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晴空下,廬陵書院的鐘聲響起。

  水鳥驚飛,流雲拂散。

  孟月池跪在地上。

  送別了她一生中走過的最美的橋。

  第136章 姑娘請披黃袍(二十二)

  有些人她活著的時候總讓人覺得她過於安靜,等她去了,你才知道這世上念著她的人比想像中多。

  十五年前薛重歲初來廬陵,當地大族面笑眼冷只待看她栽在此地,如今,這些人葉門前掛白,路上搭棚,送她一程。

  真情假意,哀聲嘆息,廬陵城半城縞素。

  雖然薛重歲早有遺言說不必弔唁,可鶴洲橋上還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一干夫子們好歹將人攔住了,沒有因為薛山長的死耽誤了學子們的求學。

  「我此番回了朔州,也不回來了,人老歸鄉……此地的騎鵝娘娘廟,我交給了女兒雲竹。」

  將目光從武守北懷抱的白瓷罈子上收回來,孟月池行了一禮:

  「武主祭,這些年書院上下蒙您照拂。」

  武守北笑了笑:「這算什麼呀?對了,你之前說要在平盧設騎鵝娘娘廟,你打算讓誰過去?是我的女兒雲纓,還是我阿姐那邊的女兒雲檀、雲桐?」

  「您和鎮北主祭要是捨得,三位娘子我都想要。」

  武守北:「……你倒是不貪。」

  孟月池抿了下嘴唇:「平盧久經戰火,除了百姓死傷極多,另有許多女子飽受慘禍,受害之處無法與人言說,武家娘子們在婦科一道上獨步天下,若是可以,我想給整個平盧的女子都查查身子。」

  武守北下意識看向了自己的懷裡。

  片刻後,她嘆了一聲:「小姑娘真長大了,你有這份心,真是新樹已成。罷了,此事我去了朔北跟我阿姐商量,雲纓就你跟你走吧。」

  一旁站著的武雲纓立刻答應:「阿娘你放心,我去了平盧一定好好干,比兩位阿姐做的都多。」

  武守北容貌上有幾分朔北的粗放,武雲纓卻是細眉櫻唇鵝蛋臉,一看就是江南姑娘。

  武家的女兒從來如此,極少有武家的女兒選擇招贅成婚生下自己的血脈,大多都是將收養來的女兒養大,因為她們自己也都是這樣成了武家的女兒,武雲纓是武守北來了廬陵後收養的,今年才十九。

  雖然生得和阿娘不像,她也有著和其他武家女兒一樣的心胸,恨不能當下就收拾了包袱去往平盧。

  武守北看了她一眼,搖頭苦笑:

  「虧得你現在只有一個平盧,要是再多些地方,怕不是要把我這老骨頭也挖過去?」

  「武主祭要是願意,晚輩在平盧等著您。」

  年輕的女子臉上一派真誠,武守北看了兩眼,真的想把薛重歲從罈子里揪出來,讓她管管她這個逮著誰都想薅去了平盧的小徒弟。

  快七十的老骨頭她都想帶走,無法無天了真是。

  「這信,薛山長說了是要給你的,倒是省了我一趟麻煩。」

  從武守北的手裡接過信,孟月池小心收在了懷裡。

  「孟節度使,米傾寒米娘子登門,說是想要拜見您。」

  聽見有人傳話,孟月池轉身看向外面。

  武守北在一旁告訴她:

  「米傾寒是米修如留來守家的外孫女,今年二十二,去年也考上了舉子,只是去年秋天米修如去了,她守孝在家,今年便不曾去春闈。」

  米修如這位米夫子也去世了呀。

  米家居然又把女兒送去考科舉了?

  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循勢而為,當年她們一族誥命被摘,女子入朝不拘身份,她們就去考科舉當官,後來男帝登位廢止女子科舉就立刻帶頭交官,開始教女子們如何在內宅賢良淑德,現在恨米家的女舊臣們被打壓了下去,她們就又開始考科舉當官了。

  孟月池想了想,還是讓人去將米傾寒請了進來。

  「孟大人一行十幾匹快馬入城直奔鶴洲,風采灼灼,令人見之難忘。」

  米傾寒進門行了一禮,先交代了自己是怎麼知道孟月池在此地的。

  孟月池打量著這位身穿淺青長裙,外面是灰色的大衫的女子,她生了一張端莊的臉龐,和孟月池記憶中的米修如有些像,只是年輕了許多。

  「本官晝夜兼程回來廬陵,形容狼狽,頗多不雅,本不想見客,不知米娘子來尋我所為何事?」

  米傾寒不愧是米家的女兒,孟月池的語氣不太客氣,她卻仿佛絲毫不放在心上。

  「孟大人,學生此來,是為了向您自薦的。」

  說罷,她雙膝跪地,從袖中抽出了一本摺子。

  她的姿態極為謙卑,頭低著,露出了白皙的脖頸。

  孟月池走近了一步,看看那摺子,卻沒有直接接過來:

  「米娘子的話,本官不太明白。」

  米傾寒幾乎匍匐在地,沉聲說:

  「學生米傾寒仰慕孟大人良久,願攜端陽米氏上下為孟大人驅策,以草木之末、螢蟲之微,助大人圖君侯之勢。」

  孟月池的神色沒有絲毫變化,好像沒有從這跪地的女子嘴裡聽到什麼驚世駭俗的話。

  自江左益起兵之後,天下各處都督和節度使皆擁兵自重,大啟數百年基業漸有分崩之勢。

  可這些事,就像是水中魚影、空中鳥羽,似有似無,沒有人敢說自己能抓住魚,也沒有人敢說自己能射下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