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賽規則是當場打分,以防評委聽了這一位,忘記上一位選手的表現。

  十位評委打的分不出意外,相當高。

  9.3分!

  場上再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在場沒有人會質疑,就剛才表演來說的確值得高分。

  珠玉在前,後面三位院派生壓力驟然加大,只是現在再換曲目也來不及。

  不單是院派生,還有八位青年小提琴家在後台都吃了一驚。

  “今年院派生都這麼強,我們慘了,不會又成了墊腳石吧?”一位Y國青年小提琴家假裝驚恐,臉上卻一派淡然。

  後台氛圍並不凝重,好幾位小提琴家都是朋友,在旁邊說說笑笑候著:“後輩有出息也挺好。我們世青聯已經連續幾屆都沒什麼好苗子。”

  本來世青聯就不是選拔性比賽,只不過從謝易之那一屆開始變了味。

  ……

  輪到第二位院派生上台演奏,他是德萊學院的學生,同謝易之一樣的出身,不少現場的人開始拭目以待。

  第一位出場伊斯曼的院派生便實力強勁,大家一致認為後面德萊一定不會遜色。

  德萊院派生選了巴赫的第一號奏鳴曲,開頭帶著巴洛克風格的音符不斷從琴弦上泄出,巴赫的這首曲子精巧又帶著濃厚的宗教氛圍,能讓人仿佛置身於裝修精巧又莊嚴肅穆的教堂之中。

  只可惜……德萊的院派生沒有將這首奏鳴曲中如影隨行的即興發揮出來,太過端著,失去了一絲自由的趣味。

  到後面兩個院派生要麼挑得太偏導致出錯,要麼和德萊院派生一樣比之黃啾啾過於平淡。

  每一位院派生演奏完便坐在寫有自己號碼牌的座位上。

  在最後一位院派生等候評委出分時,所有的院派生都同時站在前方,等待最低分的出現。

  目前黃啾啾是一定會進入下一輪的組戰隊賽,剩下三人是去是留全看最後一位的分數。

  “……那麼分數是多少呢?”主持人說完沒有賣關子,對著提詞牌直接讀了出來,“8.3分。”

  “很遺憾,只有前面兩位選手能進入下一輪比賽。”主持人側身面向四位院派生,“留下的是我們老牌對手伊斯曼和德萊。”

  其實主持人這麼說提高了伊斯曼的地位,這些年德萊借著謝易之的風頭招收了一大批天賦最好的學生,良性循環,將一直沒有什麼代表出現的伊斯曼甩遠了。

  反倒是凡彼施所在的學院一躍成為老二。

  兩位被當場淘汰的選手立刻被請了下台,黃啾啾和德萊的選手一起留下,繼續坐著觀看剩下真正青年小提琴家之間的對決。

  如果說前面只是小菜,那後面這八位真正是神仙打架,每一位都未曾下過九分,最高的那位到了9.7分!

  秦可演奏了一首格里格的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她熟練並充分發揮出節奏之美,活潑生動,又極具挪威風情。

  黃啾啾凝目觀察她的演奏水平,或許謝易之曾說她後續力會跟不上,但目前來說秦可確實值得被稱位青年小提琴家,並在其中受到矚目。

  最後秦可出來的分數正好和黃啾啾一樣:9.3分。

  她分數絕對不低,只是黃啾啾得分太高,要知道德萊的院派生,並沒有上9分,只有8.9分。

  八名青年小提琴家,分數最低的為9分,兩位並列倒數第一,離開的人便是這二位。

  比賽最後主持人將所有通過的選手請到台中間,主持人身邊有人捧著一大一小的兩盒不同顏色的球,選手們都看不見顏色,只有台下觀眾能看見。

  大盒子有八顆球,小盒子有兩顆不同顏色的球。

  ——經典的組戰隊抽籤環節。

  “下一場比賽即將是我們新人與青年小提琴家混合組隊,兩兩對抗。那麼讓我們看看到底哪些人能成為一隊,而哪些人又是對手呢?”

  最先開始抽的人便是兩位院派生,黃啾啾率先從小盒子裡抽出一顆紅色圓球,輪到德萊只剩下一顆藍色的球。

  戰隊已分!

  接下來是八位青年小提琴家在大盒子裡抽,誰手裡是紅色圓球,便和黃啾啾組成一隊。

  輪到秦可抽籤時,她往黃啾啾那邊望了一眼。可惜黃啾啾並沒有發現,只盯著自己的小提琴發呆。

  秦可抽到了藍色球。

  組戰隊顯然形成,在場對青年小提琴家有所了解的人一陣唏噓,連帶著謝易之都下頜緊繃。

  藍隊除了德萊院派生水平低於伊斯曼的院派生,整體水平顯然比紅隊要高。初賽最高分9.7的獲得者便在藍隊,更別提其他人也都要比紅隊厲害。

  “這賽沒得看了,接下來一定是紅隊自相殘殺。”有人悄悄和旁邊的同伴吐槽。

  紅隊也不是沒有分高的,還有幾個9.6的。但就過往比賽來看,藍隊幾位都要強上紅隊。

  再者,組戰隊比賽時,進行的是單人pk,最後總分相加。

  誰和誰比,只要對方站了出來點名,另一隊必須要應,否則整體實行扣分。

  院派生中黃啾啾第一,主動權便在她手裡,紅隊先行。

  然而無論誰對誰,到最後實力紅隊總要懸殊。

  不過今天想這些也無用,黃啾啾拎著長裙,慢吞吞挪了下台。

  她想著回去休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