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頁
「陛下,攝政王,慈蟬大師來了。」
原本因爭執異常混亂的朝堂,在這一刻,瞬間安靜,殿內除了小皇帝以外,大家都是震驚不已的神情。
慈蟬大師,未出家前,便是周氏皇族輩分地位極高的。
乃是周氏先祖的嫡幼子,是秦王父親的嫡親皇叔,
就連秦王也該喚一聲叔祖,小皇帝也該喚一聲曾祖才是。
這位皇叔祖,自幼聰慧,詩書禮樂無一不通,是姜家曾祖最得意的徒弟,也是唯一一個傾囊相授的愛徒。
姜家曾祖離世之後,這位就像是變了個人一般。
退了親事,辭去差事,交還金印,落髮為僧,就此遠離了朝堂紛爭。
四十多年了,從未出過山門,就連周氏皇族每年祭祀,皇帝親自上山門去拜訪,都見不到這位。
大多數官員只知其名,並未見過其人。
今日得知這位前來,大家從錯愕疑惑,到震驚。
「快快請皇叔祖進大殿!」
對於這位慈蟬大師,秦王的印象也極其模糊,他隱約記得,曾經還是姜太后,帶著他見過一次大師。
卻並不記得這位大師究竟長的是什麼模樣。
皇兄曾經也想過請這位叔祖前來壓制晉王。
三次上山,都不曾見過面,更是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最後只得了一句,出家人不該過問朝廷之事,便將皇兄打發了。
如今這位叔祖竟然主動到大殿上來了,難道也是為了姜家之事?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慈蟬大師,欠身行禮,給人一種佛光普照,仁慈又莊嚴的感覺。
「老僧今日前來,便是為姜家做個見證,當年之事,純屬有人居心不良,故意陷害。」
「姜家自靖國還未建國之時,便是與周氏一族交好,為了周氏江山,出錢出力,百年如一日,忠貞不已。」
「如今證據都擺在眼前,朝廷若是還不肯給出一個說法,未免也太不近人情,太寒臣子之心了。」
「古往今來,失人心者,必失天下!」
慈蟬大師的一番話,目的明確,言語犀利,直戳要害。
令在場之人,個個屏息凝神,卻無一人敢反駁。
秦王怔愣著,久久沒能回神,還是慈蟬大師的犀利目光,讓秦王抖了個機靈。
「叔祖說的是!」秦王恭恭敬敬的行禮,卻只得了慈蟬大師的一個白眼,尷尬的笑了笑。
轉身對眾位大臣問道:「眾位可還有異議?」
店內鴉雀無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之前言辭反對之人,此刻就好似鬥敗的公雞,垂著腦袋一聲不吭。
秦王當場命人擬定了替姜家正名的旨意,還準備給姜太后加封諡號,卻慈蟬大師阻攔了。
「她若能選,必定不想近周氏皇陵,你那諡號,除了給她添堵,什麼作用也沒有。」
秦王張了張嘴,卻沒敢問出心中的疑問。
慈蟬大師再度合眼閉嘴,秦王也只能將加封諡號的決定撤了。
三日之後,塵埃落定,一大清早,慈蟬大師便要從皇宮離去。
秦王和小皇帝親自相送。
「叔祖為何要急著離去......」
秦王一張口,便又慘遭白眼,說了一半的話,又只好悻悻地咽回了肚子裡。
慈蟬大師冷麵道:「這破地方,多留片刻都讓人呼吸困難,也就只有你們將這地方當寶地。」
「別送了,又不是認不得路,怎麼來的怎麼回便是了。」
秦王牽著小皇帝徒留原地,眼看著慈蟬大師步伐匆匆地離開皇宮。
小皇帝仰頭歪著腦袋眨巴著眼睛對秦王道:「皇叔,為什麼這麼凶?是不喜歡我們嗎?」
秦王低頭瞧了瞧小皇帝,又抬頭看看那恨不能飛奔起來的慈蟬大師道:「不......是吧?」
秦王又回頭看看這富麗堂皇,莊嚴肅穆,卻讓慈蟬大師避之不及的皇宮,心中五味雜陳。
叔祖這樣的脾氣,的確是不適合皇宮,可又有誰適合這裡呢?
不過叔祖還是說錯了,其實他也不喜這皇宮,也從不覺得這是什麼寶地,自小他便覺得這皇宮的莊嚴背後,不過就是一座能困死人的牢籠。
姜太后逃不掉,他也逃不掉。
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他是無法不顧一切,拋下年幼的皇帝和這支離破碎的靖國的。
這裡是他的家啊!
『古往今來,失人心者,必失天下!』
這句話帶給秦王無盡的回味,似乎也想明白了,為何靖國建國百餘年,只有短暫的興盛。
如同曇花,絢爛一時卻也衰敗極快。
先有瞿家,後有姜家、顧家.......
是他們不夠忠君嗎?
若是忠君的代價,便是含冤被屠,家族被滅,他若只是外姓之臣,他恐怕也無心效忠。
如今山河破碎,朝堂內烏煙瘴氣,他這個臨時的攝政王,該如何做,才能保住如今的靖國江山呢?
第433章 前塵舊事
盛京入冬以來總是陰雨綿綿,昏暗的天色,像是能操控人心。
姜家脫了污名,那座宅子在良辰吉日,又掛上了姜府的匾額,卻沒能給這府上平添一絲的喜氣。
姜雲瀚終於在十八年後的今日,恢復了姜家子的身份,披麻戴孝重新將姜家的牌位請回了府中祠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原本因爭執異常混亂的朝堂,在這一刻,瞬間安靜,殿內除了小皇帝以外,大家都是震驚不已的神情。
慈蟬大師,未出家前,便是周氏皇族輩分地位極高的。
乃是周氏先祖的嫡幼子,是秦王父親的嫡親皇叔,
就連秦王也該喚一聲叔祖,小皇帝也該喚一聲曾祖才是。
這位皇叔祖,自幼聰慧,詩書禮樂無一不通,是姜家曾祖最得意的徒弟,也是唯一一個傾囊相授的愛徒。
姜家曾祖離世之後,這位就像是變了個人一般。
退了親事,辭去差事,交還金印,落髮為僧,就此遠離了朝堂紛爭。
四十多年了,從未出過山門,就連周氏皇族每年祭祀,皇帝親自上山門去拜訪,都見不到這位。
大多數官員只知其名,並未見過其人。
今日得知這位前來,大家從錯愕疑惑,到震驚。
「快快請皇叔祖進大殿!」
對於這位慈蟬大師,秦王的印象也極其模糊,他隱約記得,曾經還是姜太后,帶著他見過一次大師。
卻並不記得這位大師究竟長的是什麼模樣。
皇兄曾經也想過請這位叔祖前來壓制晉王。
三次上山,都不曾見過面,更是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最後只得了一句,出家人不該過問朝廷之事,便將皇兄打發了。
如今這位叔祖竟然主動到大殿上來了,難道也是為了姜家之事?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慈蟬大師,欠身行禮,給人一種佛光普照,仁慈又莊嚴的感覺。
「老僧今日前來,便是為姜家做個見證,當年之事,純屬有人居心不良,故意陷害。」
「姜家自靖國還未建國之時,便是與周氏一族交好,為了周氏江山,出錢出力,百年如一日,忠貞不已。」
「如今證據都擺在眼前,朝廷若是還不肯給出一個說法,未免也太不近人情,太寒臣子之心了。」
「古往今來,失人心者,必失天下!」
慈蟬大師的一番話,目的明確,言語犀利,直戳要害。
令在場之人,個個屏息凝神,卻無一人敢反駁。
秦王怔愣著,久久沒能回神,還是慈蟬大師的犀利目光,讓秦王抖了個機靈。
「叔祖說的是!」秦王恭恭敬敬的行禮,卻只得了慈蟬大師的一個白眼,尷尬的笑了笑。
轉身對眾位大臣問道:「眾位可還有異議?」
店內鴉雀無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之前言辭反對之人,此刻就好似鬥敗的公雞,垂著腦袋一聲不吭。
秦王當場命人擬定了替姜家正名的旨意,還準備給姜太后加封諡號,卻慈蟬大師阻攔了。
「她若能選,必定不想近周氏皇陵,你那諡號,除了給她添堵,什麼作用也沒有。」
秦王張了張嘴,卻沒敢問出心中的疑問。
慈蟬大師再度合眼閉嘴,秦王也只能將加封諡號的決定撤了。
三日之後,塵埃落定,一大清早,慈蟬大師便要從皇宮離去。
秦王和小皇帝親自相送。
「叔祖為何要急著離去......」
秦王一張口,便又慘遭白眼,說了一半的話,又只好悻悻地咽回了肚子裡。
慈蟬大師冷麵道:「這破地方,多留片刻都讓人呼吸困難,也就只有你們將這地方當寶地。」
「別送了,又不是認不得路,怎麼來的怎麼回便是了。」
秦王牽著小皇帝徒留原地,眼看著慈蟬大師步伐匆匆地離開皇宮。
小皇帝仰頭歪著腦袋眨巴著眼睛對秦王道:「皇叔,為什麼這麼凶?是不喜歡我們嗎?」
秦王低頭瞧了瞧小皇帝,又抬頭看看那恨不能飛奔起來的慈蟬大師道:「不......是吧?」
秦王又回頭看看這富麗堂皇,莊嚴肅穆,卻讓慈蟬大師避之不及的皇宮,心中五味雜陳。
叔祖這樣的脾氣,的確是不適合皇宮,可又有誰適合這裡呢?
不過叔祖還是說錯了,其實他也不喜這皇宮,也從不覺得這是什麼寶地,自小他便覺得這皇宮的莊嚴背後,不過就是一座能困死人的牢籠。
姜太后逃不掉,他也逃不掉。
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他是無法不顧一切,拋下年幼的皇帝和這支離破碎的靖國的。
這裡是他的家啊!
『古往今來,失人心者,必失天下!』
這句話帶給秦王無盡的回味,似乎也想明白了,為何靖國建國百餘年,只有短暫的興盛。
如同曇花,絢爛一時卻也衰敗極快。
先有瞿家,後有姜家、顧家.......
是他們不夠忠君嗎?
若是忠君的代價,便是含冤被屠,家族被滅,他若只是外姓之臣,他恐怕也無心效忠。
如今山河破碎,朝堂內烏煙瘴氣,他這個臨時的攝政王,該如何做,才能保住如今的靖國江山呢?
第433章 前塵舊事
盛京入冬以來總是陰雨綿綿,昏暗的天色,像是能操控人心。
姜家脫了污名,那座宅子在良辰吉日,又掛上了姜府的匾額,卻沒能給這府上平添一絲的喜氣。
姜雲瀚終於在十八年後的今日,恢復了姜家子的身份,披麻戴孝重新將姜家的牌位請回了府中祠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