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頁
凌梧教她彈琴,越鴛很認真地學。
越鴛才不會告訴凌梧,她五歲就跟著母親學琴了。
這天春日午後,兩人坐在樹下看書。
凌梧閉眼睡去。
越鴛捧著書,心卻被他牽走了,眼睛也不由自主地黏在他身上。
她傾身,蜻蜓點水般的一吻落在他唇角。
春風融融,也不
知攪亂了誰的心湖。
3.
天下亂了。
義軍四起,聯軍入侵。
越鴛和凌梧下山,為了他們共同的夢想拼搏奮鬥。
逐外敵,打天下。
金戈戎裝,征戰沙場。
越鴛曾問:「你為何不做領袖,反而讓我來做?」
凌梧笑而不語,眼裡卻溢滿悲傷。
後來,越鴛才知道凌梧極力隱瞞的不同之處。
但一切都遲了。
那天夜裡,凌梧什麼都沒帶,一人一馬離開了越京。
越鴛在城牆上目送他離開。
她不捨得。
她也知道,留不住。
正月初一,全天下的百姓都在這一天和家人團聚。
唯獨越鴛,獨自一人站在城樓上。
高處不勝寒。
4.
凌梧將那把瑤琴留給了越鴛。
宮人呈上瑤琴,越鴛怔怔看它許久,抬手將其拂落在地。
「砰——」
很重的聲響。
一聲道別都沒有,憑什麼覺得她會收下?
宮人退下。
越鴛像一尊石像立在空曠寂寥的宮殿裡,骨頭縫裡都透著寒氣。
她轉身,越過地上的瑤琴往內殿走。
幾步後又折返回來。
越鴛撿起瑤琴,輕撫著上面嶄新的劃痕。
「啪嗒」,透明的液體落在斑駁的劃痕上。
5.
越鴛死在一個冬天。
北風蕭蕭,捲起滿碑的霜花。
越鴛的遺體入了皇陵,似乎有什麼牽引著她,一路往南。
她看到一塊墓碑。
墓碑上刻著「阿鴛」二字。
她一眼認出,這是凌梧的字跡。
時隔多年,越鴛重回凌梧身邊。
只可惜,他們陰陽相隔。
越鴛留在了凌
梧身邊,仗著凌梧看不到自己,放肆大膽地輕撫他的臉龐,撫平他凌亂的發和衣袖的褶皺,夜間在他枕邊安歇。
她以無人覺察的方式,陪伴凌梧三十二年。
這期間發生很多事情。
凌梧因為這些事情深陷痛苦之中,越鴛什麼都做不了,甚至連給他一個正大光明的擁抱都不能。
終於,明興帝暴斃而亡。
越鴛隱隱有種預感,她要離開了。
離開的這天,山里狂風大作,竹林颯颯作響。
凌梧下山去了。
越鴛無法下山。
她的身影一寸寸消散,唯有桌案上的濕痕證明她曾經來過。
再睜眼,越鴛被「她」的母親送到拍花子手裡。
陌生面孔的男孩子走進房間。
越鴛靠在他肩頭,輕聲呢喃:「阿梧。」
6.
越含玉抬頭望月,肩上驀地一沉。
回首看去,韓榆在她身後長身玉立,修長的手指將外袍披到她肩頭。
「怎麼不睡?」韓榆問。
越含玉靠在他懷中,感受著他炙熱的體溫:「做了個夢。」
韓榆替她攏了攏外袍,月光灑在他眉眼,溫柔似春水:「噩夢?」
「不是。」越含玉輕輕搖頭,「是一場美夢。」
只是過程艱辛酸楚了些。
兩人站在檐下,就這樣靜靜賞月。
良久,越含玉尾音很輕:「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們沒有重逢......」
「沒有如果。」韓榆斂眸,溫和且堅定,「事實就是,我們重逢,我們相愛。」
7.
新帝登基,大臣們最關心的
事情除了朝政,位列第二的大抵便是皇嗣問題了。
越京誰人不知女帝獨愛貌美女子,私底下紛紛猜測她有磨鏡之好,否則也不會年近三十還未嫁人生子。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以前她是公主,即便沒有子嗣也能一世富貴無憂,可現在不行。
對一國之君而言,開枝散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有了皇嗣,才不至於皇位後繼無人。
早朝上,有大臣提及此事。
越含玉略過不談,但不妨礙朝中許多人動了心思。
陛下再怎麼運籌帷幄,也改變不了她是個女子的事實。
她是女子,又要兼顧朝政,註定此生不會有太多的子嗣。
未來皇子體內流著一半生父的血,將來若有機會榮登大寶,必然會提攜生父的家人。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話並非空穴來風。
是人都有野心,誰都想大權在握。
於是接下來一個月,以胡大學士為首的大臣們每次早朝必會提起選秀一事。
不僅早朝,他們還在奏摺中用大段篇幅勸說越含玉儘快選秀。
「簡直無孔不入。」越含玉丟下手裡讓她煩透了的奏摺,冷眼冷麵,「胡茂才兩個兒子都是草包,他打的什麼算盤我一清二楚。」
韓榆單手托腮,給她倒了杯涼茶:「喝口水消消氣,你我都知道他只是在做無用功。」
說曹操曹操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越鴛才不會告訴凌梧,她五歲就跟著母親學琴了。
這天春日午後,兩人坐在樹下看書。
凌梧閉眼睡去。
越鴛捧著書,心卻被他牽走了,眼睛也不由自主地黏在他身上。
她傾身,蜻蜓點水般的一吻落在他唇角。
春風融融,也不
知攪亂了誰的心湖。
3.
天下亂了。
義軍四起,聯軍入侵。
越鴛和凌梧下山,為了他們共同的夢想拼搏奮鬥。
逐外敵,打天下。
金戈戎裝,征戰沙場。
越鴛曾問:「你為何不做領袖,反而讓我來做?」
凌梧笑而不語,眼裡卻溢滿悲傷。
後來,越鴛才知道凌梧極力隱瞞的不同之處。
但一切都遲了。
那天夜裡,凌梧什麼都沒帶,一人一馬離開了越京。
越鴛在城牆上目送他離開。
她不捨得。
她也知道,留不住。
正月初一,全天下的百姓都在這一天和家人團聚。
唯獨越鴛,獨自一人站在城樓上。
高處不勝寒。
4.
凌梧將那把瑤琴留給了越鴛。
宮人呈上瑤琴,越鴛怔怔看它許久,抬手將其拂落在地。
「砰——」
很重的聲響。
一聲道別都沒有,憑什麼覺得她會收下?
宮人退下。
越鴛像一尊石像立在空曠寂寥的宮殿裡,骨頭縫裡都透著寒氣。
她轉身,越過地上的瑤琴往內殿走。
幾步後又折返回來。
越鴛撿起瑤琴,輕撫著上面嶄新的劃痕。
「啪嗒」,透明的液體落在斑駁的劃痕上。
5.
越鴛死在一個冬天。
北風蕭蕭,捲起滿碑的霜花。
越鴛的遺體入了皇陵,似乎有什麼牽引著她,一路往南。
她看到一塊墓碑。
墓碑上刻著「阿鴛」二字。
她一眼認出,這是凌梧的字跡。
時隔多年,越鴛重回凌梧身邊。
只可惜,他們陰陽相隔。
越鴛留在了凌
梧身邊,仗著凌梧看不到自己,放肆大膽地輕撫他的臉龐,撫平他凌亂的發和衣袖的褶皺,夜間在他枕邊安歇。
她以無人覺察的方式,陪伴凌梧三十二年。
這期間發生很多事情。
凌梧因為這些事情深陷痛苦之中,越鴛什麼都做不了,甚至連給他一個正大光明的擁抱都不能。
終於,明興帝暴斃而亡。
越鴛隱隱有種預感,她要離開了。
離開的這天,山里狂風大作,竹林颯颯作響。
凌梧下山去了。
越鴛無法下山。
她的身影一寸寸消散,唯有桌案上的濕痕證明她曾經來過。
再睜眼,越鴛被「她」的母親送到拍花子手裡。
陌生面孔的男孩子走進房間。
越鴛靠在他肩頭,輕聲呢喃:「阿梧。」
6.
越含玉抬頭望月,肩上驀地一沉。
回首看去,韓榆在她身後長身玉立,修長的手指將外袍披到她肩頭。
「怎麼不睡?」韓榆問。
越含玉靠在他懷中,感受著他炙熱的體溫:「做了個夢。」
韓榆替她攏了攏外袍,月光灑在他眉眼,溫柔似春水:「噩夢?」
「不是。」越含玉輕輕搖頭,「是一場美夢。」
只是過程艱辛酸楚了些。
兩人站在檐下,就這樣靜靜賞月。
良久,越含玉尾音很輕:「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們沒有重逢......」
「沒有如果。」韓榆斂眸,溫和且堅定,「事實就是,我們重逢,我們相愛。」
7.
新帝登基,大臣們最關心的
事情除了朝政,位列第二的大抵便是皇嗣問題了。
越京誰人不知女帝獨愛貌美女子,私底下紛紛猜測她有磨鏡之好,否則也不會年近三十還未嫁人生子。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以前她是公主,即便沒有子嗣也能一世富貴無憂,可現在不行。
對一國之君而言,開枝散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有了皇嗣,才不至於皇位後繼無人。
早朝上,有大臣提及此事。
越含玉略過不談,但不妨礙朝中許多人動了心思。
陛下再怎麼運籌帷幄,也改變不了她是個女子的事實。
她是女子,又要兼顧朝政,註定此生不會有太多的子嗣。
未來皇子體內流著一半生父的血,將來若有機會榮登大寶,必然會提攜生父的家人。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話並非空穴來風。
是人都有野心,誰都想大權在握。
於是接下來一個月,以胡大學士為首的大臣們每次早朝必會提起選秀一事。
不僅早朝,他們還在奏摺中用大段篇幅勸說越含玉儘快選秀。
「簡直無孔不入。」越含玉丟下手裡讓她煩透了的奏摺,冷眼冷麵,「胡茂才兩個兒子都是草包,他打的什麼算盤我一清二楚。」
韓榆單手托腮,給她倒了杯涼茶:「喝口水消消氣,你我都知道他只是在做無用功。」
說曹操曹操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