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顧辰新的出身和性別註定了她所走的路要比尋常的世家官宦子弟更難走一些,因此越是嚮往高處的一切,她的努力就越要深深地埋進地下黑暗的深處。
待在這裡的幾年,李春晝時常感覺大梁真是要完了,但是她現在卻覺得,只要還有仰望星空的人,這個國家的未來就不會沒有希望。
清風徐徐,吹落了滿樹的楸花。
「去吧,」李春晝在梁永源身後推了一把,她低頭對他笑著說:「去吧你的想法告訴她。」
梁永源在楸樹花的味道中走向顧辰新,這一走就是往後三十多年的時光,兩個人頂著朝廷中的風風雨雨,一直站在一起,從微不足道走到權傾朝野。
直到突厥人打進來,王朝覆滅的那一天。
***
回來以後的第六年,皇帝因為長時間縱慾,又常年吃丹藥,死在了床上,這下朝廷徹底亂了,幾位年紀稍大一些的皇子愈發爭得你死我活,眼看彼此都鬧了個兩敗俱傷。
顧辰新就是這一年的冬天,借著太后的勢成功推梁永源上位。
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顧辰新也掌握了權柄,所有的資源,軍隊,貿易路線規劃,明面上雖然還是由梁永源裁定,但是明眼人都清楚,實際決定的權力其實都在顧辰新手裡。
顧辰新作為小皇帝身邊的年輕近臣,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因此,雖然顧辰新已經年近二十還未成婚,但是盛京城裡的達官貴人們反倒越發想把自家的女兒塞給她。
然而對於這些世家拋出來的橄欖枝,顧辰新全部都一一回絕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盛京城裡漸漸有了顧辰新不舉的流言蜚語。
但是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這些小事顧辰新懶得去管,她和太后一拍即合,各自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李春晝在他們上朝的時候去看過,所有人對現狀都很滿意,唯有梁永源反倒更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當大臣們討論的時候,梁永源只是像一個孩子一樣端坐在皇位上看著。
他現在除了功課還要忙國事,臉頰上殘存的嬰兒肥都累沒了,而且明顯變得越來越不開心,李春晝注意到了,但是她沒做過皇帝,也不知道究竟怎樣才能讓梁永源真的開心,只是在他又一次垂眉耷眼時主動問:「阿虎,今天下午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放風箏?」
梁永源肉眼可見地開心了一些,很興奮地答應下來。
這一天,李春晝從中午就開始觀察風向,準備風箏了,然而還沒等他們把風箏放起來,李折旋就急匆匆地竄到她肩上對她說:「春娘,我們得走了。」
李春晝愣了愣,問:「為什麼?」
穿梭時間的能量其實早就攢夠了,只是她不想走,也不想提前面對以後必須告別的一切。
簡候也跑過來,皺著不存在的眉頭說:「有能量陣在催我們回去……已經開始了。」
李春晝抬起手一看,自己的指尖已經開始變得透明了,她下意識望向奔跑在小路上,試圖把風箏放得又高又遠的梁永源,李春晝喉嚨乾澀,不知道是在對誰說:「好歹讓我陪他再放一次風箏……」
李折旋消失的速度比她更快,只來得及安撫性地舔舔李春晝的臉頰,就被迫回到了她身體中。
李春晝忽然有種強烈的窒息感,不僅僅是簡單的恐慌和害怕,在她身體裡更多的,是一種強烈的不舍。
她望著扯著風箏的阿虎,看著他臉上久違的笑意,眼眶突然酸澀起來,一開始李春晝留在他身邊的目的確實是為了梁永源能夠當上皇帝,她來到這裡不久時,就明明確確地告訴過梁永源——你以後會當皇帝的。
因為只有他當上皇帝,往後四十年的事才能按照李春晝記憶中的模樣按部就班地發生。
但是這段時間真的好久好久,已經足夠讓她改變想法了。
如果這一切讓他不快樂,如果這一切……
李春晝忽然大聲疾呼起來:「阿虎!你不想當皇帝也可以!」
梁永源拉著風箏,茫然不解地朝李春晝看過來,好似沒有聽清楚她在說什麼。
李春晝的眼淚衝出眼眶,她笑著說:「如果你不開心,逃避也沒關係……」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她的聲音也變得縹緲,豆大的淚珠砸在地上,什麼也沒留下。
李春晝最後看到的,只有梁永源茫然無措、惶然的臉。
第94章
李春晝有很長很長時間沒能回過神來,她突然想,阿虎往後三十年裡,是不是有許多個夜晚疑惑於她的不告而別,李春晝小的時候就曾聽聞過不少關於當今聖上荒誕昏庸的流言蜚語,那時只覺得他是一個不盡職的君主,現在的心態卻全然不同了。
在她消失的這三十多年,梁永源究竟是以怎樣的心態走過來的呢?他會懷疑自己的記憶嗎?還是說怨恨於李春晝的不告而別呢……堅持不懈尋找李春晝這個「夢中人」的二十年裡,他究竟在想什麼呢?
這六年來的一切,又算是什麼,浮生一夢嗎……
打斷了李春晝胡思亂想的是簡候的聲音,他不帶任何情緒的平坦語調直接在李春晝腦海里響起:「馬上就要到……不對,坐標好像出現了一點誤差。」
李春晝眼前劇烈的白光閃過,她再次睜開眼時,眼前看到的是熟悉的窗框,透過這扇窗,外面是小湖畔,層層疊疊翠綠的荷葉像一片蒼鬱的海,盛滿了露水傾斜下來的荷葉,歪向一邊帶露珠的花上,直到躁動的夏風吹到李春晝臉上,她才回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待在這裡的幾年,李春晝時常感覺大梁真是要完了,但是她現在卻覺得,只要還有仰望星空的人,這個國家的未來就不會沒有希望。
清風徐徐,吹落了滿樹的楸花。
「去吧,」李春晝在梁永源身後推了一把,她低頭對他笑著說:「去吧你的想法告訴她。」
梁永源在楸樹花的味道中走向顧辰新,這一走就是往後三十多年的時光,兩個人頂著朝廷中的風風雨雨,一直站在一起,從微不足道走到權傾朝野。
直到突厥人打進來,王朝覆滅的那一天。
***
回來以後的第六年,皇帝因為長時間縱慾,又常年吃丹藥,死在了床上,這下朝廷徹底亂了,幾位年紀稍大一些的皇子愈發爭得你死我活,眼看彼此都鬧了個兩敗俱傷。
顧辰新就是這一年的冬天,借著太后的勢成功推梁永源上位。
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顧辰新也掌握了權柄,所有的資源,軍隊,貿易路線規劃,明面上雖然還是由梁永源裁定,但是明眼人都清楚,實際決定的權力其實都在顧辰新手裡。
顧辰新作為小皇帝身邊的年輕近臣,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因此,雖然顧辰新已經年近二十還未成婚,但是盛京城裡的達官貴人們反倒越發想把自家的女兒塞給她。
然而對於這些世家拋出來的橄欖枝,顧辰新全部都一一回絕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盛京城裡漸漸有了顧辰新不舉的流言蜚語。
但是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這些小事顧辰新懶得去管,她和太后一拍即合,各自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李春晝在他們上朝的時候去看過,所有人對現狀都很滿意,唯有梁永源反倒更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當大臣們討論的時候,梁永源只是像一個孩子一樣端坐在皇位上看著。
他現在除了功課還要忙國事,臉頰上殘存的嬰兒肥都累沒了,而且明顯變得越來越不開心,李春晝注意到了,但是她沒做過皇帝,也不知道究竟怎樣才能讓梁永源真的開心,只是在他又一次垂眉耷眼時主動問:「阿虎,今天下午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放風箏?」
梁永源肉眼可見地開心了一些,很興奮地答應下來。
這一天,李春晝從中午就開始觀察風向,準備風箏了,然而還沒等他們把風箏放起來,李折旋就急匆匆地竄到她肩上對她說:「春娘,我們得走了。」
李春晝愣了愣,問:「為什麼?」
穿梭時間的能量其實早就攢夠了,只是她不想走,也不想提前面對以後必須告別的一切。
簡候也跑過來,皺著不存在的眉頭說:「有能量陣在催我們回去……已經開始了。」
李春晝抬起手一看,自己的指尖已經開始變得透明了,她下意識望向奔跑在小路上,試圖把風箏放得又高又遠的梁永源,李春晝喉嚨乾澀,不知道是在對誰說:「好歹讓我陪他再放一次風箏……」
李折旋消失的速度比她更快,只來得及安撫性地舔舔李春晝的臉頰,就被迫回到了她身體中。
李春晝忽然有種強烈的窒息感,不僅僅是簡單的恐慌和害怕,在她身體裡更多的,是一種強烈的不舍。
她望著扯著風箏的阿虎,看著他臉上久違的笑意,眼眶突然酸澀起來,一開始李春晝留在他身邊的目的確實是為了梁永源能夠當上皇帝,她來到這裡不久時,就明明確確地告訴過梁永源——你以後會當皇帝的。
因為只有他當上皇帝,往後四十年的事才能按照李春晝記憶中的模樣按部就班地發生。
但是這段時間真的好久好久,已經足夠讓她改變想法了。
如果這一切讓他不快樂,如果這一切……
李春晝忽然大聲疾呼起來:「阿虎!你不想當皇帝也可以!」
梁永源拉著風箏,茫然不解地朝李春晝看過來,好似沒有聽清楚她在說什麼。
李春晝的眼淚衝出眼眶,她笑著說:「如果你不開心,逃避也沒關係……」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她的聲音也變得縹緲,豆大的淚珠砸在地上,什麼也沒留下。
李春晝最後看到的,只有梁永源茫然無措、惶然的臉。
第94章
李春晝有很長很長時間沒能回過神來,她突然想,阿虎往後三十年裡,是不是有許多個夜晚疑惑於她的不告而別,李春晝小的時候就曾聽聞過不少關於當今聖上荒誕昏庸的流言蜚語,那時只覺得他是一個不盡職的君主,現在的心態卻全然不同了。
在她消失的這三十多年,梁永源究竟是以怎樣的心態走過來的呢?他會懷疑自己的記憶嗎?還是說怨恨於李春晝的不告而別呢……堅持不懈尋找李春晝這個「夢中人」的二十年裡,他究竟在想什麼呢?
這六年來的一切,又算是什麼,浮生一夢嗎……
打斷了李春晝胡思亂想的是簡候的聲音,他不帶任何情緒的平坦語調直接在李春晝腦海里響起:「馬上就要到……不對,坐標好像出現了一點誤差。」
李春晝眼前劇烈的白光閃過,她再次睜開眼時,眼前看到的是熟悉的窗框,透過這扇窗,外面是小湖畔,層層疊疊翠綠的荷葉像一片蒼鬱的海,盛滿了露水傾斜下來的荷葉,歪向一邊帶露珠的花上,直到躁動的夏風吹到李春晝臉上,她才回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