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池水燙人肌膚,使人發汗;水深堪及孟某胸膛。”
“溫泉往北約三十餘丈有一座小亭,其名為何?”
“那是一觀景亭,題曰落雪。”
“池水邊鵝卵石鋪有福圖,是何圖案?”
“蘭桂齊芳、鍾靈寶瓶、和流雲百福。”
“落雪亭再往北二十丈小徑兩側有何綠植?”
“小葉冬青。”
“北園內有紅梅與白梅,孰多?”
“紅梅多於白梅,且開得正盛。”
“巧格兒領著你,自北園出來,說了些甚麼話?你們可有經過一座石橋?兩岸是什麼樹?走至石橋處用了多久?”
“那位姑娘路上不曾多言,哼,倒確實經過一座石橋,石橋下有明渠,兩岸植了垂柳。從北園出來走了近一刻鐘。裴夫人可還要問問這垂柳有多少棵?”
明玥緊皺眉頭,神色越發僵硬。她這輪問話一氣呵成,幾乎沒有給孟東來半點兒停頓思索的機會,但孟東來應答流暢自如,毫無磕巴慌亂,很有些打明玥的臉。
明玥咬牙,強自撐著臉面,加重語氣不服輸地又問:“依孟公子方才所說,溫泉池外鋪了青石,你既走過,又在附近等了半晌,那可記得這延出多遠?共鋪有青石……多少塊兒?”
這話問完,明玥眼梢立即便揚了起來,帶了幾分挑釁地盯著孟東來。
——這一問,頗有故意為難的意思。
崔煜隱隱覺得不妙,垂眸將明玥的話從頭捋了一遍,心頭一突,意識到不對,一個眼風便甩過來,然而明玥方才邊問話邊緩緩踱步,不知合適已站在了孟東來與崔家人中間,側著身正好擋住了兩相視線。
而孟東來眼瞧明玥一副已操勝券的神情,暗下嗤笑,好勝心起,緊跟著接口答道:“孟某走過,當然記得!那青石路鋪了十丈地,直至種有夾竹桃的拐彎處方止,共有青石一百一十六塊兒。”
說罷他眼睛眨了眨,飛快地閃過一抹自得。
明玥臉色難看至極,“那你當日趕去溫泉時約是未時二刻,日頭在何方向?”
孟東來心中正是得意,看白痴一般瞅著明玥,朗聲回:“未時二刻,日頭尚在正南。裴夫人久在後宅,這般常識還該叫裴將軍教一教才好。”
堂上奇異地靜了。
明玥長長吐出一口氣,身上所有凌厲之勢盡收,輕輕翹了下嘴角,——不枉她前面那麼長的鋪墊,最後兩問總算逼出了破綻!
——只要抓到一個小小的破口,後面就容易了。
她福了個身,定定道:“大人,此人在說謊。”
“長安城這幾日雖未下雪,但霧靄霾霾,五日前妾身恰好出府去了藥鋪,我夫君身有舊傷,陰寒天氣愈是酸乏,因而我尤記得清楚,那日雲層厚沉,敢問孟公子當時,是在哪裡瞧見的日頭?!”
孟東來一驚,瞬時冒了冷汗,方才一番連續追問,又被明玥所激,他順口而出,不想這最尋常的一問才是圈套。
他下意識轉頭往右側看去,卻只看到擋在中間的明玥,忙辯道:“裴夫人此問實是取巧!孟某之意並非言說當日,只說平日的未時二刻,日頭自是在正南。”
明玥似笑非笑地睇他一眼,“孟公子不必急著心虛狡辯,我所說的扯謊可不是指的這個。”
“你……”孟東來一下語塞,閉緊了嘴。
明玥看了看堂上,上官柏目光如炬,卻沒有立即開口問詢。
她拿不準府尹的態度,但方才的問話一直沒有被打斷就說明崔容與多半不知內里詳情,崔家這一房的態度比較謹慎,一面掂量一面逕自接著說:
“聽孟公子方才所答,應確實去過溫泉池無疑。孟公子記性極好,一路有心,魯國公的花糙也多奇異,你皆盡記得也是合乎情理。但是在這方才景色中,有兩處附近有岔路而一處是拐彎兒,正是最易走錯的地方,可是……孟公子顯然都記得清清楚楚。——那麼,既是這般,你又怎會迷在原地,不知來時路呢?!再者,你當時丟了薦信,心中應正是著急,在溫泉附近焦等之際,想來難安得很,又何來心思去細數那鋪地的青石有多少塊兒?可見,孟公子這謊當真是撒得大了!”
孟東來一怔,立即回頭去想明玥方才毫無章法的問話。
堂外眾人聽得並不十分明白,一是因其中雖不乏去過崔家者,但到過後山溫泉的甚少,更沒有誰仔細去記過這些景物;二是明玥方才直是想到哪兒問到哪兒,旁人聽著只覺她是故意為難,見孟東來對答如流,都還暗暗贊了一聲,等著要瞧鄭家姊妹的笑話,哪知竟情勢急轉,不禁都略顯錯愕。
然崔家人對自己府中熟悉,經此一點已經明白過來,不由暗罵明玥刁鑽;而上官柏有詳圖在案,在明玥問完之際,他默默剔去那些障眼的問題,將那落雪亭、小葉冬青、夾竹桃三處一勾一連,頓時清楚明玥的用意。
太子微微皺眉,抬頭看了一眼。
上官柏已抽了支令簽在手,“孟東來,公堂之上,豈容你虛言!來人,先杖十棍。”
孟東來這時倒半聲沒吭,也不敢再覷崔煜,自己經不住激,自作聰明,只恐再多說多錯。
堂上是杖打聲和孟東來的悶哼。
十杖打完,孟東來蔫了。
崔煜瞥了一眼,先行開口道:“如此看來,此人對內子也並非全無心思,怕是兩相情熱才對,然這等敢想卻不敢認,實在懦弱了些。再有,”他說著,自袖中取出一方帕子,打開,露出裡面一隻金手釧,問:“此物你可見過?”
孟東來也不反駁他前面的話,只盯著手釧看了片刻,肯定道:“見過,這正是那日崔鄭氏所戴的手釧!孟某當時看得清楚,決計不會認錯!”
崔煜點點頭,轉身將東西呈上去,拱手道:“大人,此物是府中下人後在清理溫泉池時拾得,那日溫泉池水有異,我自先是疑這孟東來心懷不軌,命人細查了一番,可……”他聲音顫了顫,轉過來凝著鄭明珠,“此物我曾見內子戴過,是她的嫁妝,下人拾得後無意拉開了上面的鎖扣……”
鄭明珠唇邊咬出了血,崔煜眼神一時痛極,“大人讓人查驗時,請掩住口鼻,裡面的香粉見過水,凝了少許卡在未全開的鎖扣里,香味頗淡,使人不覺,但藥性卻極厲害。”
上官柏細看了兩眼,命人拿下去查驗。
明玥卻在下面冷笑一聲,一手直指著崔煜,大聲嘲諷道:“這孟東來欺瞞公堂一事尚未說完,崔公子這般著急地想用一句“他亦有心”便想蒙哄過去?又拿了勞什子手釧來說由,難不成也是心裡有鬼?”
“哦?”崔煜慢條斯理地轉過來,身子微微後仰,有一下沒一下地打量明玥,聲音輕飄飄的,“崔某不大明白七妹妹的話。”
“那我便說與崔家哥哥明白”,明玥也頗客氣,回手指向孟東來,“此人方才所言條理分明,一字一句聽來都是情真意切,究其因由,其一,便是他的確到了溫泉池,出了那日的事,心下懊喪,再經人拿住盤問,回頭去想,點滴之間反愈發明晰起來,因才有堂上這一番話;
然而……大人方才瞧得分明,這孟東來言語卻是有虛。
可他為何要說謊?又到底是何處虛言?是只欺瞞了些許細枝末節,還是方才所言全盤不能信?他若真不曾到過溫泉池,那先前的一番話又從何而來?
這便有另外一種可能,——即是他情知今日要上堂,那一番話乃是有人提前特意讓他記過、背過的,而他為表其心,還默默記得更加細緻些,要的就是以此來證明那日溫泉里的男子的確就是他!”
話音方落,鄭明珠猛地轉過身來,不可置信地看著明玥,——她的意思是,那日池水裡的人竟不是孟東來?!
怎麼會?她當日見的就是眼前這男子,落水前她神智清楚,還曾說過話,不可能連人都認錯。
這廂崔煜的表情更是精彩,如聽了甚麼萬分荒唐的事,聲調都怪異起來:“你、你是說,那日與你姐姐……幽會的,除了這孟東來,還另有第二人?!”
——他一句話,直接又給鄭明珠的“yín|亂”之名更加一層。
鄭佑誠在旁側結結實實打了個哆嗦,還沒等與小女兒的目光對上,已聽她又清清楚楚吐出一句話:“正是。只不過,此人要會的可不是家姐,而是你,崔煜。”
☆、第191章
有那麼數息的功夫,堂上鴉雀無聲。
片刻鄭澤瑞先重重冷哼了一記,他沒有插嘴多言,但當著太子的面,也毫不掩飾臉上的憤慨和不屑。
“溫泉往北約三十餘丈有一座小亭,其名為何?”
“那是一觀景亭,題曰落雪。”
“池水邊鵝卵石鋪有福圖,是何圖案?”
“蘭桂齊芳、鍾靈寶瓶、和流雲百福。”
“落雪亭再往北二十丈小徑兩側有何綠植?”
“小葉冬青。”
“北園內有紅梅與白梅,孰多?”
“紅梅多於白梅,且開得正盛。”
“巧格兒領著你,自北園出來,說了些甚麼話?你們可有經過一座石橋?兩岸是什麼樹?走至石橋處用了多久?”
“那位姑娘路上不曾多言,哼,倒確實經過一座石橋,石橋下有明渠,兩岸植了垂柳。從北園出來走了近一刻鐘。裴夫人可還要問問這垂柳有多少棵?”
明玥緊皺眉頭,神色越發僵硬。她這輪問話一氣呵成,幾乎沒有給孟東來半點兒停頓思索的機會,但孟東來應答流暢自如,毫無磕巴慌亂,很有些打明玥的臉。
明玥咬牙,強自撐著臉面,加重語氣不服輸地又問:“依孟公子方才所說,溫泉池外鋪了青石,你既走過,又在附近等了半晌,那可記得這延出多遠?共鋪有青石……多少塊兒?”
這話問完,明玥眼梢立即便揚了起來,帶了幾分挑釁地盯著孟東來。
——這一問,頗有故意為難的意思。
崔煜隱隱覺得不妙,垂眸將明玥的話從頭捋了一遍,心頭一突,意識到不對,一個眼風便甩過來,然而明玥方才邊問話邊緩緩踱步,不知合適已站在了孟東來與崔家人中間,側著身正好擋住了兩相視線。
而孟東來眼瞧明玥一副已操勝券的神情,暗下嗤笑,好勝心起,緊跟著接口答道:“孟某走過,當然記得!那青石路鋪了十丈地,直至種有夾竹桃的拐彎處方止,共有青石一百一十六塊兒。”
說罷他眼睛眨了眨,飛快地閃過一抹自得。
明玥臉色難看至極,“那你當日趕去溫泉時約是未時二刻,日頭在何方向?”
孟東來心中正是得意,看白痴一般瞅著明玥,朗聲回:“未時二刻,日頭尚在正南。裴夫人久在後宅,這般常識還該叫裴將軍教一教才好。”
堂上奇異地靜了。
明玥長長吐出一口氣,身上所有凌厲之勢盡收,輕輕翹了下嘴角,——不枉她前面那麼長的鋪墊,最後兩問總算逼出了破綻!
——只要抓到一個小小的破口,後面就容易了。
她福了個身,定定道:“大人,此人在說謊。”
“長安城這幾日雖未下雪,但霧靄霾霾,五日前妾身恰好出府去了藥鋪,我夫君身有舊傷,陰寒天氣愈是酸乏,因而我尤記得清楚,那日雲層厚沉,敢問孟公子當時,是在哪裡瞧見的日頭?!”
孟東來一驚,瞬時冒了冷汗,方才一番連續追問,又被明玥所激,他順口而出,不想這最尋常的一問才是圈套。
他下意識轉頭往右側看去,卻只看到擋在中間的明玥,忙辯道:“裴夫人此問實是取巧!孟某之意並非言說當日,只說平日的未時二刻,日頭自是在正南。”
明玥似笑非笑地睇他一眼,“孟公子不必急著心虛狡辯,我所說的扯謊可不是指的這個。”
“你……”孟東來一下語塞,閉緊了嘴。
明玥看了看堂上,上官柏目光如炬,卻沒有立即開口問詢。
她拿不準府尹的態度,但方才的問話一直沒有被打斷就說明崔容與多半不知內里詳情,崔家這一房的態度比較謹慎,一面掂量一面逕自接著說:
“聽孟公子方才所答,應確實去過溫泉池無疑。孟公子記性極好,一路有心,魯國公的花糙也多奇異,你皆盡記得也是合乎情理。但是在這方才景色中,有兩處附近有岔路而一處是拐彎兒,正是最易走錯的地方,可是……孟公子顯然都記得清清楚楚。——那麼,既是這般,你又怎會迷在原地,不知來時路呢?!再者,你當時丟了薦信,心中應正是著急,在溫泉附近焦等之際,想來難安得很,又何來心思去細數那鋪地的青石有多少塊兒?可見,孟公子這謊當真是撒得大了!”
孟東來一怔,立即回頭去想明玥方才毫無章法的問話。
堂外眾人聽得並不十分明白,一是因其中雖不乏去過崔家者,但到過後山溫泉的甚少,更沒有誰仔細去記過這些景物;二是明玥方才直是想到哪兒問到哪兒,旁人聽著只覺她是故意為難,見孟東來對答如流,都還暗暗贊了一聲,等著要瞧鄭家姊妹的笑話,哪知竟情勢急轉,不禁都略顯錯愕。
然崔家人對自己府中熟悉,經此一點已經明白過來,不由暗罵明玥刁鑽;而上官柏有詳圖在案,在明玥問完之際,他默默剔去那些障眼的問題,將那落雪亭、小葉冬青、夾竹桃三處一勾一連,頓時清楚明玥的用意。
太子微微皺眉,抬頭看了一眼。
上官柏已抽了支令簽在手,“孟東來,公堂之上,豈容你虛言!來人,先杖十棍。”
孟東來這時倒半聲沒吭,也不敢再覷崔煜,自己經不住激,自作聰明,只恐再多說多錯。
堂上是杖打聲和孟東來的悶哼。
十杖打完,孟東來蔫了。
崔煜瞥了一眼,先行開口道:“如此看來,此人對內子也並非全無心思,怕是兩相情熱才對,然這等敢想卻不敢認,實在懦弱了些。再有,”他說著,自袖中取出一方帕子,打開,露出裡面一隻金手釧,問:“此物你可見過?”
孟東來也不反駁他前面的話,只盯著手釧看了片刻,肯定道:“見過,這正是那日崔鄭氏所戴的手釧!孟某當時看得清楚,決計不會認錯!”
崔煜點點頭,轉身將東西呈上去,拱手道:“大人,此物是府中下人後在清理溫泉池時拾得,那日溫泉池水有異,我自先是疑這孟東來心懷不軌,命人細查了一番,可……”他聲音顫了顫,轉過來凝著鄭明珠,“此物我曾見內子戴過,是她的嫁妝,下人拾得後無意拉開了上面的鎖扣……”
鄭明珠唇邊咬出了血,崔煜眼神一時痛極,“大人讓人查驗時,請掩住口鼻,裡面的香粉見過水,凝了少許卡在未全開的鎖扣里,香味頗淡,使人不覺,但藥性卻極厲害。”
上官柏細看了兩眼,命人拿下去查驗。
明玥卻在下面冷笑一聲,一手直指著崔煜,大聲嘲諷道:“這孟東來欺瞞公堂一事尚未說完,崔公子這般著急地想用一句“他亦有心”便想蒙哄過去?又拿了勞什子手釧來說由,難不成也是心裡有鬼?”
“哦?”崔煜慢條斯理地轉過來,身子微微後仰,有一下沒一下地打量明玥,聲音輕飄飄的,“崔某不大明白七妹妹的話。”
“那我便說與崔家哥哥明白”,明玥也頗客氣,回手指向孟東來,“此人方才所言條理分明,一字一句聽來都是情真意切,究其因由,其一,便是他的確到了溫泉池,出了那日的事,心下懊喪,再經人拿住盤問,回頭去想,點滴之間反愈發明晰起來,因才有堂上這一番話;
然而……大人方才瞧得分明,這孟東來言語卻是有虛。
可他為何要說謊?又到底是何處虛言?是只欺瞞了些許細枝末節,還是方才所言全盤不能信?他若真不曾到過溫泉池,那先前的一番話又從何而來?
這便有另外一種可能,——即是他情知今日要上堂,那一番話乃是有人提前特意讓他記過、背過的,而他為表其心,還默默記得更加細緻些,要的就是以此來證明那日溫泉里的男子的確就是他!”
話音方落,鄭明珠猛地轉過身來,不可置信地看著明玥,——她的意思是,那日池水裡的人竟不是孟東來?!
怎麼會?她當日見的就是眼前這男子,落水前她神智清楚,還曾說過話,不可能連人都認錯。
這廂崔煜的表情更是精彩,如聽了甚麼萬分荒唐的事,聲調都怪異起來:“你、你是說,那日與你姐姐……幽會的,除了這孟東來,還另有第二人?!”
——他一句話,直接又給鄭明珠的“yín|亂”之名更加一層。
鄭佑誠在旁側結結實實打了個哆嗦,還沒等與小女兒的目光對上,已聽她又清清楚楚吐出一句話:“正是。只不過,此人要會的可不是家姐,而是你,崔煜。”
☆、第191章
有那麼數息的功夫,堂上鴉雀無聲。
片刻鄭澤瑞先重重冷哼了一記,他沒有插嘴多言,但當著太子的面,也毫不掩飾臉上的憤慨和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