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頁
而我剛降生不過幾月,二弟三妹接連到來。
母后滿心歡喜的等待了幾個月,直到又有皇子公主出生,母后才明白父皇的用意。
大抵是因為父皇四處留情,他此生大概是並不會缺子嗣的,對於太子之位他自然也不願意交給我。
準確來說是不想助長母后族群的勢力。
自此,母后與父皇就有了間隙。
但好在母后還有我的陪伴,她曾說過,她這輩子最不後悔的就是生下我。
傳言我生下來之後,不哭不鬧,那穩婆見了,原以為我呼吸不上來,剛想往我屁股上打兩巴掌,我就哼哼的兩聲表示我能呼吸。
穩婆這輩子都沒見過這種情況,就連一旁的太醫也從未見過,這是人生出來的孩子,鼻子大多都被胎里的穢物堵住了,所以剛生下來的嬰孩需要藉助外力刺激,噴出堵在鼻腔的穢物。
太醫再三確認我確實能自己呼吸了,這才沒有拍我屁股。
問婆給母后說了好些吉祥話,把我夸的天上有地上無的,母后很高興,不過還剛生產完的虛弱身子,硬是下床從柜子里掏出了好些珍奇物件,賞給了穩婆和太醫。
而我也從來很少哭鬧,母后感嘆她三生有幸,能生下來如此好的孩兒。
一歲時,我已經能夠踉踉蹌蹌的獨立行走了,也能夠簡單的說兩句話了,而且我還對經書有很大興趣,母后看了高興的直拍大腿,也是我不過兩歲,就已經開始學四書五經了。
母后說先帝是個好皇帝,他勤政愛國,處處為民著想,所以然後讓我向先皇學習。
我不明白,我的父皇就不是好皇帝了嗎。
但他或許確實算不上是一個好父親。
我如今已經三歲,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見過父皇的身影。
他經常匆匆的來,匆匆的去,偶爾來見上我一面,大概是因為我長得太矮了,所以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我父皇的臉長什麼樣。
我只知道他經常穿著明黃色的龍袍,但也就知道這些了。
我有很多兄弟姊妹,他們是由不同嬪妃生的,他們生下來以後,父皇也沒有立他們為太子的意思。
因為孩子實在是太多了,父皇壓根就不會在意幾個,我也明白父皇於我而言,或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但孝字在前,我依然尊敬他為我的父皇。
後來我五歲了,有一天宮殿裡突然闖進來一批宮女和太監,其中為首的嬤嬤,懷裡還抱著一個嬰兒,他們低聲對著我母后說著什麼,隨後我母后氣的將茶盞摔到了地上。
我在遠處偷看了,並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只知道那孩子後面就被抱下去了。
我並不關心這些事情,夫子說我更應該在意天下人是否能吃得飽。
後來有一次夜半,屋外傳來哭喊聲,是那種嬰兒發出來的,我覺得實在是吵鬧,我跑過去看了一眼。
哪曾想,這嬰孩所待的側殿並沒有人伺候,他哭的讓人難受,我走上前一看,才發現他好瘦好瘦,四肢纖細的短胳膊短腿無力的揮舞著,他餓的肚皮都癟了下去,身上也散發出惡臭。
於是我開始在四周翻找,終於在一邊的柜子里找到了洗好的尿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給他換好了乾淨的尿布。
作為一位皇子,我這雙手從來只拿過上好的毛筆和書卷,何曾給嬰兒換過尿布。
可我仿佛很嫻熟這件事一般,換的過程極其順利。
後來他實在是無力哭嚎了,我想他大抵是餓暈過去了,於是趕忙找了我的貼身太監,讓人弄了點奶來,這才填飽了他的肚子。
第二日,因為那個銀行我這夜並沒有睡好,早晨第一次誤了功課,母后就聽了這件事,下令處罰了照顧那個嬰兒的太監和宮女,我不知怎麼的,總覺得這孩子要是繼續落在他人手中,依然也不會好過,所以大的膽子和母后要來,放在我身邊悉心照料。
母后最開始並不同意,可後來我說這有利於我的聲譽,她這才鬆口。
那孩子待在我這兒總算是能吃飽飯了,我知曉我是太過心善,但我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餓肚子。
也是後來才知道,這孩子居然是父皇和其他女人生下的,是那個嬪妃已經過世,父皇這才把他塞到母后的名下。
母后到底是年少時愛過父皇的,遭了背叛,這要讓她如何耐下心來好好照顧他與其他女人生下的孩子。
我明白了這孩子的處境,只是更加憐惜他了。
後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那孩子逐漸學會了爬,學會了走,又學會了奔跑。
他總是蹦蹦跳跳的,從好遠好遠的地方就呼喚我,他喚我阿祈,我也就比他大五歲,卻如同半個母親一般照顧著他。
後來父皇允許我入朝一同制定政策,我便日復一日的忙了起來。
我也沒有想過曾經那個追在我身後乖巧喊阿祈的小孩兒,此刻已經長成了比我還高的少年郎。
但或許是因為我這些年的疏忽,少年郎眉宇之間的陰鬱有些重,但見到我時,他依然會毫無防備的對著我笑。
他叫蕭陽澈,這個小孩的名字還是我取的,希望他能如同烈日一般火烈,又有著流水一般的寬柔。
我年齡也大了,到了娶妻的年紀,可我似乎對那些世家貴女並不感興趣,但為了讓母后放心,到底是娶了一位側妃,來安撫母后。
母后滿心歡喜的等待了幾個月,直到又有皇子公主出生,母后才明白父皇的用意。
大抵是因為父皇四處留情,他此生大概是並不會缺子嗣的,對於太子之位他自然也不願意交給我。
準確來說是不想助長母后族群的勢力。
自此,母后與父皇就有了間隙。
但好在母后還有我的陪伴,她曾說過,她這輩子最不後悔的就是生下我。
傳言我生下來之後,不哭不鬧,那穩婆見了,原以為我呼吸不上來,剛想往我屁股上打兩巴掌,我就哼哼的兩聲表示我能呼吸。
穩婆這輩子都沒見過這種情況,就連一旁的太醫也從未見過,這是人生出來的孩子,鼻子大多都被胎里的穢物堵住了,所以剛生下來的嬰孩需要藉助外力刺激,噴出堵在鼻腔的穢物。
太醫再三確認我確實能自己呼吸了,這才沒有拍我屁股。
問婆給母后說了好些吉祥話,把我夸的天上有地上無的,母后很高興,不過還剛生產完的虛弱身子,硬是下床從柜子里掏出了好些珍奇物件,賞給了穩婆和太醫。
而我也從來很少哭鬧,母后感嘆她三生有幸,能生下來如此好的孩兒。
一歲時,我已經能夠踉踉蹌蹌的獨立行走了,也能夠簡單的說兩句話了,而且我還對經書有很大興趣,母后看了高興的直拍大腿,也是我不過兩歲,就已經開始學四書五經了。
母后說先帝是個好皇帝,他勤政愛國,處處為民著想,所以然後讓我向先皇學習。
我不明白,我的父皇就不是好皇帝了嗎。
但他或許確實算不上是一個好父親。
我如今已經三歲,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見過父皇的身影。
他經常匆匆的來,匆匆的去,偶爾來見上我一面,大概是因為我長得太矮了,所以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我父皇的臉長什麼樣。
我只知道他經常穿著明黃色的龍袍,但也就知道這些了。
我有很多兄弟姊妹,他們是由不同嬪妃生的,他們生下來以後,父皇也沒有立他們為太子的意思。
因為孩子實在是太多了,父皇壓根就不會在意幾個,我也明白父皇於我而言,或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但孝字在前,我依然尊敬他為我的父皇。
後來我五歲了,有一天宮殿裡突然闖進來一批宮女和太監,其中為首的嬤嬤,懷裡還抱著一個嬰兒,他們低聲對著我母后說著什麼,隨後我母后氣的將茶盞摔到了地上。
我在遠處偷看了,並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只知道那孩子後面就被抱下去了。
我並不關心這些事情,夫子說我更應該在意天下人是否能吃得飽。
後來有一次夜半,屋外傳來哭喊聲,是那種嬰兒發出來的,我覺得實在是吵鬧,我跑過去看了一眼。
哪曾想,這嬰孩所待的側殿並沒有人伺候,他哭的讓人難受,我走上前一看,才發現他好瘦好瘦,四肢纖細的短胳膊短腿無力的揮舞著,他餓的肚皮都癟了下去,身上也散發出惡臭。
於是我開始在四周翻找,終於在一邊的柜子里找到了洗好的尿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給他換好了乾淨的尿布。
作為一位皇子,我這雙手從來只拿過上好的毛筆和書卷,何曾給嬰兒換過尿布。
可我仿佛很嫻熟這件事一般,換的過程極其順利。
後來他實在是無力哭嚎了,我想他大抵是餓暈過去了,於是趕忙找了我的貼身太監,讓人弄了點奶來,這才填飽了他的肚子。
第二日,因為那個銀行我這夜並沒有睡好,早晨第一次誤了功課,母后就聽了這件事,下令處罰了照顧那個嬰兒的太監和宮女,我不知怎麼的,總覺得這孩子要是繼續落在他人手中,依然也不會好過,所以大的膽子和母后要來,放在我身邊悉心照料。
母后最開始並不同意,可後來我說這有利於我的聲譽,她這才鬆口。
那孩子待在我這兒總算是能吃飽飯了,我知曉我是太過心善,但我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餓肚子。
也是後來才知道,這孩子居然是父皇和其他女人生下的,是那個嬪妃已經過世,父皇這才把他塞到母后的名下。
母后到底是年少時愛過父皇的,遭了背叛,這要讓她如何耐下心來好好照顧他與其他女人生下的孩子。
我明白了這孩子的處境,只是更加憐惜他了。
後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那孩子逐漸學會了爬,學會了走,又學會了奔跑。
他總是蹦蹦跳跳的,從好遠好遠的地方就呼喚我,他喚我阿祈,我也就比他大五歲,卻如同半個母親一般照顧著他。
後來父皇允許我入朝一同制定政策,我便日復一日的忙了起來。
我也沒有想過曾經那個追在我身後乖巧喊阿祈的小孩兒,此刻已經長成了比我還高的少年郎。
但或許是因為我這些年的疏忽,少年郎眉宇之間的陰鬱有些重,但見到我時,他依然會毫無防備的對著我笑。
他叫蕭陽澈,這個小孩的名字還是我取的,希望他能如同烈日一般火烈,又有著流水一般的寬柔。
我年齡也大了,到了娶妻的年紀,可我似乎對那些世家貴女並不感興趣,但為了讓母后放心,到底是娶了一位側妃,來安撫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