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雍州和涼州相鄰,不知道這場暴風雪,有沒有波及雍州。

  錦一說道:“雍州受災不算嚴重,又救災及時,並未發生暴亂。”

  玄甲軍就駐紮在雍州,哪個活膩了,敢官逼民反?

  雍州官府,上到知府,下到縣令,都知道雍州亂不得,不然,給了北燕可乘之機,死的,便是他們身後的親人好友。

  “雍州哪來的糧食?”沈青黎問道。

  雍州和涼州都是荒涼之地,收成本就不好,想要救一州百姓,光靠官府開倉賑糧是遠遠不夠的。

  “雍州上下一心,一部分是城中富商捐糧,再者就是玄甲軍贈糧。”錦一說著,感激地看向沈青黎。

  若是以往,玄甲軍自己都不夠吃,哪有糧食賑濟百姓。

  可自從王妃嫁進來,玄甲軍就沒餓過肚子,也有餘糧了。

  沈青黎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涼州的亂象,雍州就沒人發現嗎?”

  第175章 給沈崇畫大餅

  雍州有玄甲軍,知府也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但每年這個時候,北燕都要來擾邊,那邊常有戰事,涼州的百姓自然不會往那邊逃荒。

  這是其一。

  其二......

  錦一冷著臉道:“王妃有所不知,涼州境內被封,百姓出不去,但凡逃出去的,都被殺了。”

  太猖狂了!

  這場雪災背後,到底是官府不作為,還是有人別有用心,就想涼州亂起來?

  涼州一亂,若波及到雍州,邊關就真的要大亂。

  沈青黎想起來都覺得心驚。

  仔細一想,涼州的這場暴亂,頗有些蹊蹺。

  自西晉立國以來,也不是每一年都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總會碰上一些凶年飢歲,災民暴亂,屢見不鮮,但像涼t州這般官逼民反,卻又捂死在涼州境內的,卻有些少見。

  這得多少只手,才能遮天!

  沈青黎越往下想,眉心蹙得越深。

  須臾,她斂了神,說道:“等朝廷收到消息,再派人過去賑災,不知道還要耽擱多少時日,涼州的百姓怕是等不了,你協助蕭伯,儘快送一批糧食和藥材過去,還有禦寒的衣物。”

  她從各地調糧,肯定比朝廷的動作要快。

  只有人心穩了,涼州這場叛亂才能徹底平息,背後之人再心有謀算,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錦一心中掠過一抹欽佩。

  若是換別的女子,聽到涼州暴亂,且不說有沒有王妃這份冷靜從容,就這份胸襟氣度,只怕也無人能與之比肩。

  普天之下,能有幾個人,願意傾盡綿薄之力,賑濟百姓。

  錦一說道:“王爺之前調了一批糧食,現在能調動的糧食不多。”

  沈青黎道:“能調動多少,先運送過去,只要等到朝廷的賑濟糧,這場危及便渡過去大半了。”

  一州百姓,就算她把鋪子裡的糧食都運送過去,也遠遠不夠,但她已經想到法子了。

  沈青黎讓人去備馬車,去沈家之前,讓蕭伯給長公主府下帖子,她明日想登門拜訪。

  世家大族皆有存糧,首屈一指的,便是沈崇。

  這些年,他靠倒賣糧食,金銀成山。

  如今,也該輪到他,為百姓盡一點力了。

  ......

  一到沈家,沈周連忙迎上來作揖。

  “大小姐回來了,風寒可好多了?”

  “已然大好,多謝你掛懷,父親可在府中?”

  “大人在書房。”

  沈青黎聞言,直奔沈崇書房。

  沈崇打量了她一眼,道:“天寒地凍的,你風寒剛好,不在府中靜養,匆匆回來,可是出了什麼事?”

  沈青黎把涼州雪災,和災民暴亂的事情說了。

  沈崇目色陡凝,深沉道:“消息可屬實?”

  沈青黎頷首:“蕭家暗衛查到的,必然是真的。”

  沈崇端著茶盞,深沉不語。

  沈青黎一字一句,似在蠱惑:“父親,這是沈家造勢的絕好時機。”

  沈崇神色微動,掀起眼皮看向她:“何以見得?”

  “時隔多日,街頭巷尾,仍有人在議論沈家,若父親賑濟涼州,口碑逆轉,沈家還是從前那個沈家。”

  “你可知賑濟涼州需要多少糧食?”

  “有失才有得。”沈青黎看著他的眼睛,正色道,“無需父親傾盡所有,只要賑濟一部分,助涼州渡過眼前這關。”

  “你又可知,如此行事,會引來陛下忌憚?”

  “那又如何?他忌憚世家,猜忌權臣,卻又不得不依仗於此,千百年來,皇朝一代代更迭,可那些底蘊深厚的世族,卻仍屹立不倒,只要我們立得穩,何懼帝王忌憚?”

  這些大逆不道的話,沈青黎說起時,沒有半點顧忌。

  語氣清淡的,就像是在談論天氣一般。

  但眸底的光,清亮卻不灼然,一身氣勢深斂,卻又隱帶鋒利。

  這個女兒真像他啊。

  對皇族沒有敬畏,凡事,謀定而後動。

  沈崇看著沈青黎,暢懷地大笑了兩聲:“這天下的女子,都不及我兒。”

  沈青黎聞言,便知道沈崇意動了,唇角微翹:“多謝父親誇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