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不管怎麼樣,這一場戰役,註定是要青史留名了。
在這樣聲勢浩大的歡呼聲中,百姓們夾道迎接,恭迎帝後二人還朝。
皇宮之中,洋溢著一片喜氣,王室貴族立在玉階兩側,恭候聖駕回宮,對著從馬車上下來的帝後二人,恭敬地行禮。
眾人已經有將近半年未見得皇后娘娘,但見皇后娘娘從馬車上下來,比起之前體態纖瘦了許多,行動間如弱柳扶風,更見她臉蛋清瘦了不少、
不過臉上那份風華,倒更勝從前。
本就國色天香,現下是完全長開了,出落得如同明珠神玉,笑如春花,美目流盼,更是世間罕見的絕色。
不過可以瞧見的是,皇后娘娘身子虛弱了很多,下馬車時都有些力不從心,全憑皇帝以手作階,半抱半提,扶著她下來,看樣子是要好好修養上好一陣子。
眾人看帝後二人相依偎,視若無人地交談,不敢多說,眼觀鼻鼻觀心地低下了頭,跟隨在二人身後。
秦瑤和謝玉升分別後,回到了自己的清寧宮,一進來耳畔響起一片嗡鳴聲。
滿屋子裡坐著貴婦,全都起身和她行禮問安。
再見到這麼多人,秦瑤一時間生出恍惚,在侍女的攙扶下,道:「免禮吧。」
她坐在上首,看著下方那些熟悉的面容,當中有自己的閨中好友,有自己的親屬,這才切切實實感覺回到了皇宮,心裡漫上一層久違的安心,就連康寧公主,看著都順眼了許多。
眾女行禮完,說了幾句客套話後,便開始三三兩兩刺探詢問她情況了。
那些人問來問去,就那麼幾句話:「娘娘在鳳凰台上是什麼感受?是不是很不安?」
「陛下去救娘娘,娘娘心中恐怕是感動極了?」
「娘娘與陛下感情這般好,要趕快恢復身子,早日懷上身孕才好。」
秦瑤才開始還笑著應答,到後頭就有點力不從心了,被說得面紅心跳,尤其是那些問她何時懷上身孕的話。
「皇后娘娘與陛下都是容貌出塵之人,來日生下來的皇子公主,必定是芝蘭玉樹一樣的人物。」
秦瑤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就坐在那邊,溫和而笑。
一旁的彩屏兒,受到皇后娘娘眼神的示意,出聲道:「說了這麼久,已經道皇宮落匙的時辰了,各位夫人還是趕緊請回吧。」
眾貴女這才一水地起身,道:「臣婦告退。」
送走了一大幫人,殿內寬敞,空氣流暢了許多。
秦瑤懶懶地靠在貴妃榻上,由著宮人給她捏腿揉肩,舒服極了,道:「讓我歇歇,好累人啊。」
秦瑤覺得還是沒回長安前的日子舒坦,雖說整日坐在馬車上不舒服,但總歸不用應對這麼多人際事務,還能整日和謝玉升膩在一起。
正想著,外頭響起了一串的腳步聲,這次來的人是崔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沒要人跟著,一身樸素的衣裙,逕自走進了殿中。
秦瑤連忙從貴妃榻上做起來,可還是晚了一步,太皇太后已經掀開珠簾,立在了幾步之外。
秦瑤訕訕然,害怕自己這副懶散的模樣,恐怕要惹得老人家不悅了。
太皇太后卻沒說什麼,面上露出幾分和藹的笑容,坐到秦瑤身邊,道:「皇后回來了?身子可還爽利?」
秦瑤點頭,手搭在膝蓋上,道:「好多了,兒臣多謝祖母關心。」
太皇太后看出秦瑤身上的拘謹,用溫和的聲音道:「不必緊張,你是皇后,在這後宮之中自然是你最大,想怎麼舒服怎麼來。」
秦瑤道:「禮節不可廢。」
太皇太后握著她的手:「這皇宮是你要過一輩子的地方,一定要懂得讓自己活得寬心自在,何況等過幾日哀家便回寺廟了,你也不必顧忌著哀家,自在一點。」
秦瑤問:「回寺廟?」
崔太皇太后看秦瑤急切的樣子,拉過秦瑤的手,道,「皇宮裡的日子我適應不來,還是寺廟裡一切樸素,來的清淨。本來我也是聽說你和皇帝鬧矛盾,想出來勸勸你們,誰知道耽擱了這麼久。」
聽到這話,秦瑤緊張的心漸漸放鬆了下來。
太皇太后又問:「你阿兄呢,沒回長安?」
秦瑤道:「阿兄去西北了。」
太皇太后遲疑了一瞬,問:「他是去接丹陽縣主嗎?」
秦瑤輕輕一愣,這事太皇太后這麼知道?
太皇太后蒼老的面龐上笑容漸漸淡了下去,淡淡的聲音傳來:「怪我,當初就是我拆散的他和丹陽。突厥人來求親,我和先帝提起了丹陽這個人選,可我並不知道丹陽早就和你哥哥情投意合了,等事後我發現了,想要彌補已經來不及,所以這些年來,我住在寺廟裡,就是問心有愧,想給丹陽祈福。」
秦瑤從震驚中緩過神來,道:「我阿兄確實是準備去接丹陽縣主回來了。」
太皇太后混濁的眼睛看著她:「當真?」
秦瑤道:「是真的,只是不知道二人何時回來,丹陽縣主會答應阿兄的。」
太皇太后眉目蹙起,輕輕搖了搖頭,「以丹陽的那個性子,恐怕難說......」
二人又聊了片刻,太皇太后站起身來,拉了拉秦瑤的手,道:「你好好休息,哀家就不打擾你了,若是你阿兄真的迎丹陽回來,哀家必定讓他倆和和和睦睦在一塊,掃清一切阻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在這樣聲勢浩大的歡呼聲中,百姓們夾道迎接,恭迎帝後二人還朝。
皇宮之中,洋溢著一片喜氣,王室貴族立在玉階兩側,恭候聖駕回宮,對著從馬車上下來的帝後二人,恭敬地行禮。
眾人已經有將近半年未見得皇后娘娘,但見皇后娘娘從馬車上下來,比起之前體態纖瘦了許多,行動間如弱柳扶風,更見她臉蛋清瘦了不少、
不過臉上那份風華,倒更勝從前。
本就國色天香,現下是完全長開了,出落得如同明珠神玉,笑如春花,美目流盼,更是世間罕見的絕色。
不過可以瞧見的是,皇后娘娘身子虛弱了很多,下馬車時都有些力不從心,全憑皇帝以手作階,半抱半提,扶著她下來,看樣子是要好好修養上好一陣子。
眾人看帝後二人相依偎,視若無人地交談,不敢多說,眼觀鼻鼻觀心地低下了頭,跟隨在二人身後。
秦瑤和謝玉升分別後,回到了自己的清寧宮,一進來耳畔響起一片嗡鳴聲。
滿屋子裡坐著貴婦,全都起身和她行禮問安。
再見到這麼多人,秦瑤一時間生出恍惚,在侍女的攙扶下,道:「免禮吧。」
她坐在上首,看著下方那些熟悉的面容,當中有自己的閨中好友,有自己的親屬,這才切切實實感覺回到了皇宮,心裡漫上一層久違的安心,就連康寧公主,看著都順眼了許多。
眾女行禮完,說了幾句客套話後,便開始三三兩兩刺探詢問她情況了。
那些人問來問去,就那麼幾句話:「娘娘在鳳凰台上是什麼感受?是不是很不安?」
「陛下去救娘娘,娘娘心中恐怕是感動極了?」
「娘娘與陛下感情這般好,要趕快恢復身子,早日懷上身孕才好。」
秦瑤才開始還笑著應答,到後頭就有點力不從心了,被說得面紅心跳,尤其是那些問她何時懷上身孕的話。
「皇后娘娘與陛下都是容貌出塵之人,來日生下來的皇子公主,必定是芝蘭玉樹一樣的人物。」
秦瑤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就坐在那邊,溫和而笑。
一旁的彩屏兒,受到皇后娘娘眼神的示意,出聲道:「說了這麼久,已經道皇宮落匙的時辰了,各位夫人還是趕緊請回吧。」
眾貴女這才一水地起身,道:「臣婦告退。」
送走了一大幫人,殿內寬敞,空氣流暢了許多。
秦瑤懶懶地靠在貴妃榻上,由著宮人給她捏腿揉肩,舒服極了,道:「讓我歇歇,好累人啊。」
秦瑤覺得還是沒回長安前的日子舒坦,雖說整日坐在馬車上不舒服,但總歸不用應對這麼多人際事務,還能整日和謝玉升膩在一起。
正想著,外頭響起了一串的腳步聲,這次來的人是崔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沒要人跟著,一身樸素的衣裙,逕自走進了殿中。
秦瑤連忙從貴妃榻上做起來,可還是晚了一步,太皇太后已經掀開珠簾,立在了幾步之外。
秦瑤訕訕然,害怕自己這副懶散的模樣,恐怕要惹得老人家不悅了。
太皇太后卻沒說什麼,面上露出幾分和藹的笑容,坐到秦瑤身邊,道:「皇后回來了?身子可還爽利?」
秦瑤點頭,手搭在膝蓋上,道:「好多了,兒臣多謝祖母關心。」
太皇太后看出秦瑤身上的拘謹,用溫和的聲音道:「不必緊張,你是皇后,在這後宮之中自然是你最大,想怎麼舒服怎麼來。」
秦瑤道:「禮節不可廢。」
太皇太后握著她的手:「這皇宮是你要過一輩子的地方,一定要懂得讓自己活得寬心自在,何況等過幾日哀家便回寺廟了,你也不必顧忌著哀家,自在一點。」
秦瑤問:「回寺廟?」
崔太皇太后看秦瑤急切的樣子,拉過秦瑤的手,道,「皇宮裡的日子我適應不來,還是寺廟裡一切樸素,來的清淨。本來我也是聽說你和皇帝鬧矛盾,想出來勸勸你們,誰知道耽擱了這麼久。」
聽到這話,秦瑤緊張的心漸漸放鬆了下來。
太皇太后又問:「你阿兄呢,沒回長安?」
秦瑤道:「阿兄去西北了。」
太皇太后遲疑了一瞬,問:「他是去接丹陽縣主嗎?」
秦瑤輕輕一愣,這事太皇太后這麼知道?
太皇太后蒼老的面龐上笑容漸漸淡了下去,淡淡的聲音傳來:「怪我,當初就是我拆散的他和丹陽。突厥人來求親,我和先帝提起了丹陽這個人選,可我並不知道丹陽早就和你哥哥情投意合了,等事後我發現了,想要彌補已經來不及,所以這些年來,我住在寺廟裡,就是問心有愧,想給丹陽祈福。」
秦瑤從震驚中緩過神來,道:「我阿兄確實是準備去接丹陽縣主回來了。」
太皇太后混濁的眼睛看著她:「當真?」
秦瑤道:「是真的,只是不知道二人何時回來,丹陽縣主會答應阿兄的。」
太皇太后眉目蹙起,輕輕搖了搖頭,「以丹陽的那個性子,恐怕難說......」
二人又聊了片刻,太皇太后站起身來,拉了拉秦瑤的手,道:「你好好休息,哀家就不打擾你了,若是你阿兄真的迎丹陽回來,哀家必定讓他倆和和和睦睦在一塊,掃清一切阻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