說不出話來。八郎哎了一聲,沒說什麼,撥腿走了。英華對著空牆發了半天的呆,叫備馬去梅家。
梅瑤華在家算帳,看到英華滿面是淚闖進來,就曉得妹子曉得了,放下帳本拉她坐,道:「你先不要哭。八郎都和你說了?」
英華含淚點頭。瑤華道:「其實你姐夫也沒跟我說實話。楚王來喊他們去吃酒的那天,楊七郎來見我了,說四郎和知遠可能會去西夏做探子,叫我攔著他不要讓他去。」瑤華一邊說一邊眼圈也紅了,「我想啊,四郎要和我說實話,我就讓他去。他要不說實話,我就不讓他去。可是他只哄我,說他是去繪天下州縣圖的,說的時候還帶笑。我看他裝的那樣辛苦,我沒捨得說破,就答應他了。」
英華放聲大哭。瑤華把妹妹摟懷裡,拍著她,道:「沒事的,不會有事的。打了勝仗他們就回來了。七郎上個月還捎信給我,說他們從西夏國都捎信出來了,人都好好的,都沒事呢。爹娘怕都不曉得,你在我這裡哭一哭,回家別露出來。」
英華哭夠了,自己把眼淚擦一擦,挽袖子打洗臉水洗臉,還給默默陪在一邊流淚的姐姐絞了個濕手巾。瑤華接過手巾把臉擦一擦,非常平靜的重取筆寫帳。
英華瞧著姐姐寫字的那手由微微顫抖變得沉穩有力,曉得她姐姐這般平靜,背著人不曉得哭過多少回了。她依舊不能平靜,恨道:「李知遠和姐夫這兩個王八蛋,為什麼要瞞著我們!我真想去找他們算帳。」
「瞞一天你過一天快活日子,不好嗎?」瑤華把筆放下來,「你別使性子胡鬧。我也不只一次想去找你姐夫,可是不說公婆,我們家爹娘都是瞞著的,我一跑全曉得了,老的們還要不要活?小的們讓誰管?」
英華低頭,輕聲道:「我曉得的,我只是說說。」
瑤華嘆息,許久才道:「難過了來姐姐這裡,姐姐陪你哭一哭。回家把什麼都揣心裡去。」
英華輕輕點頭,回家言笑如常。早上她照舊抱著孩子給公婆請安,小青陽坐車送她去柳家帳房看帳,傍晚再去接她和小侄兒來家。只是隔幾日她就去尋瑤華說說話,去一個時辰半個時辰即回。休說公婆,便是如今和英華最近的小青陽,都沒看出來英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殘冬才過,新春又來,太子趙恆奉著皇后李氏和太妃杜氏搬到新京城來,皇帝搬家百官跟從,清涼山下的熱鬧沖淡了打仗的陰影,老百姓們熱熱鬧鬧看皇帝搬家,商人們熱熱鬧鬧在新京城搶地盤。柳家一腳一個腳印,收銀子出圖紙蓋房子。那兩家自從趙恆當了太子之後,蓋好房子就喊富春的鄉親來拿鑰匙,極是老實。
官家下詔,新京城取名臨安,新鎮賜名平安鎮。大家都以為五柳鎮也會換個帶安字的名字,卻不料五柳鎮還是五柳鎮。
王二哥揀了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回三省草堂。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背上背著一個女兒,懷裡還摟著一個小兒子,翻牆進了他爹的那院,站在堂屋裡喊爹娘,說:「我給二老添了兩孫子。你們要想有孫女孫子,就得認孩子媽,要不認,我走了就不回來了。」
王翰林披衣出來,看到王二郎就怒喝:「你幹什麼去了?」小老頭教書練的嗓門大,登時把王耀宗懷裡那個小的嚇醒了,小的大哭,又把王耀宗背後那個大的嚇壞了,大的也哭。柳三娘舉著一個燭台出來,忙忙的把燭台擱桌上,就去接王耀宗懷裡那個孩子。小孫子到了祖母懷裡,顛兩下就睡著了。柳三娘也不多話,朝王翰林懷裡一揣,就幫著王耀宗解背帶,把大的那個抱懷裡接著哄。大的認生,哭著喊:「娘,我要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英華才出月子,京城就傳來消息,西夏刺客混入趙元佑的府邸,刺殺趙元佑不成,挾持王妃和小世子逃往西夏。大長公主帶著兵一直追到邊界,母子兩雖然搶回來了,但是王妃和小世子都被拷打過,落下殘疾。大長公主回京之後直接闖了朝會,要官家派兵打西夏。官家發狠要為孫子討回公道,親征西夏,大長公主為先鋒,立趙恆為太子監國。
還沒等大家緩過勁來,徵兵收糧的告示就貼出來了。新京城這邊,每日都有文臣武將們的家眷搬來,每天都能在送別的長亭聽到哭聲,男人們把家眷送到新京城來,又行色匆匆回北方去了。
七月,大長公主冒進,大敗。八月,楊二郎領兵長驅直入西夏。九月,天波府楊元帥夫人募集軍費購買糧草。柳五姨把半個柳家倉作價賣把滄州商人,得銀二十萬在杭州收購棉服和草藥。
十一月,楊八郎要押送糧草去前線,走時特地到李家來,和英華說:「此去若是戰事順利,明年必歸,若是……你看顧著芳歌些兒,她已是有孕了,生男生女我都喜歡的。得空我就寫信回來。」
英華一一答應,八郎走到門口又回頭,突然道:「妹妹,李大哥和梅姐夫去了西夏。我會把他們找回來的。」
英華驚呆了,看著八郎說不出話來。八郎哎了一聲,沒說什麼,撥腿走了。英華對著空牆發了半天的呆,叫備馬去梅家。
梅瑤華在家算帳,看到英華滿面是淚闖進來,就曉得妹子曉得了,放下帳本拉她坐,道:「你先不要哭。八郎都和你說了?」
英華含淚點頭。瑤華道:「其實你姐夫也沒跟我說實話。楚王來喊他們去吃酒的那天,楊七郎來見我了,說四郎和知遠可能會去西夏做探子,叫我攔著他不要讓他去。」瑤華一邊說一邊眼圈也紅了,「我想啊,四郎要和我說實話,我就讓他去。他要不說實話,我就不讓他去。可是他只哄我,說他是去繪天下州縣圖的,說的時候還帶笑。我看他裝的那樣辛苦,我沒捨得說破,就答應他了。」
英華放聲大哭。瑤華把妹妹摟懷裡,拍著她,道:「沒事的,不會有事的。打了勝仗他們就回來了。七郎上個月還捎信給我,說他們從西夏國都捎信出來了,人都好好的,都沒事呢。爹娘怕都不曉得,你在我這裡哭一哭,回家別露出來。」
英華哭夠了,自己把眼淚擦一擦,挽袖子打洗臉水洗臉,還給默默陪在一邊流淚的姐姐絞了個濕手巾。瑤華接過手巾把臉擦一擦,非常平靜的重取筆寫帳。
英華瞧著姐姐寫字的那手由微微顫抖變得沉穩有力,曉得她姐姐這般平靜,背著人不曉得哭過多少回了。她依舊不能平靜,恨道:「李知遠和姐夫這兩個王八蛋,為什麼要瞞著我們!我真想去找他們算帳。」
「瞞一天你過一天快活日子,不好嗎?」瑤華把筆放下來,「你別使性子胡鬧。我也不只一次想去找你姐夫,可是不說公婆,我們家爹娘都是瞞著的,我一跑全曉得了,老的們還要不要活?小的們讓誰管?」
英華低頭,輕聲道:「我曉得的,我只是說說。」
瑤華嘆息,許久才道:「難過了來姐姐這裡,姐姐陪你哭一哭。回家把什麼都揣心裡去。」
英華輕輕點頭,回家言笑如常。早上她照舊抱著孩子給公婆請安,小青陽坐車送她去柳家帳房看帳,傍晚再去接她和小侄兒來家。只是隔幾日她就去尋瑤華說說話,去一個時辰半個時辰即回。休說公婆,便是如今和英華最近的小青陽,都沒看出來英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殘冬才過,新春又來,太子趙恆奉著皇后李氏和太妃杜氏搬到新京城來,皇帝搬家百官跟從,清涼山下的熱鬧沖淡了打仗的陰影,老百姓們熱熱鬧鬧看皇帝搬家,商人們熱熱鬧鬧在新京城搶地盤。柳家一腳一個腳印,收銀子出圖紙蓋房子。那兩家自從趙恆當了太子之後,蓋好房子就喊富春的鄉親來拿鑰匙,極是老實。
官家下詔,新京城取名臨安,新鎮賜名平安鎮。大家都以為五柳鎮也會換個帶安字的名字,卻不料五柳鎮還是五柳鎮。
王二哥揀了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回三省草堂。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背上背著一個女兒,懷裡還摟著一個小兒子,翻牆進了他爹的那院,站在堂屋裡喊爹娘,說:「我給二老添了兩孫子。你們要想有孫女孫子,就得認孩子媽,要不認,我走了就不回來了。」
王翰林披衣出來,看到王二郎就怒喝:「你幹什麼去了?」小老頭教書練的嗓門大,登時把王耀宗懷裡那個小的嚇醒了,小的大哭,又把王耀宗背後那個大的嚇壞了,大的也哭。柳三娘舉著一個燭台出來,忙忙的把燭台擱桌上,就去接王耀宗懷裡那個孩子。小孫子到了祖母懷裡,顛兩下就睡著了。柳三娘也不多話,朝王翰林懷裡一揣,就幫著王耀宗解背帶,把大的那個抱懷裡接著哄。大的認生,哭著喊:「娘,我要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