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被你親手害死的。」
死字猶如鋼錐鑿上三王爺心頭,他猛地抽搐,只覺心頭血沸騰上涌眼前亦發黑,口中不由喃喃:「不可能……絕不可能啊!你是在胡言亂語!」他仍不敢相信,連連搖頭而後再喚道:「皇侄!你怎麼不是!你就是我的皇侄,皇侄……!」
「三皇叔,是在喚朕嗎?」
忽來一聲再度挑起眾人目光,只見一道明黃身影自龍椅後方簾幕緩步而出,其身後所從女子素衣荊釵卻難掩傾國之色。
「陛下到!」
一直站在人群里不起眼的何宮監隨之高呼出聲,那明黃人影落定幕前的瞬間,在場眾人除卻嚴況紛紛下跪叩拜,就連三王爺的手下暗衛也急忙滑跪垂頭不敢多言。
嚴況押著三王爺不便行禮,只是微微頷首。皇帝和杜貴妃並肩上前,皇帝略一抬手道:「眾卿免禮,諸位綠林豪傑護駕有功,也免禮罷!」
梁戰英林江月與一眾唐門弟子和聆天語女子隨朝臣紛紛起身,聽命於三王爺的侍衛卻不敢妄動,同時被反鎖的殿門倏然洞開,月色幽幽探入殿中,只見兵部尚書杜海披甲拖,風塵僕僕衝進殿內,屈膝拱手道——
「參見陛下!臣杜海不負皇命,已率軍將宮內宮外反叛禁軍盡數拿下!」
作者有話說:
下一章:列舉三王爺(本文)十宗罪
第166章 暖玉
「皇叔,你輸了。」
皇帝楊元乾的語氣輕緩氣息卻穩,昨日還在榻上昏迷不醒的人此刻面上卻毫無疲態,乃至於那數十年的睏倦病容,此刻竟也一掃而空容光煥發。
他眼底不再有迷茫睏倦,眸光堅定且沉穩,與眾臣印象當中纏綿病榻的皇帝判若兩人。
眼前這人哪裡是病秧子皇帝?分明是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
皇帝說罷先迫不及待領著貴妃去看望自己剛出世不久的孩子,貴妃拉開襁褓跟皇帝逗弄著孩子,皇帝笑著點頭滿眼因為幸福,貴妃也頻頻點頭,又拉著程如一詢問柔頤的情況,在聽說柔頤並無大礙此刻正在後宮修養,貴妃才鬆了口氣落下淚來。
那邊其樂融融,反觀三王爺則傻了眼更卸了勁,但嚴況仍舊用力掐住他手臂肩胛,像是恨不能直接將這人捏碎了。
他對三王爺道:「你要找的人,是我……師兄。」
嚴況艱難從喉頭裡擠出這一句,思緒也不由被回憶浪潮吞沒。
嚴況十六歲生辰那年,師父送了他一瓶花費十年時光方能煉就的雪清丹,三師妹梁戰英為他做了一桌好菜,四師妹林江月送了他一柄寶劍,小師弟唐渺用賣藥的錢給他置辦了一套新衣裳。
而大師兄陸忘塵贈與自己的,則是一塊精緻的龍形圓環翠玉。
彼時大師兄還他道:「師弟,師兄愚笨手拙,這塊玉佩是我生來便戴在身上的,像是個有福氣的物件,師兄將其贈予阿況,望它能護著你往後逢凶化吉遇難成祥,莫要再妄受人世之苦。」
從師兄親手將玉佩掛在他脖頸上那一刻起,他從未將其摘下過。
而今十載已過,仙丹用盡,酒宴已散,寶劍橫折,新衣陳舊,而那塊玉佩,當年嚴況在詔獄受審時便不知去向了,他還以為是被哪個行刑之人貪財扯了去,事後還追查過,卻一無所獲。
十年,他從未想過自己還能再尋回這塊玉佩。當三王爺拿出那塊玉佩時,他心底深處那股被世態病魔消磨打壓的仇恨,再度從死水中沸騰翻滾而出。
那時他便反應過來,真正的太子遺孤,真正光風霽月有些先太子遺風之人——
是暮雪谷的大師兄陸忘塵。
自己的師父從未向弟子隱瞞過他們的真實身世,就連不記事便被送入谷中的小師弟唐渺,師父也在其開智明理後將唐門之事一五一十的告知給了他。
唯有大師兄。師父一直堅稱大師兄無父無母,是自己從狼群里救下的孤子,說他的生身父母早已遇難。
顧名忘塵。是忘塵忘塵,忘卻前塵。
猶記滅門那日谷外的風雪比往常還大。嚴況帶著唐渺殺出重圍,卻遇上了唐驚弦,在他將唐渺交到唐驚弦手上後,便只剩一條絕路可走。
眼前是萬丈深淵,所有人的目光都催促著他跳下去,可真當他縱身一躍之時,卻覺手臂一緊……仰頭之際,他望見了師兄的面容。
是大師兄扣住岩石,另手抓住了自己。
而先前追殺大師兄的人也隨之聚攏過來。師兄高呼求救,卻只垂下來一條繩索。
他艱難對自己道:「師弟,我騰不出手,你快抓住繩子,我們一起上去。」
他還強行擠出笑來安慰道:「活著就有希望……師兄陪你一起。」
然而就當他抓住繩索,反握住師兄的手艱難欲向上之時,繩索卻顫抖著有繃斷之勢。
「這繩子……說了,只要一個活口。」
風聲太大,當年嚴況沒能完全聽清那句話。可就在前些日子,在無數個輾轉反側的夜裡,他仿佛再度回到當日,也終於聽清了那句話。
那人說的是:「這繩子只撐得住一人……王爺說了,只要一個活口。」
所以當年師兄毅然決然甩開了自己的手。
不知不覺中,嚴況已滿眼是淚。
為何自己身居要職近十載,費盡心思卻查不出當年暮雪谷和韓家的滅門真相?
死字猶如鋼錐鑿上三王爺心頭,他猛地抽搐,只覺心頭血沸騰上涌眼前亦發黑,口中不由喃喃:「不可能……絕不可能啊!你是在胡言亂語!」他仍不敢相信,連連搖頭而後再喚道:「皇侄!你怎麼不是!你就是我的皇侄,皇侄……!」
「三皇叔,是在喚朕嗎?」
忽來一聲再度挑起眾人目光,只見一道明黃身影自龍椅後方簾幕緩步而出,其身後所從女子素衣荊釵卻難掩傾國之色。
「陛下到!」
一直站在人群里不起眼的何宮監隨之高呼出聲,那明黃人影落定幕前的瞬間,在場眾人除卻嚴況紛紛下跪叩拜,就連三王爺的手下暗衛也急忙滑跪垂頭不敢多言。
嚴況押著三王爺不便行禮,只是微微頷首。皇帝和杜貴妃並肩上前,皇帝略一抬手道:「眾卿免禮,諸位綠林豪傑護駕有功,也免禮罷!」
梁戰英林江月與一眾唐門弟子和聆天語女子隨朝臣紛紛起身,聽命於三王爺的侍衛卻不敢妄動,同時被反鎖的殿門倏然洞開,月色幽幽探入殿中,只見兵部尚書杜海披甲拖,風塵僕僕衝進殿內,屈膝拱手道——
「參見陛下!臣杜海不負皇命,已率軍將宮內宮外反叛禁軍盡數拿下!」
作者有話說:
下一章:列舉三王爺(本文)十宗罪
第166章 暖玉
「皇叔,你輸了。」
皇帝楊元乾的語氣輕緩氣息卻穩,昨日還在榻上昏迷不醒的人此刻面上卻毫無疲態,乃至於那數十年的睏倦病容,此刻竟也一掃而空容光煥發。
他眼底不再有迷茫睏倦,眸光堅定且沉穩,與眾臣印象當中纏綿病榻的皇帝判若兩人。
眼前這人哪裡是病秧子皇帝?分明是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
皇帝說罷先迫不及待領著貴妃去看望自己剛出世不久的孩子,貴妃拉開襁褓跟皇帝逗弄著孩子,皇帝笑著點頭滿眼因為幸福,貴妃也頻頻點頭,又拉著程如一詢問柔頤的情況,在聽說柔頤並無大礙此刻正在後宮修養,貴妃才鬆了口氣落下淚來。
那邊其樂融融,反觀三王爺則傻了眼更卸了勁,但嚴況仍舊用力掐住他手臂肩胛,像是恨不能直接將這人捏碎了。
他對三王爺道:「你要找的人,是我……師兄。」
嚴況艱難從喉頭裡擠出這一句,思緒也不由被回憶浪潮吞沒。
嚴況十六歲生辰那年,師父送了他一瓶花費十年時光方能煉就的雪清丹,三師妹梁戰英為他做了一桌好菜,四師妹林江月送了他一柄寶劍,小師弟唐渺用賣藥的錢給他置辦了一套新衣裳。
而大師兄陸忘塵贈與自己的,則是一塊精緻的龍形圓環翠玉。
彼時大師兄還他道:「師弟,師兄愚笨手拙,這塊玉佩是我生來便戴在身上的,像是個有福氣的物件,師兄將其贈予阿況,望它能護著你往後逢凶化吉遇難成祥,莫要再妄受人世之苦。」
從師兄親手將玉佩掛在他脖頸上那一刻起,他從未將其摘下過。
而今十載已過,仙丹用盡,酒宴已散,寶劍橫折,新衣陳舊,而那塊玉佩,當年嚴況在詔獄受審時便不知去向了,他還以為是被哪個行刑之人貪財扯了去,事後還追查過,卻一無所獲。
十年,他從未想過自己還能再尋回這塊玉佩。當三王爺拿出那塊玉佩時,他心底深處那股被世態病魔消磨打壓的仇恨,再度從死水中沸騰翻滾而出。
那時他便反應過來,真正的太子遺孤,真正光風霽月有些先太子遺風之人——
是暮雪谷的大師兄陸忘塵。
自己的師父從未向弟子隱瞞過他們的真實身世,就連不記事便被送入谷中的小師弟唐渺,師父也在其開智明理後將唐門之事一五一十的告知給了他。
唯有大師兄。師父一直堅稱大師兄無父無母,是自己從狼群里救下的孤子,說他的生身父母早已遇難。
顧名忘塵。是忘塵忘塵,忘卻前塵。
猶記滅門那日谷外的風雪比往常還大。嚴況帶著唐渺殺出重圍,卻遇上了唐驚弦,在他將唐渺交到唐驚弦手上後,便只剩一條絕路可走。
眼前是萬丈深淵,所有人的目光都催促著他跳下去,可真當他縱身一躍之時,卻覺手臂一緊……仰頭之際,他望見了師兄的面容。
是大師兄扣住岩石,另手抓住了自己。
而先前追殺大師兄的人也隨之聚攏過來。師兄高呼求救,卻只垂下來一條繩索。
他艱難對自己道:「師弟,我騰不出手,你快抓住繩子,我們一起上去。」
他還強行擠出笑來安慰道:「活著就有希望……師兄陪你一起。」
然而就當他抓住繩索,反握住師兄的手艱難欲向上之時,繩索卻顫抖著有繃斷之勢。
「這繩子……說了,只要一個活口。」
風聲太大,當年嚴況沒能完全聽清那句話。可就在前些日子,在無數個輾轉反側的夜裡,他仿佛再度回到當日,也終於聽清了那句話。
那人說的是:「這繩子只撐得住一人……王爺說了,只要一個活口。」
所以當年師兄毅然決然甩開了自己的手。
不知不覺中,嚴況已滿眼是淚。
為何自己身居要職近十載,費盡心思卻查不出當年暮雪谷和韓家的滅門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