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頁
「我,我去看看母妃去,」八公主實在是被羞的不行,心裡又一股子歡欣勁兒,留下一句話,羞紅著臉跑了出去。
惹得沈皇后和慧和長公主笑意更甚,先前被誠允王世子妃和陳妍嬌鬧出的不快都消散。
既然要讓文昌帝給賜婚,慧和長公主也沒耽擱,正好外面又有女眷來與沈皇后說話,她便雷厲風行地去尋了文昌帝要聖旨。
見皇妹沒在後宮與皇后說話,反來了自己這裡,文昌帝還以為後宮出了什麼事,等聽完來意,笑道:「朕還當是出了什麼事,原是要朕賜婚,這好辦,朕這就叫人擬旨,等你回府後就送去。正好,趁著這機會,不如朕也給阿漠封個爵位?」
文昌帝想著,其他侄子侄女們都有了封號,這最小的侄子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這孩子在外還吃了那麼多苦,又間接幫自己挖出了三皇子這個蛀蟲,更該厚賞。
不等慧和長公主拒絕,文昌帝就已經把之前的打算講了,「封個伯爵如何?雖然越過了阿宣,不過阿漠有功,也當得。」
「這,是不是太厚了?」慧和長公主十分猶豫。
私心裡講,她肯定想讓幼子得更多的賞賜和好處,可她的子女們已經一門三封爵,比起其他長公主或者公主子女只封一兒或一女,已經是極大的榮耀和恩典了,再加上阿漠的,還是個伯爵,就太厚重了。
「皇兄已經給阿宣他們都賞了爵位,再加上阿漠,我怕太逾制,御史和朝臣會有意見。」
文昌帝大手一揮,「什麼逾制,朕是皇帝,給親侄子封個爵位,誰還要指手畫腳不成?更何況,若不是阿漠,朕也不會發現老三居然這般處心積慮,這是他該有的賞賜。」
但慧和長公主上回已經跟文昌帝要了一個宅子給幼子,再封伯爺,且幼子超嫡長子太多,還是不妥,思量了會兒,「既然是皇兄心意,那皇妹便帶阿漠受了。不過這伯爺爵位過高了,不如就給阿漠個縣子吧,只給爵位不用給食邑和永業田了,免得皇兄遭非議。」
「旁個想要好處要不著,你還往外推,」文昌帝說了兩句,但心裡卻很受用皇妹擔心他被朝臣彈劾,「行,就依著皇妹所言,封容安縣子。」
至於食邑,皇妹那也不差這一點兒,永業田這個以後找個機會補上就是。
說定了這事,慧和長公主沒忘告上一狀,「皇兄,誠允王叔那裡,您有機會還是多敲打敲打,這位真是倚老賣老的很,仗著跟父皇那些情分,一而再地跑到皇嫂那裡去打擾……」
誠允王世子妃和陳妍嬌成功膈應到了慧和長公主,就陳妍嬌那樣的蠢貨,也敢惦記自家幼子,還跑到皇后跟前求旨,是真不把她這個長公主看在眼裡了。
文昌帝沒想到後宮還有這一出,臉色一沉,「看來誠允王叔在封地過的很是自在。」
對這個跟他那個偏心父皇一條褲子穿的王叔,文昌帝自然不喜,也就是誠允王一直都縮在他封地不在京城,不然早撞在文昌帝手裡了。
但就算如此,文昌帝因三皇子豢養類似瘦馬類的男女送到大大小小朝臣後院和身邊,雖然三皇子已經被圈禁,但文昌帝感覺這件事沒有這樣簡單。
誠允王的封地就在荊州隔壁的朗州,文昌帝讓人查荊州的時候,連旁邊的幾個州都順帶查了下,發現誠允王這個王叔在朗州居然要成為土皇帝了,誠允王府隻手遮天,王府的人更是欺男霸女,惡行累累。
甚至,還查出一些三皇子的人還往誠允王府所在的朗州行走的痕跡,懷疑他與三皇子勾連,本就對這王叔不喜,這一而再地,文昌帝生出些殺意。
這些文昌帝還未落實有章程,便沒慧和長公主說,只讓她放心,「誠允王府不會張狂太久。」
聽這話音,慧和長公主就知道誠允王府肯定有事犯在了皇兄手裡,她也不多問,反正能出氣了。
第285章 大結局六
「皇兄,懷年伯姚業昌就只是降職嗎?他是周頡派系,荊州事與他干點干係也沒有嗎?」周頡系原三皇子名。
既然說到誠允王,慧和長公主便想起了曾經對自家幼子起過歹意的懷年伯,語氣裡帶了些不快。
文昌帝不解她為何忽然提起懷年伯, 第一念頭就是,「怎麼?這懷年伯衝撞你了?」
早先,懷年伯曾派人慾綁架林漠做筏子的事,慧和長公主並未跟文昌帝提過,那段時間一直都在查找幼子之事,後來文昌帝忙於處置三皇子一事,慧和長公主也險些忘了這一事,如今想起來,自然要為幼子出氣。
「懷年伯這人好美,男女不忌,當初阿漠還未認回時,他曾派人綁架阿漠……」慧和長公主毫不掩飾內心的惱怒,「後來事情敗露,那兩個私衛被抓到京兆府,懷年伯拒不認罪,可安陽侯府和阿漠都派人調查過,這懷年伯恐是對阿漠起了不好的歹意,才派人故意綁架他,只是沒想到跟陳鍾氏花重金買的殺手撞到了一處……」
不用說的太明白,文昌帝只一想小外甥那張臉,就明白了懷年伯該是揣了什麼齷齪心思,那可是自家胞妹放在心尖上疼的幼子,他焉能不怒。
況且,雖然沒查到懷年伯跟荊州事有干係,但懷年伯也幫著三皇子活動,所以文昌帝才在發作三皇子派系時,降了他的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惹得沈皇后和慧和長公主笑意更甚,先前被誠允王世子妃和陳妍嬌鬧出的不快都消散。
既然要讓文昌帝給賜婚,慧和長公主也沒耽擱,正好外面又有女眷來與沈皇后說話,她便雷厲風行地去尋了文昌帝要聖旨。
見皇妹沒在後宮與皇后說話,反來了自己這裡,文昌帝還以為後宮出了什麼事,等聽完來意,笑道:「朕還當是出了什麼事,原是要朕賜婚,這好辦,朕這就叫人擬旨,等你回府後就送去。正好,趁著這機會,不如朕也給阿漠封個爵位?」
文昌帝想著,其他侄子侄女們都有了封號,這最小的侄子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這孩子在外還吃了那麼多苦,又間接幫自己挖出了三皇子這個蛀蟲,更該厚賞。
不等慧和長公主拒絕,文昌帝就已經把之前的打算講了,「封個伯爵如何?雖然越過了阿宣,不過阿漠有功,也當得。」
「這,是不是太厚了?」慧和長公主十分猶豫。
私心裡講,她肯定想讓幼子得更多的賞賜和好處,可她的子女們已經一門三封爵,比起其他長公主或者公主子女只封一兒或一女,已經是極大的榮耀和恩典了,再加上阿漠的,還是個伯爵,就太厚重了。
「皇兄已經給阿宣他們都賞了爵位,再加上阿漠,我怕太逾制,御史和朝臣會有意見。」
文昌帝大手一揮,「什麼逾制,朕是皇帝,給親侄子封個爵位,誰還要指手畫腳不成?更何況,若不是阿漠,朕也不會發現老三居然這般處心積慮,這是他該有的賞賜。」
但慧和長公主上回已經跟文昌帝要了一個宅子給幼子,再封伯爺,且幼子超嫡長子太多,還是不妥,思量了會兒,「既然是皇兄心意,那皇妹便帶阿漠受了。不過這伯爺爵位過高了,不如就給阿漠個縣子吧,只給爵位不用給食邑和永業田了,免得皇兄遭非議。」
「旁個想要好處要不著,你還往外推,」文昌帝說了兩句,但心裡卻很受用皇妹擔心他被朝臣彈劾,「行,就依著皇妹所言,封容安縣子。」
至於食邑,皇妹那也不差這一點兒,永業田這個以後找個機會補上就是。
說定了這事,慧和長公主沒忘告上一狀,「皇兄,誠允王叔那裡,您有機會還是多敲打敲打,這位真是倚老賣老的很,仗著跟父皇那些情分,一而再地跑到皇嫂那裡去打擾……」
誠允王世子妃和陳妍嬌成功膈應到了慧和長公主,就陳妍嬌那樣的蠢貨,也敢惦記自家幼子,還跑到皇后跟前求旨,是真不把她這個長公主看在眼裡了。
文昌帝沒想到後宮還有這一出,臉色一沉,「看來誠允王叔在封地過的很是自在。」
對這個跟他那個偏心父皇一條褲子穿的王叔,文昌帝自然不喜,也就是誠允王一直都縮在他封地不在京城,不然早撞在文昌帝手裡了。
但就算如此,文昌帝因三皇子豢養類似瘦馬類的男女送到大大小小朝臣後院和身邊,雖然三皇子已經被圈禁,但文昌帝感覺這件事沒有這樣簡單。
誠允王的封地就在荊州隔壁的朗州,文昌帝讓人查荊州的時候,連旁邊的幾個州都順帶查了下,發現誠允王這個王叔在朗州居然要成為土皇帝了,誠允王府隻手遮天,王府的人更是欺男霸女,惡行累累。
甚至,還查出一些三皇子的人還往誠允王府所在的朗州行走的痕跡,懷疑他與三皇子勾連,本就對這王叔不喜,這一而再地,文昌帝生出些殺意。
這些文昌帝還未落實有章程,便沒慧和長公主說,只讓她放心,「誠允王府不會張狂太久。」
聽這話音,慧和長公主就知道誠允王府肯定有事犯在了皇兄手裡,她也不多問,反正能出氣了。
第285章 大結局六
「皇兄,懷年伯姚業昌就只是降職嗎?他是周頡派系,荊州事與他干點干係也沒有嗎?」周頡系原三皇子名。
既然說到誠允王,慧和長公主便想起了曾經對自家幼子起過歹意的懷年伯,語氣裡帶了些不快。
文昌帝不解她為何忽然提起懷年伯, 第一念頭就是,「怎麼?這懷年伯衝撞你了?」
早先,懷年伯曾派人慾綁架林漠做筏子的事,慧和長公主並未跟文昌帝提過,那段時間一直都在查找幼子之事,後來文昌帝忙於處置三皇子一事,慧和長公主也險些忘了這一事,如今想起來,自然要為幼子出氣。
「懷年伯這人好美,男女不忌,當初阿漠還未認回時,他曾派人綁架阿漠……」慧和長公主毫不掩飾內心的惱怒,「後來事情敗露,那兩個私衛被抓到京兆府,懷年伯拒不認罪,可安陽侯府和阿漠都派人調查過,這懷年伯恐是對阿漠起了不好的歹意,才派人故意綁架他,只是沒想到跟陳鍾氏花重金買的殺手撞到了一處……」
不用說的太明白,文昌帝只一想小外甥那張臉,就明白了懷年伯該是揣了什麼齷齪心思,那可是自家胞妹放在心尖上疼的幼子,他焉能不怒。
況且,雖然沒查到懷年伯跟荊州事有干係,但懷年伯也幫著三皇子活動,所以文昌帝才在發作三皇子派系時,降了他的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