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頁
可蘭溪前半生出身優渥,衣食富貴,十里紅妝嫁給了自己心愛男子,又被封為皇后,母儀天下,前後又遭受過什麼非人的苦難呢?
蕭長卿仰頭,看著天上懸掛的月亮,看著那愈發晦暗的月色,還有那漸漸攀升的烏雲,腳步忽然頓住。
他想起來了。
韋如霜,據薛乾匯報,曾經是個懦弱溫吞的性格。
在被附體重生後,變得鮮明主動。
而幼年的蘭溪,少女時的蘭溪,在他僅存的那並不清晰的記憶中,是個溫柔熱情,純善無暇的人。
在薛乾登基後,突然變得戾氣橫生,凶神惡煞。
行動做事,果敢狠厲,斬釘截鐵。
截然相反的性格,和韋如霜何其相似。
他忽然覺得自己和蘭溪之間,不僅橫隔著蕭蘭兩氏的矛盾,不僅橫隔著諸多人名和各自為營的狼狽,甚至橫隔著,某種前世今生……
秋風吹過,冷意透骨。
蕭長卿忽然加快了腳步,朝那燒著燈燭的宮道上走去。
他覺得比明日大婚更重要的事,是讓人從蘭溪入宮的第一日便開始查起。
查查這其中,有多少未曾解開的疑團。
乾清宮的燈,徹夜未眠。
芝蘭殿的火燭,也燒了整整一夜。
直到次日早時,才在凝霜愧疚心疼的眼神中,吹滅燈燭,將趴在桌子上睡著的蘭溪,扶著扶回床榻之上。
第285章 朱雀門下
承元帝大婚之事,早在民間沸沸揚揚。
陛下雖曾在初夏時分舉辦過選秀,熱鬧過一陣子,但最後選出來的,皆是妃嬪之屬,後位懸而無決。
今日卻不同。
這可是陛下的元後啊。
將來母儀天下的皇后。
禮部的官員從吏部尚書到部卒小吏,皆不眠不休地籌備了七日,才將今日大婚的細節敲定。
整個皇城的大街小巷,皆鋪設了紅色的氈布,皇室命下的商鋪和店鋪,皆掛滿紅綢。
其餘店鋪為了應景,也爭相購買紅綢,將店門門樓裝飾成錦彩紅霞,以沾染些帝後大婚的喜氣。
早有宮人抱著籮筐站在每一個街巷路口,將其中的銅板和零嘴糖果,分發給來來往往討要喜錢的稚子,得來周圍百姓一聲聲讚嘆與恭維。
「多虧了這位史皇后,我們才能得見此等盛況啊。」
「據說皇后是聖人之後,賢良淑德,聰慧過人。領了鳳印統御後宮後,定能成為天下女子的楷模,扶持陛下,成為一段聖君賢后的佳話。」
「我倒希望帝後伉儷情深,能早日生下皇室的繼承人,天下才有盼頭啊……」
「可不是?」
「陛下已年近三十,膝下卻無半子,實在令人擔憂啊……」
人群末尾。
一個帶著黑色帷帽的男子,輕輕掀開面前的黑色面罩,露出唇角那抹帶著嗜血之意的冷笑。
京城啊。
許久不見。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沒想到正好趕上這樁熱鬧事。
若不好好露個臉,豈不是白來京城一趟?
至於那些故人啊……
男子復又用帷帽遮住面容,遮住唇角那愈發深冷的笑意。
許久未見,不知各位可還安好?
……
不僅是宮外。
皇宮中早已張燈結彩,各主要宮殿都備足了鞭炮、紅色燙金雙喜字兒大蜡燭能燃半月有餘,宮道上皆鋪了紅氈子,宮女太監們要麼發上簪花,要麼胸前配花,各個喜氣盈盈地說著吉祥話,等待著圍觀這帝後大婚的盛況。。
儀仗隊、鼓樂隊在迎親隊伍前,迎親使者居中,後面跟著迎親官員、太監、侍衛,出午門,會同皇后儀仗,抬上大批的禮品,來到史府在京中的老宅中。
民間嫁娶一般都是新郎騎馬迎親。
但由於皇帝身份特殊,不便出宮相迎,便交由德高望重的長輩,前去史府相迎。
朝中德高望重又子嗣旺盛的大臣,最適合做今日迎親使者的,非韋安懸莫屬。
可韋安懸兩個孫女皆是皇帝的嬪妃,其中一位身居皇貴妃,離皇后之位只有一步之遙,如今,卻要讓他將這踩在自家孫女頭上的史皇后迎入宮中,實在太過為難他了。
因此,他雖是迎親使者,面上卻無多少笑意,從頭到尾皆繃著臉,圍觀的百姓們見了,各個面面相覷,不懂這其中的官司。
只能感慨天家謀生大不易,還未入宮,便要遭受這般冷麵官司。
而且,這史氏也有些奇怪。
嫁女這般大的事情,又是嫁到天家成為皇后娘娘,家裡掌事的沒來幾個,竟然只派了一個公子、一個老管家來京陪同,難不成是對這樁婚事不滿嗎?就不怕惹陛下生氣嗎?
百姓心中那點微不足道的狐疑和古怪,並不能影響這場盛典的繼續。
禮官的賀辭盤旋在整個皇城的上空,兒童爭搶喜糖奔走呼和的聲音、隆隆不斷的鞭炮聲、百姓們起鬨的鬧聲,那些趁勢在街上擺攤做起小生意的商販們的吆喝聲,讓這場充滿了算計妥協與陰謀的婚事,變成了百姓心中的盛事。
史皇后身著坐上八台喜轎,身著鳳冠霞披,也許是衣服的原因,也許是身份的變化,她那原本稍顯勢弱的雙眸,在此刻,暈染上野心和衝動。
誰能想到,一個揚州城知府的女兒,一個在京中眾貴女面前,身份低微不可提的小官之女,竟然能借著王氏的東風,坐上了這鸞車鳳轎,成為這天下後宮之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蕭長卿仰頭,看著天上懸掛的月亮,看著那愈發晦暗的月色,還有那漸漸攀升的烏雲,腳步忽然頓住。
他想起來了。
韋如霜,據薛乾匯報,曾經是個懦弱溫吞的性格。
在被附體重生後,變得鮮明主動。
而幼年的蘭溪,少女時的蘭溪,在他僅存的那並不清晰的記憶中,是個溫柔熱情,純善無暇的人。
在薛乾登基後,突然變得戾氣橫生,凶神惡煞。
行動做事,果敢狠厲,斬釘截鐵。
截然相反的性格,和韋如霜何其相似。
他忽然覺得自己和蘭溪之間,不僅橫隔著蕭蘭兩氏的矛盾,不僅橫隔著諸多人名和各自為營的狼狽,甚至橫隔著,某種前世今生……
秋風吹過,冷意透骨。
蕭長卿忽然加快了腳步,朝那燒著燈燭的宮道上走去。
他覺得比明日大婚更重要的事,是讓人從蘭溪入宮的第一日便開始查起。
查查這其中,有多少未曾解開的疑團。
乾清宮的燈,徹夜未眠。
芝蘭殿的火燭,也燒了整整一夜。
直到次日早時,才在凝霜愧疚心疼的眼神中,吹滅燈燭,將趴在桌子上睡著的蘭溪,扶著扶回床榻之上。
第285章 朱雀門下
承元帝大婚之事,早在民間沸沸揚揚。
陛下雖曾在初夏時分舉辦過選秀,熱鬧過一陣子,但最後選出來的,皆是妃嬪之屬,後位懸而無決。
今日卻不同。
這可是陛下的元後啊。
將來母儀天下的皇后。
禮部的官員從吏部尚書到部卒小吏,皆不眠不休地籌備了七日,才將今日大婚的細節敲定。
整個皇城的大街小巷,皆鋪設了紅色的氈布,皇室命下的商鋪和店鋪,皆掛滿紅綢。
其餘店鋪為了應景,也爭相購買紅綢,將店門門樓裝飾成錦彩紅霞,以沾染些帝後大婚的喜氣。
早有宮人抱著籮筐站在每一個街巷路口,將其中的銅板和零嘴糖果,分發給來來往往討要喜錢的稚子,得來周圍百姓一聲聲讚嘆與恭維。
「多虧了這位史皇后,我們才能得見此等盛況啊。」
「據說皇后是聖人之後,賢良淑德,聰慧過人。領了鳳印統御後宮後,定能成為天下女子的楷模,扶持陛下,成為一段聖君賢后的佳話。」
「我倒希望帝後伉儷情深,能早日生下皇室的繼承人,天下才有盼頭啊……」
「可不是?」
「陛下已年近三十,膝下卻無半子,實在令人擔憂啊……」
人群末尾。
一個帶著黑色帷帽的男子,輕輕掀開面前的黑色面罩,露出唇角那抹帶著嗜血之意的冷笑。
京城啊。
許久不見。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沒想到正好趕上這樁熱鬧事。
若不好好露個臉,豈不是白來京城一趟?
至於那些故人啊……
男子復又用帷帽遮住面容,遮住唇角那愈發深冷的笑意。
許久未見,不知各位可還安好?
……
不僅是宮外。
皇宮中早已張燈結彩,各主要宮殿都備足了鞭炮、紅色燙金雙喜字兒大蜡燭能燃半月有餘,宮道上皆鋪了紅氈子,宮女太監們要麼發上簪花,要麼胸前配花,各個喜氣盈盈地說著吉祥話,等待著圍觀這帝後大婚的盛況。。
儀仗隊、鼓樂隊在迎親隊伍前,迎親使者居中,後面跟著迎親官員、太監、侍衛,出午門,會同皇后儀仗,抬上大批的禮品,來到史府在京中的老宅中。
民間嫁娶一般都是新郎騎馬迎親。
但由於皇帝身份特殊,不便出宮相迎,便交由德高望重的長輩,前去史府相迎。
朝中德高望重又子嗣旺盛的大臣,最適合做今日迎親使者的,非韋安懸莫屬。
可韋安懸兩個孫女皆是皇帝的嬪妃,其中一位身居皇貴妃,離皇后之位只有一步之遙,如今,卻要讓他將這踩在自家孫女頭上的史皇后迎入宮中,實在太過為難他了。
因此,他雖是迎親使者,面上卻無多少笑意,從頭到尾皆繃著臉,圍觀的百姓們見了,各個面面相覷,不懂這其中的官司。
只能感慨天家謀生大不易,還未入宮,便要遭受這般冷麵官司。
而且,這史氏也有些奇怪。
嫁女這般大的事情,又是嫁到天家成為皇后娘娘,家裡掌事的沒來幾個,竟然只派了一個公子、一個老管家來京陪同,難不成是對這樁婚事不滿嗎?就不怕惹陛下生氣嗎?
百姓心中那點微不足道的狐疑和古怪,並不能影響這場盛典的繼續。
禮官的賀辭盤旋在整個皇城的上空,兒童爭搶喜糖奔走呼和的聲音、隆隆不斷的鞭炮聲、百姓們起鬨的鬧聲,那些趁勢在街上擺攤做起小生意的商販們的吆喝聲,讓這場充滿了算計妥協與陰謀的婚事,變成了百姓心中的盛事。
史皇后身著坐上八台喜轎,身著鳳冠霞披,也許是衣服的原因,也許是身份的變化,她那原本稍顯勢弱的雙眸,在此刻,暈染上野心和衝動。
誰能想到,一個揚州城知府的女兒,一個在京中眾貴女面前,身份低微不可提的小官之女,竟然能借著王氏的東風,坐上了這鸞車鳳轎,成為這天下後宮之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