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反正英華這個小姑子,軟話硬話正話反話夾在一塊今日全倒出來了,黃氏其實心裡也明白,繼母柳氏和這個同父異母的小姑子為人大方,不只待玉珠她們是真心好,便是待她吧,黃家提起柳三娘沒有一句好話,王耀祖從前完全是和婆婆對著幹,可是做婆婆也沒有遷怒她和孩子們。英華今日說的話雖然不大好聽,其實也還是為玉珠著想,想來是玉珠去求她來說的。
做娘的雖然有心把她嫁回外婆家去,她自己不樂意,強扭的瓜不甜,又何苦來。黃氏嘆口氣,軟下來了,說:「她不樂意,就不許唄。可是,就是咱們曲池府,要再找她外婆這樣的人家,也不容易呢。」
「守著新京城近近的,多少王孫公子任我們玉珠挑!」王翰林來的神速,小老頭兒也不進門,就在院子裡吼上了:「玉珠的婚事我自有打算,你叫耀祖不許添亂!」說完掉頭又出去了。玉珠打著簾止讓妹子先進來,一邊一個摟著娘撒嬌,爭著說:「娘最好了,娘最疼我們了。」
黃氏被女兒們搖來搖去,幽怨的看著英華,英華笑著把雪珠摟懷裡,道:「你們兩個機靈鬼,白叫你們爹背黑鍋!」
玉珠和雪珠都笑起來,黃氏覺得丈夫背黑鍋很解氣,忍不住也笑起來了。英華便問玉珠:「你們女學教你們管田莊沒有?」
玉珠點頭,道:「有教,每次考試我都考頭名呢。」
英華便道:「既然如此,你外祖父新置的二十多頃地我就交把你管了。今年我還帶一帶你,明年全讓你管。走,到你們住的那屋裡去,我叫人把家裡的帳拿來給你看,你來算賦稅,看明年按排種些什麼。」
王耀祖被老子喊去劈頭蓋臉罵了一頓好的,氣沖沖回來要找黃氏算帳,結果王大官人一鼓作氣衝進東廂,使女指指西廂,他的氣勢就再而衰,等他進了西廂,看到他妹子把他的二閨女摟坐在東頭一張長榻上,他的大女兒玉珠坐在一邊低著頭讀帳,跟她姑姑商量明年那塊田地種什麼合適,他娘子黃氏陪坐在另一邊,歪著頭也聽得津津有味,他那一肚子的惱火哎,就自己熄了,居然還點頭沖英華笑笑,說:「英華妹妹來家了?叫你嫂子沏碗好茶你吃。」說完居然自己出去了。
大年三十前一天,黃氏的親老子陪著黃家老太太,帶著一個十五六,一個十二三的孫子親自上門來提親。王翰林哼呀哈呀,也不說答應,也不說不答應。親舅舅兼岳父就看著王耀祖,耀祖就看著黃氏。黃氏都要哭出來了,結結巴巴背英華教她的話,說:「咱們家守著京城近近的,過一兩年多少王孫公子就在眼前,我們不著急,盡可以慢慢挑女婿。」
老黃被親生女兒這話氣了個仰倒。黃家老太太八十多的人了,指著外孫和孫女兒,罵他們:「如今翅膀長硬了?看不起人了?想著攀高枝了?若是沒有黃家,能有你們?玉珠和雪珠她們兩個,你許也得許,不許也得許!今日定親換婚書,正月就把玉珠給我嫁回黃家去!」
☆、 168
黃家老太太的說話聲中氣十足,哪怕是站在廳外的玉珠和雪珠都聽得十分清楚。太外婆說話父親一向都是聽從的,她老人家都快九十歲了,說話又這樣激動,父親能不聽她的嗎?玉珠還算鎮定,只拉著英華姑姑的手發抖,雪珠嚇的眼淚都出來了,緊緊的摟著小姑姑的胳膊,英華已經顯懷,腰身不細,小姑娘摟不住。
李知遠不停的搖頭冷笑。黃家幾十年都沒有看清楚王翰林的為人,這麼鬧別說娶王家的孫女,親戚都沒得做!其實事情已經是明擺著的了。先師母黃氏在世時給長子定了娘家侄女。她過世黃家還想再塞一個女兒給王翰林,朝好聽里說,這叫重結兩家秦晉之好,朝不好聽上頭說,這是想把這個翰林女婿牢牢的捏在黃家人手裡。黃家行事太過霸道,誰會喜歡?他老師好容易逃脫了黃家的魔爪,怎麼可能把孫女送回黃家去吃苦。
黃氏覺得自己扛不住了,懦弱地把雙腿朝後縮一縮。王耀祖跟外祖母還是很有感情的,他動搖了,看著老人家的白髮和欲噴火的雙目,十分的想點頭。可是他老子罵他的話猶在耳邊,那些話也說的十分的明白:你的兩個女兒也給她們讀書了,你繼母也給她們配好嫁妝了,滿朝文武的官兒家裡都可以嫁得,將來上門求親的人家多的是!你多幾個有勢力的親家不好?你多幾個有本事的女婿不好?你把女兒嫁回黃家去,你還要費心費力拉撥那兩個小兔崽子讀書出頭,那倆小兔崽子讀書好嗎?都過了十二歲連府學都沒有考上,連金聲都不如!你要敢把女兒嫁黃家,老子不只打斷你的腿,一個錢的陪嫁都不與玉珠和雪珠添!
黃家為什麼要求娶玉珠和雪珠?玉珠雪珠有出息的話都是虛的,其實就是看著英華的陪嫁眼紅。不然看她姐妹兩個好,六七歲上頭為什麼不說?偏要等到英華出嫁才提?
王耀祖看著上頭激動又帶著企盼的目光盯著他的外祖母,嘆口氣,說:「外祖母,玉珠,其實……其實父親已經給她看好一門親事了。」然後他就緊緊閉嘴,低下頭看椅子扶手。
這個兒子!居然也學會滑頭了。王翰林倒是不生氣,頗是欣慰地摸鬍子。柳三娘也樂,她嫁到王家二十年,黃家開腔,哪一回王耀祖不是站在黃家立場上幫腔的,現在進步很明顯啊。她笑著看看王翰林,小老頭兒沖她點點頭,她就說:「親家老太太,聽我說兩句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做娘的雖然有心把她嫁回外婆家去,她自己不樂意,強扭的瓜不甜,又何苦來。黃氏嘆口氣,軟下來了,說:「她不樂意,就不許唄。可是,就是咱們曲池府,要再找她外婆這樣的人家,也不容易呢。」
「守著新京城近近的,多少王孫公子任我們玉珠挑!」王翰林來的神速,小老頭兒也不進門,就在院子裡吼上了:「玉珠的婚事我自有打算,你叫耀祖不許添亂!」說完掉頭又出去了。玉珠打著簾止讓妹子先進來,一邊一個摟著娘撒嬌,爭著說:「娘最好了,娘最疼我們了。」
黃氏被女兒們搖來搖去,幽怨的看著英華,英華笑著把雪珠摟懷裡,道:「你們兩個機靈鬼,白叫你們爹背黑鍋!」
玉珠和雪珠都笑起來,黃氏覺得丈夫背黑鍋很解氣,忍不住也笑起來了。英華便問玉珠:「你們女學教你們管田莊沒有?」
玉珠點頭,道:「有教,每次考試我都考頭名呢。」
英華便道:「既然如此,你外祖父新置的二十多頃地我就交把你管了。今年我還帶一帶你,明年全讓你管。走,到你們住的那屋裡去,我叫人把家裡的帳拿來給你看,你來算賦稅,看明年按排種些什麼。」
王耀祖被老子喊去劈頭蓋臉罵了一頓好的,氣沖沖回來要找黃氏算帳,結果王大官人一鼓作氣衝進東廂,使女指指西廂,他的氣勢就再而衰,等他進了西廂,看到他妹子把他的二閨女摟坐在東頭一張長榻上,他的大女兒玉珠坐在一邊低著頭讀帳,跟她姑姑商量明年那塊田地種什麼合適,他娘子黃氏陪坐在另一邊,歪著頭也聽得津津有味,他那一肚子的惱火哎,就自己熄了,居然還點頭沖英華笑笑,說:「英華妹妹來家了?叫你嫂子沏碗好茶你吃。」說完居然自己出去了。
大年三十前一天,黃氏的親老子陪著黃家老太太,帶著一個十五六,一個十二三的孫子親自上門來提親。王翰林哼呀哈呀,也不說答應,也不說不答應。親舅舅兼岳父就看著王耀祖,耀祖就看著黃氏。黃氏都要哭出來了,結結巴巴背英華教她的話,說:「咱們家守著京城近近的,過一兩年多少王孫公子就在眼前,我們不著急,盡可以慢慢挑女婿。」
老黃被親生女兒這話氣了個仰倒。黃家老太太八十多的人了,指著外孫和孫女兒,罵他們:「如今翅膀長硬了?看不起人了?想著攀高枝了?若是沒有黃家,能有你們?玉珠和雪珠她們兩個,你許也得許,不許也得許!今日定親換婚書,正月就把玉珠給我嫁回黃家去!」
☆、 168
黃家老太太的說話聲中氣十足,哪怕是站在廳外的玉珠和雪珠都聽得十分清楚。太外婆說話父親一向都是聽從的,她老人家都快九十歲了,說話又這樣激動,父親能不聽她的嗎?玉珠還算鎮定,只拉著英華姑姑的手發抖,雪珠嚇的眼淚都出來了,緊緊的摟著小姑姑的胳膊,英華已經顯懷,腰身不細,小姑娘摟不住。
李知遠不停的搖頭冷笑。黃家幾十年都沒有看清楚王翰林的為人,這麼鬧別說娶王家的孫女,親戚都沒得做!其實事情已經是明擺著的了。先師母黃氏在世時給長子定了娘家侄女。她過世黃家還想再塞一個女兒給王翰林,朝好聽里說,這叫重結兩家秦晉之好,朝不好聽上頭說,這是想把這個翰林女婿牢牢的捏在黃家人手裡。黃家行事太過霸道,誰會喜歡?他老師好容易逃脫了黃家的魔爪,怎麼可能把孫女送回黃家去吃苦。
黃氏覺得自己扛不住了,懦弱地把雙腿朝後縮一縮。王耀祖跟外祖母還是很有感情的,他動搖了,看著老人家的白髮和欲噴火的雙目,十分的想點頭。可是他老子罵他的話猶在耳邊,那些話也說的十分的明白:你的兩個女兒也給她們讀書了,你繼母也給她們配好嫁妝了,滿朝文武的官兒家裡都可以嫁得,將來上門求親的人家多的是!你多幾個有勢力的親家不好?你多幾個有本事的女婿不好?你把女兒嫁回黃家去,你還要費心費力拉撥那兩個小兔崽子讀書出頭,那倆小兔崽子讀書好嗎?都過了十二歲連府學都沒有考上,連金聲都不如!你要敢把女兒嫁黃家,老子不只打斷你的腿,一個錢的陪嫁都不與玉珠和雪珠添!
黃家為什麼要求娶玉珠和雪珠?玉珠雪珠有出息的話都是虛的,其實就是看著英華的陪嫁眼紅。不然看她姐妹兩個好,六七歲上頭為什麼不說?偏要等到英華出嫁才提?
王耀祖看著上頭激動又帶著企盼的目光盯著他的外祖母,嘆口氣,說:「外祖母,玉珠,其實……其實父親已經給她看好一門親事了。」然後他就緊緊閉嘴,低下頭看椅子扶手。
這個兒子!居然也學會滑頭了。王翰林倒是不生氣,頗是欣慰地摸鬍子。柳三娘也樂,她嫁到王家二十年,黃家開腔,哪一回王耀祖不是站在黃家立場上幫腔的,現在進步很明顯啊。她笑著看看王翰林,小老頭兒沖她點點頭,她就說:「親家老太太,聽我說兩句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