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這事兒說來就話長了。」
佟林知道臣尋不善飲酒,也就不管她,自斟自酌,也頗為愜意。
一邊喝酒吃菜,一邊徐徐給她解釋。
「去年太后生辰時,我給太后送了賀儀,順便向太后上了道摺子,希望能將我調到江南去任職。你不知道我老家其實在江南,我母親是江南人士嘛,我在那裡出生的。遼東那地兒實在是太冷了,雖然住了這麼些年了,但我仍不習慣,我還是懷念小時候在江南那幾年的溫香軟玉一般的氣候啊,便突發奇想在賀壽摺子裡面添了一句話,說想回去江南老家。我以為太后沒看到我的奏摺,或者說看了也就看了,沒當回事兒,可沒想到大半年後太后竟然准了。她讓我先入京述職,然後就給我派個江南那邊的好差事。」
臣尋有些好笑,「是嗎?過程有些離奇了,那就恭喜你得償所願啊。」
佟林一睞她,笑得含義雋永,「那麼房大人是否得償所願否?」
臣尋唇邊的笑容消逸,轉移話題開玩笑道:「太后不喜歡過生日,這件事情朝野皆知你還給他送壽禮寫賀章,他沒治你的罪,你該燒高香啦。」
佟林大笑,說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太后還是英明的,知道我這人向來有手段有謀略,總能讓人心想事成的,怎麼會治我的罪呢?」
臣尋沒細品,只好心提醒他:「這次入宮去述職前,得好好做做功課,哪些是太后不想聽的,你可要提前打聽好,別犯了他的忌諱,不然他還打發你回遼東挨寒受凍去。」
「絕不會,你信不信?」佟林沖她擠眉弄眼,「啊,對了,我這回來給太后帶了些遼東老家的土特產,有多的,回頭我讓人給你府上也送些去。還有,我帶了一個戲班子來哄太后開心。我聽說太后老愛看戲了,咱遼東的戲劇,什麼皮影戲啊,二人轉啊,想來太后深居宮中,很好看到聽過吧。」
年紀雖小,但是夏漪漣已經放手讓阿璩親自處理朝政了。阿璩感念這位非親生的母后對自己是真心的好,所以他也對夏漪漣報以十二分的孝順。
夏漪漣「退位」後的退休生活,阿璩很上心,吃穿用度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連夏漪漣的娛樂活動也安排周到。所以佟林帶來的戲班子,很容易就入了宮。
戲台子不用現搭,御花園裡有現成的。
戲班子開箱擺攤,演員們描眉塗臉,穿戴齊整,就只等太后大駕光臨。
阿璩幾度去請,東太后姍姍來遲。
「太后來了,快快,快點跪迎太后!」
一陣擾攘,夏漪漣在第一排C位坐下,懶懶地問:「巴巴地叫我來看戲解悶,都有些什麼戲啊?」
佟林連忙叫戲班子老闆遞上節目單。
夏漪漣接過來,沒甚興趣地瞄了一眼,看見一個曲目,「《度橋》?是不是字兒寫錯了啊,該是《斷橋》吧?」
阿璩看向戲班子老闆,「怎麼回事?蠢材,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清秀的臉龐端得嚴肅,變聲期的聲音尚顯威嚴不足,但還是把戲班老闆唬得身體一抖。
佟林上前一步來,低頭哈腰,臉上掛著不諂不媚的笑:「回太后娘娘、回皇上,是《度橋》,不是《斷橋》,更非白蛇同許仙的故事。這是戲班子行走各地採風,聽來的一個民間故事,然後用我們北地的戲曲風格重新演繹,編出來的一齣戲。」
「哦?那就演來給哀家看看吧。」夏漪漣丟開節目單,說:「演得好,哀家重重有賞。」
「小的先替戲班子謝過太后恩典。」回身擊掌,佟林高叫:「準備開鑼唱戲!」
度橋,講述一對表兄妹一起長大,即將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女孩兒因皇帝選秀被迫入宮,然後步步高升做了太后。男孩兒失去了青□□情後發憤圖強,刻苦讀書考取了功名,也步步高升,最後升到了禮部尚書……
戲演到這兒,夏漪漣早已哭成了淚人兒,他雙肩抽搐個不停,止不住的淚水打濕了一打手絹。再看不下去,起身走了。
阿璩懊悔不已,他只知道哄母后開心,哪裡知道戲班子會演這麼個節目?
母后一直沒喊停,他也沒敢叫停。
但是現在,母后定然以為是自己故意安排的這齣戲,明白地提醒和警告她——她同房尚書是不可能的。
「滾滾滾!」
惱恨地叫停台上還在唱的咿咿呀呀,阿璩趕緊追了過去要哄母后開心。
鍾粹宮裡,夏漪漣誰也不見,叫紅線將小皇帝攔在外頭。
阿璩跪了半天,裡面的人冷心冷情,對他全然不予理會。阿璩在跪下去也是枉然,自知無趣,只得走了。
深夜時候,紅線哭天搶地跑來找小皇帝,「太后突然喘不過氣來,臉色青紫,眼看快不行了!」
阿璩大驚失色,慌亂中還算鎮定,深夜急招太醫入宮問診,可是來得晚了。
皇宮那麼大,太醫又那麼老,跑到鍾粹宮的時候,夏漪漣的身體都變硬了。
心梗突發,只要一時三刻呼吸不上,神仙也救不了。
鍾粹宮哭聲震天。
阿璩哭腫了眼,後悔萬分,自責不已,連扇自己十幾個耳光。
早知道結果會這麼嚴重,他就對母后同房尚書的事情睜隻眼閉隻眼好了,怎麼還能叫戲班子這樣來刺激她呢?實在是大大的不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佟林知道臣尋不善飲酒,也就不管她,自斟自酌,也頗為愜意。
一邊喝酒吃菜,一邊徐徐給她解釋。
「去年太后生辰時,我給太后送了賀儀,順便向太后上了道摺子,希望能將我調到江南去任職。你不知道我老家其實在江南,我母親是江南人士嘛,我在那裡出生的。遼東那地兒實在是太冷了,雖然住了這麼些年了,但我仍不習慣,我還是懷念小時候在江南那幾年的溫香軟玉一般的氣候啊,便突發奇想在賀壽摺子裡面添了一句話,說想回去江南老家。我以為太后沒看到我的奏摺,或者說看了也就看了,沒當回事兒,可沒想到大半年後太后竟然准了。她讓我先入京述職,然後就給我派個江南那邊的好差事。」
臣尋有些好笑,「是嗎?過程有些離奇了,那就恭喜你得償所願啊。」
佟林一睞她,笑得含義雋永,「那麼房大人是否得償所願否?」
臣尋唇邊的笑容消逸,轉移話題開玩笑道:「太后不喜歡過生日,這件事情朝野皆知你還給他送壽禮寫賀章,他沒治你的罪,你該燒高香啦。」
佟林大笑,說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太后還是英明的,知道我這人向來有手段有謀略,總能讓人心想事成的,怎麼會治我的罪呢?」
臣尋沒細品,只好心提醒他:「這次入宮去述職前,得好好做做功課,哪些是太后不想聽的,你可要提前打聽好,別犯了他的忌諱,不然他還打發你回遼東挨寒受凍去。」
「絕不會,你信不信?」佟林沖她擠眉弄眼,「啊,對了,我這回來給太后帶了些遼東老家的土特產,有多的,回頭我讓人給你府上也送些去。還有,我帶了一個戲班子來哄太后開心。我聽說太后老愛看戲了,咱遼東的戲劇,什麼皮影戲啊,二人轉啊,想來太后深居宮中,很好看到聽過吧。」
年紀雖小,但是夏漪漣已經放手讓阿璩親自處理朝政了。阿璩感念這位非親生的母后對自己是真心的好,所以他也對夏漪漣報以十二分的孝順。
夏漪漣「退位」後的退休生活,阿璩很上心,吃穿用度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連夏漪漣的娛樂活動也安排周到。所以佟林帶來的戲班子,很容易就入了宮。
戲台子不用現搭,御花園裡有現成的。
戲班子開箱擺攤,演員們描眉塗臉,穿戴齊整,就只等太后大駕光臨。
阿璩幾度去請,東太后姍姍來遲。
「太后來了,快快,快點跪迎太后!」
一陣擾攘,夏漪漣在第一排C位坐下,懶懶地問:「巴巴地叫我來看戲解悶,都有些什麼戲啊?」
佟林連忙叫戲班子老闆遞上節目單。
夏漪漣接過來,沒甚興趣地瞄了一眼,看見一個曲目,「《度橋》?是不是字兒寫錯了啊,該是《斷橋》吧?」
阿璩看向戲班子老闆,「怎麼回事?蠢材,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清秀的臉龐端得嚴肅,變聲期的聲音尚顯威嚴不足,但還是把戲班老闆唬得身體一抖。
佟林上前一步來,低頭哈腰,臉上掛著不諂不媚的笑:「回太后娘娘、回皇上,是《度橋》,不是《斷橋》,更非白蛇同許仙的故事。這是戲班子行走各地採風,聽來的一個民間故事,然後用我們北地的戲曲風格重新演繹,編出來的一齣戲。」
「哦?那就演來給哀家看看吧。」夏漪漣丟開節目單,說:「演得好,哀家重重有賞。」
「小的先替戲班子謝過太后恩典。」回身擊掌,佟林高叫:「準備開鑼唱戲!」
度橋,講述一對表兄妹一起長大,即將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女孩兒因皇帝選秀被迫入宮,然後步步高升做了太后。男孩兒失去了青□□情後發憤圖強,刻苦讀書考取了功名,也步步高升,最後升到了禮部尚書……
戲演到這兒,夏漪漣早已哭成了淚人兒,他雙肩抽搐個不停,止不住的淚水打濕了一打手絹。再看不下去,起身走了。
阿璩懊悔不已,他只知道哄母后開心,哪裡知道戲班子會演這麼個節目?
母后一直沒喊停,他也沒敢叫停。
但是現在,母后定然以為是自己故意安排的這齣戲,明白地提醒和警告她——她同房尚書是不可能的。
「滾滾滾!」
惱恨地叫停台上還在唱的咿咿呀呀,阿璩趕緊追了過去要哄母后開心。
鍾粹宮裡,夏漪漣誰也不見,叫紅線將小皇帝攔在外頭。
阿璩跪了半天,裡面的人冷心冷情,對他全然不予理會。阿璩在跪下去也是枉然,自知無趣,只得走了。
深夜時候,紅線哭天搶地跑來找小皇帝,「太后突然喘不過氣來,臉色青紫,眼看快不行了!」
阿璩大驚失色,慌亂中還算鎮定,深夜急招太醫入宮問診,可是來得晚了。
皇宮那麼大,太醫又那麼老,跑到鍾粹宮的時候,夏漪漣的身體都變硬了。
心梗突發,只要一時三刻呼吸不上,神仙也救不了。
鍾粹宮哭聲震天。
阿璩哭腫了眼,後悔萬分,自責不已,連扇自己十幾個耳光。
早知道結果會這麼嚴重,他就對母后同房尚書的事情睜隻眼閉隻眼好了,怎麼還能叫戲班子這樣來刺激她呢?實在是大大的不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