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頁
得知這一點,所有修士都蜂擁而至,但秘境也不是人人能入,只待有緣人,於是,能進去的修士,出來時,若有得到好東西,必會被以萬金瘋搶。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正常的交易沒什麼,可有的人卻敢殺人越貨,為此,關閉多年的九玄拍賣棺忽然又開門了,給有所求的修士或是凡人一個可供交易的場所。
想要求何物,可於九玄設懸賞,而想要賣貨,同樣可以在九玄賣,雖然抽傭厲害,但九玄絕對保密買賣人的信息。
於是乎,九玄成為天下第一的拍賣館,只要你出得起價,或是拿得出同等寶物,就能置換買賣所需之物。
而這樣的存在,自然會引起皇家的忌憚和覬覦,但九玄就和康武朝那會兒的長生殿一樣,神秘又強大,它的背後,站著的乃是參與屠神之戰的大能,誰敢與之爭鋒?
皇家權貴也知道墮神秘境的存在,但別說墮神秘境的入口,就是整一片虛無之境,普通凡人靠近都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更別說硬闖了。
因此,那個地方雖就在凡間,但對於無法修煉的普通凡人來說,那就是個與世隔絕的天境,讓人有種兩個世界的感覺。
皇家亦是如此,隨著修道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他們已經覺得皇權有些岌岌可危了。
人越是怕失去,就越會想辦法抓緊手中權力,面對修道強者的威脅,皇帝就想把軍權重新抓在手,以防萬一。
比起父輩康平帝,永延帝有名師教導,秉性不差,但世事有變遷,人亦是如此,當了聖人的永延帝,自然也會生出帝王的毛病,疑心重,防備心也重。
他倒是好顏色,不像康平帝孤寡,妃嬪是選了又選,兒子公主更是生了一水的,除去夭折的,存活下來的加起來足有二十個。這孩子多了,爭權的自然也多,永延帝也只當了十八年的皇帝,就因為龍體虧空衰敗而崩天,且新帝不是由嫡皇子繼位,而是皇三子,改元乾寧。
一如當年康平帝齊騫所說的,一個皇族的江山沒有千秋萬代的,是否守得住,那得看運數,而屬於齊氏的運數,其實從永延朝便開始衰落了。
康平帝好不容易把大灃治理得繁榮向上,到永延帝,後宮龐大,花費亦大,後來到了奪嫡爭權,為了收攏軍權,和手掌大軍的權家,還是岳家,都不太和睦,更不說永延帝也不如父親節儉,而是好奢華,幸得靈氣復甦,天災減少,各地產出不差,不然早就空了。
但金山銀山,不事生產的話,再多也不夠作的,而到了乾寧帝,更是變本加厲,比他爹還更能作,他性格剛愎自用又疑心重,一味以強權去收攏軍權,已是把掌著軍權的侯府,或是真正的軍閥世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拔不快了,彼此關係也是勢同水火。
「……這齊氏啊,氣數將盡了,不過富貴五十年,也夠他們吃的了。」封修倚石碑前,碎碎叨叨地說著外界的事,又撫摸著早已空了的秦流西三字位置,道:「就算一年少一畫,也不過二十六年,還給多了幾年時間,你卻還不回,莫不是爬不上來了?還是迷路了,要不要我去接你,好歹指條明路啊!」
自從當年滕昭帶著他唯一的徒弟長渡前來拜見師祖,說看到她,這墓碑上的字,一年少一畫,他們便猜想是不是等她的名字化沒了,她也就出現了。
可秦流西這個名字在墓碑上已經消失了幾年,她始終沒有出現,地獄裡的業火,也始終沒亮起。
滄海桑田,距離她離開,已經五十年了。
封修沒得到回應,嘆了一口氣,抿了一口酒,化為本體蜷縮在墓碑前。
秘境出世,絕非偶然。
而別的修士不能在此久呆,而他可以,也絕非偶然,一定是那護短的私心所致。
她總能找到回來的路,時間而已。
……
乾寧十二年臘月至,南縣城隍廟舉行盛大的廟會,因為今年是城隍老爺的誕辰,當地鄉紳為此舉辦盛大廟會。
其實這些年有城隍老爺保佑,南縣這一片一直風調雨順,還人傑地靈,進士才子都不知出了多少人,百姓都相信是南城隍爺顯靈保佑,故而對城隍爺十分信奉。
但有外鄉人來參與廟會,看到城隍廟十分古樸不說,那神像卻只是很普通的銅像,還鋪了一條老舊的符文綢布,像是哪個旮旯出來的老物件似的。
這就不明白了。
明明這邊的信民都很虔誠,香火也旺,這南縣還出了不少貴人,總有人為了還神恩甘願為城隍爺塑金身的吧?
為何還是老舊的銅像,連披帛都是舊東西呢?
看城隍爺的腳邊,也纏了不少新的披帛,但身上那一條卻是老舊得很。
不懂就問,莫非這些信民都是假誠心?
「你知道啥,是城隍爺自己不要金身,也不要新的披帛的,他老人家說了,這披帛是他的弟子臨行前敬給他的,銅像保持原樣,亦是怕弟子歸來而認不出他,故而才不要金身。」有本地人哼的一聲:「咱們的城隍爺,你能供些好酒和燒雞,他就很高興了,換神像,大可不必。」
「這,你們本地人自個編的故事吧,城隍爺還能說話?」
「怎麼不能了?一看你就不是誠心拜神的,神能入夢的,這要是一個人聽說了,那就是我編的,可陸續有好幾個想捐金身的都接到了報夢,還能有假?你看到那老廟祝沒,別看他這麼老,眼睛還像是半瞎,但他解簽可靈了,聽說他都有八十多了,這幾十年一直是他守廟的,也不准人換金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正常的交易沒什麼,可有的人卻敢殺人越貨,為此,關閉多年的九玄拍賣棺忽然又開門了,給有所求的修士或是凡人一個可供交易的場所。
想要求何物,可於九玄設懸賞,而想要賣貨,同樣可以在九玄賣,雖然抽傭厲害,但九玄絕對保密買賣人的信息。
於是乎,九玄成為天下第一的拍賣館,只要你出得起價,或是拿得出同等寶物,就能置換買賣所需之物。
而這樣的存在,自然會引起皇家的忌憚和覬覦,但九玄就和康武朝那會兒的長生殿一樣,神秘又強大,它的背後,站著的乃是參與屠神之戰的大能,誰敢與之爭鋒?
皇家權貴也知道墮神秘境的存在,但別說墮神秘境的入口,就是整一片虛無之境,普通凡人靠近都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更別說硬闖了。
因此,那個地方雖就在凡間,但對於無法修煉的普通凡人來說,那就是個與世隔絕的天境,讓人有種兩個世界的感覺。
皇家亦是如此,隨著修道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他們已經覺得皇權有些岌岌可危了。
人越是怕失去,就越會想辦法抓緊手中權力,面對修道強者的威脅,皇帝就想把軍權重新抓在手,以防萬一。
比起父輩康平帝,永延帝有名師教導,秉性不差,但世事有變遷,人亦是如此,當了聖人的永延帝,自然也會生出帝王的毛病,疑心重,防備心也重。
他倒是好顏色,不像康平帝孤寡,妃嬪是選了又選,兒子公主更是生了一水的,除去夭折的,存活下來的加起來足有二十個。這孩子多了,爭權的自然也多,永延帝也只當了十八年的皇帝,就因為龍體虧空衰敗而崩天,且新帝不是由嫡皇子繼位,而是皇三子,改元乾寧。
一如當年康平帝齊騫所說的,一個皇族的江山沒有千秋萬代的,是否守得住,那得看運數,而屬於齊氏的運數,其實從永延朝便開始衰落了。
康平帝好不容易把大灃治理得繁榮向上,到永延帝,後宮龐大,花費亦大,後來到了奪嫡爭權,為了收攏軍權,和手掌大軍的權家,還是岳家,都不太和睦,更不說永延帝也不如父親節儉,而是好奢華,幸得靈氣復甦,天災減少,各地產出不差,不然早就空了。
但金山銀山,不事生產的話,再多也不夠作的,而到了乾寧帝,更是變本加厲,比他爹還更能作,他性格剛愎自用又疑心重,一味以強權去收攏軍權,已是把掌著軍權的侯府,或是真正的軍閥世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拔不快了,彼此關係也是勢同水火。
「……這齊氏啊,氣數將盡了,不過富貴五十年,也夠他們吃的了。」封修倚石碑前,碎碎叨叨地說著外界的事,又撫摸著早已空了的秦流西三字位置,道:「就算一年少一畫,也不過二十六年,還給多了幾年時間,你卻還不回,莫不是爬不上來了?還是迷路了,要不要我去接你,好歹指條明路啊!」
自從當年滕昭帶著他唯一的徒弟長渡前來拜見師祖,說看到她,這墓碑上的字,一年少一畫,他們便猜想是不是等她的名字化沒了,她也就出現了。
可秦流西這個名字在墓碑上已經消失了幾年,她始終沒有出現,地獄裡的業火,也始終沒亮起。
滄海桑田,距離她離開,已經五十年了。
封修沒得到回應,嘆了一口氣,抿了一口酒,化為本體蜷縮在墓碑前。
秘境出世,絕非偶然。
而別的修士不能在此久呆,而他可以,也絕非偶然,一定是那護短的私心所致。
她總能找到回來的路,時間而已。
……
乾寧十二年臘月至,南縣城隍廟舉行盛大的廟會,因為今年是城隍老爺的誕辰,當地鄉紳為此舉辦盛大廟會。
其實這些年有城隍老爺保佑,南縣這一片一直風調雨順,還人傑地靈,進士才子都不知出了多少人,百姓都相信是南城隍爺顯靈保佑,故而對城隍爺十分信奉。
但有外鄉人來參與廟會,看到城隍廟十分古樸不說,那神像卻只是很普通的銅像,還鋪了一條老舊的符文綢布,像是哪個旮旯出來的老物件似的。
這就不明白了。
明明這邊的信民都很虔誠,香火也旺,這南縣還出了不少貴人,總有人為了還神恩甘願為城隍爺塑金身的吧?
為何還是老舊的銅像,連披帛都是舊東西呢?
看城隍爺的腳邊,也纏了不少新的披帛,但身上那一條卻是老舊得很。
不懂就問,莫非這些信民都是假誠心?
「你知道啥,是城隍爺自己不要金身,也不要新的披帛的,他老人家說了,這披帛是他的弟子臨行前敬給他的,銅像保持原樣,亦是怕弟子歸來而認不出他,故而才不要金身。」有本地人哼的一聲:「咱們的城隍爺,你能供些好酒和燒雞,他就很高興了,換神像,大可不必。」
「這,你們本地人自個編的故事吧,城隍爺還能說話?」
「怎麼不能了?一看你就不是誠心拜神的,神能入夢的,這要是一個人聽說了,那就是我編的,可陸續有好幾個想捐金身的都接到了報夢,還能有假?你看到那老廟祝沒,別看他這麼老,眼睛還像是半瞎,但他解簽可靈了,聽說他都有八十多了,這幾十年一直是他守廟的,也不准人換金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