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紫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人彘,是漢高祖劉邦寵信小妾,皇后呂雉妒恨交加。劉邦一死,呂雉便將這小妾的雙手雙腳都砍了,將她美麗動人的眼睛也挖出來,然後人還不死,就將她丟在糞坑裡,稱為「人彘」。

  金兀朮只問:「如今宋國是什麼情況?」

  「岳家軍糧草已經被截留……」

  金兀朮只知12道金牌,卻不知岳家軍連糧草都被斷絕了,這一喜,更是非同小可,而王君華自然並不隱瞞,將秦檜網絡黨羽已經密切製造好的一張天羅地網,毫無保留地告訴了他。

  金兀朮聽到這裡,心裡一動。此時,殺掉岳鵬舉,重新奪取兩河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自己應該獲得的,要比這更多才對!

  自己要如何才能獲得更多?

  他目光一轉,看著懷裡早已徐娘半老的王君華,雖然她的**已經逐漸鬆弛,他實在提不起什麼興趣了,可是,卻越來越發現,這個女人是座挖不盡的金礦,尤其是她的丈夫秦檜!

  他親自給她斟一杯酒:「你辛苦了,你明日就啟程回去告訴秦檜。叫他放心,凡事但從本太子的意思,一定保他一輩子做太平安樂宰相。」

  「四太子的意思是?」

  金兀朮但笑不語。王君華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猜他必定是有宏大的目標,尤其是她此時置身龍德宮,又和四太子一起躺在這昔日只有皇帝皇后才能躺的龍榻上,更是浮想聯翩,欣喜若狂,隱隱望去,竟覺面前威風凜凜的異族男子,頭上有股漢人常說的「紫氣」!

  ………………………………

  紫氣便是王者之氣。

  她雖然是奉承,但這嬌聲媚語聽在金兀朮耳里,卻分外受用,壓低聲音說:「寶貝,這話可不能隨便胡說……」

  她掩口失笑:「奴自然不會胡說,就算對秦檜老鬼也不說。四太子請放心,奴為您,便是當牛做馬,粉身碎骨,也決無二心……」

  金兀朮自然知道,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她竟敢冒如此大險不遠千里來到軍營。他心裡十分得意,這個女人真可謂自己最最忠誠的一隻狗,有她在,秦檜就絲毫也不敢有反背的機會。他心念一轉,立刻令親兵拿來一套首飾。這套首飾,正是當初宋徽宗的寵妃小王貴妃的,靖康大難時陷落被,輾轉被劉豫所得,劉豫被俘後,又落在金兀朮手裡。

  王君華看著這套祖母綠的珠寶,她雖然見多識廣,多收受賄賂,但也對這套首飾的精美由衷稱讚。跪謝了金兀朮,她將首飾戴好,二人又嬉笑一陣,直到黎明破曉,王君華才起身進了早就準備好的馬車,帶上金兀朮的密令,往回趕。

  岳家軍的營帳里,註定是個無眠之夜。從昨日到現在,一直吵吵嚷嚷,不得安寧。岳鵬舉一起床,全軍將領和幕僚再次聚集在那間大土屋裡。

  徐慶等一見他,十分激動,嚷嚷道:「要撤軍,我不甘心……」

  其他幾人也紛紛嚷嚷:「不甘心,不甘心……」

  「不如抗命打到開封,先驅逐四太子……」

  「……」

  王貴長嘆一聲:「難道教我等公然和朝廷作對?」

  吵嚷聲立刻小了下去。

  岳鵬舉一揮手,眾人的吵嚷全部停了下來。要撤軍,幾乎是必然的,糧草不繼,12道金字牌,除非眾人公然要反叛朝廷。甚至自願承擔矯詔之罪的李若虛也再也想不出任何理由,他內心裡,自然也想過,縱是此刻起兵,也沒有辦法。如果要怪,就得怪岳鵬舉縱橫數年,從未包藏「野心」!沒有絲毫的「反叛」準備。

  岳鵬舉沉聲說:「暫且退兵,但張王二位太尉分兵駐守,暫不得撤。」

  「是。」

  他又分配四將,將考慮範圍內的軍事防守部署完畢,才宣布徹底撤軍。

  岳家軍要撤軍朱仙鎮的消息迅速傳開。三軍將士沸沸揚揚,人心晃動。當日下午,三十幾名當地居民跌跌撞撞地奔到軍營,也不顧親兵的阻攔,直接奔到主帥營帳尋岳鵬舉。

  這些人都是金兀朮占領朱仙鎮後,僥倖逃脫屠殺的百姓,岳家軍到來,他們聞訊投奔,現在卻是這樣的結果。一名鬚髮皆白的老人跪在岳鵬舉面前:「當日為迎接王師,自家小民百姓,無不敲鑼打鼓,送錢送糧,沒想到,王師勝在眉睫,竟忽然撤軍?這是何道理?王師一撤,虜人豈不趁機報復?可憐我等僥倖逃生,如今也要白白送死……」

  老人邊說邊哭,其他人也在他身後跪成一片,哭成一片。

  岳鵬舉心如刀割,親手扶起他,也淚流滿面:「老人家,非是我一定要撤軍,而是朝廷嚴命,不得不遵……」

  他邊說,邊將老人攙扶起,進到土屋裡,看桌上的12道金字牌。鄉民們跟進去,目睹了這「罪魁禍首」,一個個怒焰滔天,破口大罵:「都是秦檜這狗賊……」

  「秦檜奸賊誤國……」

  「秦檜一定是四太子的細作……」

  連續兩日,附近縣城周圍的百姓聞風而來,絡繹不絕地參觀這史無前例的12道金字牌,哭聲震天動地。

  還是那名為首的老者先停止哭泣,只問:「岳相公,大軍一走,我們又該如何安生?」

  岳鵬舉朗聲說:「如果你們不願留下,不怕離鄉背井,可以隨我軍一同南下。襄漢一帶有許多閒田,足夠耕種度日。」

  這對經歷了金人輪番殺伐洗劫的百姓來說,已是最好的辦法了。百姓窮困,也沒有什麼家產,只略略收拾了一些細軟,就呼兒喚女,加入了大軍行列。而這一路南下,遠遠近近的居民都來投奔,到後來,竟然達到了10萬戶,50萬人左右。當時連年征戰,人煙稀少,一個國家的人民越多,兵源、勞動力、賦稅也就越多。(最初宋金聯合滅遼,宋取燕雲十六州,金太祖,就是那個中學歷史課本上的著名女真英雄完顏阿骨打耍詐,竟然將人口全部遷走,只留幾座空城,敷衍說給了宋國。)

  岳家軍這一次北伐,雖然最後關頭功虧一簣,但這些南遷的50萬人民,對偏安江南的******的作用不可估量。

  大軍回撤,岳鵬舉夫妻和張弦、李若虛等人落在最後。但見士兵們無不垂頭喪氣,一些輜重也胡亂扔在路途,旗幟歪斜,陣容不整。岳鵬舉長嘆一聲,悵然說:「我軍向來嚴整,哪怕三伏三九也從不懈怠。無奈士氣一懈怠,便是兵敗如山倒。唉!」

  花溶多年流離,見過宋軍的勝利失敗,也見過金軍的勝利失敗,更知士氣的重要。現在見這些士兵如此,心裡也堵塞得不能言語,只策馬並立在岳鵬舉身邊,夫妻二人並不說話。

  岳家軍撤軍的消息一傳開,金兀朮自然也沒閒著,立即部署兵力,準備接收兩河一代。韓常本來已經暗中聯絡準備投降岳家軍,但見岳家軍居然在勝利關頭不可思議地撤軍,他就立即反悔,將岳鵬舉遣人帶來的招降旗幟和文書一起燒掉,為免不測,又將唯一知曉內情的親侄子韓跋殺掉,才率軍和四太子匯合。

  此時開封城大開,金兀朮第一次在龍德宮舉辦三軍將士的大規模宴席,慶祝不戰而勝的天大喜事。

  大將們一邊吃肥豬肉盤子,一邊討論軍情。

  賽里說:「如今岳家軍撤軍,兩河的駐守只剩下楊沂中,但還有張俊和劉淇形成互倚之勢。」

  金兀朮說:「楊沂中和張俊兵馬雖多,但不足為懼,所需擔心的,便是劉淇。我們先避開劉淇,讓楊沂中等打幾場勝仗再說……」

  「啊?」

  眾人不解其意,為什麼在此時還要讓宋軍打勝仗?金兀朮卻十分得意:「如今江南令岳鵬舉撤軍,若要徹底打消九王的戒心,就得先給他們一些甜頭,讓他明白,並非宋國只有岳鵬舉才能打勝仗……」

  這是王君華此次來帶給他的最重要的消息之一,原來,趙德基連續得到河南地方的大捷,下了12道金字牌後又有些反悔,想不如叫岳鵬舉趁機收復河南,這樣,自己也能對天下有個交代,還能留個雄才大略的美名。秦檜看準這一點,所以為杜絕他的最後一絲後悔,就給金兀朮提點了出來。

  隨即,金軍繞開劉淇和另幾支小股的岳家軍,只和楊沂中交戰。楊沂中率了2萬人馬,剛一和金軍交手,金軍便丟盔棄甲,城池失守。楊沂中大喜,他隸屬張俊,張俊便立即急遞臨安向朝廷報喜。

  不料剛過幾天,楊沂中便發現自己陷入了空城計,被三萬金軍包圍,大恐之下,宋軍出城逃亡,自相踐踏、被金軍追殺,竟然死了一萬五千多人。

  這場大勝,對連續低迷的金軍,可謂大大提升了士氣,金軍一鼓作氣,連續在兩河境內掃蕩。

  與此同時,岳鵬舉等人已經踏上了回行宮朝見的路上。到了餘杭境內,岳鵬舉就收到趙德基的快遞,原來是金字牌發出之後的第八日,趙德基認為不妥,又想指望他收復河南,竟然又派出快遞,讓他暫緩撤軍。

  但此時岳家軍已經上路,一來一回,如此耽誤二十來日,到手時,岳家軍已經班師。岳鵬舉看著這如同兒戲的手詔,大為憤怒,眾人也怒不可遏。

  徐慶又說:「自家們不如殺回去,再跟四太子一決雌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