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世家:「……」

  就……挺意外的。

  難不成曹州牧並不忌諱和世家聯合?

  那荊州的世家到底做了什麼,才叫曹州牧氣到血流成河的地步?

  洛陽世族很不理解,但又帶著一絲絲小竊喜,原本正和秦嶺聯絡無門呢,誰曾想一次貿然行動,竟給他們打開了思路,秦嶺不好找,但丁夫人卻一直在豫州沒挪窩過啊。

  一時間,丁夫人那邊熱鬧了起來。

  遠在洛陽接到消息的曹操扔掉手中邸報,身子往後一仰倒,膝蓋屈起,手指捏了捏眉心,深深的嘆了口氣。

  終於走到這一步了……

  那些世家們終於忍不住的開始和曹婉聯繫了。

  曹操的內心很矛盾。

  再一次為曹婉是個女兒而憂傷。

  但凡曹婉是個兒子,他曹操也就不必如此煩憂了,他會在臨終前為這個兒子蕩平前方所有荊棘坎坷,用自己的血肉,為他鋪出一條通天大道來,

  可偏偏……

  她只是個女兒。

  曹操心底的遺憾阿婉一點兒也不知道。

  或許知曉,但從不放在心上。

  男子又如何,女子又如何,武皇陛下以女子之身端坐龍椅,那是何等的風華,曹操再有野心又如何,他敢如武皇陛下一般稱帝麼?

  他不敢。

  天下世族也不允許他敢。

  只要他流露出哪怕一分半點兒稱帝的意思來,他麾下的那些世族漢臣們,都會離他遠去。

  從他一開始打著誅殺董卓,解救少帝的名號奉迎劉協開始,他就失去了稱帝的機會。

  而那些裹挾曹操與皇室的世族大臣們,卻是阿婉最不看在眼裡的,這些年來,她從未想過和世族聯合,世族看不上她,她也不願意屈居旁人之下。

  所以從一開始阿婉就和世家不夠親近,反倒從普通流民百姓中甄選人才納入門牆,為各地府衙培養了一大堆的中階層實幹型人才。

  至於微山書院的山長龐德公也是世族?

  不過一個後繼艱難的世族罷了。

  阿婉還是容得下的。

  更何況龐氏一族最聰慧的子弟龐統如今是她的大弟子……光這一點,龐德公就可以放心的用了。

  且龐德公當初還為諸葛亮和龐統湊了個『臥龍鳳雛』,打出了『得一可安天下』的名號,顯得他們格外奇貨可居,就可見他對朝廷,其實也沒那麼看重。

  前線的阿婉與揚州軍對峙。

  曹彰如今也在前線。

  自從從揚州將所有的秦嶺弟子帶回荊州後,曹彰一直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本以為會有一場硬仗要打,誰曾想荊州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到了手。

  來的太輕易總叫人恍若夢境。

  尤其……

  曹彰摸摸胸口衣襟內的令牌。

  這一枚能夠召集五十名秦嶺弟子的召集令牌還在他身上,長姐仿佛忘記了一般,一從未開口跟他要回去,可曹彰卻不覺得長姐的記性會這樣差,但令牌一直沒要回去卻是事實。

  難不成,長姐真的這般相信他?

  曹彰有些不相信,又有些期盼。

  其實曹彰並不似曹丕那般對曹婉多有憤恨,相反,他對這個長姐一直是有一層濾鏡在的,猶記得長姐歸家的時候,他還很小,整日裡跟著兄長曹丕後頭晃悠著,他的母親那時候還算受寵,家中一些武將對母親也很尊敬,後來不知為何突然失了寵,母親便昏招頻出,拿孩子邀寵。

  那時候曹丕已經不小了,作為被拿來邀寵的孩子,曹彰可吃了不少苦頭。

  這也導致曹彰與卞夫人一直不大親近。

  曹彰年歲稍長便跟隨夏侯家的表兄們去了軍營,很少回到魏王府,這也是卞夫人對他不滿的地方,只因他沒能給曹丕帶來多大的幫助,讓曹丕在與曹昂相爭中,失了先機。

  曹彰是個武將,又跟夏侯家走的近,小小年紀就認了命,知道阿父這一攤子勢力輪不到他。

  他看不上曹昂,又和曹丕關係不好,再加上丁夫人的母親也是夏侯女,夏侯家的表兄們自然也更親近丁夫人,這一來二去的,對阿婉就有了濾鏡。

  只可惜阿婉早早離家,這麼多年來,曹彰對阿婉一直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阿婉剛回來時,他還幫著曹丕,如今拿了聚義令,感受到曹婉對他的拉攏,他哪裡還想得起來曹丕,尤其看見秦嶺弟子那一身詭譎功法……他恨不得自己能拜入秦嶺門下呢。

  因著孫策亡故,孫權臨危受命的緣故,戰事上略顯頹勢,尤其劉琮投降送了荊州換了曹婉後,揚州那邊就更加老實了。

  畢竟孫權是曹婉的弟子,妻子又是曹婉的妹妹,荊州與揚州如今也算是姻親。

  雖然知道孫權不是個老實性子,但只要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孫權沒坐穩江東之主的位置之前,是不會跟阿婉撕破臉的,更何況……阿婉還有辦法廢了那一身功法,孫權沒把握之前,也不敢太過分。

  至於曹貞……

  阿婉心下不由一陣膩歪。

  這個妹妹可真是爛泥扶不上牆,這麼多年來,七秀弟子那麼多,各個野蠻生長的挺好,唯獨這個妹妹,她親手教導,卻教導出這樣的心性來,阿婉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給她的關心太少了。

  可再一想,她弟子那麼多,龐統諸葛亮趙雲他們各個都長得挺好,就連艱難入門的孫尚香都沒長歪,說到底,曹貞無非是得到的太多,所以不珍惜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