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頁
所以她略觀察了一下,就跟上領導的腳步,去了坑邊。
坑裡的屍骨並沒有全部露出來,但能看出來,裡面有三具顱骨。死者的骸骨上還有不少灰,骨頭表面有些燒焦的痕跡,由此可見這幾具骸骨確實被火燒過。
其他人像林落一樣,到達現場後,先觀察了下周圍的環境,才過去察看遺骸的情況。
這一看,眾人心里就有了數。常規的破案手段應該是用不上了,領導的判斷是對的,這時候就得請林落用顱面復原的方法來尋找突破點了。
在這些刑警中,也不乏懂法醫人類學的人才。所以,當遺骸陸續被人從坑裡取出來之後,有人已經依據這幾個人的盆骨和顱骨給出了幾個死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數據。
在這個環節上,林落並沒有過多表現。只在別人問的時候,才說幾句話。經過一番溝通,最終在場的人得出了結論。死者一共是三位,一女兩男。
女性死者四十五歲左右,身高接近158,骨頭磨損較嚴重,膝蓋處有病變,猜測這位死者生前常年勞作,死前一段時間因為膝蓋病變,可能存在膝蓋疼痛,走路困難的情況。
兩名男性死者,一名年僅二十歲左右,身高約170,體重130斤上下。從他的骨骼情況來看,應該也是從小就幹活的,很有可能是農村孩子。
另一名男性死者,年紀可能更小一些,身高近178,長得瘦。林落為了判斷更準確些,特意觀察了一下這名死者腕部的骨骺情況,最終將年齡定為16歲左右。
利用法醫人類學的手段對這幾名死者的基本情況做出判斷後,眾人紛紛開始猜測起這三個人的身份和死因等情況。
「三名死者中除了一個中年女性,另外兩個死者都是青壯年人。這幾個人的骸骨都沒有骨折、擊打和挫刺傷的痕跡,這是個很大疑點。他們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什麼沒有任何掙扎和反抗痕跡?」
另一個人說:「假設這幾個人是處在中毒或者被麻醉的情況下,這就能說得通,不然就很有難解釋這種現象。」
這個說法眾人都是贊同的,這確實是最大的疑點。
「我覺得,這三名死者說不定是一家人。就算不是一家人,他們可能也是熟人。」
「我也是這麼想的,可以去附近村子調查一下。」
「確實有可能是一家人。但要是調查的話,不一定能查出來,因為附近村子裡的人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向外地流動,有些人一走就不再回來了,留在村裡的幾個老人未必清楚這些人的情況。」
「不管他們清楚還是不清楚,這個排查都得做。」常宇的看法得到了在場眾人的贊同。
在場的人很快組成幾個調查小組,這些小組會趕去最近的村子和十幾公里外的鎮子上調查。還有一組人則負責把骨髓等樣本送去省城鑑定部門做毒檢。
林落仍坐車回省城,那些骸骨被刑警們裝到了袋子裡,隨著她一起進了城。
幾輛車進入省廳的物證中心,早有工作人員為林落準備好了她所需要的電腦。
「需要我們幫忙嗎?」某省派來的精英小組組長說道。
有幾個小組的負責人沒有接到任務,就跟著林落去了物證中心。他們對林落的顱面復原技術都很感興趣,能有親眼見證,他們當然不想錯過,全都跟著林落進來了。不大的辦公室里,頃刻間就擠滿了人。
兩位隨隊領導都很低調,也沒往前擠,看著林落在電腦前坐下,這些人和其他人一樣,都在安靜地觀望。
林落坐好後,回頭看了眼周圍好奇的人,倒也沒有藏私的想法,先跟他們做了下簡短的說明:「手工復原效率太低,還需要一定的繪畫和雕塑基礎,現在這種復原法基本上已經不用了。我今天打算用計算機輔助的方法來做這個復原。」
一位領導聽得很認真,聽到這裡,客氣地道:「小林,大家在這兒,其實都想親眼見證下這種技術,一會兒你演示的時候,儘量給大夥解釋下操作思路吧,大家就算學不會,至少也能有個了解,你看怎麼樣?」
林落並不擔心別人學去了會影響到她什麼,當然沒什麼問題,馬上就答應了。事實上就算這位領導不說,她也有此打算,這麼多人圍著呢,不就是都想看看這種新技術嗎?
操作很快就開始了,林落一邊輸入各種數據,一邊說道:「計算機輔助處理也有多種不同方法的。如果用顱骨和面皮全部數據特徵點來實現這種復原的話,計算量會太大,像這種比較普通的電腦,恐怕難以承受這麼大的計算量。」
Z省省廳那位領導看看林落面前的電腦,一時有些無語。這個電腦還是去年新進的呢,看來還是不夠先進,做些高級的操作就不行了。
這時林落又道:「我這次打算用基於測地回歸模型的方法來復原這幾具顱骨……這種方法是以面皮中間最為突出的鼻尖為源點,以顱面邊界上等分點做為測地線終點,提取到若干測地線後,再用PCA方法進行降維,再將降維後的顱骨和測地線數據導入模型,計算測地線與顱骨的映射關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坑裡的屍骨並沒有全部露出來,但能看出來,裡面有三具顱骨。死者的骸骨上還有不少灰,骨頭表面有些燒焦的痕跡,由此可見這幾具骸骨確實被火燒過。
其他人像林落一樣,到達現場後,先觀察了下周圍的環境,才過去察看遺骸的情況。
這一看,眾人心里就有了數。常規的破案手段應該是用不上了,領導的判斷是對的,這時候就得請林落用顱面復原的方法來尋找突破點了。
在這些刑警中,也不乏懂法醫人類學的人才。所以,當遺骸陸續被人從坑裡取出來之後,有人已經依據這幾個人的盆骨和顱骨給出了幾個死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數據。
在這個環節上,林落並沒有過多表現。只在別人問的時候,才說幾句話。經過一番溝通,最終在場的人得出了結論。死者一共是三位,一女兩男。
女性死者四十五歲左右,身高接近158,骨頭磨損較嚴重,膝蓋處有病變,猜測這位死者生前常年勞作,死前一段時間因為膝蓋病變,可能存在膝蓋疼痛,走路困難的情況。
兩名男性死者,一名年僅二十歲左右,身高約170,體重130斤上下。從他的骨骼情況來看,應該也是從小就幹活的,很有可能是農村孩子。
另一名男性死者,年紀可能更小一些,身高近178,長得瘦。林落為了判斷更準確些,特意觀察了一下這名死者腕部的骨骺情況,最終將年齡定為16歲左右。
利用法醫人類學的手段對這幾名死者的基本情況做出判斷後,眾人紛紛開始猜測起這三個人的身份和死因等情況。
「三名死者中除了一個中年女性,另外兩個死者都是青壯年人。這幾個人的骸骨都沒有骨折、擊打和挫刺傷的痕跡,這是個很大疑點。他們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什麼沒有任何掙扎和反抗痕跡?」
另一個人說:「假設這幾個人是處在中毒或者被麻醉的情況下,這就能說得通,不然就很有難解釋這種現象。」
這個說法眾人都是贊同的,這確實是最大的疑點。
「我覺得,這三名死者說不定是一家人。就算不是一家人,他們可能也是熟人。」
「我也是這麼想的,可以去附近村子調查一下。」
「確實有可能是一家人。但要是調查的話,不一定能查出來,因為附近村子裡的人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向外地流動,有些人一走就不再回來了,留在村裡的幾個老人未必清楚這些人的情況。」
「不管他們清楚還是不清楚,這個排查都得做。」常宇的看法得到了在場眾人的贊同。
在場的人很快組成幾個調查小組,這些小組會趕去最近的村子和十幾公里外的鎮子上調查。還有一組人則負責把骨髓等樣本送去省城鑑定部門做毒檢。
林落仍坐車回省城,那些骸骨被刑警們裝到了袋子裡,隨著她一起進了城。
幾輛車進入省廳的物證中心,早有工作人員為林落準備好了她所需要的電腦。
「需要我們幫忙嗎?」某省派來的精英小組組長說道。
有幾個小組的負責人沒有接到任務,就跟著林落去了物證中心。他們對林落的顱面復原技術都很感興趣,能有親眼見證,他們當然不想錯過,全都跟著林落進來了。不大的辦公室里,頃刻間就擠滿了人。
兩位隨隊領導都很低調,也沒往前擠,看著林落在電腦前坐下,這些人和其他人一樣,都在安靜地觀望。
林落坐好後,回頭看了眼周圍好奇的人,倒也沒有藏私的想法,先跟他們做了下簡短的說明:「手工復原效率太低,還需要一定的繪畫和雕塑基礎,現在這種復原法基本上已經不用了。我今天打算用計算機輔助的方法來做這個復原。」
一位領導聽得很認真,聽到這裡,客氣地道:「小林,大家在這兒,其實都想親眼見證下這種技術,一會兒你演示的時候,儘量給大夥解釋下操作思路吧,大家就算學不會,至少也能有個了解,你看怎麼樣?」
林落並不擔心別人學去了會影響到她什麼,當然沒什麼問題,馬上就答應了。事實上就算這位領導不說,她也有此打算,這麼多人圍著呢,不就是都想看看這種新技術嗎?
操作很快就開始了,林落一邊輸入各種數據,一邊說道:「計算機輔助處理也有多種不同方法的。如果用顱骨和面皮全部數據特徵點來實現這種復原的話,計算量會太大,像這種比較普通的電腦,恐怕難以承受這麼大的計算量。」
Z省省廳那位領導看看林落面前的電腦,一時有些無語。這個電腦還是去年新進的呢,看來還是不夠先進,做些高級的操作就不行了。
這時林落又道:「我這次打算用基於測地回歸模型的方法來復原這幾具顱骨……這種方法是以面皮中間最為突出的鼻尖為源點,以顱面邊界上等分點做為測地線終點,提取到若干測地線後,再用PCA方法進行降維,再將降維後的顱骨和測地線數據導入模型,計算測地線與顱骨的映射關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