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裹兒既然如此有心孝敬皇后,我也該賞賜些什麼。」片刻過後,李顯收斂了笑意說。

  裹兒盈盈一拜,「無論阿耶賞些什麼,裹兒都滿心歡喜,先謝過阿耶了。」

  「安樂公主、長寧公主,乃朕嫡出,自今日起,見到皇太子不必行君臣之禮。」

  慌亂的神情出現在李重俊的臉上,他沒有說話,雙眼卻祈求般地望向遠處的李隆基。

  原本痴望著的李隆基,突然像被驚醒,盯著李重俊的方向,微微搖了搖頭。

  我有心留意,自然能看到這些,心中也更是恐懼。

  我原本以為李隆基的手腕不過爾爾,只是失望痛楚,如今卻多了膽寒。

  「多謝聖人!」

  一直靜坐著的仙蒲也走到裹兒身邊,與她一同謝恩。

  「皇太子可有異議?」阿姊突然發話,攪亂了原本看似平靜熱鬧的局面。

  李重俊一驚,急忙起身失禮,「不……不敢有異議。」

  「阿兄既然疼惜女兒,怎麼不顧及到弟妹?」與阿姊並肩而坐的太平公主突然問道。

  我很是困惑,太平公主自宮變後一直韜光養晦,怎麼今日竟突然說起這些?

  李顯微微一愣,繼而問道:「阿月說得有理,身為朕之胞妹,自然也不該向子侄行禮,相王也是一樣的。你說呢,四弟?」

  這個問題,怎麼答都是錯。

  他贊同,便是罔顧君臣之禮。他不贊同,就是非議李顯剛剛的口諭。

  太平公主是公主,他是親王。對李顯來說,有些事情公主可以說,手握兵權的親王不可以。

  沉默許久的李旦不得不起身,一步一步走到了李顯面前,跪下身來。

  「國法與人情,的確都要顧及。阿兄與我、與阿月,血濃於水,真心相待,我二人自然不可辜負。可聖人亦是君王,國法不能廢。臣懇請,國之慶典諸場合,仍允弟妹行君臣之禮;待私下相見,再無他人,方以家禮親近。」

  我聽出了他的話中漏洞,這國之慶典與私下無人,中間會有多少通權達變的。

  李顯玩味一笑,歪頭看著李旦道:「就如安國相王所言,下去擬詔吧。」

  「阿兄」,太平公主似有幾分著急,「阿兄錯怪阿月了,阿月是覺得長輩向晚輩行禮,看著親情淡薄,不曾有半分不敬兄長之意。」

  「我知道我知道」,李顯擺擺手接著笑說,「我也總不想你和四郎在我面前拘束的,就這麼辦吧。」

  公主和李旦相視一眼,只能千恩萬謝。

  「對了,今日為裹兒吹笛的壽春王,當真是個仙人」,李顯又道,「從前要封你為親王你不願,今日我便做主,將你的實封增至兩千戶!」

  溫王李重茂、以及被立為太子之前的衛王李重俊,也不過食實封兩千五百戶。

  只不過是安國相王的嫡長子,李成器便也要遭受李顯無端的猜忌和試探。

  一身月白衣袍的李成器急忙上前跪言:「聖人謬讚。能為安樂公主奏曲,是成器之幸。但實封之數,一千五百戶我已受之有愧,這幾年更是貪玩成性、縱情聲色,於國無功、於家無益,實在無顏再受皇恩。」

  我轉頭看向身邊侍立的阿鸞,小小年紀果然還不懂得掩飾,竟眼含擔憂、直勾勾地盯著李成器。

  我在心中輕嘆一聲,罷了,李成器和李隆基不一樣。

  「聖人若要獎賞壽春王,該投其所好才是啊。」我向前俯著身子,故作輕鬆地說。

  「此話怎講?」

  我低頭一笑,「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壽春王沉迷音律,府中姬妾眾多,日日笙歌艷舞。團兒以為,聖人從宮中挑出十幾個姿色絕佳的歌姬,才能送到壽春王的心坎上。」

  李顯哈哈一笑,倒真如長輩一般對李成器說道:「才二十八歲就沉迷聲色,實在不該,你就不如你阿耶。」

  李成器叩身謝恩,又看了我一眼道:「阿耶與韋姨兩情繾綣,恰如聖人與皇后。成器沒有這樣的緣分,心中只有羨慕。」

  第一百二十章 隱憂

  李重俊被冊立為皇太子的同月,因政變有功被封為郡王的五位大臣,除張柬之年過八旬、病逝家中,其餘四人皆死於流放途中。

  李旦在王府中,對著袁恕己曾經的書信,只是嘆氣。

  「從你勸他辭去中書令之職而無果時,就能想到今日的局面吧。」我握住了他的手,輕聲說著。

  他譏諷一笑,「聖人竟裝作不知,將虐殺他們四人的罪過推到武三思的頭上,說是他錯解了自己的意思。」

  我也皺眉嘆道:「武三思如今是騎虎難下了,他不似駙馬都尉武攸暨能徹底放下,心中總還惦記著武家榮耀。如今除了替李顯扛下罪名,他也別無選擇了。」

  「他們幾人的家眷,男丁十六歲以上者皆流放,女眷……」

  「我知道的,有我在掖庭,不會讓她們吃太多的苦。」

  他倦怠地靠在我身上,微微點頭,終於不得不放下一樁心事。

  「對了,這幾日怎麼總見你在拾掇玉娘的東西?找到她了嗎?」他盯著我手中的素銀釵問道。

  我無奈地搖搖頭,「我本想找些雋娘從前的東西,卻始終找不到,玉娘用過的也能勉強裝一裝吧。」

  「你……」他起身驚問道,「要去見太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