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她這麼說,是以為夏小紅找了個青樓女子,身份低賤。他給人家贖了身,還找了地兒住。不然良家婦女,哪有未成親就住到一起的?
再說,軍營里的男人逛妓院跟吃飯一樣平常。
夏小紅含笑聽完臣尋的叨叨,咧嘴回道:「長嫂如母,嫂嫂的話,我一定聽從。」
春去秋來,時間一晃,又是一年生辰到。
東太后三十歲壽誕臨近,但是他不願過生辰,在鍾粹宮裡大發雷霆。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反正他這幾年越來越不愛過生辰了,這個事情成了宮中諱莫如深的話題。他大發脾氣卻是從今年開始,聽說他將鍾粹宮砸得稀巴爛。
臣尋聞知,望著外面飄飛的雪花出神。
今年是夏漪漣三十歲生辰,亦是……自己的三十歲生辰。
她只比他小三個月。
回首過去,真是好像只在眨眼之間,自己便已是三十歲的「高齡」了。
作為女人,三十歲……
他們從十八歲產生糾葛,到現在都三十歲了。
深感自己與夏漪漣之間無望,就像紅線和富貴一樣,不能在一起,卻又時常能得見,猶如被迫吞食了慢性毒藥,經歷著綿長的痛苦,想救無法救,只能看著對方在自己面前枯萎死亡。
臣尋於是決定辭官歸故里,好叫夏漪漣徹底忘了自己,也好叫自己斷了他的一切消息,對他對自己都好。
不然他一個生辰都過不好,他以前是很喜歡在過生日的時候胡鬧的。
辭呈遞上去沒多久,轉天,夏漪漣派了紅線出宮來找她。
「房大人,太后叫我來問你一句話,你可聽好了---你是不是終於要離開我了?」
「……」
臣尋淚如雨下。
仿佛他早就篤定了她遲早會離開自己似的,所以他用了一個致命的詞----「終於」。
他一直在靜等著這一刻的到來,冷冷地居高臨下地看著她,就等著她走到這一步,然後來質問她。
原來他也知道兩個人是沒有將來的,無望的,所以他只要朝朝暮暮。
臣尋聽到這兩個字,瞬間淚如泉湧。
紅線漠然看著這位當場一品大員,對她臉上的淚水視若無睹,「我從十二歲懂了人情世故時起就對漪漣主子說,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這些年來,我始終沒有二心,將來也不會有,就是死也不會有。你是他的未婚夫君,你在十八歲的時候就親口承諾了要娶他為妻,無論生老病死,無論富貴貧窮。十二年過去了,你揮揮衣袖轉身要走了,你連我這個丫頭都不如,呸!」
紅線唾了她一口,拂袖離去。
臣尋:「……」
灰溜溜的,臣尋又去要回了自己的辭官奏摺,繼續正常上下班。
但是沒想到半月之後,她卻得到一紙調令,朝廷要派她去遼東做郡守。
臣尋有些慌了。
她不知道這中間出了什麼岔子,她本來已經下定決心就這樣守著他,如果這是他想要的朝朝暮暮,就滿足他。
即使不能在一起,離得近點,同住在長安城裡,偶爾看到對方一眼,也能聊慰相思。
人如果沒了念想,活著跟具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
正在想法子留任京中,紅線又來了,帶來了夏漪漣給她的親筆信。
「我想過了,我這輩子恐怕永遠都無法走出深宮了。身為男人,我不能自私都困著你一個女人,可我又不想眼睜睜地看著你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同別的男人好。所以你走吧,走得越遠越好。你回遼東去,去我倆一塊兒長大的地方,找一個跟我一樣深愛你的男子,當他就是我,你們快快樂樂的生活。反正我也看不見,我也管不著。天高皇帝遠。你在那兒,也可幫我守著我的家。遼王府恐年久失修,已成殘垣斷壁,你可否幫我修葺一下?還有我爹娘的墳墓,清明初一十五,你再幫我時不時去打掃一下,除除墳頭的草。對了,掃墓的時候,請給我爹娘帶些酒水,謝謝。」
臣尋:「……」
看前面兩句話,還以為他突然變得大度了,想開了,可是越往後看……
他哪是大度了?
他這回簡直是想要了她的命!
這邊廂還沒想出個回絕他的理由,遼東忽來人給她帶來一道噩耗,爺爺去世了。
儘管遺憾爺爺未能跟著自己享福,但是房德已是快九十歲的老人,所以算是壽終正寢,臣尋稍稍感到安慰。
回家奔喪是必然的。
另外,臣尋從小就沒了爹娘,是爺爺一手帶大的。大齊朝廷很看重官員的孝道,因此臣尋請求去職回老家為爺爺丁憂三年,小皇帝准奏。
夏漪漣那邊沒有任何表示。
回到遼東處理完畢爺爺的喪葬事宜,臣尋去看了遼王府殘跡。
夏漪漣做了太后後,已經努力過幾次試圖為老遼王和小兒子夏小紅平反昭雪,但都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因為他只是個太后,突然要為跟自己風馬牛不相及的遼王父子平反這件事實在有些匪夷所思,還因為給遼王父子定罪的是高宗皇帝拍的板,中間已經經歷了三任皇帝,事情過去久遠,平反不是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人證物證都需要找出來才能服眾。
其實臣尋是知道夏漪漣操之過急了,他一上位就來做這件事情,令群臣起了逆反心理,此後他一提眾臣就反對,這件事情就這麼擱置了下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再說,軍營里的男人逛妓院跟吃飯一樣平常。
夏小紅含笑聽完臣尋的叨叨,咧嘴回道:「長嫂如母,嫂嫂的話,我一定聽從。」
春去秋來,時間一晃,又是一年生辰到。
東太后三十歲壽誕臨近,但是他不願過生辰,在鍾粹宮裡大發雷霆。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反正他這幾年越來越不愛過生辰了,這個事情成了宮中諱莫如深的話題。他大發脾氣卻是從今年開始,聽說他將鍾粹宮砸得稀巴爛。
臣尋聞知,望著外面飄飛的雪花出神。
今年是夏漪漣三十歲生辰,亦是……自己的三十歲生辰。
她只比他小三個月。
回首過去,真是好像只在眨眼之間,自己便已是三十歲的「高齡」了。
作為女人,三十歲……
他們從十八歲產生糾葛,到現在都三十歲了。
深感自己與夏漪漣之間無望,就像紅線和富貴一樣,不能在一起,卻又時常能得見,猶如被迫吞食了慢性毒藥,經歷著綿長的痛苦,想救無法救,只能看著對方在自己面前枯萎死亡。
臣尋於是決定辭官歸故里,好叫夏漪漣徹底忘了自己,也好叫自己斷了他的一切消息,對他對自己都好。
不然他一個生辰都過不好,他以前是很喜歡在過生日的時候胡鬧的。
辭呈遞上去沒多久,轉天,夏漪漣派了紅線出宮來找她。
「房大人,太后叫我來問你一句話,你可聽好了---你是不是終於要離開我了?」
「……」
臣尋淚如雨下。
仿佛他早就篤定了她遲早會離開自己似的,所以他用了一個致命的詞----「終於」。
他一直在靜等著這一刻的到來,冷冷地居高臨下地看著她,就等著她走到這一步,然後來質問她。
原來他也知道兩個人是沒有將來的,無望的,所以他只要朝朝暮暮。
臣尋聽到這兩個字,瞬間淚如泉湧。
紅線漠然看著這位當場一品大員,對她臉上的淚水視若無睹,「我從十二歲懂了人情世故時起就對漪漣主子說,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這些年來,我始終沒有二心,將來也不會有,就是死也不會有。你是他的未婚夫君,你在十八歲的時候就親口承諾了要娶他為妻,無論生老病死,無論富貴貧窮。十二年過去了,你揮揮衣袖轉身要走了,你連我這個丫頭都不如,呸!」
紅線唾了她一口,拂袖離去。
臣尋:「……」
灰溜溜的,臣尋又去要回了自己的辭官奏摺,繼續正常上下班。
但是沒想到半月之後,她卻得到一紙調令,朝廷要派她去遼東做郡守。
臣尋有些慌了。
她不知道這中間出了什麼岔子,她本來已經下定決心就這樣守著他,如果這是他想要的朝朝暮暮,就滿足他。
即使不能在一起,離得近點,同住在長安城裡,偶爾看到對方一眼,也能聊慰相思。
人如果沒了念想,活著跟具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
正在想法子留任京中,紅線又來了,帶來了夏漪漣給她的親筆信。
「我想過了,我這輩子恐怕永遠都無法走出深宮了。身為男人,我不能自私都困著你一個女人,可我又不想眼睜睜地看著你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同別的男人好。所以你走吧,走得越遠越好。你回遼東去,去我倆一塊兒長大的地方,找一個跟我一樣深愛你的男子,當他就是我,你們快快樂樂的生活。反正我也看不見,我也管不著。天高皇帝遠。你在那兒,也可幫我守著我的家。遼王府恐年久失修,已成殘垣斷壁,你可否幫我修葺一下?還有我爹娘的墳墓,清明初一十五,你再幫我時不時去打掃一下,除除墳頭的草。對了,掃墓的時候,請給我爹娘帶些酒水,謝謝。」
臣尋:「……」
看前面兩句話,還以為他突然變得大度了,想開了,可是越往後看……
他哪是大度了?
他這回簡直是想要了她的命!
這邊廂還沒想出個回絕他的理由,遼東忽來人給她帶來一道噩耗,爺爺去世了。
儘管遺憾爺爺未能跟著自己享福,但是房德已是快九十歲的老人,所以算是壽終正寢,臣尋稍稍感到安慰。
回家奔喪是必然的。
另外,臣尋從小就沒了爹娘,是爺爺一手帶大的。大齊朝廷很看重官員的孝道,因此臣尋請求去職回老家為爺爺丁憂三年,小皇帝准奏。
夏漪漣那邊沒有任何表示。
回到遼東處理完畢爺爺的喪葬事宜,臣尋去看了遼王府殘跡。
夏漪漣做了太后後,已經努力過幾次試圖為老遼王和小兒子夏小紅平反昭雪,但都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因為他只是個太后,突然要為跟自己風馬牛不相及的遼王父子平反這件事實在有些匪夷所思,還因為給遼王父子定罪的是高宗皇帝拍的板,中間已經經歷了三任皇帝,事情過去久遠,平反不是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人證物證都需要找出來才能服眾。
其實臣尋是知道夏漪漣操之過急了,他一上位就來做這件事情,令群臣起了逆反心理,此後他一提眾臣就反對,這件事情就這麼擱置了下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