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晚年更是赴蓬萊,想要求仙,只是在路上遇到海嘯,在泰山封禪後,便遣散了所有方士,沒有在繼續求仙,也悔著自己的過錯,並努力調整苛暴,穩定農事發展農耕,與民休息。」

  說到這,葉寒霜心情有些複雜,歷史上尋仙問道的皇帝是真不少,無論是昏君還是明君,都有。

  就好像,這是帝王的最終追求似的。

  秦皇陵也很沉默。

  又是求仙,又是想要長生。

  有錯嗎?

  沒有。

  這不過是正常的心裡罷了,誰不想活的越長越久為好?

  只是縱觀歷史下來,求仙的皇帝有幾個得到了善終?

  最最知名的,也是最警醒的,就當屬秦始皇。

  這樣的盛世霸主,都栽在了這上,更遑論其他人。

  可人大概就是有,別人做不成的事情不一定表示我也做不成的狂妄想法,非要去做。

  葉寒霜瞄了眼漢高祖,忍不住腹誹,漢高祖真是難得安靜,收回視線,接著說:「然而雄主遲暮,培養的太子因為被構陷已廢,適合的只有幼子劉弗陵,為了防止後宮干政,他安排了四個託孤大臣也是四大輔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

  「到漢武帝病重時,有『望氣者』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漢武帝便下令處死獄中的所有犯人,其中就有前太子劉據之孫,所幸一個小獄卒邴吉勸阻,漢武帝得知後感嘆或許是天意,便放棄了屠殺的命令,沒多久便去世了。」

  頓了下,又道:「而僥倖活下來的劉據之孫,就是方才所講的,帶領西漢走向巔峰,堪稱西漢最完美皇帝的漢宣帝,劉洵。」

  剛剛睜開眼睛的劉徹,沉默在原地。

  第167章 漢武帝:朕的祖宗竟然如此……

  劉徹是不知道這點的, 當年太子謀反,全家……他並非要那般趕盡殺絕,只是若不給出態度, 那般的大罪,豈非讓人覺得也不算什麼了。

  往後若是不斷有人犯, 又當如何?

  何況當時, 他也是真的氣憤。

  輕嘆一聲, 他心裡這會也說不上來是個什麼感受, 他此生唯一覺得虧欠的,只有他的皇后衛子夫。

  作為他的皇后時, 她賢良淑德, 對他真心, 他出巡之時, 也是她幫忙打理宮廷的諸事,他也從來不會擔心因為她會後宮干政, 外戚專權。

  因為他有最理解他的皇后, 也有最得體的大舅子。

  衛青自從榮登大司馬長平候之後, 便有意減少自己的存在, 他不不結交大臣, 也拒絕其他大臣的結交, 最親近的太子都沒有不顧一切的去站在他那邊。

  要知道, 以他的身份,他不僅僅是皇后的弟弟, 也不僅僅是戰神軍功赫赫,他還更是平陽長公主的丈夫, 是他的姐夫。

  他也時常感嘆,他這一生, 是很圓滿的,尤其是青年時。

  他的抱負,他的野望,他的雄心,基本全都得到了實現。

  只是還有一些未能達成,所以後期他想要求仙,不想死,但終究,有些事情可為,有些事不可為。

  而如今聽到太子的消息,再聽到他的孫子因為自己的命令命懸一線,只有複雜。

  作為一個單純的帝王,他是很欣慰的,後面他大漢出了這般優秀的一位君主,是大漢之幸,也是他劉家之幸。

  作為一個長輩,他更是驕傲,後世子孫如此卓絕。

  可這中又牽扯著一些事,尤其是當年的巫蠱之禍,他其實……

  「要我說,這就是造化弄人,生在皇家,真沒幾個能善終的。」

  一道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抬頭看去,就見許許多多的人聚在一起,他們穿著很不同,倒是跟他當初見到的後世差不多,難道他們回來了?危機解除了?

  花滿枝很贊同聞斯宇的話:「確實,皇家就是勾心鬥角,太子劉據背景太強大,後宮那些有皇子的妃子誰不害怕,就算是沒有巫蠱之禍也會有其他的,當然,我不是說我就贊同這種陷害,只是想說,真的不容易。」

  「劉據的行為我也不評判,是對是錯我們都是看客,只是這裡面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太子府所有家眷,就連皇后都自殺了,哎。」楊悅也忍不住開口,她替衛子夫感到難過,女子在後宮本就生存不易,哪怕是皇后,可也正因為是皇后,那必然是其他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誰不想要登上至高的位置?

  誰又不想大權在握?

  前排的鳳皇等人,更是慨然。

  對於掌權者來說,最不能挑釁的就是尊位,謀反這是在龍上拔鱗剜角。

  就是最大度的皇帝,都不會當沒事也不會原諒,怎麼都會處理。

  葉寒霜也沒管現場的嘰嘰喳喳,只是盯著秦皇陵。

  他還蠻擔心漢高祖的,結果最為衝動的人,淡然的很,不只是他,皇陵里其他人也是十分好奇的瞅著他,好像在看稀奇。

  『漢高祖,您老不發表點看法?』曹操沒忍住,這位轉性了?

  李世民也湊過來,滿是探究。

  劉邦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莫名其妙的:『發表什麼看法?需要什麼看法?』

  朱棣唏噓了:『漢武帝啊,還有漢宣帝呀。』

  劉邦淡淡的哦了聲,就沒了。

  ???

  這真的泰山崩頂都不變臉了?

  秦始皇看不下去了,很是無語:『漢朝的歷史他看的認真的很,早就知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