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常侍從不知這世上還有如此驚世駭俗的言論,他驚愕地抬起頭,卻發現楚霽滿臉正色,才知道這位王上是來真的。

  一時間,孫常侍腦子短路,悶聲問:「敢問王后是何人?王上何時迎王后入宮?」

  此時恰有府中侍從來報:「楚大少和二少一家都來滄州了。」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楚霽拉過秦縱,頭也不回去接哥哥嫂嫂們了,只留下孫常侍細細琢磨這話,卻在看見二人牽著的手時突然梗住。

  楚雩和楚霄一收到楚霽要他們去滄州的消息,家裡的大小事宜都顧不上,連夜交代幾句便帶著一家子北上滄州。

  沿途守軍自然知道這二位的身份,不敢有絲毫怠慢地一路護送著幾人,路上又聽說了楚霽要稱王的消息,兩位哥哥不知是喜是憂,只得更加快了腳步。終於也算是順順利利地到了滄州。

  楚霽和秦縱趕到時,二哥楚霄正得意地顯擺著。

  「大哥,這路比益州的青石路還平坦吧,水泥路!」

  「這城牆,沒見過吧,這叫鋼筋水泥!」

  「瞧瞧這護城河,兩面通閘,絕不會倒灌進城!」

  ……

  楚雩難得沒有端著家主的架子,也不似本來那般要保持大哥的穩重,哪怕楚霄的嘚瑟勁兒都要漫出來了,楚雩也高興。

  這是他弟弟搞出來的,造福萬民,富國強邦。

  「是小叔叔!」一個被楚雩的夫人抱在手裡的小男孩兒突然驚喜出聲,肉嘟嘟的小手指朝來人的方向指過去。

  楚霽走上前,接過大嫂手中的小男孩:「勛兒真乖,還認得小叔叔。」

  楚勛今年才不滿三歲,第一次見楚霽還是上回楚霽回益州的時候,但他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和他父親長得很像,又比父親好看溫柔的小叔叔。

  「小叔叔好看,勛兒喜歡。」

  楚霽抱著他晃悠,又引著他看秦縱:「認不認識這個叔叔。」看勛兒點頭,楚霽將小傢伙遞到秦縱懷裡。

  可憐秦小將軍鐵血戎馬,懷裡突然被塞了一個肉墩墩,還是楚霽心愛的小侄兒,一雙手進退兩難,不知是抱緊些好還是抱鬆些好。

  楚霽被他這副模樣逗笑了,上前幫著他一起抱住小楚勛,小勛兒的視野一下子變高,心中欣喜不已,對著秦縱露出大大的笑容。

  「注意分寸,大庭廣眾之下,成何體統!」楚大哥終於繃不住了,對著二人嚴肅開口,端的是一副大家長的模樣。

  他的兒子,他的弟弟,都對著別的男人笑得那麼燦爛,算怎麼回事!

  「大哥,還沒認清現實吶?」楚霄扇子一打,案首闊步:「阿霽,阿縱,帶著哥哥好好逛逛。」

  楚霽搖頭笑笑,領著一大家子進了滄州城。

  九月十五,大吉,諸事皆宜。

  天朗氣清,萬里無雲,建國大典如期舉行,卓詢之親自擔任司儀。

  殿宇巍峨,延王宮的中軸線位于丹鳳門上,穿過龍首渠的御橋走到廣場盡頭,是楚王宮的主殿,太和殿。

  太和殿左右兩側的坡道宛如金龍垂尾,盛大輝煌。此時的坡道上楚字旗飄得張揚,文武百官按照品階在坡道上次第排列。

  他們有的從一開始就是楚霽的擁躉,是他的摯友親朋,楊佑、姜木、蒯息、蒯民、蒯信、薛正、洪瑞……

  他們有的半路追隨楚霽,一直走到今天,也獲得了楚霽的信任和器重,卓范、萬魯、黃鈞、劉為、趙恆,甚至是張舜之、白鑫……

  但最多的,其實是科舉取士,可稱為楚霽門生的官員們,他們從會試中脫穎而出,懷揣著經世濟民的理想,成為了楚霽扶綏萬方不可或缺的人才。

  「樂奏始平之章,迎蒼天!」

  吉時一到,卓詢之出列,主持大典。

  禮樂聲起,楚霽身著冕服,從楚王宮昭享門出,步入圜丘壇,手持玉圭,一步步地步入上層,跪拜蒼天排位,為祭天告祖之意。

  禮畢,楚霽轉身,背對祭壇,面朝群臣。

  「吾王楚霽,惟漢中之君。北定大闕,南歸奚州,使海內土疆,免於分崩。文武百司、眾庶黎民,合辭勸進,尊爾為王。今祭告天地,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楚!」

  在卓詢之抑揚頓挫的宣告中,百官眾臣行三跪九叩之禮。

  「吾王萬歲!」

  楚霽立於玉階之上,耳邊聽得山呼萬歲,心中五味難以言說。

  近十年夙願得成,楚霽緊握著手中玉圭,秋日的暖陽斜射下一道光,照耀在楚霽的指節與玉圭交界處。

  我要給這天下海晏河清,萬里同風。

  祭天禮畢,便是封賞功臣。

  楚雩和楚霄分別被封為成國公和安國公,為從一品公爵。卓詢之為天下文樞,又曾為大雍帝師,楚霽任命其為從一品太子太傅,只是現如今楚霽膝下無子,他便兼理科舉之事。

  楊佑為尚書省主官尚書令,官居正二品,黃鈞為中書令,另有一人是上屆科舉狀元,被任命為侍中,分別為門下省、中書省主官,與楊佑互為制衡。

  設六部尚書,卓范為禮部尚書、蒯息為戶部尚書、王超為工部尚書、趙恆為吏部尚書,其餘兩位尚書和二十四司官員亦早有安排。最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被楚霽任命為軍器署官員的班如,也是楚霽任下的第一位女官,成為了兵部庫部司的郎中,掌兵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