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仿佛只要楚霽應允下來,他就會當場將大闕王和公主拿下。

  他有這個自信,哪怕是他今日帶來的騎兵只有千人,也足以叫整個大闕天翻地覆。

  桌案之下,楚霽握住了秦縱的手,手指輕輕敲著,安撫住秦縱的情緒。

  可秦縱這時候哪裡還顧得來旁的?

  他一言不發,有些發紅的眼睛緊緊盯著楚霽。

  秦縱不認為楚霽會答應大闕王,否則在三年前,他就不會拒絕益州牧聯姻的請求。

  可是,顯然因為剛剛的那一支舞,楚霽對那公主是欣賞的。

  秦縱吃醋,不是一般的吃醋。

  楚霽暗自挑眉,小將軍這氣性醋勁,真不是一般的大啊,這都敢瞪著他了。

  楚霽與秦縱所想不同,他並不認為,大闕王看中的聯姻人選是自己。

  但為了防止秦縱的情緒失控,楚霽做了個有些失禮的舉動。

  他復又放下酒杯,甚至不曾站起,只是坐在玉案前:「大王請講。」

  好在大闕王一門心思地想要促成這門聯姻,並未在意這些細節。

  他說:「不知秦將軍可曾婚配否?」

  話音落下,楚霽感覺到那被自己悄悄握著的手都僵硬了。

  不等楚霽和秦縱說話,大闕王又繼續道:「小女和晉二八年華,本王欲以秦將軍為小女良配,共結秦晉之好。」

  秦縱的臉都白了。

  完蛋,我剛剛是不是對楚楚生氣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秦縱聯姻, 是大闕王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

  若是和晉能與秦縱成親,那麼日後大闕便與楚霽綁在了一起,同氣連枝, 相互照應。

  大闕能為楚霽提供上等良馬,保證北邊大漠的安定,也能防範住并州軍的偷襲。

  而同樣的, 楚霽也會繼續將互市開展下去,在必要的時候派兵保護大闕,不受并州所擾。

  實在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至於大闕王為什麼不想與楚霽聯姻呢?

  並非是楚霽不好,恰恰是楚霽太好, 這才叫大闕王改了心思。

  和晉說是他的掌上明珠也不為過,自幼便是個自由散漫的,無論愛好些什麼, 大闕王都全力支持。

  這才讓和晉學了一身的好武藝, 便是她哥哥宗政延也要甘拜下風。

  更何況,大漠兒女舞刀弄槍本就是常事。

  可顯然,和晉身上沒有一絲一毫符合中原對於大家閨秀的要求,想來是入不得楚大人青眼了。

  反倒是秦將軍,年少成名, 威名赫赫, 與和晉倒是良配。

  若說和晉貴為大闕公主,身份貴重, 這對於旁人來說或許是個優勢,可對於楚霽來說, 卻絕非上佳之選。

  楚霽的目標是逐鹿中原, 若有一日他當真登上大寶,還能讓身為異國公主的和晉占著正室的名頭嗎?

  可大闕王也絕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做妾。

  到那時, 兩廂為難間,才真是壞了情分。

  都說父母之愛子,必為其計深遠,大闕王也是如此。

  更何況,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女兒的幸福,大闕的萬千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好在,看和晉的反應,對於這位秦將軍也是十分滿意的。

  可大闕王笑意滿面之時,楚霽卻暗自皺了皺眉。

  聯姻一事,大闕王大可私下與他,與秦縱商議,不必在諸事未定之時,便拿到這大殿中來說。

  那一句「若是楚大人同意,日後大闕定然鼎力相助。」擺明了是把秦縱看做是他的附庸,是可以拿出去作為「交換」的存在。

  如此這般攤開來堂而皇之地講,只怕是大闕王心中已然認定,他楚霽會為了和大闕長久的合作,應下這門婚事。

  甚至隱約的,還有幾分脅迫的味道。

  大闕王並未察覺楚霽的不快,反而問道:「不知楚大人意下如何?」

  這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秦縱年幼失祜,自十五歲起便跟在了楚霽身邊,又擔著主公的身份,在大闕王看來,楚霽是唯一能做主秦縱婚事的人。

  在某種程度上,大闕王想得的確沒錯。

  可回應他的,是楚霽似笑非笑的臉。

  說實話,楚霽心中雖不喜,卻也明了,大闕王會如此想如此做,是站在一個君主,一個父親角度上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秦晉之好」四字,雖然在今日已被衍生成為單純的永結姻緣之好的意思,但這個詞語的誕生之初,便飽含了政治的意味。

  今日坐在這裡的,換了楚霽之外的任何一個人,都會答應。

  這是一位有野望的有遠見的主公,會做出的必然選擇。

  可偏偏,楚霽是不同的,正如秦縱所想,哪怕他們只帶了騎兵千人,依舊有讓大闕天翻地覆的資本,只是少不得要吃些苦頭罷了。

  喧鬧的宴會突然沉寂了下來,眾人面面相覷,都不敢看兩個上位者之間無言的爭鋒。

  鮮于博也隱隱有些後悔。

  舅舅想要讓和晉與秦縱成親一事,他是知曉的,也是贊成的。

  他想著,再如何,秦縱和楚霽也不可能真的成親吧?

  一個是手握兩州的主公,一個是執掌兵馬的將軍,兩人必然是要娶高門貴女的,哪怕是為了問鼎中原,他們也必須這樣選擇。

  而集大闕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和晉公主,當真可稱為上上之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