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趙正緩緩點頭,用稚嫩的聲音答道:

  「朕准奏。」

  陸秋實再次拜了三拜,而後迅速起身,脫下外衫包起案上的玉璽,背起御座上的幼帝,向窗邊走去。

  推開窗扇,但見外面風雨大作,漆黑混沌,喊殺聲與雷雨聲震耳欲聾,如修羅地獄一般可怖。

  他手上使力,摟緊了背上的趙正,緩慢而堅定道:

  「陛下,我們上路。」

  說罷,陸秋實縱身一躍,就這樣撲向了那鮮紅與濃黑交織成一片的波濤中——

  .

  方此時,裴昀與顏玉央正在甲板上奮力殺敵,忽聽蒙軍之中有人指著船樓上,高喊道:

  「快看!是宋帝!」

  裴昀猛然回首,但見一團黑影從船樓窗畔躍下,逕直向大海墜落。

  這一剎那,在她眼中無限放緩,四周火光與刀光,殺戮與干戈通通都消失了,萬籟俱靜,八荒寂滅,天地間便只剩下了那一道如流星般划過天際的弧線。

  不知是耳聞還是幻覺,裴昀覺得自己竟然清晰地聽見了落水之聲。

  撲通——

  那是周鼎的碎裂,秦鹿的悲鳴,長安的大火,馬嵬坡的暴雨,那是漢人江山的絕響,是大宋王朝最後的一句遺言。天地寂靜一瞬,而後山呼海嘯般的吶喊響徹整個崖門:

  「宋帝死了!」

  「宋帝死了!」

  大宋祥興二年,二月初六,崖山海戰,大敗,丞相負幼主跳海而亡。

  自陳橋兵變,太祖趙匡胤定都東京開封府,歷經中原一統、女主臨朝、慶曆新政、熙寧變法、海上之盟、靖康之恥、建炎南渡、議和與北伐,內禪與黨爭......大宋一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共歷一十八帝,至此滅亡。

  從此,東京若夢,臨安如煙,樊樓傾倒,西湖水干,清明汴河沉寂,千里江山褪色,東坡乘風歸去,易安銷魂黯然,岳陽樓淫雨霏霏,醉翁亭酒冷人散,大江東去浪淘盡,曉風殘月楊柳岸。

  一山還一水,無國又無家。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啊啊啊啊——」

  裴昀肝膽俱裂,五內俱焚,不禁仰天長嘯,聲音嘶啞悽厲,如杜鵑啼血,子歸哀鳴。

  武威侯府誓死效忠的山河,裴家世代堅守的江山,再也不復存在了。

  那溫山軟水的江南,繁華如夢的臨安,她終是再也回不去了。

  悲憤之下,丹田真氣逆轉,經脈逆行,她忍不住哇的一聲,嘔出一大口心頭血,如脫力一般,軟綿綿的癱倒下去。

  「阿英——」

  顏玉央眼疾手快,上前一把將她摟在懷中,連點她周身大穴,半拖半抱著將她帶下了御艦,乘上了他來時的那艘哨船。

  宋帝既死,兩軍大亂,無人再顧及得上這一艘小小的哨船。在高大老的駕駛下,哨船靈活的在混亂的船陣中左挪右移,就這樣突破重圍,駛入一望無際的大海,將崖門的腥風血雨,國破家亡都遠遠的拋諸腦後。

  孤帆遠影,一去不回。

  .

  「但見幼帝落水而亡,漢人江山毀於一旦,關山南北終落到了韃子手中,裴昀肝膽俱裂,五內俱焚,不禁仰天長嘯,悽厲悲涼。

  「大宋既亡,我等臣子何存?!」

  他抬頭用通紅的雙目最後望了一眼這黑霧瀰漫,不見天日的夜空,握緊手中殘破的長劍,橫劍便向頸間抹去——

  說時遲那時快,利刃入肉,森然見骨,碧血如注,染透青衫。

  一代忠臣良將,仁義俠侯,自此以身殉國,一命歸泉,嗚呼哀哉!

  時人詩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南北英雄傳·終回》說書人墨七郎杜撰

  ......

  便在陸秋實背負幼帝跳海的半個時辰前,宋軍主帥林世俊浴血奮戰,與蒙軍白刃肉搏,身負重傷,力戰至最後一刻,英勇犧牲。

  陣前督軍的謝岑迫不得已接過了指揮權,即刻下令所有戰艦砍斷鐵索,自行突圍。而他自己率領了二十艘精銳戰艦拚死向船隊中央衝去,欲救援御艦。

  方才他派去接駕的哨船始終沒回返,他心中有不詳的預感。

  此時此刻的海面上,宋蒙兩軍已經混戰成了一片,御艦周圍環繞著無數的船隻,每一艘都想突圍,每一艘都想阻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糾纏不休。

  戰艦費盡全力,才終於突破重圍,擠到了御艦旁邊。謝岑顧不得許多,手腳並用爬上御艦,片刻不停的向船樓內趕去。

  船樓內不見以往的人影攢動,卻是一片空蕩,所有人都不知去向了何處,只余綾羅細軟,金銀碎片,一地狼藉。

  謝岑瘋了一樣,四處尋找著,終於,在太后寢室之內,他尋到了站在窗邊,頭戴龍鳳珠翠冠,身著禕衣禮服的程素宜。

  「太后娘娘,官家...何在?」

  謝岑顫聲問道,他立在門邊,竟再也不敢上前一步。

  「官家去了。」

  「陸大人去了。」

  「裴大人也去了。」

  程素宜恬淡一笑,溫婉中透著蒼涼,她一字一頓道:

  「我忍死至今,只為趙氏一塊肉罷了,而今我可以去見先帝了。」

  說罷她俯身一跳,猛然從窗邊撲了出去,投水自盡,從容殉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