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皇帝勤勉,幾乎每天都要批改摺子到半夜三更,清早又起來上朝,勞累辛苦,當晚他正看摺子,心口忽然一悸,等掌監發現不對去找太醫時,皇帝已經倒在了桌案前,臉色灰白。
他因勞累過度,駕崩了。
皇帝與蕭承安自小一起長大,雖然是堂兄弟,卻比幾個親兄弟還要親近幾分。
皇帝駕崩給蕭承安帶來的打擊相當大,他心中悲傷,卻依舊要為皇帝主持喪事,主持年紀也不算太大的太子登基。
新帝雖然自小被先帝培養,但他並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他和含章關係好,蕭承安致仕之後,新帝幾乎只相信含章。
他每下一個決策,都要看向含章,請他這個堂妹幫他決定。
那些出身世家的大臣似乎拿捏到了新帝的沒有主見,對含章的意見越來越重。
直到新帝封含章為攝政王,含章雷厲風行換下好幾位世家重要的嫡支在六部的位置,他們的不滿達到了頂峰。
含章草擬了文書,拿著先去給太皇太后堂皇祖母看。
「堂祖母,這是今年從女學中考試得優的小娘子。」含章畢恭畢敬的將文書遞給太皇太后。
這書院就是太皇太后主辦的,因為含章入朝,進入書院讀書的小娘子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富庶人家的小娘子。
太皇太后眼睛有些花,「人老了,倒是有些看不清。」
含章便幫太皇太后念,她只念了幾段那些小娘子所寫的文章,太皇太后便欣慰的笑了出來,「不錯。」
「她們的才華不比今年參加進士考的舉子差,就這麼讓這些小娘子嫁人,實在是有些可惜。」含章口吻中帶著惜才的意味,「堂祖母,不如曾孫女與陛下商量,讓女子也可以參加進士考,和那些舉子們一起比比看?」
太皇太后聞言,久久看著她。
看到了含章被壓在心中,緊鑼密鼓,一步步布局的野心。
很快,她嘆了一口氣。
天生的帝王。
比她的親孫兒強不知道多少。
「如果那些心懷有志氣的小娘子,能在陛下的帶領下,讓她們施展抱負,也是一大幸事。」
太皇太后輕輕撫摸她的腦袋,聲音溫柔,「含章,不要辜負了你這一身的天資。」
含章心中震動,她輕輕跪伏在太皇太后的肩頭,低聲說,「我阿娘說您是這世間最開明,所思所想最先進的人,曾孫心中亦覺如此。」
含章得到了首肯,大刀闊斧的開始了改進。
新帝心中雖然有些軟弱,但見自己的母親,祖母,都支持含章,咬緊牙關沒有鬆口。
正當女子參加科舉的事情一步一步推進時,虞昭和蕭承安先後離世。
含章早有預料,可真到這麼一天時,她卻是覺得天都塌了。
連命鎖的本質是借命,蕭承安將自己的命續給了虞昭,便想過自己怕是活不長。
能和虞昭一起活過五十五,蕭承安很滿足,不覺得苦,只是感覺和她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
含章從母親生前的絮叨中得知了這麼一段隱情,她從鎮國寺將連命鎖又求了過來,給父母戴上,只希望她們下輩子也要找到彼此。
父母過世,含章辭官前往隴西蕭家祖地,為父母守孝三年。
十里長亭外。
含章的馬車走了沒多久,便停了下來。
「王爺,陸尚書在外面等著您。」
含章掀開帘子,果不其然的瞧見了陸既明。
十年的官場,他早已褪去了青澀,如今穿著青灰色圓領袍,站在不遠處,沉穩,成熟。
他不像那些年過三十便大腹便便的官員,如今身姿依舊挺拔,俊朗的眉眼被時光浸染的多了深沉,卻依然明亮。
含章漫不經心地用胳膊搭在車窗上,「陸尚書來送我?」
陸既明走過去,將手中的包袱隔著窗給她,「這一路奔波勞苦,裡面放了一些消遣用的玩意兒。」
「麟兒因這些年你不管他,心裡還有些埋怨你,倘若他頂撞了你,別和他一般見識。」
蕭麟,是她和陸既明的兒子。
含章聽著他絮絮叨叨說話,手搭在他的鬢間,低聲說,「你才三十六,就有白髮了。」
陸既明低沉地說,「王爺風采依舊。」
含章哼笑了一聲,「別送了,回去吧。」
陸既明神情專注地看著她,「我會親自迎王爺回京。」
第299章 全文完
隴西是蕭家祖地,也是虞家的祖地。
含章辭官到此為父母守孝,本該到蕭氏一族借住。
但很顯然,朝堂上的洶湧波及於此,她是個隨時隨地就會被做掉的危險人物,沒有人敢讓她上門。
蕭麟今年十歲大,他是跟著祖母長大的,和虞昭的感情很深,雖不情願跟在含章身邊,卻對祖地蕭氏一族連他們的面都不見而感到氣憤。
「你不是攝政王嗎?他們都這般欺負你了,你怎麼也不反擊?」蕭麟不滿的對含章說。
含章穿著一身白衣,發間只有一條白色的錦帶束髮,閉著眼睛假寐,聞言聲音平淡說,「我已經辭官,現在無官位在身,反擊什麼?」
蕭麟聞言一梗,氣惱地跳上馬。
正當他想跑時,遠處一道聲音喊住他,「麟哥兒!」
蕭麟的動作一停,扭頭看過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因勞累過度,駕崩了。
皇帝與蕭承安自小一起長大,雖然是堂兄弟,卻比幾個親兄弟還要親近幾分。
皇帝駕崩給蕭承安帶來的打擊相當大,他心中悲傷,卻依舊要為皇帝主持喪事,主持年紀也不算太大的太子登基。
新帝雖然自小被先帝培養,但他並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他和含章關係好,蕭承安致仕之後,新帝幾乎只相信含章。
他每下一個決策,都要看向含章,請他這個堂妹幫他決定。
那些出身世家的大臣似乎拿捏到了新帝的沒有主見,對含章的意見越來越重。
直到新帝封含章為攝政王,含章雷厲風行換下好幾位世家重要的嫡支在六部的位置,他們的不滿達到了頂峰。
含章草擬了文書,拿著先去給太皇太后堂皇祖母看。
「堂祖母,這是今年從女學中考試得優的小娘子。」含章畢恭畢敬的將文書遞給太皇太后。
這書院就是太皇太后主辦的,因為含章入朝,進入書院讀書的小娘子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富庶人家的小娘子。
太皇太后眼睛有些花,「人老了,倒是有些看不清。」
含章便幫太皇太后念,她只念了幾段那些小娘子所寫的文章,太皇太后便欣慰的笑了出來,「不錯。」
「她們的才華不比今年參加進士考的舉子差,就這麼讓這些小娘子嫁人,實在是有些可惜。」含章口吻中帶著惜才的意味,「堂祖母,不如曾孫女與陛下商量,讓女子也可以參加進士考,和那些舉子們一起比比看?」
太皇太后聞言,久久看著她。
看到了含章被壓在心中,緊鑼密鼓,一步步布局的野心。
很快,她嘆了一口氣。
天生的帝王。
比她的親孫兒強不知道多少。
「如果那些心懷有志氣的小娘子,能在陛下的帶領下,讓她們施展抱負,也是一大幸事。」
太皇太后輕輕撫摸她的腦袋,聲音溫柔,「含章,不要辜負了你這一身的天資。」
含章心中震動,她輕輕跪伏在太皇太后的肩頭,低聲說,「我阿娘說您是這世間最開明,所思所想最先進的人,曾孫心中亦覺如此。」
含章得到了首肯,大刀闊斧的開始了改進。
新帝心中雖然有些軟弱,但見自己的母親,祖母,都支持含章,咬緊牙關沒有鬆口。
正當女子參加科舉的事情一步一步推進時,虞昭和蕭承安先後離世。
含章早有預料,可真到這麼一天時,她卻是覺得天都塌了。
連命鎖的本質是借命,蕭承安將自己的命續給了虞昭,便想過自己怕是活不長。
能和虞昭一起活過五十五,蕭承安很滿足,不覺得苦,只是感覺和她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
含章從母親生前的絮叨中得知了這麼一段隱情,她從鎮國寺將連命鎖又求了過來,給父母戴上,只希望她們下輩子也要找到彼此。
父母過世,含章辭官前往隴西蕭家祖地,為父母守孝三年。
十里長亭外。
含章的馬車走了沒多久,便停了下來。
「王爺,陸尚書在外面等著您。」
含章掀開帘子,果不其然的瞧見了陸既明。
十年的官場,他早已褪去了青澀,如今穿著青灰色圓領袍,站在不遠處,沉穩,成熟。
他不像那些年過三十便大腹便便的官員,如今身姿依舊挺拔,俊朗的眉眼被時光浸染的多了深沉,卻依然明亮。
含章漫不經心地用胳膊搭在車窗上,「陸尚書來送我?」
陸既明走過去,將手中的包袱隔著窗給她,「這一路奔波勞苦,裡面放了一些消遣用的玩意兒。」
「麟兒因這些年你不管他,心裡還有些埋怨你,倘若他頂撞了你,別和他一般見識。」
蕭麟,是她和陸既明的兒子。
含章聽著他絮絮叨叨說話,手搭在他的鬢間,低聲說,「你才三十六,就有白髮了。」
陸既明低沉地說,「王爺風采依舊。」
含章哼笑了一聲,「別送了,回去吧。」
陸既明神情專注地看著她,「我會親自迎王爺回京。」
第299章 全文完
隴西是蕭家祖地,也是虞家的祖地。
含章辭官到此為父母守孝,本該到蕭氏一族借住。
但很顯然,朝堂上的洶湧波及於此,她是個隨時隨地就會被做掉的危險人物,沒有人敢讓她上門。
蕭麟今年十歲大,他是跟著祖母長大的,和虞昭的感情很深,雖不情願跟在含章身邊,卻對祖地蕭氏一族連他們的面都不見而感到氣憤。
「你不是攝政王嗎?他們都這般欺負你了,你怎麼也不反擊?」蕭麟不滿的對含章說。
含章穿著一身白衣,發間只有一條白色的錦帶束髮,閉著眼睛假寐,聞言聲音平淡說,「我已經辭官,現在無官位在身,反擊什麼?」
蕭麟聞言一梗,氣惱地跳上馬。
正當他想跑時,遠處一道聲音喊住他,「麟哥兒!」
蕭麟的動作一停,扭頭看過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