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倒肯為你阿姊說話,可是未來的一國儲君,又豈能由太子妃的喜惡來定?」

  「阿娘既然不悅,派人去義興王府申斥一番,叫義興王不要生出異心,不就行了麼?」太平公主在旁說道。

  「陛下不可!」

  公主固然是好意,可若真的這麼做了,李重俊會以為我那天的示好只是為了讓他今日出醜,那他對阿姊和裹兒的恨意只會與日俱增。

  「陛下」,我焦急地解釋道,「義興王素日鬱鬱寡歡,已經令人憂心,若再經受一遭,只怕會日漸萎靡。」

  「那依你來看,該嚴加申斥的是太子妃嗎?」

  「不,此事因團兒而起,太子妃毫不知情,團兒願受陛下責罰。」我跪在陛下面前懇求道。

  「你現今除了是御前近侍,還是相王孺人。東宮未來太子的這灘渾水,我家那個四郎會讓你去趟嗎?」

  陛下的叩問一字一字地敲在我的心裡,我極少把相王孺人的身份放在心上,也從未打心底里認同過,所以竟忘了,我如今能連累的除了阿姊,還有相王府。

  「此事用賞便極易化解,陛下又何苦非要罰呢?」婉兒微笑著說道。

  「賞?」陛下也有幾分好奇,「賞誰?又賞什麼?」

  婉兒低頭答道:「陛下是為敲打太子妃殿下,不能因個人好惡干預未來立儲。那陛下只需表態,抬高太子妃所厭惡的平恩王的身份即可。」

  「抬高身份?那依你來看,如何抬高為好?」

  「太子殿下入主東宮之後,嫡出子封親王,庶子皆為郡王」,婉兒緩緩說來,「如今陛下便可親封平恩王為親王,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一定能體諒陛下的苦心。」

  加封李重福為親王,無異於警告阿姊和李顯,李重福已是陛下看中的繼承人。可又僅僅是親王,而非皇孫、皇太孫,未來太子究竟是誰,依然是可進可退的選擇。

  婉兒果然還是棋高一招,化干戈於無形。

  明亮的目光從身邊映向對面,公主眼含自豪與讚許,毫不吝惜地看著婉兒。

  「那就擬旨吧。」

  我再一次叩頭,為阿姊不必承受無端的懲戒,而感謝陛下的仁慈。

  公主與我一同走出含涼殿的時候,已不再收斂自己的脾氣,她雙眉一挑,頗不耐煩地抱怨道:「也不知是哪個首鼠兩端的小人,敢把公主府這樣的小事告訴陛下。」

  「也未必是公主府的人,我也該回去好好想想。」

  「你說的正是」,公主蹙眉道,「你我回府都要好好盤問一番,日後再不能出現這樣的事了。」

  第一百零三章 風波(上)

  長安三年,皇太子李顯的庶長子李重福,被陛下敕封為譙王。

  相王府自然要有人去譙王府道賀。

  這些往來應酬的事,家眷中一向是芳媚在操持,幾個郡王也都是各自前去交際的。可這次竟有僕役來傳,壽春王妃親自登門,非要與我商討去譙王府的事。

  元氏一襲妃紅色下裙,踏入內室時對我行禮,我急忙迎上去道:「你是郡王正妃,不必向我行禮的。」

  「郡王一向敬重孺人,我也自當如此。郡王本也想來看看孺人,只是剛出門就被巴陵王叫走了。」她還是執拗地行完了禮,微笑著道。

  長壽三年,李成器的母親劉玉容死了之後,他對我就只有疏遠。

  無論這話是有所求還是客套,我也只能照單全收。

  「壽春王看得起我罷了」,我又玩笑道,「四郎巴陵王與他一向要好,突然截胡也不稀奇。」

  「孺人可要看看送去譙王府的東西?」

  我輕輕一笑,「我雖與東宮有些關係,可與譙王並不相熟,王妃做主就是。」

  元氏聽到也並未驚訝,只抬頭叫侍女送上些點心。

  「這玉露團是妾親手所作,如今天熱,最是解暑」,她笑著一一介紹端來的碗碟,「透花糍、澄粉水團,妾做得不好,還望孺人不要嫌棄。」

  我實在困惑她的所做作為,也不知道李成器這是什麼意思,只能展露笑顏而已。

  「還有,郡王專門囑咐,孺人一直都喜歡櫻桃畢羅,妾特意差人從西市買來的。」

  最後一盤櫻桃畢羅端上食案,我看出了其中蹊蹺。

  玉露團、透花糍、澄粉水團都各有四份,可唯獨買來的櫻桃畢羅只有三個。

  況且……我一直都不喜歡櫻桃畢羅,李成器要說不記得還正常,可他專門囑咐王妃說我喜歡,實在是怪異。

  喜歡櫻桃畢羅的,明明是從敏。

  「王妃,壽春王他真的……」

  「孺人慢用,妾還要去譙王府,就先告辭了。」元氏打斷了我的話,微笑著退出了我的內室。

  玉娘看著元氏離開,不禁問道:「娘子近來又喜歡櫻桃畢羅了嗎?」

  我搖搖頭,「也許……壽春王是將我和從敏記錯了吧。」

  幾個月過去了,公主遣人知會過,公主府並不曾查出有誰背主,而我這裡就更沒有了。

  不是裴露晞,不是玉娘,連唯一有可能的阿鸞也查過了,我實在不明白誰在我身邊安插了眼線,要害的究竟是阿姊還是李旦。

  正沉沉想著,李旦風塵僕僕地推門而入,隨手卸去了身上的披衣,面色倒是和煦溫暖。

  「這是從哪兒回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