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聞老爺子笑著點頭,「阿玉說的。」
他還知道林琅曾用名是慕琳琅。
林琅點點頭,回歸正題將「記憶」里最為深刻的兩件大事詳細道來。
林琅姥爺林堯青是在六年前的12月13號後山出意外去世,林堯青是村會計之外,還會木工活,他是接單去山上挑木頭時出的意外。
林琅姥姥溫如歸在林堯青出意外後,傷心過度,身體素質直線下降,但因為有相依為命的外孫女兒在身邊,她強撐著身體繼續過日子。
去年四月一場風寒後,溫如歸的身體徹底敗下來,林琅帶著她到縣城衛生所、臨縣醫院幾番看下來都好不了,溫如歸就知道自己大限將至,熬到去年12月就熬不下去了。
「……姥姥放心不下我,才一直硬撐著,如今她和姥爺團聚去了,」林琅強撐的眼淚掉下來,但心裡已經不算太難過。
這個世界的姥姥早就不堪病痛折磨,如今能和感情好的姥爺在天上團聚,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聞昭非取出乾淨的手帕,輕輕擦去林琅臉上的眼淚,「不哭了。」
「信在哪裡,給我看看,」聞老爺子歉意地看一眼林琅,又朝聞昭非伸手,明明是寫來給他的信,前後兩封都沒落到他手中。
從時間上算,差不多是林堯青去世不到兩個月,他妻子阮琇玉出了事。
林琅姥姥溫如歸曾在料理好後事後,給聞家來過報喪信,但當時聞家還在為老太太的事情「兵荒馬亂」,那封信就沒落到當時病重的聞老爺子手裡。
大概阮琇玉去世一年有餘,溫如歸才輾轉知道了好姐妹去世的消息,從那之後,一直到她自己病重急於託孤,才又鄭重給京城聞家寫了信。
去年差不多時間,聞老爺子生病住院,那封信在聞老爺子兒子女兒手中轉過幾圈,才在今年三月送到聞昭非手裡。
十多天前,聞昭非回來路過京城,還未能和聞老爺子見面詳談,就被生父、伯父姑姑們接連提醒,聞老爺子年事已高、身體不好,不許他拿這個事情去煩他。
但他們又必須合理解決這個「陳年舊事」,林家當年在京城時很有人脈,人雖然離開了,但也說不好這個事情解決不好,會不會給他們留下後患。
聞昭非從小被倆老養大,在他生父首肯的情況下,聞家一眾就默認由聞昭非去解決。他願意娶就娶,不願意娶將來也是聞昭非「背信棄諾」。
到了今天的傍晚時分,聞老爺子才真正看到溫如歸寄來的手寫信,看完了信,他的眼睛也紅了。
當年林堯青機緣巧合救過聞老爺子,他們的妻子又親如姐妹,倆家關係著實好,才指腹為婚定下娃娃親。
後來林聞兩家互相失聯又復聯,林琅生母和聞昭非生父各自婚配,林家和聞家都只遺憾時局弄人。
十多年前,阮琇玉知道林家倆老有個捧在手心的外孫女兒後,主動在信件里提及娃娃親,希望將來能在孫輩里延續倆家的情誼。
如此,林琅姥姥溫如歸才在病重、自知時日無多時重提舊事。
林琅看出老爺子的難過,軟聲勸慰,「結婚第二天,三哥和我已經去看過姥爺姥姥,他們如今必然很放心我。」
「您也放心,我和三哥會互相照顧,快快樂樂的。」
聞昭非給出信件後,又重新牽回林琅的手,他點了點頭,「只要林琅不覺得委屈,我就不會放手。」
現在就是他父親或表弟堂弟們又冒出來反對也沒用。
林琅轉頭瞪向聞昭非,「我不委屈。」
聞昭非自願,她也願意,以此為前提的結婚,不存在什麼委屈了她。換聞老爺子另一個不情不願的孫子或外孫,她也不願意嫁。
這麼多天相處下來,或許聞家其他孫輩心甘情願了,林琅也不願。她又不是沒有心,感受不到聞昭非對她的好。
「好,我信你們,」聞老爺子鬆開眉頭,點了點頭。
聞老爺子信任聞昭非的品行,他對這樁「娃娃親」唯一的不滿就是聞昭非的工作地點,林琅真的不介意,他就沒有反對的立場。
「先生,現在開飯嗎?」楊嬸走到堂屋門口,微笑著詢問。
「開飯開飯,」聞老爺子看林琅亮起的眸光,臉上漾開少許笑容,點點頭,暫且將那些思緒拋開。
聞老爺子每個月有八十九塊的退休金,付給楊嬸二十八塊的工資後,每個月還能留下不少錢和票,在飲食這方面,他從來不委屈自己和家裡人。
知道聞昭非和林琅要回來,他更是早倆日就親自準備了好飯好菜。
四菜一湯,紅燒肉,清蒸魚,韭菜炒蛋,炒青菜和排骨燉湯,平常人家過年都不會吃這麼豐盛。
「愛吃什麼,爺爺明兒再去給你買,」聞老爺子拿起公筷給林琅每樣菜都夾一大筷子。
「謝謝爺爺,謝謝楊嬸,聞起來好香啊,我不客氣,您也吃,」林琅雙眸晶亮地坐下來,接過聞昭非端給她的飯碗,開開心心地吃起來。
可惜林琅的小鳥胃還沒完全養好,一碗米飯下肚,老爺子夾給她的菜吃完三分之一,就吃不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還知道林琅曾用名是慕琳琅。
林琅點點頭,回歸正題將「記憶」里最為深刻的兩件大事詳細道來。
林琅姥爺林堯青是在六年前的12月13號後山出意外去世,林堯青是村會計之外,還會木工活,他是接單去山上挑木頭時出的意外。
林琅姥姥溫如歸在林堯青出意外後,傷心過度,身體素質直線下降,但因為有相依為命的外孫女兒在身邊,她強撐著身體繼續過日子。
去年四月一場風寒後,溫如歸的身體徹底敗下來,林琅帶著她到縣城衛生所、臨縣醫院幾番看下來都好不了,溫如歸就知道自己大限將至,熬到去年12月就熬不下去了。
「……姥姥放心不下我,才一直硬撐著,如今她和姥爺團聚去了,」林琅強撐的眼淚掉下來,但心裡已經不算太難過。
這個世界的姥姥早就不堪病痛折磨,如今能和感情好的姥爺在天上團聚,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聞昭非取出乾淨的手帕,輕輕擦去林琅臉上的眼淚,「不哭了。」
「信在哪裡,給我看看,」聞老爺子歉意地看一眼林琅,又朝聞昭非伸手,明明是寫來給他的信,前後兩封都沒落到他手中。
從時間上算,差不多是林堯青去世不到兩個月,他妻子阮琇玉出了事。
林琅姥姥溫如歸曾在料理好後事後,給聞家來過報喪信,但當時聞家還在為老太太的事情「兵荒馬亂」,那封信就沒落到當時病重的聞老爺子手裡。
大概阮琇玉去世一年有餘,溫如歸才輾轉知道了好姐妹去世的消息,從那之後,一直到她自己病重急於託孤,才又鄭重給京城聞家寫了信。
去年差不多時間,聞老爺子生病住院,那封信在聞老爺子兒子女兒手中轉過幾圈,才在今年三月送到聞昭非手裡。
十多天前,聞昭非回來路過京城,還未能和聞老爺子見面詳談,就被生父、伯父姑姑們接連提醒,聞老爺子年事已高、身體不好,不許他拿這個事情去煩他。
但他們又必須合理解決這個「陳年舊事」,林家當年在京城時很有人脈,人雖然離開了,但也說不好這個事情解決不好,會不會給他們留下後患。
聞昭非從小被倆老養大,在他生父首肯的情況下,聞家一眾就默認由聞昭非去解決。他願意娶就娶,不願意娶將來也是聞昭非「背信棄諾」。
到了今天的傍晚時分,聞老爺子才真正看到溫如歸寄來的手寫信,看完了信,他的眼睛也紅了。
當年林堯青機緣巧合救過聞老爺子,他們的妻子又親如姐妹,倆家關係著實好,才指腹為婚定下娃娃親。
後來林聞兩家互相失聯又復聯,林琅生母和聞昭非生父各自婚配,林家和聞家都只遺憾時局弄人。
十多年前,阮琇玉知道林家倆老有個捧在手心的外孫女兒後,主動在信件里提及娃娃親,希望將來能在孫輩里延續倆家的情誼。
如此,林琅姥姥溫如歸才在病重、自知時日無多時重提舊事。
林琅看出老爺子的難過,軟聲勸慰,「結婚第二天,三哥和我已經去看過姥爺姥姥,他們如今必然很放心我。」
「您也放心,我和三哥會互相照顧,快快樂樂的。」
聞昭非給出信件後,又重新牽回林琅的手,他點了點頭,「只要林琅不覺得委屈,我就不會放手。」
現在就是他父親或表弟堂弟們又冒出來反對也沒用。
林琅轉頭瞪向聞昭非,「我不委屈。」
聞昭非自願,她也願意,以此為前提的結婚,不存在什麼委屈了她。換聞老爺子另一個不情不願的孫子或外孫,她也不願意嫁。
這麼多天相處下來,或許聞家其他孫輩心甘情願了,林琅也不願。她又不是沒有心,感受不到聞昭非對她的好。
「好,我信你們,」聞老爺子鬆開眉頭,點了點頭。
聞老爺子信任聞昭非的品行,他對這樁「娃娃親」唯一的不滿就是聞昭非的工作地點,林琅真的不介意,他就沒有反對的立場。
「先生,現在開飯嗎?」楊嬸走到堂屋門口,微笑著詢問。
「開飯開飯,」聞老爺子看林琅亮起的眸光,臉上漾開少許笑容,點點頭,暫且將那些思緒拋開。
聞老爺子每個月有八十九塊的退休金,付給楊嬸二十八塊的工資後,每個月還能留下不少錢和票,在飲食這方面,他從來不委屈自己和家裡人。
知道聞昭非和林琅要回來,他更是早倆日就親自準備了好飯好菜。
四菜一湯,紅燒肉,清蒸魚,韭菜炒蛋,炒青菜和排骨燉湯,平常人家過年都不會吃這麼豐盛。
「愛吃什麼,爺爺明兒再去給你買,」聞老爺子拿起公筷給林琅每樣菜都夾一大筷子。
「謝謝爺爺,謝謝楊嬸,聞起來好香啊,我不客氣,您也吃,」林琅雙眸晶亮地坐下來,接過聞昭非端給她的飯碗,開開心心地吃起來。
可惜林琅的小鳥胃還沒完全養好,一碗米飯下肚,老爺子夾給她的菜吃完三分之一,就吃不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