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得虧這滄州偏遠落後, 並不引人注目,加之這個時代人口和消息的流動又十分緩慢, 楚霽才能在這裡「悶聲發大財」。至今皇帝還以為,滄州無將軍,只有一萬守軍呢。

  還好及時截下了這鷹隼,否則若是那大闕的長公主心急,直接取道并州,將求和消息傳回盛京,那他真是得不償失了。

  思及此,楚霽道:「拎著這鷹隼,咱們找這位小侯爺去。」

  二人行至客房,推開房門時,貫丘珪將將寫完書信。

  「楚大人、秦將軍。」貫丘珪三人的態度顯然是要好了很多,主動朝著二人作揖。

  按理說,貫丘珪是大闕上將軍,鮮于博是大闕長公主之子,支沽的身份亦不低,本不應該是由他們向楚霽行禮。

  但貫丘珪現在看得很清楚,他們三人的性命,乃至整個大闕百姓的性命,都被楚霽捏於股掌之中。形勢不由人,他們三個必須保持謙卑的態度。

  楚霽隨意地點點頭,讓秦縱將那鷹隼置於桌案之上。

  「小隼!」鮮于博一眼就認出了這是他的鷹隼,又瞧見它的翅膀上直插著兩隻箭矢,當即心疼地呼道。

  「楚大人,您這是何意?」貫丘珪問道。

  這隻鷹隼是鮮于博的愛寵,也是大闕皇室獨有之物,只棲息於皇室所屬的一座陡峭山谷中。鮮于博當年年僅二十歲,便出入山谷,獵得此猛禽。雖有數十侍衛相助,但也是難得的戰績了。

  「這隻鷹隼於我州牧府上空盤旋,有窺探軍情之嫌,我如何捉拿不得?」楚霽嗤笑道。

  鮮于博反應過來,朝著楚霽行禮道:「還望楚大人海涵。這是我家中寵物,或因家母憂心於我,這才派其前來,絕無刺探軍機之意。」

  「總算還說了句人話,小侯爺。」楚霽腳步輕移,隨意坐在了上首。秦縱雖不說話,卻亦步亦趨地跟著,呈保護狀。

  鮮于博無力地搖頭一笑:「原來楚大人已然知曉。何所謂什么小侯爺?不過是僥倖托生於鮮于家。博尚且不曾於江山社稷有功,亦不曾於百姓黎民有助,虛得此爵罷了。」

  這一番話,倒是讓楚霽高看他兩眼。

  這個鮮于博,雖是個風流坯子,但到底還是個心繫百姓的,勉強當得起「將軍」二字。

  「現如今,便有機會讓你有功社稷,有助黎民。端看你願不願意。」楚霽道。

  鮮于博連忙道:「還請大人賜教。」

  「你這鷹隼,來往滄州與大闕王廷,需要多久?」

  楚霽看中的,正是這一點

  。大闕長公主既然能派這鷹隼來尋主,那麼這鷹隼應當是極為迅捷的。

  大雪將至,滄州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大闕耗著。若是待雪災來臨之時,又被大闕發覺,趁虛而入,捲土重來,只怕是滄州要吃一番苦頭。

  倒不如和大闕早日交換了物資,各自過冬的好。

  這也是楚霽必須讓此次戰役推進得如此之快的原因。

  好在,秦縱也將這場戰役贏得那樣迅速,那樣漂亮。

  「小隼一日可飛千里。如此,兩日便可往返。可是現在,它傷了翅膀,只怕要養傷許久」鮮于博不明所以,但還是老實回答。

  楚霽眉毛一挑,卻不為別的,只為秦縱那樣了解他。

  他們二人同時搭弓射箭,又同時命中。更為同步的是,兩隻箭矢都落在了鷹隼的羽翅尖上,只是暫時讓鷹隼失去飛行能力,而未傷著要害。這點子傷口,待羽箭拔出,至多明日便養好了。

  如此算來,便可節省七日。

  「既然如此,還請貫丘將軍以鷹隼傳信,邀大闕的議和使團儘快抵達滄州。」

  「滄州?而非盛京嗎?」貫丘珪疑惑道。

  不怪他有此一問。向來兩國交戰,戰敗一方的議和書當上呈於對方天子,使團也應赴對方國都議和。

  怎的,是到滄州呢?

  楚霽答道:「我為滄州牧,但也是個商人。現在,要和你們大闕做生意的,是楚家三公子。自然,若是貫丘將軍認為與皇帝陛下做生意更合算,或是認為我楚霽沒有那個能力全盤吃下,也可自便。」

  貫丘珪聞言,心下一驚。大雍的皇帝,他們自然是聽聞過的,乃是個頂頂驕奢淫逸之輩,窮凶極奢,橫徵暴斂。若是與他議和,只怕舉大闕全國之力,也難滿足其胃口。

  至於懷疑楚霽的財力?那更是不可能。皇商楚家,富可敵國,誰人不曉?更何況,楚霽還有整個滄州。

  瞧著他也是仁義之輩,又極受滄州百姓愛戴,當是個愛民如子的。若是與他做生意,倒是比與大雍皇帝好上千百倍。

  想通了這一點,貫丘珪忙不迭地賠罪,並重新提筆,當著楚霽的面,在信件末尾加上了一句「上天降福於我大闕。祈求王上早派使團,至滄州,商議貿易一事。」

  楚霽見他如此識趣,滿意地點點頭。剛準備離開,就被鮮于博叫住。

  「楚大人且慢。」鮮于博的眼睛裡閃著精光,「大人如此心急議和一事,這其中,是否有隱情?」

  楚霽聞言,暗自嘖了一聲。這個鮮于博,居然是三人當中,最不好忽悠的。

  「小侯爺於我這州牧府中吃喝不愁,又有長公主暗中出力,為保你性命願傾舉國之力。你自然是不急的。只是不知,大闕百姓在這饑寒交迫之中,還能撐上幾天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