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句話就轉移了眾人的注意,蘭亭提到的都是金陵城有名的女先生。

  聽了這話,小丫鬟們七嘴八舌議論起來,這個說樊先生說書風趣,那個說雙紅姐妹故事時興,哪裡還會揪著臘梅的話不放。

  鍾媽媽警告地看了臘梅一眼,隨即好笑地朝著蘭亭嗔怪一句,「你呀,不論請哪個先生,還會虧了你們不成?」

  這話說得在理,小丫鬟們吐了吐舌頭,各自散開去幹活不提。

  就這樣,日子風平浪靜到了三十那日。

  吃過年夜飯,主子們自然都聚在上房守歲,而文氏也果然如承諾中那般,請來了說書先生。

  來的正是蘭亭先前提到的那位樊先生。

  因此除開在主子身邊近身伺候實在走不開的,各院的丫鬟都早早趕來了新人院。

  「快,蘭亭,這邊,給你們占了位置。」

  蘭亭才剛進去,玉梅就朝幾人招手,今日她不當值,便早早過來占位置。

  這樣的盛況,哪能容她一人占四個座,只是玉梅她是大管家的女兒,平日裡侯府的丫鬟婆子看著喬瑞夫妻的面上都讓她三分。

  因此她說留了位置,旁邊的丫鬟心中不樂意,也只得不情不願往旁邊擠了擠。

  蘭亭三人便挨著玉梅坐下,坐到了第一排。

  「不知道先生今日準備說什麼故事?」

  「不知道,不過大年節的,左不過都是那些喜慶討彩的。」

  四個人湊在一起,頭挨頭嘀嘀咕咕。

  只見那位樊先生三十上下的年紀,聽說原本也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只可惜命不好,嫁了個男人沒幾年被朝廷抓壯丁死在了戰場上,家中只留下個哭瞎了眼的老娘和才剛三歲的兒子。

  樊先生被辦法,只好拋頭露面出來營生,幸而她從前跟隨童生父親讀過幾年書,便自己寫了故事出來講。

  原先只在瓦市坐館,後面因著說話風趣,一段平平無奇的故事也能被她講得一波三折,便漸漸有了些名氣。

  又因是女子身份得宜,就連金陵城中的大戶人家辦喜事都喜歡請她入內宅給女眷們說書。

  果然如玉梅幾個推測的那般,樊先生說了幾個應景又討喜的故事,聽得鎮海侯府的一眾丫鬟們目不轉睛。

  趁樊先生累了喝水的功夫,玉梅卻道:「樊先生,您說的這些個五子鬧年好聽是好聽,可我們都聽過了,能不能說些新鮮的?」

  「是啊是啊。」底下的小丫鬟們立刻跟著附和起來。

  原本雙紅姐妹便以故事新穎著稱,樊先生與她們齊名,好不容易得了來侯府講書的差事,自然不願被比下去。

  鎮海侯府規矩嚴,只是在座的都是丫鬟,若是講些那等太過出格的,新奇倒是新奇了,可是不僅不合適,也會惹了主家不快。

  樊先生呷了口茶,放下茶盞慢悠悠道,「好啊,那我今日就給你們講講金太后的故事。」

  一聽這話,眾人都被挑動了興趣,「金太后?哪個金太后,是太祖皇帝的皇后不成?」

  「廢話,除了那位,哪裡還有什麼旁的金太后?」

  「可是宋太后能有什麼故事?雖說宋太后已薨逝多年,可當今聖上卻是太后親子,樊先生敢議論太后,不要命了?」

  「我哪知道,哎呀你怎麼這麼多廢話,聽樊先生往下講不就知道了。」

  這樣的議論聲此起彼伏,不過很快又歸於平靜,大家都眼巴巴望著上首坐著的樊先生。

  樊先生微微一笑,這才不再賣關子,「今日我要講的,正是太祖皇帝的金皇后……」

  這天下早不是前朝大一統的時候,打來打去的快打了有上百年,如今並立的大國都有好幾個,那小國更是多如牛毛,數也數不清。

  如今蘭亭所在的吳越國就是其中之一,論實力吧,是個戰五渣,但好在地處富庶,旁的國家倒也不敢小覷。

  吳越國至今才傳到第二代,而樊先生口中所說的先太后,就是當今聖上的生母金太后,說起來,這金太后真能算上一代傳奇了。

  第107章 死訊

  只聽樊先生娓娓道來,

  「金太后原出身書香門第,可惜她幼年時父母死於戰亂,她自己也流落街頭。好運被時任刺史的吳大人她買回家,成為吳家小姐的貼身丫鬟。金太后聰明伶俐,同吳小姐一起長大,二人情同姐妹。吳小姐及笄後,大將軍徐良為兒子聘娶,金太后作為陪嫁丫鬟,自然一起跟去了徐家。」

  不想她們吳越國的開國皇后竟也是丫鬟出身,小丫鬟們都聽得入了迷,臘梅不迭追問,「後來呢?」

  樊先生咂了口茶,「成婚多年,那吳小姐也沒能為丈夫生下個一兒半女的,與丈夫商議後,便將金太后開了臉,做了通房丫鬟。金太后肚子也爭氣,第二年便生下一子。」

  「後來的事你們也都知道了,天下風雲突變,金太后的夫君趁機起勢,建立吳越國,而此時吳小姐早已因病去世多年。」

  「先皇並未另娶高門,因著金太后上孝公婆、下撫子女,更是將內宅打理得極為妥帖,從不叫先皇操心,先皇因而將金太后扶正,她與先皇算是恩愛了一生。」

  說到這裡,便是連樊先生也忍不住發出一聲羨慕的讚嘆。

  聽完這段傳奇故事,小丫鬟們像是炸開了鍋。

  就連素日穩住的芷蘭也忍不住開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