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皇上這麼一說,其他一位大臣倒有些好奇。

  因為這畫剛才他們都大致掃了一眼,簡直是十幾歲孩童的水平。

  他們將畫倒過來後,發現居然又是另外一幅場景,橫著來看,還能看出其他的場景,完全將百姓的疾苦躍紙上。

  這位大臣倒抽一口冷氣:「皇上,這幅畫實在是太過精妙絕倫,微臣當官這麼多年,見過不少有才華的年輕人,更見過不少名畫,卻從未見過如此巧妙的構造。」

  他的目光灼灼生輝,認真的看向褚唯月。

  「丫頭,這幅畫可是你親手所畫?你到底是怎麼畫出來的?」

  其他的官員也看出門道,紛紛開始你傳我我傳你,來回傳看。

  有些是武官,他們對字畫一竅不通,反而抓了抓頭髮,露出一副鬱悶的表情。

  褚唯月沒有回答大臣的話,只是淡定的笑了笑。

  與此同時,文景池方才放下手裡的酒杯,拿著一個小小的盒子主動走上前去。

  「父皇,這是兒臣特意為您跟皇祖母準備的中秋禮物,也代表北部的萬民,將這份珍貴的禮物送給你們。」

  皇上眼睛一亮,立刻讓太監拿到跟前。

  打開盒子,發現一株普普通通的秧苗。

  秧苗下面裹著一個拳頭大的土塊,看起來平平無奇。

  皇太后就坐在皇上身邊,她也不是等閒之輩,剛才褚唯月的畫,如果讓她錯愕,可文景池此刻送的禮物,卻讓她有些吃驚。

  文景池出生在深宮之中,又是她自幼看著長大,怎會不清楚他的心機跟手腕,絕對非一般皇子所能匹敵,不可能在這麼重要的場合鬧了笑話。

  「景池,你可否跟皇祖母解釋一下,為何送上一株秧苗呢?這到底有什麼說法?」

  皇太后唇角露出一絲淺淡的笑意,看起來慈眉善目。

  文景池還來不及解釋,褚唯月就主動開口。

  「太后娘娘,這並不是我們京城的秧苗,而是來自北部的秧苗,一開始那邊乾旱的寸草不生,如今過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田裡的莊稼已經長出了小秧苗。

  前些日子我們前去修建水利工程,王爺順便揪出一波貪贓枉法的大臣,如今北部乾旱的情況不僅得到解決,百姓的民生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褚唯月聲音淡淡的,不卑不亢,整個人表現的從容淡定而又落落大方。

  聽完她的一番解釋,太后感動的眼眶都有些濕潤。

  「北部乾旱的情況哀家聽說過,也一直在關注,想不到如今居然徹底解決了,那麼多百姓也終於有了活路!景池,你們倆辛苦了哀家,趁著這個機會也要替那些百姓們謝謝你們。」

  太后一時煽情的舉起酒杯,皇上也跟著舉杯。

  喝完酒後,皇上將意猶未盡的目光落在褚唯月臉上。

  「你跟朕說實話,這畫到底是誰所作?」

  褚唯月目露震驚:「皇上,你怎麼就不相信是我所畫?」

  她有些囂張的昂著頭,一點都不畏懼皇上。

  此時畫已經到了太后手上,認真仔細的看了幾眼,太后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幅畫絕對不可能是你所做,因為作畫之人雖然技巧高超,但他的手明顯受過傷,而且沒有痊癒,所以他下筆的時候才會斷斷續續,線條不夠連貫。

  但是他的構圖技巧卻非常精妙絕倫,完全將自己的劣勢轉變為優點,如此的造詣絕對是大師的功底!所以哀家敢斷言,這句話竟然不是你所作吧?」

  褚唯月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太后娘娘果然聰慧過人。不錯,這幅畫確實不是我所做,乃是歐陽家的大兒子歐陽亭所做。他被自己的親弟弟挑斷手筋腳筋,如今雖然勉強能站起來,行走卻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下筆如神。

  可他還是畫出了如此令人震驚的畫作,剛才之所以隱瞞,就是因為他的身份敏感,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更想獻給皇上跟太后娘娘。」

  「這株禾苗也是他派人快馬加鞭送來的,為的就是代表北部的百姓們告知皇上跟太后,讓你們放心。他們也會對朝廷心懷感激,在那一方土地上安居樂業……」

  本來一株禾苗跟一幅畫算不得什麼,但經過褚唯月如此的一番表述,瞬間有了特別的意義。

  皇上內心掀起一陣明顯的激盪,拿著認真的看個不停。

  「果然是天妒英才,想不到作畫之人居然還有如此一番遭遇。不過看得出來,他已經重振旗鼓,開始新的生活。」

  皇上也是特別愛畫之人,所以即便是一幅畫,他也能讀懂作畫之人的心境。

  第147章 下不來台

  太后長長的嘆了口氣:「哀家對這個作畫之人倒是有些好奇,有機會一定要宣他入京城。」

  「太后娘娘,一定會有機會的,他在信中跟我說了,等到身體好一些,能夠完全下地走路時必定過來京城,親自感謝太后跟皇上的恩德。」

  皇上忍不住連連點頭,看向文景池的目光都跟過去有所不同。

  旁側的太后對這幅畫甚是喜歡,居然主動跟皇上討要。

  皇上這一次,卻小氣的將畫藏在自己的桌子下面,像極了小時候那樣。

  「母后,以後再有名家之作兒臣再贈送於您,這幅畫不如就讓給兒臣吧。」皇上的語氣帶著幾分戲謔,瞬間把太后給逗笑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