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忌憚當然有好處,讓人欺負人時擔心被報復,但還有更好的辦法……」他抬手示意泰寧喝茶。

  喝了茶就算自己人,才能聽下去。

  泰寧自覺走到死胡同,不如聽一聽。

  見泰寧喝下茶,李存安笑,「公主或許知道『扮豬吃老虎』。」

  「你的辰弟甘心一輩子只做傀儡嗎?」

  燕笳在外守門,聽不到兩人聊什麼,忽地聽到李存安大呼一聲「好」,繼而喊他:「燕笳,備馬。」

  靖遠太守得知李存安在靖遠呆了足有半月,自己竟一無所知,嚇得登門請罪。他備了一車首飾珍品等在客棧外,足等了一個時辰,好不容易等到李存安和泰寧出來,竟然當天就要走,更加以為自己惹惱了李存安。

  「少主大人,老夫在靖遠呆了半輩子,沒有見識,哪裡做得不好請您明示啊。」

  李存安已上馬車,特地探出身安撫:「靖遠民風淳樸,你治理得很好,問題不大。」

  問題不大,就是有問題。

  他又招燕笳過來,「勞煩太守大人幫我家燕統領查點東西。」

  老太守聞言連連鞠躬,耽誤了好一會兒。

  另一邊,陳宜聽聞消息,狂奔而來,馬車剛好啟程。

  她顧不上形象,大喊道:「公主!泰寧公主!民女有要事相告!」

  河西來的人都認識她,不曾攔截;泰寧只帶了嬤嬤,稀疏幾根眉毛擰在一起,只嫌棄,也沒說話。

  靖遠的官兵從道路兩旁湧出,刀槍攔住陳宜。

  關鍵時候,還是嬤嬤喊了聲:「讓她過來。」

  馬車裡的人尚不知發生了什麼。

  得知陳宜追過來,李存安差點從座位上彈跳起來,眼睛冒光。泰寧公主挑眉看向夫君,心道「太不矜持」。

  兩人都以為陳宜為了李存安而來。

  陳宜卻道:「公主。」

  她跑太快,上氣不接下氣,幾乎撲過去握住公主的手。玉佩在她的手心,現在也在泰寧的手心。

  泰寧眼神驟變,竟閃爍淚光。

  她輕捂陳宜的嘴,「不用說了,我懂。」

  陳宜重重閉了下眼,一切盡在不言中。到了下車,她也沒來得及看李存安一眼。

  馬車顛簸,泰寧掩唇竊笑。

  「有的人真是好自作多情。」

  她斜眼看李存安,李存安翻白眼,不理睬她,斜眼看向窗外。互看不順眼的兩個人還得去京城演一齣戲。

  第23章 定親原來是這樣

  將將入春的時候,九醞春出窖。

  老匠工比軍營里粗手粗腳的漢子幹活細緻,第九回出窖時已成的七七八八。

  陳宜跟三家酒樓商議,能供貨的先供,每家都剩個兩三壇,七天後再拉來。

  先前眼高於頂的酒家居然拱手,連連稱是:「宜掌柜,您說怎麼著就怎麼著。」

  「不瞞您說,除了您,其他酒商現在都拿不出貨。我們還指著您多給我們些貨呢!」

  梁直如今也在保善堂坐診,打聽到靖遠酒商的頭家全都惹了禍。

  河西規矩,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那三個頭家從別處運貨進城,一路上喬裝打扮,說是押鏢,全被查了出來。靖遠太守命他們三日內補繳齊全,否則不許再踏入靖遠。

  三日湊齊其實不難,難的是幾人老家並不在河西,本來按著河西例律,不帶貨品也可放一馬,哪曉得這回一路嚴查,他們的家人帶金銀或銀票過來也不放過,又繳一次稅。

  結果三日到期,帶進城的金銀竟還不夠補稅!

  三人又求著太守寬限3日,稅金翻倍全歸靖遠,才了事。

  「乖乖,這下可扒下來一層皮哎。」陳宜不禁感嘆。

  可惜賣完這批酒,她也準備動身回廬州。先讓九醞春在靖遠留下名聲,待廬州九醞春真正重新掛牌,可做到奇貨可居。

  陳宜打著算盤,嘴都合不攏。梁直說完消息,磕磕巴巴道:「小宜,我……」

  他是個直腸子,難得舌頭打結。

  陳宜心情明媚,「有話直說,表兄的事就是我的事。」

  「不是我的事,」梁直慌擺手,「是你的事。」

  他拿出一張名帖,古銅色封面工整寫著「保善堂」三個大字。展開後,董家二老的名字列在中央。

  遞名帖即要上門做客。姑父和表兄領著保善堂的薪金,董參與家裡關係又這麼好,做什麼需要這么正式上門?

  「這是?」陳宜摸不著頭腦。

  「董掌柜就是來看看你,」他迅速拿走名帖,收好,「我爹娘都做好準備,你也打扮打扮,等著吃就好。」

  吃頓飯有什麼好準備?他們來靖遠這麼久,董家一直沒來串門,陳宜覺得沒有必要,臨走人家來送送她,也很合理。

  她沒有完整的定親經驗,席間坐下,剛啃上鴨脖,被姑姑筷子打落,還在莫名其妙,聽董父道:「兩個孩子相處很久,也該定下來了。」

  什麼?陳宜皺眉,心道不好。

  董母云:「我們阿參醫書通得早,開竅晚。自三年前從京城回來,他就一直念著陳宜姑娘,後來不提了,我們還以為他忘了。」

  「直到去年冬天,重新遇到你們,他那勁頭,跟瘋了似的,說上天的旨意,讓他再續前緣,我們啊,實在磨不過他,才同意他跟去金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