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疑惑她在一踏入慈安堂時便產生了。

  滄州遠不如膠州富庶,可即便是膠州的慈安堂,對比起這裡的來,簡直像是貧民窟。

  「這兒倒還真是楚大人建的,但原先不是當做慈安堂用的。」柳婆婆像是回憶起了什麼:「去年我們滄州下大雪你們知道吧?」

  朱芸被這話問住了,只以為是不小心說到了柳婆婆的痛處,連聲道歉。

  畢竟這大雪災的,那有不死人的的?至少家裡的那些個雞鴨鵝豬是別想活了。

  柳婆婆原先還沒反應過來,隨即又腦子一轉,懂了,這不是造成誤會了嗎?

  「沒事兒,去年啊,咱們老百姓是一點損失也沒有。因為有楚大人在啊,不僅沒人被這雪災害死,而且楚大人還提前出錢買走了我們養的牲畜。就連些房子,也是楚大人害怕積雪山腳下的百姓遇害,這才建起來給他們住的。」

  聽見柳婆婆說這話,這些人又想起了今年桐昌城的災禍,這樣巨大的對比落差讓他們唏噓不已。

  但只要一想到以後楚大人也是他們的父母官,他們也對於未來的日子也覺得越來越有盼頭了。

  「那這些人現在是遷回積雪山下去了嗎?」有人問道。

  「那哪能啊?要是再下大雪怎麼辦?」柳婆婆故作玄虛,心中卻暗下決心,今日勢必要讓這些膠州人知道我們楚大人有多好。

  「是啊,可不能再回去了。這些人現在住在哪兒呢?」眾人被柳婆婆這樣子勾得好奇不已,連忙追問。

  柳婆婆一抬手,指向遠處層層山巒,語氣驕傲:「他們現在啊,被楚大人分了梯田,都住在這些山底下呢。」

  「梯田?」這未曾聽說過的新事物叫一眾膠州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看著他們疑惑的表情,柳婆婆笑著:「這梯田啊,就是在山上開出來的田。我們滄州原本山多地少,現在啊,有多少山就有多少地。這法子,也是咱們楚大人想出來的。不僅如此,他還免費把這些田地分給百姓,讓咱們啊,都有地種!」

  「誒呦,那這楚大人還真是活菩薩。」

  「我一瞧著便覺得是個神仙人物,還真是的!」

  ……

  話音剛落下,柳婆婆便聽到一連串發自內心的感慨。

  她不由得挺起胸膛道:「那可是。我們楚大人的好處還多著呢。還有秦將軍,帶領我們滄州的血性男兒趕跑了多少壞人!誰要是說他們一個字不好的,我們全滄州的人都不能答應!」

  第一百零二章

  花開兩朵, 各表一枝。

  滄州百姓此時自不必說,膠州百姓的生活此刻也逐步走回了正軌。

  楊佑和薛正幾人還留在膠州主持大局,楚霽便乾脆給楊佑傳回一道手令, 命他兼任膠州別駕,總領膠州一切民生;薛正暫領膠州大營將軍,重整膠州兵馬。

  明眼人都知道, 此刻膠州已然盡在楚霽掌握之中,對於他的手令,還沒有找死的敢挑釁。

  至於這膠州牧的位子,這不是明擺著的了嗎。

  楊佑上任以後, 第一件事情便是安撫民生,打消了眾人對於膠州易主的恐慌。

  有他們營救了桐昌城的群眾基礎在,膠州百姓很快便對他們建立了信任。

  隨後的事情便容易了許多。

  周珩為了發動戰爭, 強征了百姓的田產糧食, 楊佑便做主將其歸還百姓,一併免了膠州當年的農稅。

  原本全城戒嚴,商戶閉門不出,小販百姓不敢上街,楊佑便鼓勵經商, 降低商稅, 楚家名下的商鋪率先啟動起來,又由霽月錢莊牽頭, 給百姓們發放購物津貼。

  這一點他倒是和楚霽學的。

  楚家從商多年,自打楚霽來了之後, 又提出了許多新的想法。什麼儲值卡、優惠券, 花樣層出不窮,倒是好好地讓這些古人吃了一驚。

  楊佑一點即通, 有樣學樣地在滄州發行過購物券刺激消費,讓楚霽這個現代人嘖嘖稱奇,感慨楊佑智慧之深。

  鬧事的自然也有,大多是周珩的殘餘勢力。

  這便是薛正分管的內容了。

  戰爭的磨礪使得薛正更加成熟,原先那張青澀外放的臉上也多了幾分沉毅內斂。

  軍營之中的周珩餘黨自然要肅清,去年楚霽初初入主滄州時便留下經驗。

  凡是作惡多端,為虎作倀的,一律斬殺,受其庇護的親眷亦視其情節輕重,或是斬殺,或是接受勞動改造。

  其餘士兵,不知者或被迫屈服周珩者,則盡數收編,編入新的膠州軍中。

  一段時間之後,田地里又站滿了勞作的農民,侍弄著一年的希望;街上的商鋪全都恢復了營業,大街小巷熙來攘往,好不熱鬧。

  但是這就苦了楊佑了。

  整個膠州現如今從文書小吏到一州從事,全部都空缺地厲害。

  文書小吏好解決,他選一些穩重又識字的頂上便好,但太守、從事一類的,卻要等楚霽來決定。

  於是,楊佑只好每日伏在案前,宵衣旰食地處理公文。

  楊佑如何暫且不論,姜木對此可是「怨言頗深」。

  每日裡,他還沒醒,楊佑便去了衙門;他等得都睡著了,楊佑還沒從衙門回來呢。

  嚴重影響夫夫生活和諧!

  為此,還不等楊佑付諸行動,姜木便等不及了。

  一連寫了三四封書信傳回滄州州牧府中,問楚霽什麼時候能把膠州官員的窟窿都填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