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醫生,你最近是不是談戀愛了?」

  住院醫笑著八卦了一句。

  梁星灼回復他:[好]

  [我上午也滿課]

  周歸與看完消息, 把手機收緊柜子,帶上門,對住院醫「嗯」了一聲,坦蕩承認。

  住院醫:「恭喜啊周醫生。」

  「最近你經常調班請假,主任問你,你次次都說有事要去外地,科里私底下都在猜你肯定是談了個外地的對象哈哈哈哈。」

  周歸與說了聲謝謝。

  日子一周一周過去。

  周歸與每周末雷打不動會跑一趟京柏,都是自己開車,哪怕會多耗費一個小時,也沒有再坐高鐵。

  他不想再讓梁星灼那麼哭。

  京柏高鐵站已經被周歸與暗中納入梁星灼的傷心地。

  每周日他開車送梁星灼回了學校,再返程回沽南,於梁星灼而言,心理上的落差沒有那麼大。

  哪怕只是細微的差別,周歸與也願意為之辛苦一點兒。

  十一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周歸與和梁星灼沒能見上面。

  周歸與飛了一趟新加坡。

  由他參與研發的醫療器械獲批投入市場使用,醫藥公司為此舉辦了一場產品發布會,邀請周歸與到場參加。

  參與這場發布會還有不少醫療界的泰斗級人物,其中就有周歸與的博導,以及京柏腫瘤醫院的院長。

  周歸與博士畢業回沽南工作之後,跟博導和院長一直有聯繫。

  前年周歸與門診收了一個肺纖維化的病人,因為本院醫療資源有限,周歸與建議病人到京柏腫瘤醫院進行治療,後來等到供體,周歸與又暗中牽線,請院長親自給那個病人做了肺移植手術。

  病人術後恢復得不錯,今年來醫院複查,還在給周歸與送錦旗。

  發布會結束後,周歸與請博導和院長吃了頓飯。

  幾年不見,席間相談甚歡,院長甚至又一次向周歸與拋出了橄欖枝,想讓他跳槽到京柏腫瘤醫院工作。

  薪資、福利待遇、人才培養、科研資金等方面的條件,比幾年前還要優厚,更遠勝於他目前在沽南市醫院的待遇。

  「歸與,你這幾年在沽南幹得也不錯,但我還是想說一句,如果幾年前你選擇留在京柏,如今成就遠不止於此。你已經耽誤過自己一次,人往高處走,你還不到三十歲,怎麼能只顧埋頭活在當下?是時候抬頭看看了。」

  「我帶過很多名校出身年輕醫生,你是難得的人才。」

  博導也在一旁苦口婆心遊說:「前年那個肺移植的病人,你感觸應該比較深,那台手術你不是不能做,是醫院沒有支撐你完成的條件,不管是醫療水平,還是在手術中能輔助你的醫生。歸與,獨木難支,外科需要的也不是孤膽英雄。」

  「當年你執意回沽南是為了你弟弟,如今你弟弟也成功考上了名牌大學,歸與,你還有必須留在沽南的理由嗎?據我所知,你爺爺奶奶常年居住在老家,既無親屬牽絆,何不嘗試改變現狀。」

  周歸與領受二位前輩的好意,但這不是能馬上做決定的事情,當天只能表態,說自己會認真考慮。

  院長給了周歸與一個月的考慮時間,醫院胸外科空缺的職位也只為他保留一個月。

  畢竟愛惜人才歸愛惜人才,醫院也要保持正常運作的節奏,不可能無限期空著一個職位。

  從新加坡回國,周歸與考慮了一周,還是搖擺不定,周末去京柏見梁星灼的時候,跟他說了這件事。

  在周歸與預想中,梁星灼聽完肯定會手舞足蹈支持他辭職,跳槽到京柏腫瘤醫院工作。

  這樣他們異地的狀態就能結束了。

  周歸與也想好了,只要梁星灼想他辭職,他周一上班就去找科主任說,提交辭職申請。

  結果梁星灼聽完沉默了好一會兒,一開口竟然問他:「你搖擺不定的點是什麼?」

  周歸與微怔。

  梁星灼以為他沒聽懂,展開細節又問了一遍:「跳槽來京柏工作的好處顯而易見,這頭不用說了,我好奇的是沽南那頭,那頭有什麼好處?」

  「你看,我現在常年在京柏,沽南只有放假才回去,要說親人,沽南我就你一個親人,你的親人都在你老家。」

  「哥,沽南有什麼東西在牽絆你?是程訴哥他們嗎?」

  周歸與失笑:「你真的好敏銳。」

  再回答:「不是因為他們。」

  梁星灼追問:「那是因為什麼?」

  周歸與停頓片刻,如實說:「現在我們醫院科室,高難度手術90%都是我在做,如果我辭職走了,我不知道醫院短期能不能找到代替我的人,還有就是……」

  梁星灼替周歸與說了他沒說完的話:「你有負罪感,對這幾年用心培養你的醫院領導感到愧疚。」

  「類似於被精心照顧的幼苗,長成之後卻跑到了別家,去為別家人遮風擋雨。」

  周歸與用沉默代替了回答。

  梁星灼無奈地嘆息:「我哥哥的責任心啊。」

  周歸與苦笑:「是不是有點庸人自擾。」

  「不會啊,你會因此困擾,說明你是個很溫柔的人。」梁星灼握住周歸與的手捏了捏,一臉驕傲,「周醫生醫者仁心,實在令人感動。」

  周歸與沒說話。

  梁星灼話鋒微轉:「不過我覺得你思路偏了,走入了死胡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