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古裝迷情] 《萬骨枯》作者:吳若離【完結】

  文案:

  殺富家公子,傷龜公,人證二十有一。

  殺街坊,十八刀,刀刀見骨。暴戾恣睢,父母大義滅親,親自舉告。

  殺兄長,開膛破肚,當場捕獲。

  周青雲上任頭一件大事:監斬女魔頭。

  內容標籤:懸疑小說社會派人性架空古代白切黑

  第1章

  「大人,二更二點

  二更,兩聲鑼兩聲梆

  了。」

  周青雲擺擺手,揉了揉眉心,嘆道:「燈油夠不夠?」

  周松搖頭,小聲提點:「姜家捎了口信,說外院方管事出來跑腿,會路過無盡寺,替您捎帶了一些家常物件,想是銀錢衣衫。」

  「哦?這人怎麼說的?」

  「只說初六前後到,看到時騰不騰得出空來。」

  沒明說究竟是誰來騰空,不論指哪方,字字都是姜家那股子沖人的傲慢。

  主僕二人同時嘆息。

  周松安慰道:「姜大人看重您,只是底下這些小人拿大,要給您臉子瞧,不若裝個糊塗,去信問問……爺,早些歇著吧?」

  初三的夜,黑得厚實。

  周青雲回神,不再看窗,回頭問他:「廚下有沒有人議論?」

  周松搖頭,走到門口瞧一瞧,把門關緊了,快步走回來交代:「明早晨鼓

  解除宵禁,允許走動

  一敲,我就去集市上看看,那兒人多。」

  自來多管閒事只會惹禍上身。少爺若是坐不穩這位子,那婚事只怕更懸了。周松想起哭瞎了眼的夫人,愁得不行,便想著勸一勸:「咱們初來乍到,是不是按章辦事的好?」

  周青雲緩緩搖頭,撫了撫《縣誌》封皮,苦嘆一聲,愁道:「想著冤魂又要添一條,心難安,夜難寐。」

  「素未蒙面,大人為何認定她不是真兇?」

  周青雲歷來一副好脾氣,橫豎此時已是宵禁,除了縣衙無處可去,便走到躺椅上坐下。等周松端著燈台過來,他坐起,吹了燈,跟席地而躺的周松摸黑說話。

  「這三宗案子,單看哪一個都荒唐。」

  「不是都有人證嗎?」

  「人是可以收買的,這樣的冤假錯案,多如牛毛。」

  「未必吧,就算那樓里的人串通一氣,全說了謊話。那她爹娘,還有捕頭等人,總不至於個個糊塗。」

  周青雲靜默了片刻,才緩緩說道:「舊本上多的是,為了錢糧,父母妻兒都可以賣,謂之『宰白鴨』

  達官貴人犯了事,花錢請賤民頂罪,父母賣兒女的,丈夫賣妻子的,都有。清代盛行

  。若不是楚

  《京》里的楚王褚焐,後來的皇帝下了禁令,抹殺他一切功績,潑污水。所以提他的名號也是違法的。

  ……」

  「那位爺不走就好了。他有權有勢,本可以……」

  周青雲輕笑,無奈道:「世人都同你一般,只盯著他未做的,卻忘了他已做的。他也是凡人,有他想要守護的人和事,有他的不得已。名聲震天,功高蓋主,後來人怎麼容得下?」

  「小的知道他老人家了不得,只是遺憾。聽說那時經他肅清,天下太平,廉潔……我也想看看那樣的盛世究竟是怎樣的,只可惜生得晚了些。」

  周青雲沒法答,轉頭看向窗子,溫聲說:「起風了,夜裡怕是有雨,你冷不冷?」

  周松翻了個身,含含糊糊說:「沒事,一早就關好了窗。」

  縣衙的《大閎律》受潮發霉,一碰就碎。周青雲問了一圈,才在庫房找出來一匣子舊本。新本破敗,舊本倒也還好,雖有蟲蛀,至少還能翻開。

  「當死者,部案奏聞。以死不可復生,懼監官不能平,獄成皆呈。

  《刑罰志》,古代跟現代一樣,怕有冤假錯案,死了沒法挽回。判了死罪不能立刻執行,要將案件資料呈報到京城,覆核死刑。

  」

  案發不過四五日,盛京路遠,自然還沒有上報朝廷。

  他大喜過望,正要呼人,又被下面一條澆了涼水——殺三人及以上,意圖毀屍滅跡,叛亂,燒廟殺僧……如證據確鑿,為撫民心,可就地正法,明正典刑。

  中間幾處蛀空,倒不影響閱讀。

  他捧著書走到廊下繼續翻看,看得脖子眼睛都酸了,總算又找出一條「罪疑從輕,罪疑從赦」。

  疑罪從無據說是從夏、周開始的

  他跳下台磯,撿了一片落葉,夾在這一頁,一面默背,一面疾走。

  周家落敗數十年,早已是家徒四壁、兩手空空。周青雲請不起師爺,周松尋不來縣丞,只能主僕相商。

  「只要找出一處不妥,便有機會延後,再圖翻案。」

  周松半道跟的他,見他說話也不忘眯著眼翻書,不由得擔憂起來。

  「爺上過堂嗎?旁觀也算。」

  周青雲搖頭,直言不諱道:「只在戲裡看過,《紅顏薄》里有三審。自來家貧,不曾上學。為了生計,替豆腐坊跑腿,僥倖得會因大師看重,認了幾個字。來此之前,我在天橋下替人看攤子賣字畫,一日掙不來幾個銅子。你若不安心,只管說出來,那身契,我替你去討。」

  周松聞言,哭喪著臉說:「小的沒有那樣想,只是一早就問清楚了,死在青樓的那位,是本地大鄉紳房家的嫡房公子。雖說上邊還有個兄長,可那位落地便是個病秧子,因此家裡大小事務,全由他在外周全。這兇手,是他家扭送來的,如何肯罷休?爺,咱們早些寫信回京,把這裡的難處說一說。橫豎姜家本事大,乾脆叫他們把您往向京調,都說舊都衙門多清閒,比如禮部,皇上再不往那邊去,一年到頭也派不上幾件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