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旁的小和尚聽到,笑呵呵地說道:“掌管膳房的妙清師叔,出家前,家裡是做酒樓的,學的一手好廚藝,不會讓施主失望的。”

  小和尚年歲小,性子也活潑,抬頭看了眼天色,見時辰尚早,又道:“今日,妙法師伯在羅漢堂講經,許多香客都去聽,施主若有興趣,也可以去聽一聽。”

  “好。”

  沈青黎頷了頷首,彎著唇角,對錦一道:“寺里的景致瞧著很不錯,你也去逛逛。”

  錦一不放心她一個人,道:“屬下還是陪著您。”

  沈青黎笑道:“佛門重地,到處都是人,不會有危險的,等下逛完,去羅漢堂找我便是。”

  錦一知道她是好意。

  她暗衛出身,只會殺戮,不信神佛,只信手裡的劍。

  若非陪著沈青黎,這輩子,都不會踏進寺廟一步。

  “屬下不會走遠,您有事,吹響骨哨。”

  “好。”

  錦一走後,沈青黎指著李家村的那盞長明燈,問小和尚:“不知是哪位施主供奉的?”

  小和尚道:“施主請稍候,小僧去查一查。”

  “有勞了。”

  小和尚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功夫,就查到了。

  “是一個叫張三的施主。”

  “張三?”

  沈青黎微怔,眼前閃過一張瘦骨嶙峋的臉。

  小和尚說道:“是在城中收泔水的。”

  竟然真是他。

  沈青黎眸光幽微,問道:“你認識他?”

  張三長得異常的瘦削,因著是收泔水和倒夜香的,身上總會有一股味道。

  小和尚記憶深刻,說道:“他每年都會來添香油錢,點長明燈,差不多都要有十年了。”

  葉家謀逆案,至今也十年了。

  沈青黎微笑道:“多謝小師父。”

  小和尚回了一個佛禮,見她沒有再問,便去忙別的事情了。

  沈青黎望著那盞長明燈,沉靜無波的眸底漸漸漫起一層寒光。

  從大殿裡出來,她去羅漢堂聽妙法和尚講經。

  妙法和t尚正好講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世間種種,善惡有報,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這世間,多的是好人難以善終,作惡者福壽綿長,錦繡逍遙。

  這果,終要自己去討!

  沈青黎聽了一會兒,便出來了,正好碰到前來尋她的錦一。

  眼見著時辰差不多了,兩人在寺里用了齋飯,便下山回城了。

  沈青黎說道:“楊家勢力龐大,暄王那點人手,怕是查不過來,左右也是無事,你們不妨去幫他,早日查清,也好早日回去。”

  她是故意支開錦一。

  錦一不疑有他,點頭應下,和暗衛去打探消息。

  ......

  府衙里。

  景暄正和各官員議事。

  年底到了,事情尤為地多,很多公務都等著處理,每個人都很忙。

  沈青黎沒進去打擾,坐在廊下。

  景暄的侍衛九川忙讓人擺上茶案,又在一旁放了個炭盆。

  案上,紅泥小火爐水霧氤氳,茶香四溢。

  沈青黎一邊喝著茶,一邊賞著雪景。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事情議完,裡面的人紛紛告辭,見到沈青黎,壓下心中的驚奇,紛紛拱手作揖。

  沈青黎微微頷首致意。

  景暄起身走了出來,臉上帶著笑,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來。

  沈青黎舀了一盞熱茶推過去,笑吟吟道:“偷得浮生半日閒,殿下也歇一歇。”

  先前,景暄聞到茶香,便知道是她來了。

  能讓九川拿出好茶招待的,整個府衙,唯有她一人。

  能讓她等這麼久,想必是有要事。

  但看她這般氣定神閒,景暄也難得地放鬆心神。

  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眼中凝著笑意:“想不到王妃烹茶的手藝這麼好。”

  沈青黎垂首飲茶,悠悠笑道:“是殿下的茶好。”

  兩人都不說話,望著院中的雪景,靜靜地品著茶。

  待飲完一盞茶,沈青黎又給兩人都續了一盞。

  她漫不經心地問道:“竇章賑災不利,官逼民反,可認罪?”

  竇章,涼州的知府。

  景暄的語氣比院中的寒雪還要冷上幾分:“他只承認自己瀆職,其他的一概不知。”

  一場暴亂,血流成河,多少人家破人亡。

  一句瀆職,便想輕鬆揭過。

  竇章這是把全天下的人都當成傻子嗎?

  沈青黎聽了,眼底閃著戲謔的冷光,淡淡道:“嘴倒是挺硬的,他這是在自救,還是篤定殿下查不到實證?”

  “他應該還隱瞞了更重要的事情,那罪名,比暴亂更重。”景暄沉吟道,“王妃覺得,與龍影衛勾結的人,會是他嗎?”

  沈青黎轉著茶盞深思。

  以龍影衛的行事作風,無用的棋子,必會斬草除根,以絕後患,但竇章還活得好好的,若非有把柄在手,龍影衛投鼠忌器,不然,與龍影衛勾結的人,應該另有他人。

  半晌,沈青黎說道:“官逼民反,最根本之處,是府衙沒有開倉賑糧,殿下不妨從這裡著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