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

  ※科學與技術

  從不同角度研究歷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儘管經濟史研究人員認為鄉約的通行離不開甩掉宋朝的沉重支出包袱、以及鹽業創新所帶來的大量財政盈餘,但科學史研究人員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梁山團伙招募了眾多技術精湛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很多都是被宋朝帝國迫害而被迫逃亡到團伙當中的。在這個重視個人才能、鄙視黨派之爭的群體中,他們的創造力得到了認可,並且得到了充足的經濟支持。他們對《鄉約》領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以至於到宋朝末期,人們驚奇地發現,《鄉約》領地的農業生產和軍事力量都遠遠高於相鄰的帝國轄境。

  實行《鄉約》的山東河北地區,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地方都高。據後來的統計,在《鄉約》自治的前十年裡,山東十六州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20%,比同期的京畿路要高出三倍,比最富庶的兩浙地區高一倍半,人口增長則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不少學者認為,這或許得益於《齊民要術》這本寶貴的農業指南的支持,其支持者在鄉約運動中打破了農業知識的壟斷,將其傳授到全境。結果是,當其他地區發生旱災和饑荒時,山東人民仍然可以吃到菽粟和高粱。再加上生活水平的差距,許多外省人背井離鄉,投奔山東。儘管朝廷設置了重重障礙,但普通百姓為確保家庭安康和繁榮的決心,無論多大的困難都無法阻擋。

  在工匠凌和數學家蔣的合作下,梁山武裝集團改造了原本就十分先進的火器,致使自身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占據東亞地區的武力絕對優勢。在一位道教修行者公孫的努力下——儘管他們的初衷只是製作長生不老的丹藥——採礦業得以迅速發展,進而導致冶金技術的大幅改革,造出了更加耐磨損的農具和更加堅韌的兵器。一位從帝國倒戈到梁山集團的船舶工程師孟參與設計了可以抵禦遠洋風浪、並且航速提升50%的中式帆船。鑑於《鄉約》領地逐漸擴展到了幾乎所有的中國沿海地區,實質上壟斷了大多數出海港口,這些帆船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民間遠洋貿易。

  ……

  ----------------

  ※藝術與文化

  如果說梁山反抗團伙與《鄉約》的濫觴給帝國帶來什麼積極的作用,那便是在宋帝國末期,文學藝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文人們哀嘆帝國的衰落,並抓緊時間進行奢侈的狂歡。由於《鄉約》領地提供了更加優越和安全的生活環境,許多人紛紛湧向那裡,並試圖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化知識在這個新型的草莽政權中嶄露頭角。皇帝試圖通過培植和獎賞文人來限制人才的流失,但吸引而來的多是沉溺於自我享受和奉承當權的自私知識分子。這個時期的詩詞和筆記反映了這種狂歡的戲劇性,當然也有很多關心國家和民生的作品,其作者大多沒有得到帝國的優待。

  在《鄉約》領地里,很顯然,由於重文輕武的風氣得到扭轉,花費巨大的時間和金錢來培養一個埋首經書的學者被認為是浪費資源的事——至少在《鄉約》前期的數十年是如此。科舉制度的缺失使得梁山管理集團只能依賴於已有的文人儲備,以及從帝國策反一些不滿的文人——後者的數量十分龐大,足以填補高級管理人才的空缺。這段時間唯一可以稱道的,便是民間文學和說書藝術被系統地記錄並且傳播,明顯是出於實用主義的目的。

  如果要對比帝國領土與鄉約領地的風氣,女性文學家李的作品提供了最為全面的描述。

  ……

  第302章

  遼紹興五年秋。上京道狼河之畔。金山夕照, 平沙莽莽。成群的戰馬呼嘯奔騰。巨大的獸皮氈帳內火光獵獵。帳上的黑色旌旗被凜冽的勁風吹拂招展,在藍天下仿佛展翅的蒼鷹。

  御前侍衛穿著直身札甲,鐵胄裹頭, 整個人如鑌鐵般冷硬,令雲集的使臣肅然起敬。

  這些使臣來自四面八方。有戴尖頂重檐氈帽的西夏人, 有戴大檐帽的高麗人, 有著公服、戴東坡巾的宋人,有戴卷邊帽、著駝皮靴、留著兩撇小鬍子的喀喇汗國人, 有穿著鮮艷團花錦袍的高昌回鶻人,還有高鼻深目、蓄著大鬍子的波斯、大食等地使臣, 遠道而來, 濟濟一堂。

  面前的台案上堆著瓜果烤肉、蜜餞果脯和羊髓餅, 銀執壺直接煨於爐口之上, 煮著珍貴的茗茶。眾使臣眉花眼笑, 伸手的伸手, 伸筷子的伸筷子, 大快朵頤。

  宮帳另一側, 是臣服於遼國的各部族代表。漢兒、渤海、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普速完、唐古、忽母思……

  熙熙攘攘,皆臣服於地,用各種語言讚頌大遼盛德。

  還有一批髡髮、戴「瓜拉帽」的女真人——那是女真各部分裂以後, 重新歸降於契丹的部族領袖。

  甚至有不少茹毛飲血的草原部族,新認了遼國為宗主, 萬里迢迢入朝覲見,因著語言禮儀不通,讓人好一通笑話。

  從已經歸附了幾百年的, 到上個月剛剛降服的,兄友弟恭地雲集在一處, 好一幅萬國來朝的太平畫面。

  忽然,舞樂暫停,眾人齊刷刷起立。帳門口侍女如雲,環佩叮噹,迎進一個金面佛妝的貴人。她雙頰如月,塗著淡金色胭脂,眉色深紅,雙唇近黑。如此面貌,簇擁在滿頭滿身金飾當中,猶如俗世里一尊佛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