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不說,還得是楚大人呢?

  那些大闕俘虜一聽見蒯信的話,頓時都瞪大了眼睛,小聲地議論起來。

  原本的那個小兵也不哭了,難以置信地問道:「真的?」

  「那是當然了。我們楚大人都和你們將軍商量好了,就等你們大闕來人。」蒯信道。

  「楚大人,真的是一等一的大好人啊!」小兵由衷地感嘆道。

  旁人也紛紛點頭附和。

  「好了。那現在,全軍聽令,跑步前進!」蒯信手臂一抬,指著前方。

  原本混亂的隊伍霎時得令,果真有條不紊地向前行進著。

  他們想,楚大人這樣的好人,不要他們這些戰俘的命,還願意幫助沒有糧吃的大闕百姓。他們要是再不好好聽話,那還是人嗎?

  蒯信看著有序的隊伍,摸著後腦勺嘿嘿一笑。果然是楚大人的法子有用。瞧瞧,聽話多了。

  這兩千人被帶到一處山陵,又被分成四組。

  主體部分的八百人被分布在山體上,背著鋤頭,開鑿著田地。

  另外三組也各司其職,一組三百人在山頂和水源旁開鑿蓄水池。滄州降水量雖不算少,但與南方卻不可相提並論。是以,楚霽的圖紙上加了一個蓄水池,這樣在降雨時便可將雨水儲存起來,方便在少雨時進行灌溉。

  又有三百人負責挖鑿溝渠。這些溝渠自上而下,經過每一層的梯田。這樣,農戶便可引山頂之水灌溉土地。

  最後一組負責背石頭上山。這活計比較重,楚霽也不想太過苛待他們,所以這一組也有六百人。

  石塊的作用,是要在相應的位置進行壘石築梗,以便初步形成地塊的雛形,方便後續的梯田開鑿工作。此外,用石塊築梗,也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水土流失量,達到人造耕地與生態保護的和諧。

  忙碌的一個上午很快過去,當山下的村莊冉起裊裊炊煙之時,蒯信立於山頭,指揮著眾人停下。

  洗手,吃盒飯!

  小兵到小溪邊洗完了手,激動地搓搓手,隨後打開了面前的食盒——希望今天也有那種好吃的大米飯。

  食盒蓋子剛剛打開一個縫兒,一股帶著香甜的氣息便撲鼻而來。小兵心中暗喜,許願成功!

  誰知,當食盒完全打開,居然還有肉!雖然只有三五片,但那可是肉啊!

  他趕緊捂住食盒,小眼睛滴溜溜地轉著,生怕被旁邊的人發現。可再仔細觀察一番啊,所有人都和他一樣,小心地捂住食盒,都是一副藏著秘密的樣子。

  眾人皆心領神會,互相嘲笑一番對方的不仗義,隨後敞開食盒,大快朵頤起來。

  蒯信見他們吃得頭也不抬,當即也捧著自己的飯盒,一副哥倆好的模樣,坐在早上哭的那個小兵旁邊。

  「說起來,你們大闕,平日裡都吃什麼糧食?」蒯信滿臉好奇。

  「我們平時吃的,叫木稷。紅木稷不好吃,白木稷還行。但是,不能和大米比!」小兵吞下一大口米飯,配著肉汁,不知道有多香。

  蒯信聞言,點了點頭。隨後,在腦海中開始瘋狂搜索。大人說,那玩意兒應該是叫高粱,還有幾個什麼別的名字來著?蜀黍、烏禾、桃黍……

  一個沒忍住,蒯信又悄悄撓了撓頭,還有啥來著的?哦,還有一個就是木稷!

  大人說的,果然從來都不會有錯。

  「那肉呢?我聽你們支將軍說,大闕居然能吃上牛肉!」蒯信忍痛將自己食盒裡的一塊肉分給旁邊的小兵。

  小兵看著碗裡多出來的一塊肉,感動得淚眼汪汪,抽了抽鼻子,恨不得把知道的都說出來。

  「我們那兒,有一種牛,食量很大,長得也比普通的牛要大。但是四蹄無力,根本耕不了地。這種牛,就是可以宰殺吃肉的。但是,也就只有那些貴族能養得起,我們這些平頭百姓,最多年節的時候能買上一點。」

  蒯信一想,也是,大闕那麼乾旱,人都要吃不上糧食了,哪裡還有多餘的草養牛?他要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大人,或許有用。

  「不滿你說啊,我呢,就是喜歡聽這些異國他鄉的奇聞異事。因為我們大人總說,叫我多學習,多長見識。你和我說說唄,你們大闕,還有什麼好玩的,我們滄州沒有的新奇玩意兒。」蒯信擺出虛心求教的樣子。

  小兵見蒯信這麼喜歡聽,當即開始搜腸刮肚。

  「我和你說啊,我們大闕有一種植物,那花開的,和天上的白雲似的。最神奇的,是它還能製成衣服,那可是專門供給大王穿的。」

  嗯,那就是棉花了,居然還是皇室專用。蒯信默默對號入座。

  「你們這油,吃的是豬油吧。我們大闕不一樣,養不起這麼多的豬啊,吃的是另外一種油。我們用一種叫芝麻的植物榨油,那才叫一個氣味香醇,別有滋味呢!」

  得嘞,大人說的果然沒錯。別看這大闕地方不大,好東西還真是不少。

  不過是一頓午飯的功夫,單純的小兵被「老奸巨猾」的蒯信校尉,忽悠得家底都恨不得掏出來。

  下午臨上工前,小兵都幾乎要與蒯信勾肩搭背,還約著蒯信,說等下工了,繼續給他講大闕風物。

  蒯信眼睛一亮,嘿,我這回可真是要立大功了。

  梯田的修建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果真是人多力量大,不出三天,就隱約可見其雛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