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頁
他們雙手相握,終於又團聚。
隨即,家臣開始合棺。
棺槨共有四重,林業綏與謝寶因躺在最裡面有梓木製成的黑漆素棺,而後是黑漆彩繪棺、朱漆彩繪棺、絹錦漆棺,寓以「亡者的靈魂從幽暗慢慢飛升至輝煌天界」之意。
而外棺之上,覆蓋有女子生前親手所繪的帛畫非衣。
走出棺室,能見陵墓之內皆是依從生前共室所造,有皰屋、居室、浴室、中庭、糧倉等。
隨葬物品有青銅器皿以及穀物、蔬食、食用器皿、漆案、黑漆紅紋碗、憑几、莞席、酒樽與陶熏爐。
涉及算數、律法、醫術等各類竹簡、帛書也皆歸入墓室。
很快就開始封土。
喪禮結束,林圓韞欲將常常侍立阿娘左右的玉藻姨母接去蘭台宮,但她不願意,自稱要留在懷陵的寢殿點長明燈,再繼續侍奉他們靈魂起居。
四載前,耶耶身邊的童官叔父也留在這裡。
耗費數日封好土以後,浩浩蕩蕩的人離開懷陵,及至黃昏,寢殿內的長明燈始終未斷。
婦人如生前侍立女子左右那樣,繼續在這裡侍立,也常常會悵然自失的望向並肩而立的兩個衣架之上的冕服與冠服。
恍然中,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四載前。
漢中君與文成候成昏的時候。
林業綏與謝寶因先後四載棄世。
同棺合葬於懷陵。
皆享年四十一歲。
【📢作者有話說】
[1]馬王堆漢墓非衣上的內容。
[2]舊佩巾就是正文中男主給女主的那個,後面因為那啥,男主又拿回去當寶貝收藏了,這塊佩巾對他們都是意義非凡的。
第138章 七十二歲
◎【大修】我覺得不虐。◎
孝安帝李乙在十六年前崩逝於長生殿。
太子李暨即位。
立妻林圓韞為皇后。
尊羊元君為皇太后。
然, 李暨在執政十四年以後崩逝。
隨即太子李政即位。
尊林圓韞為皇太后。
尊羊元君為太皇太后。
在李政即位兩年後,太皇太后羊元君大病。
太后林圓韞不交睫,不解衣, 湯藥要親口所嘗才會進太皇太后的口中。
疾養數月以後, 太皇太后依然未能痊癒,而後病篤。
在崩逝的那日,羊元君始終精神恍惚,惟有陽光熾烈時才清醒了數刻,言語間無不是在懷念故人, 當言及她四個未能長大的親子,哀痛而哭。
林園韞坐在臥榻邊, 將老婦摟在懷裡,輕聲安撫:“太皇太后莫要怕,安帝與四個兄長已經團圓,不日你們就能一家相聚。”
羊元君聞後, 逐漸變得平靜,然後又合眼寢寐。
自後不曾醒來,瞑目長眠。
林圓韞舉手擦去臉上的淚, 命宮侍為太皇太后沐浴更衣, 並向天下諸侯告喪,隨即喚來李政, 商量喪禮。
李政的性情溫和孝順,聽到祖母崩逝, 當下就悲慟垂淚, 嚴令天下諸侯前來國都奔喪, 命令宗正與太常要遵照孝安帝生前所留的詔令, 合葬懷陵, 以天子之喪來治理。
而在棺槨將要送去懷陵封土的前一日,林圓韞摒退左右侍御,獨自來至黑漆文彩的棺槨前。
她從直裾垂胡袖中取出縑帛,垂眼緩緩將其展開,在簡單看過一眼後,扔進祭盆。
在熊熊烈火的照耀之下。
昔年往事也隨之而來。
天下無人知道,孝安帝曾在崩逝之前與她單獨談話。
孝安帝自言:「昔年我為太子聘你為妻,其實心中所憂慮的是他會苛待皇后,畢竟並非皇后所生,又有親母,未必會孝順嫡母。即使如今性情溫情,在我離開以後..或就是禽獸。然你有林令公與漢中君為父母,昔日你隨漢中君到蓬萊殿,我曾在殿外聞聽到你以孝德為論的經辯。」
「你有才智謀略,又善良有仁,為君、為妻、為子,我皆滿意,故李暨的皇后只能是你。」
「以後要善待皇后。」
「倘若李暨不孝,以帛書廢之。」
然而慶幸,此帛書數載來皆無用,也隨著太皇太后的崩逝而被焚燒。
林圓韞履過地板,望著躺於黑漆素棺中的老婦,忽然譏笑出聲。
她追憶起昔年的一件事,居然會有人覺得孝安帝不愛羊後,以致兒女與父族悉數被帝誅殺。
宮中曾有一位陰夫人,為孝安帝所寵愛,以致帝常常不見後,並欲立陰夫人子為儲,於是陰夫人以為她能為帝妻,對後愈不敬,欲激怒羊後,使其失後德。
但羊後性情仁德,從未發怒。
而後,陰夫人於帝前哀訴誣後。
帝聞後,不言。
宮中眾人皆以為帝將廢后,宮妃、宮侍與帝之子女伏拜請帝念及舊情,然翌日的消息是孝安帝要誅殺陰夫人及父族,後諫無用。
陰夫人所生兒女皆殺。
帝直言:“皇后與我十五結髮為夫妻,我一生最愛之兒女皆是皇后所誕育,我近年易怒的脾性有所減輕是皇后勸諫之功,宮闈和睦亦是皇后操勞之苦,皇后待汝等猶如親族,一家僕竟妄想取締君母,罪無可恕。”
而同輩之中,也惟太皇太后長壽。
林圓韞笑了笑,轉身離去。
太皇太后羊元君黃昏在蓬萊殿崩逝,享年七十二,附先王之宗廟,享往後帝王的四時祭祀,與孝安帝合葬懷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隨即,家臣開始合棺。
棺槨共有四重,林業綏與謝寶因躺在最裡面有梓木製成的黑漆素棺,而後是黑漆彩繪棺、朱漆彩繪棺、絹錦漆棺,寓以「亡者的靈魂從幽暗慢慢飛升至輝煌天界」之意。
而外棺之上,覆蓋有女子生前親手所繪的帛畫非衣。
走出棺室,能見陵墓之內皆是依從生前共室所造,有皰屋、居室、浴室、中庭、糧倉等。
隨葬物品有青銅器皿以及穀物、蔬食、食用器皿、漆案、黑漆紅紋碗、憑几、莞席、酒樽與陶熏爐。
涉及算數、律法、醫術等各類竹簡、帛書也皆歸入墓室。
很快就開始封土。
喪禮結束,林圓韞欲將常常侍立阿娘左右的玉藻姨母接去蘭台宮,但她不願意,自稱要留在懷陵的寢殿點長明燈,再繼續侍奉他們靈魂起居。
四載前,耶耶身邊的童官叔父也留在這裡。
耗費數日封好土以後,浩浩蕩蕩的人離開懷陵,及至黃昏,寢殿內的長明燈始終未斷。
婦人如生前侍立女子左右那樣,繼續在這裡侍立,也常常會悵然自失的望向並肩而立的兩個衣架之上的冕服與冠服。
恍然中,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四載前。
漢中君與文成候成昏的時候。
林業綏與謝寶因先後四載棄世。
同棺合葬於懷陵。
皆享年四十一歲。
【📢作者有話說】
[1]馬王堆漢墓非衣上的內容。
[2]舊佩巾就是正文中男主給女主的那個,後面因為那啥,男主又拿回去當寶貝收藏了,這塊佩巾對他們都是意義非凡的。
第138章 七十二歲
◎【大修】我覺得不虐。◎
孝安帝李乙在十六年前崩逝於長生殿。
太子李暨即位。
立妻林圓韞為皇后。
尊羊元君為皇太后。
然, 李暨在執政十四年以後崩逝。
隨即太子李政即位。
尊林圓韞為皇太后。
尊羊元君為太皇太后。
在李政即位兩年後,太皇太后羊元君大病。
太后林圓韞不交睫,不解衣, 湯藥要親口所嘗才會進太皇太后的口中。
疾養數月以後, 太皇太后依然未能痊癒,而後病篤。
在崩逝的那日,羊元君始終精神恍惚,惟有陽光熾烈時才清醒了數刻,言語間無不是在懷念故人, 當言及她四個未能長大的親子,哀痛而哭。
林園韞坐在臥榻邊, 將老婦摟在懷裡,輕聲安撫:“太皇太后莫要怕,安帝與四個兄長已經團圓,不日你們就能一家相聚。”
羊元君聞後, 逐漸變得平靜,然後又合眼寢寐。
自後不曾醒來,瞑目長眠。
林圓韞舉手擦去臉上的淚, 命宮侍為太皇太后沐浴更衣, 並向天下諸侯告喪,隨即喚來李政, 商量喪禮。
李政的性情溫和孝順,聽到祖母崩逝, 當下就悲慟垂淚, 嚴令天下諸侯前來國都奔喪, 命令宗正與太常要遵照孝安帝生前所留的詔令, 合葬懷陵, 以天子之喪來治理。
而在棺槨將要送去懷陵封土的前一日,林圓韞摒退左右侍御,獨自來至黑漆文彩的棺槨前。
她從直裾垂胡袖中取出縑帛,垂眼緩緩將其展開,在簡單看過一眼後,扔進祭盆。
在熊熊烈火的照耀之下。
昔年往事也隨之而來。
天下無人知道,孝安帝曾在崩逝之前與她單獨談話。
孝安帝自言:「昔年我為太子聘你為妻,其實心中所憂慮的是他會苛待皇后,畢竟並非皇后所生,又有親母,未必會孝順嫡母。即使如今性情溫情,在我離開以後..或就是禽獸。然你有林令公與漢中君為父母,昔日你隨漢中君到蓬萊殿,我曾在殿外聞聽到你以孝德為論的經辯。」
「你有才智謀略,又善良有仁,為君、為妻、為子,我皆滿意,故李暨的皇后只能是你。」
「以後要善待皇后。」
「倘若李暨不孝,以帛書廢之。」
然而慶幸,此帛書數載來皆無用,也隨著太皇太后的崩逝而被焚燒。
林圓韞履過地板,望著躺於黑漆素棺中的老婦,忽然譏笑出聲。
她追憶起昔年的一件事,居然會有人覺得孝安帝不愛羊後,以致兒女與父族悉數被帝誅殺。
宮中曾有一位陰夫人,為孝安帝所寵愛,以致帝常常不見後,並欲立陰夫人子為儲,於是陰夫人以為她能為帝妻,對後愈不敬,欲激怒羊後,使其失後德。
但羊後性情仁德,從未發怒。
而後,陰夫人於帝前哀訴誣後。
帝聞後,不言。
宮中眾人皆以為帝將廢后,宮妃、宮侍與帝之子女伏拜請帝念及舊情,然翌日的消息是孝安帝要誅殺陰夫人及父族,後諫無用。
陰夫人所生兒女皆殺。
帝直言:“皇后與我十五結髮為夫妻,我一生最愛之兒女皆是皇后所誕育,我近年易怒的脾性有所減輕是皇后勸諫之功,宮闈和睦亦是皇后操勞之苦,皇后待汝等猶如親族,一家僕竟妄想取締君母,罪無可恕。”
而同輩之中,也惟太皇太后長壽。
林圓韞笑了笑,轉身離去。
太皇太后羊元君黃昏在蓬萊殿崩逝,享年七十二,附先王之宗廟,享往後帝王的四時祭祀,與孝安帝合葬懷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