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街頭施捨的粥很快就比平常人家用的飯還好了。於是,許多京城的百姓便不再開火,拿個碗到粥棚里討些粥拿回家喝,又省錢又省事,吃的還好呢!

  是以,粥攤前的隊伍越髮長了,京城的百姓畢竟占著天時地利人和種種優勢,總要比青州流民先搶得施粥,流民往落到下風,到了粥散盡的時候竟要餓肚子,因此兩邊便打了起來。

  幾場爭鬥後,粥攤開始不再給京城的百姓施粥了,其實很難分得出哪一個是京城人哪一個是青州人,看相貌是不行的,看衣衫也是不行的,只能聽口音了,然後京城裡便很流行青州話……

  太子妃發了狠,命京兆尹派了官吏去查,但京兆尹手下才多少人,真要一個個查,還真查不過來。就是查出來又能怎麼樣,難不成因為人家領了一碗粥就抓到獄裡吧。

  於是,長沙王妃率先將羊肉粥改成了尋常白米粥,接著太子妃就換了陳米粥,再接著長沙王妃換了雜糧,再再就是太子妃施的粥裡面出現了沙子,被好多人圍著粥攤罵。

  這個時代糧食是用石碾子在地上碾出來的,因此混些沙子是很常見的事,尋常人家做飯時也不少見。但是百姓們就是罵了,而且還罵的還非常難聽,什麼黑心、什麼惡毒、什麼碩鼠、什麼尸位素餐、什麼草菅人命全罵了出來,而且最初只是在太子妃的粥攤前罵,很快就罵到了長沙王妃的粥攤前。

  不論是京城的百姓還是青州的流民,對這些粥攤都滿含憤怒——而且他們的確有憤怒的理由,粥品的確越來越差了嘛!

  素波就是時候才知道施粥的事,她不只聽了這些笑話,還知道了百姓們不知道的事,原來此時兩邊的人暗地裡都後悔極了,花了許多錢卻沒有得到預計的結果反被罵得狗血噴頭,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怎麼也不能撤了施粥的,只能頂著罵名一直堅持下去。因此她就嗤笑道:「行善是好事不假,但是行得過了頭就是笑話了。」

  原來王妃還沒有意識到皇家的諸位兒媳婦都參與到施粥中,唯將她一下落了下來。薛清想著,幸而王爺將事情都擋住了,王妃才沒跟著被罵。

  可是薛清沒想到的是王妃又議論了兩句,「這樣的行善其實就是在害人。青州來了這麼多流民,她們一直施粥養著,難不成要從秋天養到明年嗎?原本有些人若沒有施粥早自謀生路去了,現在什麼也不做只等著每天的施粥,哪一日沒有那麼多的米糧施不出粥了,可怎麼辦!」

  薛清作為京城貴女,從沒有覺得施粥不對,那幾位王妃之所以得了強此結果其實是因為她們的私心太重,行事偏頗,眼下聽了自家王妃之言,一時竟不能接受,「不管怎麼樣,施粥總歸是好事呀!」

  素波搖了搖頭,「授之以魚,總不如授之以漁。」

  道理自是不錯,「但怎麼才能授之以漁呢?」

  素波也不知道,認真想了想,「不如讓流民在京城外面蓋房子?」似乎這叫加大基建,能刺激經濟發展,而且素波認為現在的京城太小了,而且只有城內繁華,而一出城便要荒涼得多,這種局面遲早會改變的。

  王妃一直對房子很關注,她還將王府的余錢多半買了房舍。不過,眼下房舍的價的確漲了起來,京城裡的人口越來越多,各地的官員入京要買房舍,太學生要買房舍,就連青州的流民也要買房舍,雖然大部分流民是空手逃難來的,但其中也夾著一些富戶。薛清就問:「王妃是覺得將來會有許多人到城外住?」

  「當然了。」素波肯定地說:「京城這么小,哪裡能住得下太多的人呢?朝廷不如在京城外劃出一片地,拿些米糧讓流民們建起房舍,暫讓他們先住著免得冬天凍死人。將來流民回了青州,這些房舍轉手賣出去還能收一大筆錢,其實一點也不虧的。」

  薛清就想起了前朝沒有滅亡時京城外面果然是成片的房舍,只不過後來都毀於戰火了,待休養生息日久,那些房舍應該還會重新出現吧,便越覺得王妃的話很有道理,「王妃寫一份上奏吧,皇上一定也覺得可以實施,而且還能給王妃帶來好名聲呢。」

  「我可不行,」素波是曾幫膠東王寫過奏摺的,深知其中的不易,堅決不肯再試,「不如告訴太傅,請太傅為王爺上書吧。」

  儘管那樣也不錯,但是薛清還是覺得應該藉此機會給王妃搏個好名聲,因此下去後便認真思索,又請教了祖父,問過留福寫成了一篇上奏,最後以王妃的名義送了上去。

  當然,上奏中不只是建議安排流民建房舍,還列了許多項目,比如將部分流民送到江南,那裡一年能產三季甚至四季糧食,現在去了正好開荒種糧;比如抽調部分流民修建官道驛站,由官府發糧;比如開設一處大織廠,收容流民中的女子紡織自食其力;比如建慈善堂等等收容老弱病殘等等。

  雖然有一些建議是大家想的,但最主要的內容還是出自王妃,她不會寫奏摺,但出起主意來卻是誰也比不了,總能冒出一些特別的思路。

  結果,膠東王妃的上奏還真為皇上和朝臣看重了。

  原來青州流民大量入京時,朝中早有許多爭議,一些大臣請皇上下旨不許流民入京——只是皇上沒有準許,畢竟都是他的子民,又是受了難而來,皇上不忍將他們攔在城外。但眼下大量的流民的確給京城帶來了許多麻煩,到處骯髒、混亂不甚,京城裡偷盜的案子增加,街頭時不時就發生幾場鬥毆,京兆尹等官員個個忙得焦頭爛額,而他的幾個兒子兒媳又添亂,前些日子太子妃竟要將領粥的京城百姓治罪,皇上知道了派了內侍去斥責了幾句,心裡很不痛快。畢竟他其實明白事情鬧到如此地步的原因,長沙王太不安份,可是嫡系的那幾個也過分了,結果就鬧出了笑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