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翌日,景暄進宮,帶著一盒荷花酥去探望葉皇后。

  沈青黎也坐著馬車去花萼樓。

  她如往常一般,擺好筆墨紙硯。

  這時,有個國子監的貢生來到她面前。

  這貢生穿著半舊的襴衫,朝沈青黎拱手問道:“在下李懷瑾,有一事想請教王妃。”

  沈青黎的心底不由浮出某種猜測。

  晉元帝要出手了。

  她眉眼沉靜,道:“但說無妨。”

  李懷瑾一臉正氣,擲地有聲道:“蕭家滿門忠烈,宴王為何要走私軍械?如此禍國殃民,可對得起君王百姓!”

  大殿裡,靜得落針可聞。

  無數道目光落在沈青黎身上,都在等她的回答。

  李懷瑾也看著她,字字緊逼,振臂而呼:“宴王罪行滔天,為何大理寺不審?還請宴王妃給我等一個解釋!”

  都是一群年輕的讀書人,意氣最盛,也最容易受人撥動。

  “請宴王妃給我等一個解釋!”

  “請宴王妃給我等一個解釋!”

  “請宴王妃給我等一個解釋!”

  一個個情緒高昂,義憤填膺。

  容婼在一旁看好戲,煽風點火道:“宴王妃不是能言善辯嗎?怎麼啞巴了?莫不是心虛了?”

  沈青黎的神色異常地平靜,不緊不慢地開口:“這位學子,本王妃且問你,走私軍械案可結案?”

  她坐著,李懷瑾站著,可她那沉穩不驚的氣度,莫名地有股上位者的氣勢,讓李懷瑾感到一股壓迫感。

  “未曾。”

  “你可親眼所見,我家王爺走私軍械?”

  “並無。”

  “陛下可定我家王爺的罪?”

  “沒有。”

  沈青黎的語氣聽著輕描淡寫,仿若是閒談一般,可每問一句,李懷瑾的臉色就沉一分。

  沈青黎又繼續問道:“既如此,你憑什麼認定他禍國殃民?又憑什麼替陛下給他定罪?你李懷瑾究竟是何人物,竟能凌駕在國法律例之上?”

  第102章 詭計與陽謀

  李懷瑾腦子嗡地一下,頗有幾分惱羞成怒:“王妃慎言!”

  沈青黎淡淡地笑:“原來,你也知道要慎言,我一個女子,尚且知道,做人該知禮明德,知恥明義,你讀那麼多聖賢書,書上教你那麼多道理,你卻連讀書人的風骨都沒有。”

  李懷瑾被她言語之間的譏諷刺得臉色漲紅,啞口難辨。

  蘇辭嘖嘖道:“真是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讀書人的臉都給你丟盡了。”

  柳瑩深以為然,點頭附和道:“你根本不配為讀書人!”

  晉元帝既然要出手,就絕不會這般輕易地被她化解,這只是個引子,定然還有後招。

  沈青黎心思百轉。

  “你們是國子監最出色的學子,將來,魚躍龍門,入朝為官,首要的,便是以民為重,獻策於君,眼下,天氣炎熱,水位下降,諸位所思的,應該是農桑水利之事,而非惡意揣測之事,讀書人,若無一顆清正之心,日後為官,也是禍國殃民之輩!”

  最後一句,是朝著李懷瑾說的。

  李懷瑾面紅耳赤,仿佛被狠狠掌摑了一般,呼吸都急促了。

  其他人,卻仿若醍醐灌頂。

  沈青黎不疾不徐,繼續往下說道:“不論宴王是否走私軍械,但他平戰亂,護萬民,俱是事實,案情尚未明朗,諸位不分青紅皂白,可覺羞愧?”

  大殿內,鴉雀無聲。

  有的學子滿面通紅,露出愧色。

  有的學子垂著頭,無地自容,恨不得有條地縫好鑽進去。

  沈青黎掃過眾人。

  “軍械走私案由暄王殿下和大理寺徹查,用不了多久,案子就會水落石出,天理昭昭,有罪的,自有國法論處,一個都逃不掉!”

  李懷瑾譏嘲道:“王妃果然能言善辯,說得比唱得還好聽,韓校尉以死指證宴王,宴王卻安然無損,天理昭昭?我看是老天爺瞎了眼才是!”

  他這話一落,立馬有人喊道:“宴王必須移交大理寺受審!”

  接著,又有人跟著喊道:“難道有功之臣,就可以徇私枉法嗎?”

  “宴王恃功跋扈,國法何在?”

  那些貢生的情緒一下子又激昂起來。

  蘇辭氣得想罵娘,正要和那些人理論。

  “蘇世子,”沈青黎看著他和柳瑩,“接下來,不論發生何事,你們旁觀便可,勿要牽扯進來。”

  蘇辭也看出不對勁。

  這裡面,以李懷瑾為首,有不少人是衝著沈青黎和蕭宴玄來的。

  他神色微凝,道:“這些人心思不正,我豈能袖手旁觀?”

  柳瑩也道:“父親教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若我退了,便有負王妃相救之恩。”

  “你們好意,我心領了,但那人出手,是要見血的。”沈青黎隱晦地說著,又補了一句,“眼下這個時辰,早該有大儒來講學。”

  蘇辭和柳瑩面色皆是一變。

  蘇辭本就聰慧,稍微一想,事情牽扯到軍械走私案,便猜到今日之事,背後授意之人怕是是晉元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