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經過合營商榷後,在那處新發現的小山丘上設重兵伏擊,放出小道消息,秦闕被重傷後垂危,而後做向北撤兵往金陵之狀。
「章融是個文官,對排兵布陣並不了解,我們只需留一部分糧草,做倉皇撤退之假象,他在京口被困數日,除了出城奪取我們遺留下來的糧草,他別無去路,屆時便是南越王率兵釜底抽薪的時候。」秦闕聲音沉穩,交代著基本的安排。
畢竟是僵持了許久,打算一舉拿下京口的,自然不能出現半分的差錯。
於是,在具體細節的討論上,一直商議到了很晚。
次日,天邊才泛起一點點白,秦軍便按照原本的打算拔營向後撤去,南越軍也繞道向南,頗有一副聯盟破裂的樣子。
動作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既能讓章融察覺到情況不對,又不會讓他起疑心。
到午時的時候,他終於下了決斷,派兵去搶奪秦軍剩下的糧草。
京口所剩兵力本就不多,章融此時尚且不知,他派遣出去的軍隊,有來無回。
就在他開城門放兵後不久,潛伏在京口附近的,本應該南撤的南越軍卻突然殺了個「回馬槍」。
殺氣三時作陣雲。
章融只能放手一搏。
可當他看到那些因為連月作戰的百姓時,突然愣住了。
京口城內一片破敗,到處都是拖著傷的將士。
章融站在城牆上,突然愣住了。
他知道,京口堅持不住了,但燕軍破城之後,會發生什麼?
血洗、屠城,搶劫……
他腦中冒出無數個灰敗的畫面。
章融握緊了自己手中的佩劍,喃喃道:「章融啊章融,這難道就是你想要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嗎?」
他在這一瞬間,放下了所有的執著。
「開城門!」他冷聲吩咐。
他身邊的人看著他,仿佛不敢相信,他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但他再次重復:「開城門,我獨自出城。」
章融換上了朱紅色的官袍,捧著京口城印,一步一步走出了城門。
秦闕在陣中看到城內的異動,也下令,先鳴金收兵。
兩軍對峙。
一面是千軍萬馬,一面是形影相弔。
章融走得緩慢且堅定,刀鋒迎膛,風骨未朽。
「京口知州章融攜印信來降,只有一願。」風將他的衣袍吹得獵獵作響。
「講。」
「願燕軍入京口後,善待黎民,融,雖死無憾。」章融說完仰頭看著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秦闕。
耳邊只有呼呼的風聲。
「准。」這次是祝蘅枝開口。
聽到這一陣女聲,章融偏移了目光。
他不會不記得這張臉,上次見還是當時在金陵宮中,她為自己解圍的時候。
他當時敬佩祝蘅枝斷臂求生的勇氣,而今,感念於她的仁心。
章融將印信盛上,卻沒有跪秦闕。
在眾目睽睽下,他從腰間拔出自己的佩劍,寒光映入他的眸中。
「我是大楚臣,不跪大燕君。」說罷,刎頸自裁。
一道血珠飛濺而出,而後章融緩緩倒地。
一時分不清地上的紅,到底是他紅色的官袍,還是他不斷流出的血。
攻下京口,大楚之地盡數收入版圖之中。
大燕與南越按照之前定好的盟約,進行利益分配。
仿佛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皎皎,我有些話,想同你說。」烏遠蒼猶豫了很久,還是和祝蘅枝這般說。
祝蘅枝下意識地看了一眼秦闕,後者只是朝她笑了笑,什麼都沒有說。
祝蘅枝轉頭和烏遠蒼點了點頭,他們之間的事情,是時候做個了結了。
金陵城外,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烏遠蒼慢慢靠近祝蘅枝,聲音微微顫抖:「皎皎,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麼些年,你對我,當真沒有過一點點心動嗎?」
他這句話他曾經排練準備了無數遍,但在真得說出來的時候,還是沒有克制住自己的情緒。
祝蘅枝仰頭看著他,垂了垂眼,睫毛遮住了她的眼瞳。
怎麼會沒有?
哪怕只是一些瞬間的動心。
但她還是選擇了和烏遠蒼撒謊,「你於我而言,是摯友,也是沖盡我周身泥濘的,清泉。」
她的話戛然而止。
手心裡沁出一些涼汗,所有的心緒在這一刻都湧上心頭。
烏遠蒼的身影將她整個人都「吞」在裡面,其實只是虛虛的靠近。
他甚至不敢靠她太近。
「你撒謊了,皎皎。」
祝蘅枝聞言,身形一顫,抬起頭來,正對上烏遠蒼瀲著水光的眸子。
「但是沒關係,」烏遠蒼補了這麼一句,而後將握在他手中許久的那枚簪子,別在祝蘅枝的髮髻上。「如果有來生,我一定要比他先和你重逢。」
而後他帶著無限的眷戀,撫了撫簪尾,道:「簪子在你們中原,是下聘之物,不管你應不應,這便算是我今生定下了與你來世的緣分。」
祝蘅枝只覺得心頭壓了一座山一樣,久久喘不過氣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融是個文官,對排兵布陣並不了解,我們只需留一部分糧草,做倉皇撤退之假象,他在京口被困數日,除了出城奪取我們遺留下來的糧草,他別無去路,屆時便是南越王率兵釜底抽薪的時候。」秦闕聲音沉穩,交代著基本的安排。
畢竟是僵持了許久,打算一舉拿下京口的,自然不能出現半分的差錯。
於是,在具體細節的討論上,一直商議到了很晚。
次日,天邊才泛起一點點白,秦軍便按照原本的打算拔營向後撤去,南越軍也繞道向南,頗有一副聯盟破裂的樣子。
動作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既能讓章融察覺到情況不對,又不會讓他起疑心。
到午時的時候,他終於下了決斷,派兵去搶奪秦軍剩下的糧草。
京口所剩兵力本就不多,章融此時尚且不知,他派遣出去的軍隊,有來無回。
就在他開城門放兵後不久,潛伏在京口附近的,本應該南撤的南越軍卻突然殺了個「回馬槍」。
殺氣三時作陣雲。
章融只能放手一搏。
可當他看到那些因為連月作戰的百姓時,突然愣住了。
京口城內一片破敗,到處都是拖著傷的將士。
章融站在城牆上,突然愣住了。
他知道,京口堅持不住了,但燕軍破城之後,會發生什麼?
血洗、屠城,搶劫……
他腦中冒出無數個灰敗的畫面。
章融握緊了自己手中的佩劍,喃喃道:「章融啊章融,這難道就是你想要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嗎?」
他在這一瞬間,放下了所有的執著。
「開城門!」他冷聲吩咐。
他身邊的人看著他,仿佛不敢相信,他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但他再次重復:「開城門,我獨自出城。」
章融換上了朱紅色的官袍,捧著京口城印,一步一步走出了城門。
秦闕在陣中看到城內的異動,也下令,先鳴金收兵。
兩軍對峙。
一面是千軍萬馬,一面是形影相弔。
章融走得緩慢且堅定,刀鋒迎膛,風骨未朽。
「京口知州章融攜印信來降,只有一願。」風將他的衣袍吹得獵獵作響。
「講。」
「願燕軍入京口後,善待黎民,融,雖死無憾。」章融說完仰頭看著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秦闕。
耳邊只有呼呼的風聲。
「准。」這次是祝蘅枝開口。
聽到這一陣女聲,章融偏移了目光。
他不會不記得這張臉,上次見還是當時在金陵宮中,她為自己解圍的時候。
他當時敬佩祝蘅枝斷臂求生的勇氣,而今,感念於她的仁心。
章融將印信盛上,卻沒有跪秦闕。
在眾目睽睽下,他從腰間拔出自己的佩劍,寒光映入他的眸中。
「我是大楚臣,不跪大燕君。」說罷,刎頸自裁。
一道血珠飛濺而出,而後章融緩緩倒地。
一時分不清地上的紅,到底是他紅色的官袍,還是他不斷流出的血。
攻下京口,大楚之地盡數收入版圖之中。
大燕與南越按照之前定好的盟約,進行利益分配。
仿佛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皎皎,我有些話,想同你說。」烏遠蒼猶豫了很久,還是和祝蘅枝這般說。
祝蘅枝下意識地看了一眼秦闕,後者只是朝她笑了笑,什麼都沒有說。
祝蘅枝轉頭和烏遠蒼點了點頭,他們之間的事情,是時候做個了結了。
金陵城外,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烏遠蒼慢慢靠近祝蘅枝,聲音微微顫抖:「皎皎,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麼些年,你對我,當真沒有過一點點心動嗎?」
他這句話他曾經排練準備了無數遍,但在真得說出來的時候,還是沒有克制住自己的情緒。
祝蘅枝仰頭看著他,垂了垂眼,睫毛遮住了她的眼瞳。
怎麼會沒有?
哪怕只是一些瞬間的動心。
但她還是選擇了和烏遠蒼撒謊,「你於我而言,是摯友,也是沖盡我周身泥濘的,清泉。」
她的話戛然而止。
手心裡沁出一些涼汗,所有的心緒在這一刻都湧上心頭。
烏遠蒼的身影將她整個人都「吞」在裡面,其實只是虛虛的靠近。
他甚至不敢靠她太近。
「你撒謊了,皎皎。」
祝蘅枝聞言,身形一顫,抬起頭來,正對上烏遠蒼瀲著水光的眸子。
「但是沒關係,」烏遠蒼補了這麼一句,而後將握在他手中許久的那枚簪子,別在祝蘅枝的髮髻上。「如果有來生,我一定要比他先和你重逢。」
而後他帶著無限的眷戀,撫了撫簪尾,道:「簪子在你們中原,是下聘之物,不管你應不應,這便算是我今生定下了與你來世的緣分。」
祝蘅枝只覺得心頭壓了一座山一樣,久久喘不過氣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