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先前三王爺曾假傳聖旨貶韓紹真入獄,而今皇帝再復韓紹真丞相之位,另賞賜金銀封忠敏公;又替當年受三王爺迫害的武林人士平反,免其罪名,有當年倖存者皆可前往官府處領金銀補償,若有想要振宗門者也可獲朝廷資助。
為梁戰英與林江月先父平冤昭雪,追封為守義侯與文正侯。
「梁戰英,忠臣之後,救駕有功,金封濟玉縣主,賞銀三千兩。」
「林江月,忠臣之後,救駕有功,今封文德縣主,賞銀三千兩。」
父輩洗刷冤屈,數年逃犯之身獲釋,梁林心愿皆了,聞何宮監繼續宣旨:「唐門少主唐渺率領唐門救護有功,免唐門過往勾連朝臣之罪,特封賞白銀萬兩以振宗門,賜御筆匾額一副以示皇恩。」
「草民唐渺……謝陛下恩典。」唐渺俯身叩拜,垂首長舒了口氣。
此番終能保住唐門不再受朝野紛爭,振興家族武學護得門人安樂,父輩若在天有靈也能安心了。
「程若意,救護貴妃有功,封從五品尚儀掌宮中禮儀教學……」
「且慢!」何宮監話未說完,若娘竟忽然開口打斷,韓紹真見狀連忙勸道:「若娘不可如此無禮……」
「陛下恕民女犯上之罪。」若娘屈膝再度跪地叩首道:「民女市井粗鄙之人,不懂得書畫禮樂不知宮中禮數,只恐留在宮中衝撞貴人污了聖地,民女不願入宮為官,只想回歸鄉野做個閒人,還望陛下成全。」
程如一自然知曉妹妹心思,聞言也跪了下來道:「小妹的確不懂禮數且無此能擔當大任,承蒙陛下錯愛,還望陛下恕罪讓她去了吧。」
「程姑娘不慕功名不求富貴,確是品行高潔,但……」皇帝聞言卻有些為難起來,目光直往那珠簾後瞥。
何宮監見勢便挑起珠簾與貴妃短暫交流過後,只見貴妃竟款步離去,何宮監與皇帝耳語一番過後,又對若娘道:「陛下已收回旨意,貴妃有請姑娘前往宮中一敘,姑娘隨殿外宮女去了便是。」
皇帝也微微頷首默許,若娘叩謝行禮過便起身先行離殿,殿內的封賞也仍舊繼續。
「程如一,雖有罪名在前,又以罪身私逃出京,念在其以身入局不懼生死,更捨命救護貴妃與皇子,特赦免其過往一切罪名,復其功名,官位待選另擬。」
程如一也不免鬆了口氣。明明半年多前自己還是視功名勝過性命,如今功名已復,可內心與欣喜相比更多是釋然,只有免了罪名自己才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重活這一次。
……
另一邊若娘隨宮女來到貴妃寢宮,一路上亭台樓閣金碧耀眼叫她看花了眼,直到入了寢宮喝了盞茶才稍稍回過神來。
「小若。」杜貴妃輕喚一聲,一襲常服挑簾從內屋走了出來,若娘見狀擱下茶盞要行禮,卻被對方蹙眉攔住。
「雖與娘娘有舊,但禮不可廢。」若娘眉眼低垂應聲,仍記得入宮前程如一叮囑她道——
「小妹,你自小在民間,性情粗獷豪邁,今日入宮可切記不得失了禮數。別看大家都是一雙眼一張嘴的凡人我們又立了功勞,可天家皇威不容冒犯,稍有不慎便如同拔了虎鬚一般惹來殺身之禍。」
「尤其是貴妃,哥知道你們有交情你也對她深信不疑,但如今身份有別,她的手段與心機更是不同凡響,若她要與你相見,你也切記分寸……」
「若……她要留你在宮中,你更要謹慎思量。」
……
回想著程如一的囑咐,若娘還是固執的行了禮才起身。貴妃卻滿眼不忍扶著她坐下,又道:「小若,何必如此生分?你我雖一別多年,可同生共死的情義與誓言,難道小若不認了?」
若娘聞言心中鬆動,面上也有所動容,貴妃見狀再道:「留你在宮中做女官是姐姐的意思……你我姐妹情深,而今終得團聚,姐姐不想再與你分開了……小若,你就留在宮裡,往後的路且長著……小若,你陪陪姐姐可好?」
貴妃言辭懇切真情流露,若娘怎能不動心?可她思量片刻過後,仍舊是側過頭去微微嘆了口氣。
「月汝姐姐,你再仔細看看我。」
若娘忽來這麼一句,卻叫貴妃有些不解,又聞若娘再嘆道:「姐姐看我臉上的傷痕,再看我黝黑粗糙的臉皮,這面目與當年還有幾分相似?」
杜貴妃聞言頓時心頭一緊只握住了若娘雙手搖頭:「小若,姐姐會替你請最好的……」
「不。」若娘抿了抿唇忍下淚意,反握住貴妃的手:「我是想說,情義雖在,人卻已非當年人。姐姐,你我分別後我掙扎求存,得蒙嚴況相救後也是一無所有,可這些年我已習慣了窮居鄉野的自在日子,掙脫那富人為咱們這些苦命女子編織的牢籠,小妹方知這天地寬闊自在……」
「姐姐心懷大志,這皇宮自是你的戰場,可於我而言,這皇宮又何嘗不是個鑲金描邊的大籠子呢……」
……
「封杜海為護國將軍,封忠武公,賞銀萬兩!」
何宮監說罷合上聖旨,朝堂上封賞結束,皇帝也擺手示意眾人領賞退下,眾人卻皆有些意外,程如一更是直白的看了看嚴況,又轉頭疑惑望向皇帝。
上至韓紹真杜海,下至護駕軍士和江湖俠客,人人皆有封賞。唯獨嚴況,皇帝的聖旨里竟是一字未提。
為梁戰英與林江月先父平冤昭雪,追封為守義侯與文正侯。
「梁戰英,忠臣之後,救駕有功,金封濟玉縣主,賞銀三千兩。」
「林江月,忠臣之後,救駕有功,今封文德縣主,賞銀三千兩。」
父輩洗刷冤屈,數年逃犯之身獲釋,梁林心愿皆了,聞何宮監繼續宣旨:「唐門少主唐渺率領唐門救護有功,免唐門過往勾連朝臣之罪,特封賞白銀萬兩以振宗門,賜御筆匾額一副以示皇恩。」
「草民唐渺……謝陛下恩典。」唐渺俯身叩拜,垂首長舒了口氣。
此番終能保住唐門不再受朝野紛爭,振興家族武學護得門人安樂,父輩若在天有靈也能安心了。
「程若意,救護貴妃有功,封從五品尚儀掌宮中禮儀教學……」
「且慢!」何宮監話未說完,若娘竟忽然開口打斷,韓紹真見狀連忙勸道:「若娘不可如此無禮……」
「陛下恕民女犯上之罪。」若娘屈膝再度跪地叩首道:「民女市井粗鄙之人,不懂得書畫禮樂不知宮中禮數,只恐留在宮中衝撞貴人污了聖地,民女不願入宮為官,只想回歸鄉野做個閒人,還望陛下成全。」
程如一自然知曉妹妹心思,聞言也跪了下來道:「小妹的確不懂禮數且無此能擔當大任,承蒙陛下錯愛,還望陛下恕罪讓她去了吧。」
「程姑娘不慕功名不求富貴,確是品行高潔,但……」皇帝聞言卻有些為難起來,目光直往那珠簾後瞥。
何宮監見勢便挑起珠簾與貴妃短暫交流過後,只見貴妃竟款步離去,何宮監與皇帝耳語一番過後,又對若娘道:「陛下已收回旨意,貴妃有請姑娘前往宮中一敘,姑娘隨殿外宮女去了便是。」
皇帝也微微頷首默許,若娘叩謝行禮過便起身先行離殿,殿內的封賞也仍舊繼續。
「程如一,雖有罪名在前,又以罪身私逃出京,念在其以身入局不懼生死,更捨命救護貴妃與皇子,特赦免其過往一切罪名,復其功名,官位待選另擬。」
程如一也不免鬆了口氣。明明半年多前自己還是視功名勝過性命,如今功名已復,可內心與欣喜相比更多是釋然,只有免了罪名自己才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重活這一次。
……
另一邊若娘隨宮女來到貴妃寢宮,一路上亭台樓閣金碧耀眼叫她看花了眼,直到入了寢宮喝了盞茶才稍稍回過神來。
「小若。」杜貴妃輕喚一聲,一襲常服挑簾從內屋走了出來,若娘見狀擱下茶盞要行禮,卻被對方蹙眉攔住。
「雖與娘娘有舊,但禮不可廢。」若娘眉眼低垂應聲,仍記得入宮前程如一叮囑她道——
「小妹,你自小在民間,性情粗獷豪邁,今日入宮可切記不得失了禮數。別看大家都是一雙眼一張嘴的凡人我們又立了功勞,可天家皇威不容冒犯,稍有不慎便如同拔了虎鬚一般惹來殺身之禍。」
「尤其是貴妃,哥知道你們有交情你也對她深信不疑,但如今身份有別,她的手段與心機更是不同凡響,若她要與你相見,你也切記分寸……」
「若……她要留你在宮中,你更要謹慎思量。」
……
回想著程如一的囑咐,若娘還是固執的行了禮才起身。貴妃卻滿眼不忍扶著她坐下,又道:「小若,何必如此生分?你我雖一別多年,可同生共死的情義與誓言,難道小若不認了?」
若娘聞言心中鬆動,面上也有所動容,貴妃見狀再道:「留你在宮中做女官是姐姐的意思……你我姐妹情深,而今終得團聚,姐姐不想再與你分開了……小若,你就留在宮裡,往後的路且長著……小若,你陪陪姐姐可好?」
貴妃言辭懇切真情流露,若娘怎能不動心?可她思量片刻過後,仍舊是側過頭去微微嘆了口氣。
「月汝姐姐,你再仔細看看我。」
若娘忽來這麼一句,卻叫貴妃有些不解,又聞若娘再嘆道:「姐姐看我臉上的傷痕,再看我黝黑粗糙的臉皮,這面目與當年還有幾分相似?」
杜貴妃聞言頓時心頭一緊只握住了若娘雙手搖頭:「小若,姐姐會替你請最好的……」
「不。」若娘抿了抿唇忍下淚意,反握住貴妃的手:「我是想說,情義雖在,人卻已非當年人。姐姐,你我分別後我掙扎求存,得蒙嚴況相救後也是一無所有,可這些年我已習慣了窮居鄉野的自在日子,掙脫那富人為咱們這些苦命女子編織的牢籠,小妹方知這天地寬闊自在……」
「姐姐心懷大志,這皇宮自是你的戰場,可於我而言,這皇宮又何嘗不是個鑲金描邊的大籠子呢……」
……
「封杜海為護國將軍,封忠武公,賞銀萬兩!」
何宮監說罷合上聖旨,朝堂上封賞結束,皇帝也擺手示意眾人領賞退下,眾人卻皆有些意外,程如一更是直白的看了看嚴況,又轉頭疑惑望向皇帝。
上至韓紹真杜海,下至護駕軍士和江湖俠客,人人皆有封賞。唯獨嚴況,皇帝的聖旨里竟是一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