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舒梵站在那邊不言不語,仍不能相信,手腳好似被凍僵了,不能動彈分毫。
李玄胤將她柔軟的身子擁在懷裡,懷裡的人在發抖,漸漸的有了聲音,像是受傷的小獸一樣嗚嗚地抽泣,他一顆心也如撕扯一般。
可很快,那顆心裂成了兩半,一半是心痛難當,一半是冷漠決然。
冥冥中好似有兩個他在頭頂冷漠對視,誰也不服誰。
安慰到後半夜,李玄胤才從重華宮出來,劉全一路跟著他,垂著頭默然不語。回了紫宸殿,他才叫住他:「你做的很好。」
劉全更加惶恐,垂著頭在那邊不言語。
「但還不夠乾淨。」李玄胤坐下,以手支頤,平靜地望著案上的燭火。
良久,劉全才聽到他好似喃喃的聲音,「明日去傳令,太后久病於榻,於昨夜薨逝,讓禮部擬定諡號;看押七王爺的瞻園失火,七王爺及其親眷盡皆葬身大火,朕法外開恩,不再追究他的謀反之罪。」
劉全身影晃了晃,聲音艱澀:「是,奴婢知道怎麼做了。」
「下去吧,讓朕一個人靜靜。」李玄胤閉眼,雙手捂住了臉,聲音里已滿是疲憊。
瞻園的一場大火,埋葬了他僅剩的親情,也焚毀了一切不得見天日的秘密。
劉全率內衛兼監察使譚邵肅清七王爺餘黨,寧可錯殺絕不放過,半月之後,一切塵埃落定,皇城內似乎又歸於風平浪靜。
李玄胤站在城牆上,任由夜風吹得身上明黃色的大氅獵獵作響,寒意刺骨,卻叫人無比清醒。
空氣里好似有浮動的暗香,讓他想起從前,母妃也給他做過香包,雖然那是因為她要給劉妹妹、七弟帶,針腳歪了一個,便將多出的給了他。可他固執地認為不是那樣,那只是巧合。
作為母親,哪有不愛自己子女的?
可倒頭來都是假的。
曾經在高舉屠刀時也萬般糾結、不忍,都如一記記耳光響亮地打在他臉上。兒時姜氏模糊的慈影如水中波紋,晃動著破碎,最後清晰地定格成姜氏死前猙獰的模樣。
他曾經的那些不忍都是笑話,如今都成了蝕骨的恨意。
手中佩劍「嗆」的一聲出鞘,手腕翻轉,雪亮鋒利的寶劍映照著淒冷的月色,倒映出他冷漠陰鷙的臉。
皇帝盯著劍上的「玄胤」而字,面上再無波瀾。
「朕有生之年,一定要踏平南楚。」
平生最恨欺騙、利用。
什麼南楚皇子?什麼漕幫?滅了南楚,屆時楚民皆為瑨民,還有什麼血統之分?
都是狗屁!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他!
早在皇帝亮劍的那一刻,劉全就跪倒在了地上,一句話也不敢說。
遠處的幾個護衛面面相覷,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紛紛跪了下來,垂著頭不敢吭聲。
皇帝將劍插回劍鞘,容色淡定:「起來吧。」
劉全這才顫巍巍地站起來,見月亮已經掛在城角,手裡的燈籠燭火已經燃到了燭芯,小心翼翼道:「陛下,天寒路凍,還是回宮吧?」
「回吧。」
見皇帝應允,劉全忙提著燈在前面引路,路過昭華門,皇帝慰問了幾句宿衛的將士,在眾人或受寵若驚或惶惶不安的神色中離去。劉全又道:「陛下可要去重華宮?」
他擺了擺手:「天色這麼晚了,別去打擾皇后,回紫宸殿吧。」
「是。」劉全忙應承,領著儀仗半道拐了個彎。
開春之後,氣溫不像往常那樣快速回暖,風中仍帶著凜冽寒意。
這一年實在發生太多事情了,多到費遠的事情似乎只是一件小事,轉眼間便無人再提,可舒梵每每想起還是覺得心痛難當。
費遠於她,亦師亦父,有救命之恩,也曾在抗擊党項的戰爭中鼎力相助她外祖父,後帶她遠離戰場,悉心照料,又教她兵器武功……舒梵抬手捂住臉,指縫間濕漉漉的。
但她知道,她不能沉溺於悲傷。
舒梵抹去眼淚,將壓在抽屜里的一封密函取出,再次細細讀完,將之湊在火苗上燒了。
「擺駕,去紫宸殿。」她起身,暗舒一口氣。
紫宸殿內,皇帝剛剛敷過藥,披著件明黃色對襟的袍子在看摺子。
太醫掃一眼被劉全收起的被冷汗浸透了大半的裡衣,又遲疑地看向他平淡的面色,道:「陛下,雖然箭傷已愈,當時並未及時清理,多少還是落下了病根,若要去根,微臣建議刮骨清創。就算不能根治,也能大大緩解症狀,不至於每逢天氣不好陛下便這樣疼痛難忍。」
李玄胤頷首應下:「你去準備吧。」
「是。」
待太醫下去,李玄胤才道:「別告訴皇后。」
劉全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忙垂首應下。
說曹操曹操就到,舒梵在宮人稟告後進入紫宸殿。
皇帝已經穿好衣裳,端端坐在案幾前,看到她便微笑道:「皇后怎麼過來了?」
舒梵這趟過來是有要緊事,聽他這樣問,心裡不免游移。
李玄胤含笑望著她,目光寬厚。
舒梵想起過去種種,一路走來也有猜忌,但他對她的好不下於相知相愛的平民夫妻。
她跪下行了一個大禮,在李玄胤愕然的目光里,平聲道:「中書令崔陵謀害我妹妹,請陛下替我做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玄胤將她柔軟的身子擁在懷裡,懷裡的人在發抖,漸漸的有了聲音,像是受傷的小獸一樣嗚嗚地抽泣,他一顆心也如撕扯一般。
可很快,那顆心裂成了兩半,一半是心痛難當,一半是冷漠決然。
冥冥中好似有兩個他在頭頂冷漠對視,誰也不服誰。
安慰到後半夜,李玄胤才從重華宮出來,劉全一路跟著他,垂著頭默然不語。回了紫宸殿,他才叫住他:「你做的很好。」
劉全更加惶恐,垂著頭在那邊不言語。
「但還不夠乾淨。」李玄胤坐下,以手支頤,平靜地望著案上的燭火。
良久,劉全才聽到他好似喃喃的聲音,「明日去傳令,太后久病於榻,於昨夜薨逝,讓禮部擬定諡號;看押七王爺的瞻園失火,七王爺及其親眷盡皆葬身大火,朕法外開恩,不再追究他的謀反之罪。」
劉全身影晃了晃,聲音艱澀:「是,奴婢知道怎麼做了。」
「下去吧,讓朕一個人靜靜。」李玄胤閉眼,雙手捂住了臉,聲音里已滿是疲憊。
瞻園的一場大火,埋葬了他僅剩的親情,也焚毀了一切不得見天日的秘密。
劉全率內衛兼監察使譚邵肅清七王爺餘黨,寧可錯殺絕不放過,半月之後,一切塵埃落定,皇城內似乎又歸於風平浪靜。
李玄胤站在城牆上,任由夜風吹得身上明黃色的大氅獵獵作響,寒意刺骨,卻叫人無比清醒。
空氣里好似有浮動的暗香,讓他想起從前,母妃也給他做過香包,雖然那是因為她要給劉妹妹、七弟帶,針腳歪了一個,便將多出的給了他。可他固執地認為不是那樣,那只是巧合。
作為母親,哪有不愛自己子女的?
可倒頭來都是假的。
曾經在高舉屠刀時也萬般糾結、不忍,都如一記記耳光響亮地打在他臉上。兒時姜氏模糊的慈影如水中波紋,晃動著破碎,最後清晰地定格成姜氏死前猙獰的模樣。
他曾經的那些不忍都是笑話,如今都成了蝕骨的恨意。
手中佩劍「嗆」的一聲出鞘,手腕翻轉,雪亮鋒利的寶劍映照著淒冷的月色,倒映出他冷漠陰鷙的臉。
皇帝盯著劍上的「玄胤」而字,面上再無波瀾。
「朕有生之年,一定要踏平南楚。」
平生最恨欺騙、利用。
什麼南楚皇子?什麼漕幫?滅了南楚,屆時楚民皆為瑨民,還有什麼血統之分?
都是狗屁!這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威脅他!
早在皇帝亮劍的那一刻,劉全就跪倒在了地上,一句話也不敢說。
遠處的幾個護衛面面相覷,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紛紛跪了下來,垂著頭不敢吭聲。
皇帝將劍插回劍鞘,容色淡定:「起來吧。」
劉全這才顫巍巍地站起來,見月亮已經掛在城角,手裡的燈籠燭火已經燃到了燭芯,小心翼翼道:「陛下,天寒路凍,還是回宮吧?」
「回吧。」
見皇帝應允,劉全忙提著燈在前面引路,路過昭華門,皇帝慰問了幾句宿衛的將士,在眾人或受寵若驚或惶惶不安的神色中離去。劉全又道:「陛下可要去重華宮?」
他擺了擺手:「天色這麼晚了,別去打擾皇后,回紫宸殿吧。」
「是。」劉全忙應承,領著儀仗半道拐了個彎。
開春之後,氣溫不像往常那樣快速回暖,風中仍帶著凜冽寒意。
這一年實在發生太多事情了,多到費遠的事情似乎只是一件小事,轉眼間便無人再提,可舒梵每每想起還是覺得心痛難當。
費遠於她,亦師亦父,有救命之恩,也曾在抗擊党項的戰爭中鼎力相助她外祖父,後帶她遠離戰場,悉心照料,又教她兵器武功……舒梵抬手捂住臉,指縫間濕漉漉的。
但她知道,她不能沉溺於悲傷。
舒梵抹去眼淚,將壓在抽屜里的一封密函取出,再次細細讀完,將之湊在火苗上燒了。
「擺駕,去紫宸殿。」她起身,暗舒一口氣。
紫宸殿內,皇帝剛剛敷過藥,披著件明黃色對襟的袍子在看摺子。
太醫掃一眼被劉全收起的被冷汗浸透了大半的裡衣,又遲疑地看向他平淡的面色,道:「陛下,雖然箭傷已愈,當時並未及時清理,多少還是落下了病根,若要去根,微臣建議刮骨清創。就算不能根治,也能大大緩解症狀,不至於每逢天氣不好陛下便這樣疼痛難忍。」
李玄胤頷首應下:「你去準備吧。」
「是。」
待太醫下去,李玄胤才道:「別告訴皇后。」
劉全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忙垂首應下。
說曹操曹操就到,舒梵在宮人稟告後進入紫宸殿。
皇帝已經穿好衣裳,端端坐在案幾前,看到她便微笑道:「皇后怎麼過來了?」
舒梵這趟過來是有要緊事,聽他這樣問,心裡不免游移。
李玄胤含笑望著她,目光寬厚。
舒梵想起過去種種,一路走來也有猜忌,但他對她的好不下於相知相愛的平民夫妻。
她跪下行了一個大禮,在李玄胤愕然的目光里,平聲道:「中書令崔陵謀害我妹妹,請陛下替我做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